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弩是中国史书上常见的一种武器。从史料上看,被称为连弩的武器可能包括三种不同的武器。
第一种连弩指的是可以连续发射箭支的弩。
和弓相比,弩的优点是可以长期保持开弓状态,然后根据战场情况随时发射。但弩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射速较慢,在发射完一次之后,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再度上弦。
为了提高弩的射速,古人制造出了一种能够连续发射箭支的弩,这种弩在弩臂的上方装有一个木匣,内装多支弩箭,木匣上的杠杆与弓弦相连,发射完一发之后,拉动杠杆,弓弦被拉开的同时箭支落入箭槽,射手即可再次发射。
▲军事博物馆连弩复原
湖北江陵秦家嘴战国楚墓出土过一具这样的连弩,该弩的弩臂长27.8cm,高17.2cm,宽5.4cm,箭匣中装20支箭,一次发射两支,可以连续发射10次。墓中同时还出土了18支连弩使用的弩箭,铜镞铁铤,箭杆为竹子制成,有尾羽,长14.3cm。
▲战国时期的连弩
考古人员估测,这件连弩的射程在20~25米之间,从箭矢和弩臂的尺寸来看,该弩面对无甲目标或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杀伤,但应该无法射穿当时常见的皮甲。虽然威力较弱,但可以连发毕竟属于一种优势,因此这种连弩在明代仍然有人使用。《武备志》中收录的诸葛弩也是这种木匣连杆弩。书中说,连弩的弩箭需要涂射虎毒药,这应该也是为了弥补杀伤力的不足所采取的措施。
▲开封城墙床弩模型
从遗留下来的老照片上看,甲午战争时的清军也使用连弩作为守城武器。不过使用的不是手持的小型连弩,而是架在城墙上的大型连弩,至于作战效果如何,便不得而知了。
第二种连弩指的是一次可以发射多支箭矢的弩。
上文中的连弩虽然也可以一次发射两支箭,但它本身的设计重点在于连续发射,具体到某件弩是一次发射一只箭还是两只箭,更多取决于设计者的爱好。例如《武备志》中的连弩一次便只能射一只箭。此外,这种弩一次射两只箭便已经是极限了,要同时射出更多的箭,便做不到了。
▲武备志诸葛弩
而诸葛亮所设计的连弩一次可以发十只箭。《三国志》中说“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这种元戎弩明显不是战国时期的那种木匣连弩,《武备志》把木匣连弩称为诸葛弩,实为附会。要满足一次发射多支箭矢的要求,必须使用大型弩弓,因此这种元戎弩应该不是是单兵弩,而是属于一种床弩。
第三种连弩指的是通过某种方式把多件单兵弩连在一起的武器。
秦始皇曾经命人用连弩射杀海中的大鱼,史记中的原文为“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
▲秦始皇
服虔认为,连弩是“三十弩共一弦”,张晏则认为,连弩是“三十絭(絭即弓臂)共一臂”,颜师古认为“张说是也”。按照这些人的看法,秦始皇的连弩似乎是把多具单兵弩连接在一起,类似于后世军队架设地弩的做法。需要注意的是,颜师古这些人都是文人,因此其对于连弩的看法也未必正确,仅可作为参考。
▲连弩复原
提到过连弩的史料很多,如六韬中记载有“大黄参连弩”,而李广曾经使用大黄弩射杀匈奴将领,两者是否属于一物已经无从考证。李陵被匈奴围困时,曾经“发连弩射单于”,但无法确定这个连弩指的是一种兵器,还是一种作战状态(即连续用弩射击)。不过考虑到李陵出兵时候缺乏战马,不方便携带可以射出多支箭矢的床弩,而木匣式连弩又不适合作战,因此笔者认为此处的连弩应该指的是一种作战状态。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环首刀 汉剑 鞭锏 陌刀 唐刀 钩镶 轻吕 战锤 石斧 马槊 殳 西域镔铁大刀 朴刀 兵马俑青铜剑 镰刀 清弓 中国传统弓 明式小稍弓 英国长弓 国产刺刀大全 中国骑兵军刀 英国军刀 空军伞兵刀 海军宝剑 山文甲 明光甲 欧洲骑士板甲 鳞甲 古埃及赫梯弯刀 阿昌族户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备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兰国刀 印度虎爪 长钺 睾丸匕首 印度软剑 麟角刀 亚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垩纪鱼骨剑 伊斯兰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丧尸武器 越南弩 手掷类暗器 厨刀 世界盾牌 欧洲细剑 日本天皇佩刀 东瀛名刀谱 玉钢神话 兵马俑青铜剑 赵云亮银枪 关羽青龙偃月刀 张飞丈八蛇矛 吕布方天画戟 猪八戒九齿钉耙 唐僧毗卢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