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谱|把灌钢法发挥到极致!内弧反曲式官制唐刀鉴赏
一直有说法,说日本武士刀学的唐刀。我们今天先不说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是要说一下正经的唐刀该什么样,到底有什么特色。(藏品来自微信网友星)
这是一把非常典型的唐代环首刀,全长98.5cm,全重645g,平磨无镐线。刀尖切先大约为135°,根部刃宽25.2mm,刀尖刃宽20.2mm.根部厚8.9mm,刀尖厚3.1mm;刀茎宽23.4mm,最厚处7.3mm,最薄处4.5mm,最窄处11.6mm宽,刀环扁圆,焊接在刀茎上,全刀重心在握把前20cm。
▲切先折角在135°左右
▲唐刀与汉环首(上)、魏晋环首(下)的对比。比例尺为IHONE5s。
这一组中虽然最长的是魏晋环首,但挥砍威力最强的可不是它,而是中间那把唐代环首。关于这三把刀的刀姿态,要重点说明一下。虽然在照片中看起来,三把刀都是直背长刀,但其实这三把刀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弧反曲。这个内弧不一定是打造的时候就做成内弧,很有可能是照着直刀打,打好之后开刃磨成内弧。出土环首刀中也有很明显的弓背内弧,但是不太常见,常见的还是轻微内弧反曲。环首家族中,汉唐都是内弧比较明显的成员。到了宋代,外弧正曲的环首才开始多起来。而之前只要是官造刀基本都内弧。
▲博物馆收藏的环首刀
在环首这个大家族中,唐代的环首硬度差不多是最高的。星爷这把品相还挺好的,没有侧弯。有些存世的唐环首运气不好,从土里/水里挖出来时有严重侧弯。这给修复打磨带来很大的困扰。宋代的钢质相对较软,加热后校直还算容易,大力出奇迹可以直接敲正。只要品相还行,没锈进刀芯里那都是可以的。
▲全副武装的唐代武士,他们佩戴着唐刀
唐刀不可以。如果这样野蛮操作,咣当一下刀就会断,品相好的也有断的风险。这可能与唐代深挖了灌钢法的潜力有关。现在某宝上的爆款唐刀太厚又太重,过于追求镐线的形状。这与刀匠设计时不会用刀,不会发扬现代钢材的潜力有直接关系。
▲古代刀匠形象雕塑
这支唐刀的重心在刀前20cm。这个数据不但与汉代的相同,历朝历代的官制刀剑,比如宋代的环首剑鱼头刀,辽金的铁锏,元明的雁翎刀雁翅刀,清代的腰刀,也全部都在这个范畴打转。文物现实,中国古代管制刀剑的重心,远离握把的最远一般到26厘米,靠近握把的也就近到18厘米,绝大部分都是握把外20~22厘米的重心。而且这把刀全刀重量分布平缓,不像欧剑那样靠近弱剑身时重量急剧减少。这说明中式官造刀剑对重量的减少是很克制的。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刀尖有充足的强度,以便划下主动防御圈,同时也很适合马上挥舞,尤其适合在马上使“鞭劲”抽打对手。真的是一把战场利器啊!
题外话:冷兵器研究所上篇谈魏晋环首的文刊发后,有朋友说,这年头连刀都有鄙视圈了?收汉唐环首的竟然看不起收魏晋环首的?汉唐环首镶金错银的多了去了,尤其刀装、刀镡,唐代的风格浮夸的多了去了,魏晋包一锡你就看不惯了?
这个~~~~误会,误会。笔者不是鄙视魏晋环首,魏晋南北朝环首和前代两汉,后代隋唐比起来,在于只要是个官儿,也就是最基本的军官配刀就都精美,其在装饰方面都十分下本儿。而且魏晋环首因为刀装是锡和银,所以相对与前代后代,它的刀茎很容易保持完整,这是很上价的。而且魏晋环首的独特主要还是在于一把战场军官用的佩刀,重心如此靠近把柄。历代环首,一直到清代的抗战大刀都少有这样靠近把柄的重心。从兵器的角度来说,真精稀美它都有占,是极好的藏品。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主编原廓、作者灵吸怪,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了解更多兵器,扫描下方冷研运营微信二维码,添加微信了解。
画风突变的魏晋环首刀鉴赏
三国时期的环首刀鉴赏
iphone新版微信
星标+置顶
一秒钟找到冷研
环首刀 汉剑 鞭锏 陌刀 唐刀 钩镶 轻吕 战锤 石斧 马槊 殳 西域镔铁大刀 朴刀 兵马俑青铜剑 镰刀 清弓 中国传统弓 明式小稍弓 英国长弓 国产刺刀大全 中国骑兵军刀 英国军刀 空军伞兵刀 海军宝剑 山文甲 明光甲 欧洲骑士板甲 鳞甲 古埃及赫梯弯刀 阿昌族户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备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兰国刀 印度虎爪 长钺 睾丸匕首 印度软剑 麟角刀 亚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垩纪鱼骨剑 伊斯兰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丧尸武器 越南弩 手掷类暗器 厨刀 世界盾牌 欧洲细剑 日本天皇佩刀 东瀛名刀谱 玉钢神话 兵马俑青铜剑 赵云亮银枪 关羽青龙偃月刀 张飞丈八蛇矛 吕布方天画戟 猪八戒九齿钉耙 唐僧毗卢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