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地区教堂巡礼(二)
图 、文:高星
一、 涿鹿
经过上个月刚刚去过的怀来石片村,一条路就到了虸蚄口村,但这里已是涿鹿地界了。同样,教堂也是建在村里的高处。是90年代建的,原来老教堂文革中被拆。三座高耸的塔楼,三个塔尖顶着三个十字架。两边是钟楼,中间的塔楼立面有一圆圆的钟表,类似其他教堂的圆形装饰。钟表已停摆。中间塔楼的顶部有喜鹊做的窝,下面四角有飞鸽的装饰雕塑,倒是和谐。大门紧锁,但院里停着两辆崭新的轿车,据说管事的人出去了。我围着教堂转到后面,有一个老式平房院落,山墙上有砖雕。邻居说是老教堂的留存建筑,如今是修女住地。邻居姓王,在院里晒谷子,她家是教徒,屋里挂着各种神像。院门写有“主恩临万户,世人享平安”对联,不算工整,但字写的不错,说是她丈夫写的。教堂院墙外有几个西式的老石柱础,应该是老教堂遗物。一位背着一大捆草的老汉,爬上石头小路,靠着教堂的外墙休息了片刻,阳光从山上撒下来,像玻璃片堆在他的脚前。
20. 鲍家口天主堂
这是一座非常简朴的教堂,建于八十年代。教堂全部为红砖建筑,早年又被刷过灰色。钟楼的百叶窗是红色的铁片,大门是近年改造的铝合金玻璃门。门楣上“天主堂”三个黑体字,硕大醒目。屋里条凳同样简朴,墙上的神像画片和窗户一样大小。教堂前面一处倒塌的外墙,疑是今年夏季雨水所致。旁边有一处老房子,门口一稞枣树结满了果实。教堂后,是一排已经干枯的向日葵,护卫着教堂。村里民居大多是红色彩钢屋顶,与教堂屋顶的颜色一样。不远处的山丘,用深绿色一起衬托着它们。
21. 胡家沟天主堂
就在我上次去的兑九沟村附近。尽管是今年刚刚建成的教堂,但依然很简单,只有一座钟楼,立在立面的中间。门窗全部是金色铝合金,里面还没有装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老教堂是老式平房,90年代改建为彩钢平房,因年久失修,今年在原址新建。教堂外有一石碑,说是附近杨家坪神慰院的遗物,字迹模糊不清。教堂一侧为老式民居,屋里住着姓袁的母女,母亲95岁。她们是来自虸蚄口的教徒,屋里供奉着神像。院里晾晒的玉米黄灿灿,我说用微信买点,但主人说没有微信。
二、蔚县
22. 白乐镇天主堂
由于过节,镇子上车水马龙,还发生了堵车。教堂在镇子的边缘,是红砖与水泥结合,双钟楼下面是红字对联。教堂前紧贴着两棵柏树,可能是建设初期植树时,距离考虑不周。立面的玻璃柜里有圣母像,略显天真。教堂里面祭坛的上方,有一幅汉字对联。教堂院门为中式敞亮大门,上面也贴着对联。教堂后面,有一民居,门上贴有“家和万事兴”、“泰山石敢当”一类的字符,应该不是信徒。
23. 安庄圣母堂
这是一座独立钟楼建筑,教堂装饰有鲜见的蓝色和黄色,钟楼、教堂名扁、圣母像、钟表、双鱼与花装饰,从上到下,排列顺序井然。大门上书写“万有真原”,下方挂有赵本雅名司铎遗像,总体感觉装饰复杂。教堂里祭坛有刺绣的神龛布帘,还有梵蒂冈教堂形象的绘画。据村里老人讲,老教堂被义和团毁后,1937年复建,为平房。现为1997年在原基础上重建,教堂外挂有相关的法律条款和宣传标语。村子中间为耸起的高台,两边是环绕的小道,高台上三组建筑依次排列,最高处是天主教堂,教堂前为老式民居的村委会,再往前是一座小型观音庙,应该也是老的。村子里三分之二信佛教,三分之一信天主教。
24. 上营庄天主堂
1900年以前,上营庄只有十多名教徒,1900年义和团波及这里。1901年,教会利用庚子赔款,在村里建房舍,筑堡子,供教徒居住。1912年始建圣堂,1914年,荷兰董神父主持。文革期间,教堂被毁,如今教堂院里留有一组中西结合的平房,为原神父宿舍。现教堂为1993年建,2012年重装修。教堂宏伟,全部为浅红色砖(近于黄色,抗碱侵蚀)所建,双塔楼中间有神像,正门上有裙式凉台。尾部有半圆祭坛厅,教堂里气宇轩昂,金色吊灯上有圣经故事天井画。彩色圣母全身像在巨大的花环中间,光彩照人。院里中式亭子里有圣安东尼抱小耶稣塑像。教堂院门上写有“免疫歌”,有谱,歌词就三句话:“耶稣基督,战胜死亡者,求你拯救我们”。应是这两年所写。教堂外的泥土民居,贴有和天主教有关的对联。该村村民几乎全部信教。
