格奥尔格·菲利普·泰勒曼(G.Philipp Telemann,1681~1767),是当时德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力旺盛,大大的影响了18世纪上半叶的音乐界。泰勒曼的家庭并不是一个显赫的音乐家族,只有曾祖父曾在哈尔贝施塔特(Halberstadt)教堂担任指挥。泰雷曼10岁时才开始接触音乐,几乎可以说完全是靠自学。很快,他便显露出音乐才能,12岁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作品(有公开上演纪录),但是这项才能却不被他的家人认同,他的母亲害怕他将来会以音乐家作为职业便把他的器全部没收。之后更把他送到Zellerfeld的学校继续学业(1694-1698),希望能藉这个机会给泰勒曼选择另一条更有前途的路。可是,世事难料,1700年入莱比锡大学读法律、文学,偶被同学发现其作品﹐试奏公演后博得好评。莱比锡市长惊为天才,命其每两周作一部清唱剧付诸演出,由此名声大显。他在大学中除了主持社团"音乐之友社",还在课余进行演出演奏活动,开欧洲各大学音乐风气之先河。1701年,当泰雷曼完成了他在 GymnasiumAndreanum(位于Hildesheim)的学业后,这时他已学会了管风琴、小提琴、双簧管、长笛、低音提琴等乐器,大多数都是无师自通。1702年被莱比锡歌剧院聘为音乐指导,1704年聘为新教堂管风琴手,并上演了他的圣乐清唱剧、室内乐与歌剧等。其中最成功的为歌剧《坚韧的苏格拉底》。1721年就任汉堡大教堂乐长,次年莱比锡圣托马斯大教堂又争聘其为乐团长,他因热爱汉堡人民,离开圣托马斯大教堂而将此职位让给挚友J.S.巴赫。1737年后漫游巴黎、柏林等地,采风作曲。本曲的学习重点在于熟练运用连奏、断奏。D大调,每4小节为一个乐句,共分为四个大乐句。右手主要由小连线(三个音一组、两个音一组)落提奏法及跳音断奏奏法构成,左手则是四分音符断奏,第9、11小节织体变为双手齐奏。由于调号的出现,手指便经常有了上黑键的机会。根据手部的生理特征,大拇指在黑链上弹奏是比较困难的。除特殊情况外,大拇指一般是避免弹黑键,合理使用谱面标示的指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1、第1-8小节,右手由连线及跳音断奏奏法组成,注意手腕的落提运动,每个连线的最后一个音都要注意手腕自然带起发音,不要“击打式”(敲打)触键发音,整个句子的声音也随着音符自然排列的方向做出渐强渐弱变化。2、这首作品中的跳音断奏,建议不要弹奏的太短促,可以根据声音的特点做出相应时值一半甚至更多一点圆润的断奏。3、第1-8小节,为了在弹奏中保持自然的支撑,手在键盘上的位置尽量靠近黑键,指尖尽可能做到站立(这个作品左手需要更多的指尖充分触键)。平时手指一关节内陷的学习者,在黑键上更要特别注意,不但要指尖站稳,而且还要准确的落键,弹奏时掌关节打开、手指积极的抬起落键,不能压键或摁键弹奏。4、第9、11小节,双手齐奏意味着需要使用不同的手指进行弹奏,当能力较强的手指与能力较弱的手指同时弹奏时,在下键速度上会有所区别(特别是一个手的2、3、4指与另一个手的4、3、2指配合),容易出现声音不整齐,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弹奏中要特别注意耳朵的听和注意力集中在能力较弱的手指上,平时练习中针对性的单独对弱指进行训练,逐渐提高弱指的弹奏能力。5、第13-16小节,重复第一乐句,处理方式也相同,结束音要稳定并稍坚定的。6、整个作品中的左手指法要严格遵照谱面标示的进行弹奏,左手出现的八度距离较大,对于手小的学习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注意“把位感”(每个小节都可以理解成是一个“把位”)。7、左手四分音符建议采用断奏的方式表达,每个音的时值要弹满,手的运动始终都是音与音之间保持着联系(断奏但是气息连贯)的落下、放松、转移,不能生硬的落键发音。肩、臂、腕到指尖呈一个整体状态,自然放松的运动。钢琴启蒙及初级阶段需要掌握的基本乐理
钢琴弹奏的手型问题
什么是古典主义和古典主义音乐
钢琴基础奏法之——断奏
钢琴基础奏法之——连奏
钢琴基础奏法之——非连奏
常用的速度术语及速度范围
跳音的概述
音乐术语“谐音”,希望可以帮到不会读的朋友(会读的请忽略)
节拍与拍子讲习
钢琴的弹奏法演变
钢琴指法20种
聊聊变音记号
什么是九和弦
什么是七和弦
【新版音协考级作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