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甲与青铜甲到底谁更强?皮甲只是二流的盔甲?
在充满传奇色彩的古希腊时代(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希腊各城邦的精英战士们都穿着金光闪闪的青铜铠甲,一手持巨大的阿尔戈斯盾,一手持锋利的长矛,一派威风凛凛。几乎在同时期的东方,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却是另一番打扮。他们的手中虽然也紧握着枪矛与盾牌,但是他们与希腊“同行”们最大的一点不同是——他们身穿的是深色的皮甲。
▲古希腊青铜胸甲
可能在很多人们的印象中,皮甲始终是第二流的盔甲,很多游戏中皮甲较低的属性加成和往往属于刺客、盗贼一类职业的设定更是加强了这种印象。
▲身着青铜甲的迈锡尼步兵
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为了游戏性而建立的设定。其实上皮甲也可以做得厚重,以达到金属一样的防御力。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皮甲,就是一种重皮甲,有着不弱于,甚至高于青铜重甲的防御力。
▲游戏作品风格的皮甲,实际上只有美化效果
春秋战国时期的皮甲,可不是大家所想得简单把皮子裁好做成甲,而是要反复压实、刷漆,来加强强度。制作大概可分为塑性、翻范、焙烧、浇注模具、修正和配套、夹入皮料、压合成甲片、打开模具逐片取出休整、甲片打孔、髹漆、组编11道流程。前五道工序为铸造甲片的模具,中间五道工序为制作甲片,最后一道工序为将甲片组编起来制成皮甲。
▲展开的先秦皮甲
用来制作甲片的皮革,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例如犀牛皮和鲨鱼皮就是上等的甲片材料。而同一种材料里不同部位的皮革也有不同的价值,一件皮甲在人体要害部位的甲片往往也要由皮革材料中最坚固的部分制成。总之,就是形成了上等皮料——普通皮料和坚硬部分的皮——此等部分的皮这个选择优先级。
▲兵马俑中出土的明器甲
因为甲片是在模具中压制成型的,所以制作甲片的模具就是制造皮甲的第一步。模具制成后,将略大于甲片尺寸的半熟革料浸湿后放入模具内,至少要放入两层。将革料放入模具后,接下来便是压合甲片,绑上绳子加压。压合的过程中,最好维持60°C~70°C的温度,整个过程要一两天。待甲片压合完成后,接下来便是取出甲片并用刀进行休整,以保证尺寸统一。
▲模具压制甲片示意图
甲片修正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甲片进行打孔。打孔完成后,用生熟大漆分层涂刷甲片,以增加甲片的耐久度和强度。上漆时,要保证室内温度在20°C以上,毛发湿度计在90-100左右。上漆的刷子以人的头发作材料为最佳,每片甲片至少要上四道漆,每上完一道漆时要等这到漆彻底干透再上下一层。待这些工作都完成后,就可以组编盔甲了。
▲根据曾侯乙墓出土的甲片复原的先秦皮甲
一件严格按照流程制作的皮甲在制成后,不仅可以防御青铜兵器,对于钢铁兵器也有很强的防御力。南北朝时,南齐将军杨难的军队“皆衣犀甲,刀剑不能伤”。至明代,皮甲依旧不过时,根据《武备志》的记载,上漆、油浸的皮甲“利刃不能入”。而且相比钢铁铠甲,更加轻便灵活。
▲秦兵马俑
另外,要科普一个铠甲上的知识:铠甲是按照作战需求而相应提升防御力的。好铠甲,首要的一点是在相应的防御等级下做到更轻便。更轻,意味着在战斗中的体力优势越大,生存几率会更高。过重,则可能意味着生存几率会减少。因此,在达到相应防御力的情况下,把甲做得越轻,防御面积越大,价值就越大。而众所周知,青铜密度很大,因此这也可以理解为何春秋战国时代的军人们会舍弃青铜甲而选择皮甲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主编原廓、作者正义必胜,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环首刀 汉剑 鞭锏 陌刀 唐刀 钩镶 轻吕 战锤 石斧 马槊 殳 西域镔铁大刀 朴刀 兵马俑青铜剑 镰刀 清弓 中国传统弓 明式小稍弓 英国长弓 国产刺刀大全 中国骑兵军刀 英国军刀 空军伞兵刀 海军宝剑 山文甲 明光甲 欧洲骑士板甲 鳞甲 古埃及赫梯弯刀 阿昌族户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备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兰国刀 印度虎爪 长钺 睾丸匕首 印度软剑 麟角刀 亚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垩纪鱼骨剑 伊斯兰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丧尸武器 越南弩 手掷类暗器 厨刀 世界盾牌 欧洲细剑 日本天皇佩刀 东瀛名刀谱 玉钢神话 兵马俑青铜剑 赵云亮银枪 关羽青龙偃月刀 张飞丈八蛇矛 吕布方天画戟 猪八戒九齿钉耙 唐僧毗卢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