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地区教堂巡礼(五)
64.上太府天主教堂
教堂名称:天主堂
教堂地址:张家堡镇上太府村
创办时间:——
创 办 人:——
信徒人数:——
本堂管辖:——
协助采访:阿坚 孙磊
上太府村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朝初期。当时一位潘姓官员在本地担任府尹,人称潘知府。原村名上太符改为上太府。教堂建筑别致,没有十字架,房屋山墙平缓,中间有“道路、真理、生命”红色大字,选自圣经语录,如核心价值观。教堂有两个门,但都没有开门,神父在外村。旁边一户人家院门墙上写有化肥销售记账数据。路人管教堂叫做念经的地方。村中供销社是人聚众的地方,其他地方清静无比。从巷子里的电动车上隔窗望去,教堂内空空如也。
65.黄土港村天主教堂
协助采访:阿坚 孙磊
历史上,黄土港堂口先后建了三座教堂。第一座建于1877年,由味增爵会的德明远神父所建。当时的黄土港属北京教区宣化总堂区。1870年底,德明远神父接替樊国樑神父任宣化总堂,他在此工作了一年。依照1871年9月5日的决议,北京的田主教把宣化总堂区以桑干河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北部委任艾儒略神父管理;南部委任中国的孟若瑟、何保禄两位神父管理。艾儒略神父于1874年离开宣化后,德明远神父第二次被派到宣化任总堂,德神父于光绪三年(1877年)建筑了苏家坊、黄土港、石家房子和沙地房子的小教堂。当时的黄土港小教堂为中国传统式建筑,平房四间,砖石木结构,教堂周围环境优雅。解放后,教堂被充公用做粮库。1980年,小教堂归还教会,但其破损严重,由于条件所限,教会只进行了简单修缮和加固。这个教堂成为沧桑教会史的见证,它在建设第三座教堂时被拆除。1984年,由本堂李文森神父督建了第二座黄土港教堂。新教堂建在旧堂的旁侧,为哥特双塔楼式建筑,座北面南,长18米,宽9米,塔高15米,整体建筑为砖石混凝土结构。这座教堂为方便教友敬拜天主,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友人数的递增,原有的教堂在举行礼仪时越显得拥挤,在过大瞻礼期间尤其突出。2004年,教会决定拆旧扩建,经过本堂王建明神父和众人的艰苦筹建,于2005年11月竣工,奉无染原罪圣母为主保,同年12月8日,本堂主保日举行了开堂庆典。
新教堂的设计,参照了宣化主教座堂的风格。双钟楼塔高33米,并配有一口新铸的铜钟;脊高16米,瓦楞铁皮屋顶,南北长47米,宽15米。内部采用无柱穹宇式结构,墙面彩绘图案古朴而高雅,堂门为三联式拱形,与上面山墙立面结构相呼应。
教堂没有开门,村舍整齐,多为红瓦房顶。说下午4点有活动,我们没有等。第二天早上从宣大高速公路经过,发现不远处的黄土港村教堂,在晨雾中脱颖而出,犹如一位高大的巨人,俯瞰和护佑着他极目所至的子民。
二、怀来县
66.鸡鸣驿古城基督教堂
协助采访:阿坚 孙磊
鸡鸣驿城,又称鸡鸣山驿,位于洋河北岸的鸡鸣山下。鸡鸣驿城因山而得名,因驿而设城,以驿名定城名。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 裁汰驿站,开办邮政”,鸡鸣驿城的驿站使命宣告结束。鸡鸣驿城现保留有东西2座城门,城内有驿丞署、驿馆、校场、马号及多处庙宇建筑,是全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好、功能最齐全、最富有特色的古驿站,被称为邮政考古、机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有“世界第一邮局”的美誉。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时,曾在鸡鸣驿城内贺家大院住宿一晚,这处五进连环院至今保存完好。
城内上坡街西端是永宁寺旧址,留有大殿。后改做基督教堂使用,留有西式门楼一座及平房两间。民国时,此处为两等小学堂,门楼上有校名字迹,后面留有几排近年新盖的教室。该校由拔贡黄先生承建,是宣化府最重要的学堂之一,名声显赫。
