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伍子胥报仇攻入楚都的军队竟神似罗马军团?探寻春秋吴国军力快速提升之谜
编者按:春秋末期,最后几位登上中原逐鹿舞台的是吴国和越国。位于蛮夷之地的吴国,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蓄,充分吸收了中原国家发达的军事技术。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战力超群的威武之师。甚至攻破楚都,为伍子胥报了血海深仇,那么夫差赖以争霸天下的军队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吴国的发展一直和军事相挂钩。在吴王寿梦之前,史书上很少有关于吴国的记载。之所以从吴王寿梦谈起,是因为这一年有一位传奇性的人物来到了吴国,给这个中原诸侯眼中的蛮夷之国带来了先进的军事技术,从此之后,吴国才凭借着自己的军事实力在春秋乱世博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位给吴国带来第一次军事变革的人就是申公巫臣,他辅佐楚庄王称霸,又为了夏姬而叛逃晋国,之后又为报子反杀自己全家之仇而率领了一只小型的军事代表队来到了吴国。从此吴国开始了自己的“军事正规化道路”。在申公巫臣到来之前,吴国虽然有相当的军事实力,但是根据记载:(吴军)“不施诡谲,不练戎车,故不敢抗与中国。”这一时期的吴国因为南方地形原因,战车发展极为迟缓,又因为与中原交流不多,已经不能适应春秋时期的战争形态了。
申公巫臣的目的是让吴国可以持续的与霸主楚国相对抗。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从唯一可与楚国相抗衡的晋国带来了30辆战车。这是春秋时期军阵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基础单位。凭借这三十辆战车,吴国学到了当时最先进的军事组织结构。之后,申公巫臣留下了其中的15辆战车和自己的儿子继续教导吴军。因此,在吴国的军队中一直保留着大量的晋国特色。
吴军大体上分为左中右三军,并继承了晋国的习惯,以右军为上,左军次之,中军由吴王率领。但是在编制上,吴军的编制却与中原大不相同,只有“军,旅,卒,伍”四个级别。一伍五人,一卒百人,一旅千人,一军万人。
之后,吴军又经历了伍子胥、孙武等人带来的又一次改革。这次的改革更多的是从组织度的强化和作战思想的变革。在孙武的教导下,吴国从“不施诡谲”渐渐发展成一只“诡计多端”军队。在这一影响下,吴军发展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
首先是关于战车的使用。作战时,吴军将战车布置在一线步兵的后方。在作战时,以步兵率先接敌作战,起到“正兵”的作用。当前线与敌军接触制造战机的时候,每辆战车正前方的步兵会向两侧让开,战车以“奇兵”的姿态突然投入战场。这就是孙子提出的“以正和,以奇胜”思想的体现。
在这样的军事思想下,对前列步兵的素质要求就会很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吴国独创了一支特别的先锋军。这是一只由500名精壮士兵和3000名罪犯组成的军队,囚徒悍不畏死,壮士战技高超,这样的部队既可以冲锋陷阵,也可以为战车部队制造战机。在与楚国的作战中,正是因为他们的贡献,吴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吴军在夫差时期终于达到了顶峰。吴越春秋中记载:吴师皆文犀长盾,扁诸之剑,方阵而行。中校之军皆白裳、白髦、素甲、素羽之矰,望之若荼,王亲秉銊xù,戴旗以阵而立。左军皆赤裳、赤髦,丹甲、朱羽之矰,望之若火。右军皆玄裳、玄舆、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带甲三万六千,鸡鸣而定阵,去晋军一里。天尚未明,王乃亲鸣金鼓,三军哗吟以振其旅,其声动天徙地。
这里提有到了吴军的几个显著特点。首先是文犀长盾,这里指的是吴军装备了犀牛皮制造的长盾。春秋后期,中国的犀牛在大量的捕杀下已经大为稀少,但是吴国凭借其地理优势自然可以大量装备犀牛皮做的盾牌。
长盾则指的是吴军装备了比中原军队更大的盾牌。这种步兵使用的大盾牌要远远高于车战使用的单手盾,可以给士兵以更好的掩护。吴军的将校则装备更大的盾牌,这种魁帅用的大盾被称作吴魁。这些都是吴军步兵传统带来的影响。
