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汉代卜字戟发展简史,吕布用的戟到底是什么样的?

2017-07-06 滚滚 冷兵器研究所

西汉时期,戟的材质和形制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秦代及其以前的戟都是联装青铜戟,而从西汉开始,军队使用的戟都是钢铁制成的合铸戟,这种戟的外形呈卜字状,因此也被称为卜字戟。从记载来看,西汉时,戟是军队的主要武器之一。汉代每十里设一亭,每亭有一亭长,亭为西汉的基层单位,同时也是准军事单位。《后汉书•百官志》中说,西汉亭长配备五种兵器,其中之一就是戟。


▲秦俑坑中的戟


在当时,戟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兵种,骑兵使用的戟被称为马戟,步兵使用的戟被称为步戟。汉初平定七国之乱时,汉军著名将领灌夫“披甲持戟”,率众冲锋,灌夫使用的戟,便是骑兵使用的马戟。马戟都是长戟,步戟则有长有短,长戟的通长多在2~2.5m左右,短戟的长度不定。从春秋战国时期步兵戈的长度来看,应该在1~1.5m左右。刘胜墓出土过两件长戟,一件长2.26米,一件长1.93米,戟头均为钢制。


游戏王者荣耀中吕布截图


马戟和步戟的戟头没有区别,通高多在35~37cm之间。浙江杭州古荡西汉末墓、江苏盱眙东阳汉墓、西安大刘寨村汉长安武库遗址、山东菏泽巨野红土山汉墓、陕西长武等地都出土过西汉时期的卜字铁戟。这些戟的形制大体相同,没有明显区别。长戟一般是双手使用,短戟在使用时通常要搭配盾牌,也有人会双持短戟作战。


▲汉画像石拓片-持手戟的护卫


马王堆三号墓出土过两件帛画,一件描绘的是墓主生前的日常生活,另一件描绘了墓主和他的随从军队出行时的状况。随葬简牍中记载有这些随从人员的数量和装备情况,其中“卒”300人,弩手、长戟盾、长矛盾各三分之一;“从”196人,其中有60名短戟盾和60名短矛盾。除了常见的步戟和马戟,汉代还有一种手戟,手戟相当于不装柄的戟,末端以绳子缠绕方便持握,也有一说是短柲戟。手戟一般用于防身,也可以作为投掷武器使用。

汉代贵族官吏的房间里经常会放置武器架,这种武器架被称为兰锜,又称兵兰或兵阑。从出土的画像石上看,兰锜上放置的兵器有刀、剑、手戟和弓弩。除了卜字戟外,汉代还有一种钺戟,为铁斧和铁矛组装而成,均为熟铁打制。这种钺戟最早发现于朝鲜半岛古乐浪郡墓葬,国内发现的钺戟多出土于河南一带的墓葬。东汉时期,卜字戟仍然是军队的主要武器之一。


▲汉画像石上的兵阑


河南荥阳河王水库、江苏泰州新庄东汉晚期墓、河南鹤壁冶铁遗址、洛阳涧西七里河东汉墓、江西南昌市区东汉早期墓、洛阳东汉光和二年墓、浙江长兴、湖南郴州市郊东汉墓、徐州铜山驼龙山建初二年墓等处都出土过东汉时期的铁戟。

东汉的戟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戟枝和戟刺均平直;第二种,戟枝平直,戟刺向枝弯曲;第三种,戟刺平直,戟枝向上翻翘;第四种,戟刺平直,戟枝伸出后明显上翘。

第一种戟与西汉时期的铁戟形制相同,其余三种则是东汉出现的新型铁戟,其中后两种戟的戟援上翘,与过去的铁戟存在明显区别。这种戟援上翘的戟利于叉刺而不利于勾啄。现有研究认为,在东汉时期,戟的用法开始发生缓慢变化,勾啄的功能逐渐弱化,叉刺成为主要攻击手段,当时的不少记录中都有使用戟叉刺敌人的记录。


▲东汉铁戟


刘秀派耿弇,马武等人率军讨伐隗嚣,但被隗嚣击败。军队撤退途中,隗嚣派兵一路追击。为了摆脱追兵,马武披甲持戟,亲率精骑反击,杀死敌军数千人,最终将追兵击退,平安撤回长安。

戟除了作为武器使用职位,还是重要的礼仪用具。从汉代开始,贵族为了彰显身份,开始在门前陈列长戟。这些戟被称为棨戟,戟头上套有纺织品制成的套。颜师古曾经说过说过:棨戟便是使用赤黑丝绸包裹头部的戟。根据汉代仪注,将领重臣可以持戟侍立皇帝身边,如东方朔便留下过持戟侍立的记录。