鸡鸣驿乡先有天主教,教堂在施家营村,在义和拳时期始有基督教,教堂在鸡鸣驿城内,但一直没有建成独立教堂。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鸡鸣山驿内仅存基督教徒六户,王姓教父后也早逝,基督教信众少,平时活动隐秘。
我们在城中寻找,不得踪迹,巧遇一游客也在引导外国游客探寻,她记忆导游曾介绍此地为基督教堂,但我们还是没有相关遗物佐证。从荒芜的院落里可以见到远处的鸡鸣山,如怀抱一般,簇拥着中式庙宇、西式教堂门楼、新建的教室等建筑遗存,其乐融融。
67.矿区天主教堂
协助采访:阿坚 孙磊
1938年,由法国神父在3号矿井始建教堂,1989年新建此教堂。通体为红砖建筑,近年刷灰漆。中间高耸钟楼,两侧有3座高低错落的立柱,中间为大门。
见到闫神父,他是阳原人,在易县修道。他喜欢书法、绘画、根雕、音乐,是我见到的兴趣爱好最多最文艺的神父。在他的工作室见到临摹的宗教题材彩铅画、萨克斯乐器,教堂内窗户贴有他抄写的书法圣经箴言,祭坛上有根雕的讲台及座椅,院子里挂有一用煤气罐改造的钟,可见他把爱好都用于教堂陈设。教堂外矿区近年已废,居民搬迁,房屋颓废,一片狼藉。因此,此地信众已日趋减少。闫神父说,现在的人有更实际的需求,工作节奏紧张,无暇静心倾听上帝的召唤。
四、怀安县
68.怀安城镇天主教堂
协助采访:阿坚 孙磊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怀安卫。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为怀安县驻地。1951年,县政府迁至柴沟堡。1958年,怀安乡改为光明公社。1984年,由光明公社改为怀安城镇。城内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昭化寺。
怀安城虽然已多年不做县城,但依然可以看出昔日的光彩。街上商铺林立,饭店比邻,车水马龙。但进入居民区,就显出落后于时代的特质,没有高楼。
据说,怀安城镇的天主堂建于1930年,而基督堂建于1939年。教堂为灰色砖,独栋钟楼。山墙及钟楼有中式灰瓦条脊和翘起的飞檐,檐下为砖砌的斗拱,方形的窗户也是中式窗棂,堂身也是中式屋脊和方形窗户,总体上属于中西合璧的教堂建筑。这应是宗座驻华代表刚恒毅主教当年倡导教堂中国化的产物。
教堂没有开门,从教堂隔壁家借了梯子观望。教堂正门为黄色琉璃瓦飞檐建筑,中部亭子顶部有十字架,与教堂灰色飞檐及十字架呼应。堂身屋顶覆盖彩钢,树荫浓郁。
69.怀安城镇基督教堂
新建时间:2010年
协助采访:阿坚 孙磊
可能是在城隍庙旧址上新盖的教堂,可见信仰虽不同,但也讲究根基。简易的院门有红色的十字架及“神爱世人”四个大字。基督教会也在此。大门两侧山墙上有一对红色十字架,教堂大门屋檐上有三座红色的塔尖,中间上有十字架。新教堂北面靠近城边的油库巷还保留有旧堂遗址,也是红砖平房,山墙上顶为十字架,院内有“爱在这里”字板。院落已出售给个人。
五、张北县
70.新义村天主教堂
协助采访:阿坚 孙磊
1947年建村,名为炮台营。1958年由炮台营、小眼王两村合并,共议村名为新义村。
冒雪行车,从白茫茫大地远处可见村落及飘扬的国旗,进村向村民打听教堂,他指给我们公会镇的大教堂。我们强调是这个村的教堂,他才说,是有一个,非常小。
教堂为三间红砖平房,四组大窗户,两个门。山墙顶部有花式十字架,在落日的黄昏中,似乎是它带来的粉红的暖色。正面墙上有塑字:“新义天主教堂,1999年10月建”。院门有铁制的十字架,院墙有政治宣传标语。院外有黑色火山岩石的老拴马柱两个,几间颓败的土坯房,一木门上写有“恭喜发财”。
六、崇礼区
71.二道沟天主教堂
协助采访:阿坚 孙磊
原来应有老教堂,此为近年新建哥特式教堂,堂体为十字造型,灰色砖贴面。正面为双钟楼,山墙顶部为十字架,中部为圣母神龛,下部为金色“万有真原” 和对联,大门两侧为神像雕塑。堂身两翼山墙有天使浮雕和大型门窗。院门有“上天之门”字体及十字架。院内有圣母山,在雪中,更显得真切。教堂对面一人家的老汉说是教徒,他背着柳条筐的样子与这个以滑雪为标志的欧陆风情的小镇不太和谐。
72.太平庄天主教堂
协助采访:阿坚 孙磊