25. 羊圈堡天主堂
水泥建的钟楼,加上棱角装饰,似钢铁一般的城堡。大门紧闭,只好隔着栅栏门拍照。村外有羊圈堡遗址,里面有旧庙大殿留存,已是废墟。村民住在一排一排的新民居内。村里的一些老汉在村中心的“江山如此多娇”壁画前聊天,有人就坐在大江摩托车上。村外有一民国建筑门楣留存,上有“羊圈庄小学”字样。有人在柏油路上晾晒刚收的玉米,是一家人在忙活。
26. 北大坪天主堂
教堂不对称,钟楼建在一侧,瓷砖贴面,十字架为钢筋棍。钟楼顶部为一球体,少见。院里有梯子可到钟楼顶部,瓷砖墙上有方舟图案,从窗洞里可以望见远处的山和丰收的玉米地。四下望去,大地一片静悄悄,家家户户,空空荡荡。
27. 西合营天主堂
西合营天主教由北京总堂派的黄神父传入,1871年,在西合营的韩建功、韩运二人赞助下,创建“钦一”教堂,黄神父任本堂神父。1901年,义和团包围教堂,围困20余天。当时,西合营教堂为蔚县区教堂,管理全县天主教事务和各分堂,属北京西什库领导。1916年,划归宣化教区。1891年,创办若瑟院和孤儿院。教堂立面为四柱,十字架在中间顶部,两侧有旁门。几位老年女士在堂内咏经,用手机看词。夕阳照在堂内老柱础上,更加斑驳。教堂的院门为中式山门,教堂尾部有中式院落,进了大门,见有神像的亭子立于教堂尾部上方,下面敞开的开间里面挂着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两侧有对联。亭子一边是钟楼,钟楼建在教堂尾部,少见。院子四周是一圈老式平房,刚在教堂内的几位老年女士,现站在这个院落面对亭子里的神像,齐声咏经。教堂院子一侧有老式平房,为教堂阅览室,旁边有一片菜地,尽头是一组平房,有几位老年女士在劳作,应该是修女的住地。这些房屋可能是过去的若瑟院或孤儿院。站在街上,远远望去夕阳下黄土色的老教堂,如老民居一般,倍感亲切。对面是新建的商品楼,空旷的玻璃幕墙。
28. 水北三村天主堂
进了小村,村民说顺着小河走,就见着教堂了。所谓小河,就是一条小溪。果然,教堂就建在小溪旁。钟楼和立面的门窗都是半圆形,装饰门槛的瓷砖是黄色的,下面堆放着村民晾晒的玉米,色彩和谐。教堂对面是一小山坡,上面有几棵古木,绿荫朦胧。原来在村外看不见教堂,是因为大树的遮蔽。小溪奔涌着泉水,有老石磨当桥和护栏。一旁的老民居非常惨败,疑是老教堂遗迹。远处的玉米地在等待收割,田间有巨大的树木已开始落叶,露出鸟巢。远处的山脉,在等待落日上妆。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教堂,我喜欢。
29. 小探口天主堂
小探口村保留了一座省级文保的过街楼城堡,它也是戏台,在门洞上搭上木板,就可演戏。这是村子中心位置,老人在这里聊天,对面还有停车场,可见历史的作用依然存在。而且,进了门洞,一侧就是上世纪30年代的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只剩下半圆的门窗,显露昔日的风采。老天主堂早在几年前被拆,重建为铝合金门窗的民居。昔日教堂的砖地,在院子里若隐若现。房主也是天主教徒,院里养着几只羊,让我想起耶稣牧羊的画面。80年代新建的教堂位于老堡外,红砖圆筒的钟楼下面是彩色边框的装饰及四条对联。教堂里非常简朴,但阳光普照。教堂外有村民在收割玉米,一辆老式的排子车放在教堂门口,一旁的民居门上写的是“吉星高照”,与教堂红色大门上的“天主堂”三字,遥相呼应。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进入西局小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