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祯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比喻说理

中社学人 2023-08-28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比喻说理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中国话语来保驾护航,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新比喻,作为新时代中国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别具一格的解释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以中国梦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精神上的钙”喻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以“第一粒扣子”喻青少年的价值观;

以“石榴籽”喻新时代的民族关系;

以“同心圆”喻最广大群众的思想共识;

以“空气”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以“惊涛”和“春雨”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声势与效果。阐发这些精彩比喻,从中能领悟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取譬说理、以理服人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比喻说理;以理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设计和提出了若干精妙的新比喻,生动鲜活而又寓意深邃,引导人们自觉在联想和类比后产生思想共鸣、形成思想认同。同时,作为新时代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新比喻富含新时代的新气息,既显著提升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服人的实效性,也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精选典型比喻,揭示和阐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取譬说理的独特魅力、凝聚共识的强大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中国梦

梦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生命活动,蕴含着人在潜意识中的愿望和情感,能体现人的日常所思所想。个人有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有梦,国家的梦反映的则是整个民族和人民的所思所想。深入理解一个国家的梦,实则就是理解这个国家从何处来、想往何处去。中国古代先人素有追求进步、寄寓理想的传统,在对美好社会的持续畅想中提炼出“大同梦”和“小康梦”,这是传统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近代中国内忧外患、饱受列强凌辱,曾经美好的梦猛然破碎,让这个曾站在世界辉煌之巅的民族愕然觉醒、彷徨落魄、满怀不甘,巨大的强弱转折和强烈的盛衰更替,一方面不断刺激着有志之士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人民心中酝酿出了实现民族复兴这个崭新而伟大的“梦”。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但并不是每一个民族都梦想着实现复兴——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向全世界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36  中国梦自此响彻中华大地,它既是一个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基本内涵的形象比喻,也是一个凝聚新时代最广大中国人民精神追求的最大公约数。

梦是指路明灯、暗夜星火,但梦想照进现实,需要的是积极行动、勇敢作为。实现中国梦亦是如此,它是一项宏伟而漫长的历史工程,需要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00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成为当之无愧的实现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核心力量。实现中国梦除了依靠坚强的领导核心,也要靠每个中国人的矢志奋斗。这是因为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个人的梦,只有每个中国人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到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中来,赋予个人梦想以更深远而宏大的意义,我们才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40。
中国梦这个比喻将国家和民族的宏伟愿景与人切实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更能抵达中国人民内心深处,赢得广泛共鸣;同时也将中国的国家形象人格化,使其更加可亲、可敬、可爱。作为新时代中国政治与社会生活的主流话语,中国梦既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普遍认同和接纳,也成为世界观察中国、解读中国的关键词,彰显了新时代中国话语的思想分量和精神力量。


二、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钙是一种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人体中99%的钙都储存在骨头中,使得骨头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硬度,可谓是骨骼的“支撑者”。“精神上的钙”则是人的精神的“支撑者”,对维持人的精神健康和长远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将“理想信念”比喻为“精神上的钙”,生动地表明了理想信念的价值意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党人因信仰马克思主义而凝聚在一起,因此对于共产党人来说,“精神上的钙”不是别的,而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更是事关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精神动力和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使用“精神上的钙”这个比喻,强调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信仰建设。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支撑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革命年代,这是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情怀;建设年代,这是艰苦奋斗、激情燃烧的奉献精神;改革年代,这是敢为人先、搏击潮头的昂扬干劲。100年来,正因为用理想信念铸就了金刚不坏之身,才让我们党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也正是因为理想信念招展着高昂的旗帜,才让我们得到了亿万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
钙虽是重要元素,但容易随时间而流失。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当钙摄入不足时,骨骼中的钙就会释放到血液里,以维持血钙浓度,导致骨密度越来越低,骨质越来越疏松,就会引发骨折等疾病。“精神上的钙”同样如此,中国共产党素有重视信仰建设、“自我补钙”的优良传统,如今承平日久,我们早已脱离战火纷飞的险境,难免有少部分党员滋长了精神懈怠的苗头,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作风不正等“精神缺钙”的现象层出不穷。精神上一旦“缺钙”,就会丧失骨气和志气,坐不稳、行不正、站不直,严重者甚至会走向堕落腐化、违法犯罪的深渊。长此以往,对国家和社会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国内外历史和现实都鲜明昭示:一个政党理想信念坚定,就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理想信念淡薄,就会成为松散的利益团体或乌合之众,易作鸟兽散。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多元思潮的散播和激荡不断挑战着主流的价值观念;各色诱惑纷至沓来,“七个有之”问题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和义愤。忽视了理想信念的锤炼,自然很难建立起拒腐防变的坚实防线。正因如此,习近平强调将“理想信念”作为评判干部是否合格的“第一标准”,不断拷问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不断筑牢党员干部的自律防线,要求共产党人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能有“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胆魄”[2]。
正因钙容易流失,所以及时补钙是必要的。身体所需的钙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补足,但补足“精神上的钙”则是共产党人的终身课题。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2]。坚定的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崇高信仰的确立更不是一时一日之功,信念和信仰首先应当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性认同之上,建立在对唯物史观的正确认识之上,也建立在对新时代中国国情党情民情的科学洞察之上。其次要推动党内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坚守初心和公心,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
“精神上的钙”这一比喻将理想信念这样较为抽象的概念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熟知的生命元素“钙”联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生动凸显了理想信念在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前进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党还需要不断跨越发展中的“卡夫丁峡谷”、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写好“进京赶考”的新答卷,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补钙”一直在路上。