本来是沿着裕兴路上首都环线高速公路回京。忽然发现路边就有一座教堂,就像从地里长出来的。教堂孤零零的,附近是空旷的工地,原来的民房都已拆掉,留下几辆施工的托车、挖掘机及集装箱。远处是新建的别墅小区。再远处是被白雪染白山头的山脉,在多云下,形成阴影和阳光的分明。
教堂为双钟楼的哥特式,和附近二道沟教堂几乎一样。不同的是立面为白色瓷砖贴面,钟楼的柱体有花式的窗户,堂身为黄色墙面。院里有玻璃的神龛,中式亭子造型,里面是圣母塑像。
七、相关地区:内蒙乌兰察布市
73.二十三号村天主教堂
协助采访:阿坚 孙磊
县名“兴和”两字,是从元朝“兴和路”沿用而来。境内山川相间,河滩穿插,丘陵、平原、中低山地镶嵌分布,处于农牧业交替地带。在1893年(光绪十九年)三月,俄国蒙古族学者阿马·波兹德涅耶夫由张家口至归化途经乌兰察布地区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岱海滩谷地被蒙古人叫做岱根塔拉,不久以前还是察哈尔人的游牧区。大约在十年前,汉人见这些土地适于种粮食,就请求政府取消这里察哈尔人的牧场,并允许它们开垦出来。这一请求得到北京的批准之后,许多从山西忻州迁来的汉人就在这里住了下来”。使得乌兰察布地区大青山的后山地区逐步形成“沿途多汉民耕种,渐成村落”“路旁多垦地,蒙汉杂处”的局面。农耕逐步成为该地区的主要经济。
从乾隆年间开始,凡八旗马场地、土默特土地、台站地、察哈尔左右两翼等,一律进行清丈放垦。由于此地地广人稀,无村庄且无民人耕种,因此在官员清丈过程中,需要将地亩进行编号,确定地界,然后招慕民人前来租种。这些初为编号土地,继而有民人定居,逐步形成村庄。原有的村名丧失,逐步形成以“号”为名的村名。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法国遣使会传教士秦噶哔司铎曾到兴和县大青山一带今天的东沟村送终傅,还有了当时的村名——天主教沟。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孟振生主教曾把西湾子大小修道院分开,“为修道生更安静,少分神,隔绝世俗尘嚣的纷扰”,小修道院迁到兴和县的小东沟村。从此,小东沟成为当时蒙古教区三大堂口之一。又传到大青山西侧的黄榆洼村(今团结乡夭子沟行政村黄榆洼自然村),进而发展到夭子沟村。
1850年后,比利时神父孔模范从夭子沟辗转来到位于大林庄滩南畔的二十三号村传播天主教。二十三号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周闹又有许多村庄,是一个比较中心的地方。该村的白、赵两姓又是有钱有势的大户,因而孔神父便选择了这个村子,作为传播天主教的活动中心。开始只是在老百姓的坑头上传教,过了几年,除本村的村民大部分入教外,邻村入教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1856年,由赵家捐献地皮,在赵家大院建起了二十三号村第一座教堂。该堂坐北朝南,共7间,长约23米,入深约6米,中间用6根木佗支撑,总面积约14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0人念经。教堂建成后,二十三号村的天主教传教活动有了固定的场所。
清同治四年(1865年),圣母圣心会接管蒙古教务,但法国遣使会仍然继续留在蒙古教区的西区,总堂设于二十三号村。在遣使会完全撤离蒙古教区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前,费尔林敦长驻二十三号,他同时也负责看望附近10余个教友团体。费尔林敦初具医学知识,因此不仅和教徒,而且和当地蒙古人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逐步向蒙古人传教。据记载,费尔林敦初到二十三号看到这里荒山秃岭,便动员村民植树。没有几年就有了大片的树林,从此村民养成了植树的习惯。
