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兰 | 看您,是我余生中最重要的事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看您,是我余生中最重要的事
文|刘晓兰 朗诵|刘晓兰
余生或许不会太长,但有一件重要的事必须去做:看您——我的父亲。
在每一个“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季节里,看您;在每一个“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季节里,看您;在每一个“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季节里,看您;在每一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季节里,看您。
看您,无非是在故乡村东一片空阔的田野里,看大地四年前隆起的一个土包,宛若一个人额头上一不小心撞出的疙瘩;看您,无非是带上烧纸、祭烛、香烟和淡酒,然后将该烧的烧了,该点的点了,该撤的撤了;看您,无非是让头颅着地,匍匐在一抔黄土旁,泪流满面,久伏不起;看您,无非是孤坐在辽远深邃的苍穹下,像一座孤岛,凝望远方,沉默不语。
但,这些都是我每一次看您时必须要做的事情。
对于一个与我朝夕相处了30年的人;一个将我的生命由幼小托举到了巅峰的人;一个将我的孩子从嗷嗷待哺的婴儿抚育成亭亭少女的人,一个突然间在我的生命中杳无音讯的人,我,还能做什么呢?
我还能抒写怀念的诗篇。
从四年前开始,在每一个“水边新绿野菜,陌上粲然花枝”的三月,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沦陷在怀念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三月,我所有的诗篇从一个人开始,在一个人结束。每一首怀念的诗篇,我都是蘸着血和着泪,用一颗清教徒般的虔诚之心和忠臣般的赤诚之心完成的。法国作家缪塞说过:“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着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我不敢自诩这些诗作是最美的诗歌,却坚信一定是最真的诗歌。我之前所写的那些为文造情的浅薄的文字,和这些诗篇相比,轻浮得像一团棉花。
看您,不仅仅因为怀念。
看您,也是为了看自己。
一个人的一生中,一定有最悲伤的一天。我一生中最悲伤的那一天,发生在四年前。
四前年,桃花盛开,春风温存。我在场目睹了一个挚爱的亲人生命逝去的过程,亲人临别时的那种不舍,那种绝望,那种无奈,对我心灵产生的刻骨铭心的痛楚,日久弥深。美国作家莫利在《门》一文中写道:“生命并不像一斗烟丝那样持续很久,而命运却把我们像烟灰一样敲落。”总有那么一天,我也会像一个孩子那样无力地蜷伏在床上,面对天边召唤的那道眩目的白光,无奈地伸展开自己苍老的双手。四年前,杨枊依依,河水潺潺,我在场目睹了一个挚爱的亲人被几十只铁锹从四面八方同时发力瞬间掩埋在幽暗的地下的情景,也目睹了一个苍凉的土包瞬间隆起的情景,那种惊惧,那种悲凉,那种无言,恍若昨日。总有那么一天,我的生命也会像原野上那若有若无的马蹄声,渐渐远去,最后成了虚无。我也会像父亲一样平躺在幽暗的地下,大地上隆起一个只属于我的专用土包。那时,我或许会与父亲毗邻而居,再度相逢。就像父亲现在与长眠地下近40年的奶奶互为邻居一样。但是,或许今生离别,来世也不会相逢:因为每个人都是天上地下孤独无匹的个体,每个人都是一颗孤独的星体。
一个人的死亡之地,也是一个人的出生之地。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曾经说过:“常说生有时死有地,其实生死是一个地方。人应该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一股气,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活人,死去再从什么地方遁去而成坟。”看父亲,是看他的归宿地,也是看他的出生地;看父亲,是看自己的出生地,也是看自己的归宿地。看父亲,是我余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2000年前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人生不断学习生存,人生也不断学习死亡。”我的理解是:“学习生存”是学习怎样生活,“学习死亡”,却不是学习怎样死亡,而是学习如何面对死亡。四年前,我将问题交给了时间。四年后,时间将答案交给了我:不惧死亡,向死而生。也就是以一种不避讳死亡的态度来生活。生时勇于面对生活的挑战,一旦死神找上门,也没有什么遗憾,所以也不畏惧死亡。“向死而生”,既是对客观的自然法则的尊重,也是对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信仰;“向死而生”,既摒弃了道家的虚无,也否认了儒家的迂腐,是一种理性而智慧的人生态度。
看您,还是为了看人类。