三、青少年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扣扣子是人在孩提时期便习得的一项生活技能,第一粒扣子如果扣错了,剩下的扣子都会扣错,衣服就穿着别扭、不舒服。对于人的一生而言,也有需要认真去扣的“第一粒扣子”,这就是在人生起步阶段就应树立的正确价值观。“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172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将“价值观”比喻为“人生第一粒扣子”,巧妙揭示出了青少年价值观养成和培育的重要意义。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认知系统,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评价标准。价值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人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从根本抓起,对于青少年来说,最根本的问题是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的问题。这是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心灵图景还是一张尚未涂抹的白纸,自我意识尚未觉醒、价值观尚未成型,最需要精心引导、栽培和呵护。同时,青少年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鼓励他们立志成长为理想信念坚定、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对于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


扣衣服扣子是一项简单的生活技能,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却并非一朝一夕的易事,需要教育者悉心指导和栽培。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之际,教师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其一言一行产生的影响可能会伴随青少年终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教师群体的角色定位不断提出更高要求,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明确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12。一方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要引导青少年先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在熟记熟背的基础上理解认同、入脑入心。另一方面,注重言传身教、典型示范。不管是崇高的理想,还是抽象的价值观,往往都需要具象化的人格载体来呈现,对思维偏感性的青少年来说,更需要人格实体来“崇拜”或模仿,这些人格实体可能是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也可能是教师、家长或同学等身边人。因此,教育者既要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发掘优秀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和教化作用,又要谨记“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的育人箴言,时刻注重以身作则、谨言慎行,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在教育者给予引导和栽培之外,青少年也要学会自己“扣好扣子”。只有重视自我规划和自我培养,用心打磨自己,才能成长为人生真正的主人。“自我打磨”重在自我立志,立志“干大事、成大业”,青少年最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准确把握人生目标,逃离“内卷”“躺平”等话语的裹挟,破除“焦虑”“迷茫”等成长的困境。古代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革命先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都为当今青少年立志提供了参照,置身于以“两个大局”为鲜明标识之一的新时代,不管青少年人生目标、职业选择为何,都需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集体的“大我”,将时代发展的步伐、民族复兴的前景与自身的前程命运有机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活出既不负伟大时代、又不负自我成长的精彩人生,才能将人生的一整串扣子都扣好。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一比喻形象鲜明,富有生活气息,鼓励新时代的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珍惜大好时光,在青春岁月中博观约取,在人生旅程中厚积薄发。



四、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石榴成熟后多室,每室内有多数石榴籽,宛如一颗颗紧密连接的红色宝石。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也被认为是多子多福的象征。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就如同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团结紧密,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在谈到民族关系时,习近平多次使用“石榴籽”这一比喻,来形容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表达对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独到见解。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颗石榴籽。倘若将石榴籽剥开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颗石榴籽都独立且面貌各异。这就好比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独特性。自从秦代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来,各民族在相互交流中经历着兴衰、消长、流动、分合,在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经济发展、文化心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维系民族团结的基本前提。


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依赖的是植物内部的自然结构,紧密团结起来的各民族依赖的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筑。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4]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民族意识是具有共同命运与文化的社会共同体成员关于自身文化同属性和命运共同性的自觉,这种意识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已发生。”[5]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一方面促进了不同国家的交流交锋交融,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家和民族共同体之间的碰撞和摩擦,导致世界上因民族矛盾、种族矛盾而走向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建构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发展为一种现代意识形态,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就是旨在把56个民族的认同向国家归属层面整合,在各民族内部强化对中华民族这一整体的政治和文化认同。具体而言,就是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认同,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以紧密相连的石榴籽来比喻民族关系,十分形象贴切。在共同奔赴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一颗颗石榴籽密密匝匝、紧紧实实地簇拥在一起,宛如我们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加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筑进程,并转化为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的巨大动力。



五、画出最大“同心圆”