费尔林敦离开二十三号西去鄂托克旗以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国籍司铎姚巴尔纳伯任本堂。本世纪初,隶属二十三号天主教堂管辖的包家营,银子河,班定营,长胜夭,陶卜夭,兴胜庄等6个村庄均先后建起教堂(是为小堂,土木结构,有2—3间房,今教堂院子西南角),入教人数也在不断增加。1924-1928年间,比利时神父司秉公主持二十三号教堂教务,他以教堂太小,无法容纳前来念经教友为由,请示崇礼县西湾教区主教,拟建一座规模更大的教堂。但因当时建堂经费没有落实而未被西湾教区主教批准。1931年,司秉公患病,回国治疗。他在比利时一边治病,一边哀吟(相当于佛教的化缘),总共筹集到资金10000元(折合为现大洋)。1934年,司秉公带着这笔钱,重新回到二十一三号村,着手进行新教堂的筹建工作。1935年,新教堂正式动工兴建。第一年先挖基坑,根基上的条石就来自二十三号村西北的三合店村。第二年,司秉公病故,葬于夭子沟主教堂后院。同年,比利时神父米启蒙来到二十三号天主教堂主持教务。他按照司神父的遗愿,继续兴建教堂。他们从河北蔚县请来了姓乔的瓦匠,从河北宣化请来了姓王的泥匠和木匠,从兴和二道河请来了姓马的铁匠,就地取土,烧制青砖,从天津口岸购回由国外进口的铁皮防锈瓦、三合板等建筑材料,经过二年紧张施工,于1937年建成了一座长27.64米,宽12.84米,高20.66米(指钟楼顶部十字架距地面之间的距离),使用面积290平方米,能容纳800多人的罗马式的大教堂。此后,又在院中陆续新建了柜房、伙房、库房、磨房等房屋50余间。同时也兴建了男女学校,初级小学毕业后转入南壕堑教会学校。从这里培养出来从事教育工作的有30余人,其中有三位神父:刘鸿志(二十三号天主教堂神父),刘成宪(在外地教堂任神父),于恩惠(在公会、南壕堑、平定堡等地教堂任过神父)。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三号村教友王莲花,先是在二十三号村女校学习,后又到南壕堑养正中学和张家口等地读书,全国解放前夕,她随南壕堑教堂婴孩院的白姑奶(方济格会)到北京。1951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经澳门、香港、后到台湾定居。王莲花到台湾后,一直在方济格会工作,曾到过意大利古罗马参观访问。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年近古稀的王莲花曾三次回家乡探亲。现在集宁、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不少教徒,祖籍就在二十三号村一带。共有司铎14名,教徒万余人。二十三号的育婴院收养的弃婴在灾荒严重的民国18年(1929年)曾达200余人,均由贞女抚养。
二十三号村的天主教传教活动从1850年开始,至1951年,其间先后有12任神父主持教务。历时102年。这12任神父当中,属比利时国籍的有9,中国籍的2任,荷兰籍的l任,其中米神父曾(1933-1940)、(1945-1952)两度主持二十三号天主堂教务,并成为该教堂最后一位外国神父。米神父当年为了自己喝牛奶方便,还在教堂后面养奶牛,除了自己所需之外,还给婴孩院的小婴孩喝。他外出时,常骑一匹大青马或德国制造的兰牌倒蹬自行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教堂的土地、房屋、牲畜、农具等全部分给贫下中农,因此学校、育婴院都停办。“文化大革命”后,神职人员都接受监督改造,大部分教堂被拆毁。
如今,二十三号村教堂保存完整,双钟楼立柱线条硬朗,方正高耸,钟楼上有野鸽子飞来飞去。山立面有砖雕框线,有名称及对联。大门有斗拱装饰,教堂内有些败落,唱诗班的二楼已拆。堂内只有十余位卧垫,可见信众不多,现在平常只在院内老式平房内祷告。院里有新近找到的叶雅波神父墓碑,教堂大门有火山岩门墩,雕刻有中国传统的花卉。教堂外一组灰砖民居可能是当时的男女教会学校。
我们见到崔继恩神父,他40来岁,来自沧州,早年学过哲学,后在北京大兴全国修院毕业。他把母亲从老家接来,平常可以照顾起居及教堂日常管理,母亲也信教。此时,他正在为过冬的煤碳着急。他对教堂的历史如数家珍,是少见的有学识的年轻神父。
