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讯 | 彼得·伯克《文化杂交》

2017-09-24 彼得·伯克 论文衡史

《文化杂交》,[英]彼得·伯克

杨元 蔡玉辉 译

译林出版社,2016年


     述评     


伴随着近年来《图像证史》《什么是文化史》《制造路易十四》等论著的汉译出版,英国文化史家彼得·伯克(Peter Burke)的名字越发频繁地被中国学界提及。收入译林出版社“凤凰文库”的《文化杂交》(Cultural Hybridity)是其新近研究成果之一,虽篇幅短小,却内容丰富。伯克结合全球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历史与现实中文化杂交的对象、术语、情势、反应与结果,对当今社会的文化建设亦不无裨益。


此书以伯克上世纪末的讲座文稿为基础,他利用数次翻译出版的契机,不断扩展内容。伯克将移民问题视为当今史学研究发展最快的三大领域之一,而移民带来了文化碰撞与杂交。具体到其个人经历上,他本身就是杂交的产物,在杂交的环境下成长,并以杂交的方式展开婚姻。伯克在书中对文化的界定较为宽广,包括人的态度、心智、价值观及其在文化制品、实践、表征中的表达、体现与象征。所谓“文化杂交”则与作者对多样性贯穿始终的强调息息相关。


《文化杂交》的正文部分由五章组成。首章论述文化杂交对象的多样性,它遍布全球,涉及各个领域,如人工制品(建筑、家具、图像)、文本(移译文本、文学体裁)等,文化杂交的实践涉及宗教、音乐、语言、体育、节庆等领域,甚至是人自身。次章分析文化杂交相关术语和理论的多样性,包括模仿和挪用、调适与协商、混杂综摄和杂交等术语,以及文化移译、克里奥尔化等存在争议的概念。第三章处理的是文化杂交情势的多样性,讨论文化碰撞之际产生的势均力敌与力量悬殊的现象,大都市与边界地区之间存在的交互文化,以及代表不同文化形态的阶级之间以模仿或抵制方式发生的文化交流。第四章探讨文化杂交所产生的反应的多样性,包括对异国时尚的追求与抵制,以及文化净化、隔绝、适应与循环,并突出移译者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末章则总结文化杂交结果的多样性,预测通过长时期的杂交实践,可能出现文化同质化、反全球化、文化复语,乃至全世界克里奥尔化等现象。


此外,本书还有三篇附录,对正文某些细节问题进行诠释。其一有关接受史与接受理论,论及文学、艺术、科学、宗教等领域接受概念的历史与期待视野、文化移译等接受理论。其二、其三专论早期现代欧洲的移译文化与文化边界问题,分析文艺复兴时期进行的移译活动的群体、对象、语言、方式、风格,并认为文化边界主要存在语言、宗教、政治等形式,通过客观与主观、障碍区与接触区、交汇地与交流区等方式展开。


伯克的研究时段和领域为早期现代欧洲史,此书的讨论则超越这一范畴,不仅遍及古今,而且话题广泛,堪称理解当代“文化转型必不可少的指南”。伯克坚信从所处历史和社会位置“后退一步的价值观”,可能拥有“更长远更宽广的视野”。他力图向读者传达的观念的核心为文化交流带来的不单单是进步,也有各种代价:版权丢失、文化歧视、社会歧视、地方传统与本土根文化的丧失,等等。


虽然在专为中译本所作的序言中,伯克谦虚地表示很遗憾“在书中对中国谈论较少”,不过对中国学界而言,此书仍有不少精彩的论述颇具借鉴意义。最引人注意的是书中不断出现的“文化循环论”:

 

有时候,异域文化的内容能够完全适应某一种本土文化,甚至于其适应后的结果可以被成功地“再出口”至它的来源地;用循环来比拟这种情况是很恰当的。

 

文化循环“并非回到原点,因为每一次模仿也是一次适应”。如果我们取径于此,或许能在近年来张伯伟、沈国威等学者提出的书籍环流与知识环流概念基础上,进行新的思考与探索。


文化吸纳,或是文化同化,作为文化循环的一个环节,指“处于从属地位的文化从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那儿获取了某些特性”。若是结合另一位西方学者普拉特提出的文化互化(transculturation)理论,将对我们探讨前现代时期中国文学在东亚汉文化圈的影响,或换句话说,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地的文学对中国文学的摄取和创新,不无帮助。


再者,伯克提到文化复语现象,一些作家使用非母语创作出的文学“重写本”也属于文化杂交的范畴。而从书中讨论的英语语系(Anglophone)、法语语系(Francophone)、葡萄牙语语系(Lusophone)、西班牙语语系(Hispanophone)等跳出来看,不同于前者带有的强烈殖民印记,史书美、王德威等学者倡导的华语语系(Sinophone)文学更多依靠文化力量展开。伯克论述的母语和非母语间的互动,在华语语系(或华夷风)文学作家的作品中同样存在,有待中国学界进一步探讨。


此外,伯克称“文艺复兴时期的译者拥有移译自由”,体现在缩译(contraction)、增补(amplification)、改编(adaptation)和置换(transposition)四个方面上,这也从异域之眼的角度为我们讨论中古时期僧侣的佛经翻译和清末民初士人的汉译实践提供了思路。


在进行第二章关于杂交术语的讨论之前,伯克有一段总论针对现今学界大量重复浪费的学术生产现象而发,引人深思:“一个学科的学者没有去关注邻近学科的同仁在思考些什么,我们生活在一个概念之间弱肉强食的丛林中”。这一评述值得中国学界认真对待,较为合适的做法是,既关注本国本领域的研究,也兼顾本国其他领域和海外各领域的相关研究。

 

(叶杨曦)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作者简介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曾执教苏塞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学院研究员。伯克的研究专长为西方史学思想和欧洲文化史,致力于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沟通,探索文化史写作的新领地,是当代最著名的新文化史学家之一。著作宏富,包括《语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法国史学革命》《历史写作的新视野》《20世纪的历史与历史学家》《制造路易十四》《什么是文化史》《文化史的多样性》《图像证史》《意大利文艺复兴》《知识社会史》等数十种。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目录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序言

引言
第一章  杂交对象种类繁多
第二章  杂交术语丰富多样
第三章  杂交情势千姿百态
第四章  杂交反应多种多样
第五章  杂交结果杂色纷呈

附录一  接受史与接受理论
附录二  早期现代欧洲的移译文化
附录三  早期现代欧洲的文化边界


索引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回顾往期「每周书讯」:

△ 第一期:夏晓虹《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

△ 第二期:解志熙《文本的隐与显——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稿》

△ 第三期:洪子诚《材料与注释》

△ 第四期:凌宇《凌宇文集》

△ 第五期:郑毓瑜《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

△ 第六期:杨联芬《浪漫的中国》

△ 第七期:库尔提乌斯《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

△ 第八期:伯纳德·科恩《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

△ 第九期:陈言《忽值山河改》

△ 第十期:冷霜《分叉的想象》

△ 第十一期:黄英哲《漂泊与越境:两岸文化人的移动》

△ 第十二期:陈国球《香港的抒情史》

△ 第十三期:李松睿《文学的时代印痕》

△ 第十四期:秋吉收《鲁迅:野草与杂草》

△ 第十五期:杜鹏飞《艺苑重光:姚茫父编年事辑》

△ 第十六期:张耀宗《活的传统:新旧之间的常州词派理论》

△第十七期:夏晓虹《晚清文人妇女观(增订版)》

△ 第十八期:高利克《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

△ 第十九期:朱良志“石涛研究系列三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