“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唐代诗人张若虚100O多年前在他的以“孤篇盖唐诗”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中就对人类在宇宙间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思考: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呢,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则又是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但,人类真的能与自然一样永恒吗?明月会永恒吗?自然会永恒吗?宇宙会永恒吗?“废墟”这个透着古意的荒凉的词语,会不会成为世界终极的景象?我没有答案。这些问题,如同“钱学森之问”,每次看您时,我都会叩问苍天。苍天不语,我依旧没有答案一一一我的问题或许会成为天问,但我会永远问下去。如此,看您,也成了我余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今天,桃花的笑容,像极了四年前它的模样;河流的吟唱,像极了四年前它的歌声;杨枊的舞姿,像极了四年前它的身段。唯有我的容颜和心境,与四年前迥然不同。一个即将到来的传统的祭奠节日,巧遇了您不久前的忌日,父亲,我又看您来了。流金的阳光在翠绿的麦苗上闪耀着光芒,麦苗在阳光的爱抚下,正在抜节生长。一望无际的田野,张扬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父亲,您的坟墓上也长出了与麦苗相近的青草,这让您的住所看起来有了一丝暖意。“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有青草”。诗人惠特曼为您坟墓上新长的青草找来了美好的理由。春天不曾遗漏任何一处,人间四月天,美好得无可挑剔。
烧纸,点烛,洒酒,跪伏,孤坐,默想,遥问,每一步都得按部就班地进行,每一个程序都不能省略。因为看您,是我余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苍穹之下,旷野之中,我渺小得如蚂蚁的躯体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我生命的大树也开始长出了残枝败叶,而我瘦弱的生命却正处在青黄不接之际。突然想起了作家王安忆说的一段话:“生命就像是一场狙击战,先是祖一辈的倒下,然后是父一辈倒下,现在兄长一辈的也开始倒下了。我们越来越失去了掩护”。是啊,生命是一场渐行渐失的过程,我们的生命越来越失去掩护了。坐得久了,默然起身,与父亲告别,踏上回家的归征。因为,我明白:家中还有更弱小的生命需要我的掩护。
祭纸燃过的灰烬里,余热未散,空中还飘散着薄淡的青烟;远处的地平线上,西天边的落日正在徐徐落下,盛大,华美而略显忧伤。
父亲,无论是春暖花开或是白雪皑皑,您在那边都要照顾好自己。我下次再来看您——这是我余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作者简介
刘晓兰,凤翔县西街中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热爱读书、写作,有诗歌、散文、戏剧在《秦都》《一览文学》《水晶诗刊》及《时光捡漏》网络平台发表。
【悦读推荐】
本期组稿:张忑侠
文字审核:李 强
责任编辑:辛 克
投
稿
须
知
1.本平台优先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时光捡漏”,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注明转自“时光捡漏”。
2.散文、小说作品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诗歌200行以内。
3.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文章以附件形式发送。示例:
△点击可放大
4.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会对简历进行必要删减)。由于微信每天接受信息量大,请务必通过邮箱投递稿件,以便编辑登记备案。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
5.投稿邮箱:sgjltougao@sina.com
6.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组稿编辑进行初审,经编辑讨论后,决定是否发表。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稿件一经推出,作者可自行订阅“时光捡漏”公众号查看。若自投稿日起10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7.编辑有权按照各栏目标准对稿件内容进行取舍、修改、编辑和配图。作者若对文中配图有特定要求,请投稿时将配图以附件形式一并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