崔继恩领着我们到不远处的教堂墓地瞻仰,那是在北京电器厂工作的本村教友孙杰于2010年回家乡修建的。陵园影壁上有十字架,刻有“天主教兄弟姐妹陵园”,背后为“静静期盼主再来”,黑色墓碑刻有历任比利时神父名字及简介,包括:云德惠(1877—1910);叶雅波(1903—1934);司秉公(1894-1935):段金章(1867—1941);米启蒙(1895-1952)。还有众修女及孙杰的母亲、姐妹、弟弟等墓碑。这么整齐的神父墓地还是很少见。孙杰近年已经去世,我想,他应该是想回到这里与他们为伴吧。陵园影壁近处一颗老树已枯死,远处为大青山,夕阳中的一组组杨树如一座座墓碑一样,显得庄严神圣,暮色苍茫。
74.玫瑰营天主教堂
协助采访:阿坚 孙磊
早在乾隆年间,就有天主教传教士潜入察哈尔地区的西湾子村(今河北省崇礼县)进行活动,传播天主教教义。1835年(道光十五年),在察哈尔地区出现了天主教堂和传教点。1840年(道光二十年),罗马教皇任命孟振生为代理牧师,使察哈尔西湾子成为天主教在北方的传教中心,内蒙古的总教堂。1850年(道光三十年),天主教“遣使会”逐渐在内蒙古中、东部建成三座大教堂,其中西部的大教堂为小东沟大教堂(在今兴和县境内)。1865年(同治四年),该教在“东至23号(兴和县境内),西迄归化城,北至后坝(武川县和四子王旗一带),南迄岱海川”的范围都有传教士的活动。
1873年(同治十二年)设立内蒙古教区后,信教者日趋增多,设立教堂的地方也在增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比利时从法国人手中获取了在内蒙古各地传教的特权,于1874年在这里设立了传教公所,进行布教并设堂讲经。
1884年(光绪十年),中国蒙古教区第一任主教巴耆贤(比利时人)西去巡阅教务,路经七苏木,认为此地水草丰茂,地域辽阔,是一块宝地,遂计划在此地开设教会区域。当时这里叫芦草卜子,只有7户人家,约30多口人,主要以游牧为生。巴耆贤主教便派南壕堑(今河北省尚义县)本堂神父刘振林(比利时人)办理开地事宜。刘振林在七苏木成立了第一个教友村庄,教会根据《圣经》中的“玫瑰经”,将地名芦草卜子改为玫瑰营,一直沿用至今。
1886年(光绪十二年),玫瑰营修建了一座土木结构的天主教堂,叫“圣士堂”,(东堂、西堂)10间。刘振林任本堂神父。
1899年(光绪25年),蒙古教区(今察右前旗境内)主教方济众(比利时人)派风神父(比利时人)到玫瑰营协助刘振林工作。
1904年(光绪30年),比利时设计师和羹柏受方济众委派,为玫瑰营设计建设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天主堂。1907年(光绪33年),在和羹柏主持下,玫瑰营教堂再次扩建,扩建后的天主堂呈“人”字形框架结构,保持了哥特式建筑的样式。全部用青砖砌墙,铁瓦盖顶,面积约300平方米。
和羹柏在 1904年2月18 日写给宗座代方济的信中明确提到七苏木教堂透露出他们当时对于建筑类型的争论。他写道:“我目前正忙于画七苏木教堂的图纸,将于两三天后完成。我不得不使用现有的基础,它是L形布局的,为女士建造的。如果我能在设计上获得更大的自由,我肯定不会选择这种设计,我很高兴地知道阁下您也不喜欢这种教堂。我甚至觉得 V 形布局的教堂都会更好些,如已经建成的 Sa-perh教堂......”根据历史档案及文献,可以判定和柏信中提到的七苏木教堂正是本书所选的玫瑰营子教堂。
据罗薇著《近代中国塞北地区教堂建筑的发展与衍变》一书介绍,玫瑰营子教堂之所以建成“人字堂”的形式,是为了利用原有基础,节约费用“人字堂”在圣母圣心会来华早期就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堂类型,但是20世纪初,这种建筑类型再也不能满足方济众与和羹柏对哥特范式建筑艺术的心理需求了。“人字堂”在声学和礼拜仪式上有很多缺点,它的成因来源于19世纪中国农村根深蒂固的性别隔离传统:“长久以来,为了不触犯中国的道德传统,传教士们非常尊重地保持了教堂里的性别隔离。在教堂两翼的结合处,通常放置祭台。神父不得不在祭台前向两边参加礼拜的教友布道。在这样的教堂中,声音的传播常常受到影响。”
