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禁止外传!UC震惊部内部讲义,太吓人了 | 专题

2017-03-01 传媒君 传媒实验室

导    读

要说到标题党,

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

UC震惊部!

号称中国标题党的黄埔军校,各种标题如排山倒海、势如破竹、石破天惊、如雷贯耳、大气磅礴之势,引人入胜,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听者闻风丧胆,看者七窍流血。 

不仅是UC,现在各大互联网公司,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不得不尝试博眼球的套路。

这些小编在写标题的时候,都有一种心理暗示:“进不进来看内容啊”,“这个标题是不是吊炸天了”,“看看能不能多骗几个人进来”

用户进来之后,小编:“哈哈哈,是不是被骗了,OK,又赚了1个点击率,中午又可以加一个鸡腿了。” 

下面传媒君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标题党常用的骗人伎俩以及这些点击诱惑背后的经济学真理。



“标题党”常用骗人伎俩


伎俩1:夸张歪曲事实的某些要素,从而改变事实的整体性质。

这类标题党表面上看是运用正常编辑手法对新闻点的凸显和强调,实则是通过故意的夸张歪曲,让人对事实产生错误的总体印象。

伎俩2:言论绑架,歪曲采访对象的原话和原意。

这类标题党的固定模式是“某某:A”,其中A表示一句能引发关注的话语,但这句话通常都不是被采访对象某某的原话,或者不符合其原意,而是被报道者断章取义,主观引申出来的,并被强置于某某的名下。

伎俩3:将未经核实,甚至被否认和被证伪的传闻作为事实报道。

这类标题党的操作技巧是以肯定的方式叙述传闻或不实之事,以制造惊人的传播效果。

伎俩4:强制因果,改变事实的内在逻辑。

这类标题党通过嫁接、转换等叙述技巧,人为制造事实的因果联系,从而改变人们对事实的认知。

伎俩5:套用模式化的网络流行语和暴力色情语言。

这类标题党是形式大过内容的典型,其叙述策略是忽视事实本身的特征,而将其套人固定的描写模式,制造语词上的轰动效应。

这也是UC震惊部等媒体出现最多的“标题党种类”。具体来说有如下手法:

(1)滥用揭秘类词汇,满足受众窥私欲。

(2)套用网络热词和流行句式,使受众产生一种点击惯性。

(3)使用膻色腥的陈词滥调。


“点击诱惑”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1. 这是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

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在对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时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这种观点被IT业和管理界形象地描述为“注意力经济”。

当前社会已经进人了一个媒体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信息已经从生产为主的卖方市场转向由消费主导的买方市场。新闻的话题性,信息的爆炸性和刺激性,成为传播的主导要素

在逐利的原则下,资本与文化能结合在一起为现代标题党所利用的一个关键枢纽就是注意力。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极大丰腆的时代,正如搜狐网总裁张朝阳所说,注意力正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资源,哪个企业能抓住市场的注意力,就有可能脱颖而出。在整个文化领域,尤其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大众媒体,不少人开始注重经营注意力经济,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无非是为赚取眼球,通过吸引消费者进行文化消费时的注意力来直接或间接地获取资本收益,注意力越多、赢利越多。点击率、发行量、收视率、票房等就是衡量注意力争夺成功与否的标准。

而标题就成了各种大众文化作品用来吸引消费者注意的最主要要素,为了追求注意,即使承担一定程度的政治和法律风险,也在所不惜。

标题党的盛行证明了资本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直接目的,于是工具理性走向了极端化,手段成为了目的,以大众媒体为代表的机构在广告商、制作人、发行商等资本利润的诱惑下,以标题党为自己的代言人,迎合着消费者的同时又诱导着消费者。


2.“劣币驱除良币”的恶性循环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该定律是这样一种历史现象的归纳: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 
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基础。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用出去。乔治.阿克洛夫也因提出“信息不对称理论”而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由于标题党在新闻叙述策略上的隐蔽性,它不是一个明摆着的恶作剧,而是以含糊暖昧的方式有意向受众提供似是而非的新闻。因此它成功实现了小编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进一步说,标题党不仅凸显了传统新闻价值标准所强调的冲突性、异常性、趣味性,还迎合了符合人性某些普遍特点的窥私欲和力比多冲动,因此它很难被受众拒绝。再加上叙述策略的隐蔽,受众有时甚至感受不到这种欺骗,而且为这类欺骗付出的直接成本也不过是耗费数秒时间的点击浏览。(此时,真正的“真理”和“新闻”因为太重视内容与新闻原则,往往不能把新闻标题做的如此夸张诱人,有的还需要有偿读阅。)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好新闻被坏新闻“干掉”,标题党炮制的标题取代了符合事实的标题。久而久之,再也没有媒体人愿意追求新闻的真实性,一心只想着炮制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博取眼球,提高关注度,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网络新闻?不过是下一个经济发展“生产力”

这万恶的资本主义,也许正在让新闻成为下一个社会之殇。


往期推荐

1、情色网站营销指南 | 深度

2、知乎为什么这么火 | 深度

3、怪诞美学:一种渴望施虐与受虐的快感 | 热点

4、蕾丝边缘:同性恋现象的伦理分析 | 专题

5、窥视的欲望:网络直播的私人领域转向 | 热点

6、女子偶像团体养成记:少女与情色的时间游戏 | 专题

7、耽美文化:为什么腐女都喜欢“搅基”? | 热点

8、“雾霾”是被操纵的媒介话语 | 视点

9、“表情包文化”:一场充满浪漫主义的狂欢 | 专题

10、性、丑闻与录像带:被“污名化”的女大学生 | 热点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移步首页,点击“精华文章”阅览。


文章来源| 传媒君 传媒实验室作者

参考资料 | 知乎

文章声明 | 传媒实验室不对相关概念及其涉及的事件进行是非判断,撰写文章只探讨文化及事件本身,欢迎拍砖、更正和补充。




传媒实验室 有趣°有料°有深度°


每天5分钟  读懂传媒

微信:medialabs

微博:传媒家

合作请联系:medialabs@126.com


更多微信里不能说的㊙️密,都在官方微博「传媒家」里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