▲刘胜墓铁戟


东汉末期有不少关于戟的记录,董卓和孙权都使用过手戟,典韦的兵器是一双大铁戟,吕布替刘备解围时,也曾经留下过辕门射戟的事迹。

在当时,虽然长戟仍然是骑兵的常见武器,但另外一种骑兵武器——马槊也开始逐渐流行,如张飞、吕布都是善用马槊的将领。随着马槊的普及,戟开始逐渐走向衰落,到了魏晋时期,马戟的数量相对过去有所减少,不少骑兵都使用马槊作战。

魏晋时期,戟头的形状延续着东汉时期戟援上翘的趋势继续发展,新型的戟头呈偏向一侧的双叉型,戟援平直伸出之后再折而向上,折角在九十度左右。


▲持戟武士浮雕


甘肃嘉峪关新城乡魏晋墓中壁画、冬寿墓(冬寿为前燕将领,墓葬位于朝鲜半岛)壁画、莫高窟五百强盗成佛图中都有使用双叉型铁戟士兵的形象。其中新城魏晋墓中有两幅壁画,一幅为手持戟盾行军的士兵,另一幅为夜间的步兵营地,在描绘步兵阵地的这幅壁画中,每个士兵的帐篷前都插有一柄戟,同时立有一面盾牌。

祖逖占据太丘时,军中缺粮,敌将樊雅派遣六十余人夜袭,敌军潜入营地后,拔戟大呼,直扑祖逖营帐。军中一时大乱,士兵都想逃走,祖逖认为敌人不多,便命左右军士抵抗敌军,最终击退敌军。

南北朝时期到隋唐时期,作为武器使用的戟的装备量越来越少,并最终退出军队。在这段时间里,戟依旧是官方标准的礼仪用具。北周时期,高级官吏的门前都有列戟;隋朝时期,三品以上官员均有资格列戟,且形成了专门的列戟制度。


▲南越王墓中的戟


关于戟为什么会被军队淘汰,历来存在多种看法,经笔者整理,大概有如下观点。

1.由于小枝的存在,戟的穿刺力不如长矛,无法有效穿透铁甲,作战效果不如长矛。

2.戟的小枝杀伤力有限,存在价值不大。

3.戟的头部太重,操持不便。

4.戟头的形状不利于密集编队。

5.打造戟头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6.北方民族没有使用戟的传统,随着五胡十六国的兴起,北方民族和中原民族广泛融合,戟被淘汰是民族融合的结果。

笔者认为,上述这些原因可能都有道理,但戟消亡的核心原因可能与铠甲形制变化有关。



戟的用法包括直刺和勾啄,和直刺相比,啄击的杀伤力较小。由于古代的医疗水平较差,因此轻伤也有可能感染致死,因此作为一种武器来说,多一种攻击手段总归是好的。但由于啄击的杀伤力小,所以如果啄击的对象是身着重甲的敌人,那么效果就会比较差,而直刺就不一样了。整个冷兵器时代,大部分铠甲都无法阻挡直刺兵刃的全力一击。



戟枝向上折翘,这种行为的初衷可能是为了增加一个刺击的锋刃,但实际而言,对于直刺来说,多出一个锋刃并没有什么必要,在这种情况下,戟和长矛相比,优势便不明显了,戟枝的存在,反而增加了学习成本,对于基层士兵来说,武器要简单好用,因此戟被军队放弃,也是应有之意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环首刀    汉剑    鞭锏    陌刀    唐刀    钩镶     轻吕   战锤    石斧   马槊     西域镔铁大刀   朴刀   兵马俑青铜剑   镰刀   清弓   中国传统弓  明式小稍弓  英国长弓   国产刺刀大全   中国骑兵军刀   英国军刀  空军伞兵刀    海军宝剑   山文甲    明光甲    欧洲骑士板甲   鳞甲   古埃及赫梯弯刀   阿昌族户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备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兰国刀   印度虎爪   长钺   睾丸匕首  印度软剑   麟角刀  亚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垩纪鱼骨剑   伊斯兰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丧尸武器   越南弩   手掷类暗器  厨刀  世界盾牌    欧洲细剑   日本天皇佩刀  东瀛名刀谱  玉钢神话 兵马俑青铜剑    赵云亮银枪   关羽青龙偃月刀   张飞丈八蛇矛   吕布方天画戟   猪八戒九齿钉耙   唐僧毗卢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