玫瑰营教堂是当时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后为集宁地区主教府。后又增建修女院、婴儿院等房舍500多间。教堂附设要理学校、育婴院、养老院、学校、诊疗所。玫瑰营诊疗在当地很有名,平均每年诊治病人近2万人次。圣母献堂修女会1932年秋正式成立,主要任务是协助教会的神父开展传教,教育及医疗事业等。修女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学校讲课,同时兼医务、缝纫工作。玫瑰营教堂还编印《袖珍圣教日课》、《圣歌选集》、《经文摘要》、《要理问答》、《简言要理》等书籍。
由于传教范围扩大,人数增多,外籍人员缺乏,又不可能全部从外面调入,因此,必须培养本地神职人员。1927年,兰克复主教召集中外有声望的神职人员,在西湾子教区主教府开会,决定将绥东五县:陶林、凉城、丰镇、集宁、商都划为十八位中国神父管理,成为一个独立教区。由于这几个县以集宁为中心,故称为集宁教区,委刘德明神父为代主教。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外籍神父都调回代牧区,而集宁教区完全由国籍神父接管,玫瑰营教堂成为乌兰察布教区的主座教堂。先后成立教堂的村子有官村、老平地泉、大土城、哈拉沟、圣家营、大六号、乌素图、红格尔图、格化司台、西井子等。玫瑰营子下设三个分区,西南至凉城一带;北区至陶林、后旗、商都地区;中区至平地泉、沙卜、官村、纳令沟、大土城、小土城、大六号、二十三号等地。
我们所见玫瑰营教堂早已逝去往日光彩,隐没在街巷中。几乎已经面目全非,只留下教堂西翼(女士部分),西侧山墙加盖了两个门亭,山墙有新的十字架,堂内挂有巨幅最后的晚餐。文革时期,教堂改做公社礼堂,为扩大面积,将教堂南侧墙拆掉向前移动,从北侧墙还可以可见当初的结构和窗户特点。另一侧翼的男士堂区及钟楼已拆掉,改为面向街区的进出大门,只留下在后院延展后的山墙及被砖块堵住的圆窗。此处,新建了一处小堂。保留的大堂北侧,留下一排二层小楼,是当年修院。大门有当年的石阶及四块墓碑,其中有赵司铎、韩司铎。和教堂的刘神父通了电话。
75.磨子山天主教堂
协助采访:阿坚 孙磊
1900年后,传教士们开始选择一处有河流、山丘的地方作为朝拜的圣地。磨子山的自然条件成为传教士们的最佳选择。传教士们带领玫瑰营子及附近信徒每年不定期的去朝拜圣母,久而久之,邻近磨子山的信徒为了求恩、谢恩、许愿、还愿,也多去磨子山朝拜圣母,后来为了统一参拜,就选定八月二日圣母玻俊古拉占礼为共同朝圣日。起初信徒们在山上选择一块比较平坦的地面,在略高处摆一张圣母像,信徒们跪在那里朝拜圣母。随着朝圣者的增多,教会又将这块地扩建,附近信徒络绎不绝,逐年增加。
1906年,圣母圣心会比利时籍陶神父组织石工开山凿石,历时三年,建成一座宽8米,长25米的石堂,并将山上的一眼水泉祝圣为圣水泉。
1958年“大跃进”时,圣母堂被拆。1985年,当地信徒在磨子山上修建了简易的露天祭台,开始恢复宗教活动。1998年建成了一座大型露天的亭式祭台、圣母亭、苦路亭和几间附属房屋,并在周围修建了围墙, 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从号称诗歌村的王贵沟村出来,就是缓坡的山脉,可见一路竖立的十四苦路雕塑牌,好几处建有停车场,说明每年朝圣季节信众很多。附近有全国文保战国赵北长城遗址。
76.大库联天主教堂
协助采访:阿坚 孙磊
“库联”系蒙古语,意为“草地围墙”,大库联从元朝开始即为蒙古牧地,因而得名。大库联原来也叫大圐圙,大库圇。大库联乡地处阴山北麓,地势东西高、南北低。地形为山地丘陵地区。是二十三号村教堂崔神父介绍此地教堂留存,说是和二十三号村教堂样式一样。其实还是有差距,比二十三号村教堂小,没有钟楼,被改造过,正面大门堵死。只是都是灰砖建筑,不知道是否都是和羹柏设计。经查,圣母圣心会士惠立百曾任大库圇本堂(1945-1946 );李闻诗曾任大库圇本堂(1933-1940)。
大雪之中,教堂更显荒芜,已多日不用,没有神父。院子有老石料,老平房里可见天主教仪式用品。教堂旁的民居多属败落,乡镇大街是各种“中国燕麦之都”的市场广告。
相关阅读: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进入西局小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