说起来,这种装备习惯和之后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军团装备思想相同。和吴军因为地理原因缺乏战车而重用步兵一样,罗马军团受制于其骑兵实力不足,因此罗马军团也一直秉持着最大发挥步兵优势的装备思路。军团在作战时依靠地中海沿岸罕见的大方盾组成严密的阵型,以此应对敌军的冲击,从而消耗敌军的耐力。
装备大盾对士兵的体力消耗极大,同时大盾提供了极大的防御面积,但也限制了士兵的攻击方式。为解决这一问题,罗马军团的主要武器是较短的宽刃剑。使用方式是从盾牌的缝隙中进行快速精准的刺击。这种人短剑和大盾配合的武器系统经历了长期的实战检验,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独立发展的吴军方阵也是采用这种武器搭配。
吴越之地一直以发达的铸剑水平而闻名于世,扁诸之剑就是吴王为自己的战士们专门打造的武器。这种剑长40到50厘米,现在常被称为楚式剑,其实都是仿造吴越剑的造型制造的。从形制上来看,这种短剑以击刺为主要攻击方式。
在远程攻击方面,罗马军团步兵通常使用轻重标枪来弥补不足。由于中国古代弓弩的发达,吴军乃至于整个春秋时期的军阵中都罕见使用标枪的记载。不过根据吴军擅长水战等方面来看,吴军的远程武器应该也包括标枪。此外,吴军装备的一种短铍也有投射使用的可能。
古罗马的韦格蒂乌斯在《兵法简述》中指出,方阵应列为决战的七种阵法之首。与罗马军团一样,以步兵为主的吴军在作战时常常使用紧密的大方阵御敌。吴军独特的编制正是为了这一目的而设立的。史书记载“陈(阵)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就是说用一“卒”一百人为一个贯穿全阵的横队,十“卒”步兵正好是一千人,组成一“旅”由嬖大夫担任旅长。十旅组成的“军”就是一个万人大方阵。
三只万人方阵以不同的颜色做区别,可以方便指挥,也可以让士兵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当晋国在黄池看到自己当年的学生时一定会大为感慨。这只当年的蛮夷之军早已不是吴下阿蒙。这是一只多么庞大整齐的军阵啊:站在最前面的是三千余名轻甲猛士,在他们掀起的尘土和旗帜之后,隐约能看到战车的身影。三只颜色分明,队列整齐的万人方阵组成大军的主体。他们装备着当时最先进的剑和最坚固的盾,在各级指挥官从指挥车上发出的金鼓声中同时踏步,呐喊,声震天地。
正是这只如火如荼的军队,在西破楚、北败徐、齐、鲁之后成又在黄池逼迫晋国低头。然而随着姑苏的被围,“文犀长盾,偏诸之剑,方阵而行”的大军最终也湮灭在历史之中。不过他们的扁诸之剑和刑徒军却被秦楚所继承,并一直延续下去。
编后语:在不同时间与空间,相似的作战环境会催生出相似的战术,这是军事史研究上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还是那句话,没有所谓最好的战术也没有最坏的战术,只有最适合的战术与最僵化的战术。
参考文献:
金大伟《春秋军阵研究》
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
徐元诰《国语集解》
杨博骏《春秋左传注》
《吴越春秋》《尉缭子》
韦格蒂乌斯《兵法简述》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主编原廓、作者清正之风,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环首刀 汉剑 鞭锏 陌刀 唐刀 钩镶 轻吕 战锤 石斧 马槊 殳 西域镔铁大刀 朴刀 兵马俑青铜剑 镰刀 清弓 中国传统弓 明式小稍弓 英国长弓 国产刺刀大全 中国骑兵军刀 英国军刀 空军伞兵刀 海军宝剑 山文甲 明光甲 欧洲骑士板甲 鳞甲 古埃及赫梯弯刀 阿昌族户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备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兰国刀 印度虎爪 长钺 睾丸匕首 印度软剑 麟角刀 亚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垩纪鱼骨剑 伊斯兰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丧尸武器 越南弩 手掷类暗器 厨刀 世界盾牌 欧洲细剑 日本天皇佩刀 东瀛名刀谱 玉钢神话 兵马俑青铜剑 赵云亮银枪 关羽青龙偃月刀 张飞丈八蛇矛 吕布方天画戟 猪八戒九齿钉耙 唐僧毗卢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