同心圆是指同一平面上同一圆心而半径不同的圆。同心圆既是一种图形,也有一定的文化意味,象征着团结、圆满,是秉持以和为贵的传统中国人所崇尚的符号和图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用“同心圆”来比喻人民内部的思想共识,所谓“同心圆”,就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6]335。
守住“圆心”是画出最大“同心圆”的底线。要画出最大的“同心圆”,首先是找准圆心、固守圆心。守住圆心,同心圆才有立足之本;失去圆心,同心圆不成其为圆。对于一个有着共同奋斗理想的国家而言,“同心圆”的圆心指的是政治底线,这个政治底线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为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提供了政治保障,最大的“同心圆”必然是坚持党的领导之下的最大“同心圆”。
拓展“半径”是画出最大“同心圆”的主要途径。半径的长度决定了同心圆的周长,只有延长半径,才能尽可能地扩大同心圆的辐射范围。画出思想共识的“同心圆”亦是此理,“只要我们把政治底线这个圆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6]304。其一,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随着移动互联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交融交锋的最前沿,也是凝聚群众共识的主要阵地。习近平强调:“凝聚共识工作不容易做,大家要共同努力。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7]7这就要求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者既要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通过正面宣传、隐性渗透等方式,不断加强互联网优质内容建设,让主旋律和正能量在网络空间更加昂扬,又要构建网上网下联通机制,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其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聚最大公约数。“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1]17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国人的精神本源,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谋大同等传统精髓,从根本上塑造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逻辑,也将中华民族内在地紧密凝聚起来。
“同心圆”这一比喻颇具中国文化特色,容易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接纳和传颂。放大人民群众思想共识的“同心圆”,广泛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才能形成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襄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动局面。


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

空气是人类每时每刻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无色无味,有很强的流动性,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对人类的价值和思想而言,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核心价值观。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核心价值观,都能反映特定时代的价值导向和精神风貌,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共同坚守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它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也不是可以简单量化的,习近平曾以“空气”来比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方式,提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6]165。
没有空气,人一刻都无法呼吸。没有核心价值观,国家、民族的精神家园就会变得飘荡无根。当今人类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各类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情况,核心价值观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价值观问题中,需要处理的主要矛盾是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个人的价值选择之间的矛盾,也即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价值关系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个倡导”的方式将国家、社会与个人有机融通在一起,理顺了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逐渐成为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精神力量。
空气无时无刻不在,作为国家和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也是无时无刻不在的。价值观发挥作用靠的不是标榜概念、呼喊口号,而是渗透至日常生活的点滴细微处。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群众的影响不断扩展,在祖国各地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物展示,与城市建筑、自然景观和人们日常生活等有机融合,将价值引领的力量送达群众身边、深入群众心灵。与此同时,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往往融入各类文艺作品中,以更为具象化的方式传播,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和引领性,使人们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核和精髓要义,自觉养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空气”这个比喻十分贴切,既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力量,也点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方式。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新时代的中国人民广泛理解和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逐步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七、思政课既要“惊涛拍岸”又要“润物无声”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思政课是有标准的,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3]23。以“惊涛”比喻思政课的声势,惊天动地,摄人心魂;以“春雨”比喻思政课的效果,润物细无声,这两个比喻对于提升新时代思政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思政课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人站在巨浪面前,会不由得生出一种敬畏感和肃穆感,会被自然所迸发出的伟力所震惊。思政课“惊涛拍岸”的声势,依靠的是思想的力量。这是因为只有真正伟大的思想,才能震撼人的心灵,马克思主义就是这种震撼人心的理论。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说服力和逻辑征服力,它并非抽象空洞、僵化刻板的教条,而是一种深邃睿智、博大精深且历史地发展着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曾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6]65思政课教师要讲出“惊涛拍岸”的声势,最根本的还是要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真情、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真知转化为课堂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真功,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原原本本、透透彻彻地传递给学生,给学生带去心灵的震慑和精神的洗礼。


思政课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春雨如油,柔和细腻,在无声中将万物滋润。我们赞颂春雨,不只因为春雨“贵如油”,更是因为春雨悄然无声地滋润从寒冬中复苏的万物,给大地带来焕然一新的气象,雨后清新的空气和芬芳的泥土也令人沉醉和回味。思政课“润物无声”的效果,就是要如春雨一般,滋润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帮助学生精神成长和人格完善。思政课重在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形成契合时代精神的正确价值观,除了依靠灌输、讲授等显性方式,以文化人、以情动人、以身作则等隐性方式更具有感染性和穿透力,更容易取得良好效果。优质的思政课能悄然无痕地创造出心灵与心灵的融合、智慧和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带给学生一场令人愉悦的“精神体操”,满足他们内心对崇高精神活动的向往。新时代思政课所传递的价值与思想,既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精华,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文明精粹。因此追求“润物无声”的思政课教师也应树立一种文化自觉——自身所从事的并不仅仅是传授思想理论知识的工作,更是历史文化、文明基因的守护和传承,这种传承看似不动声色,但经年累月便会产生“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惊人效果,这是“润物无声”的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N].人民日报,2021-09-02.

[3]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4]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

[5] 赵轶峰.国族重构与中国现代历史学[J].南京社会科学,2019,(5).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相关阅读







本文作者:梁祯婕,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文章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4期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中社学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