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南文脉》诗词篇 20 文征明《太湖》

点击关注 ► 古诗词文欣赏 2021-07-31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太湖

文徵明


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浸芙蓉。

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

天远洪涛翻日月,春寒泽国隐鱼龙。

中流仿佛闻鸡犬,何处堪追范蠡踪。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全才。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无锡鼋头渚,位于太湖之滨,因半岛探入湖中状如神龟昂首而得名。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萧萧,水波荡漾,自古便是文人墨客访古探幽、寻觅灵感的好去处。



明嘉靖年间,一日,已是耄耋之年的文徵明来此游历,凝望眼前集壮丽与秀美于一身的太湖美景,心中涌出无限的遐思。

起首两句譬喻密集,如镜的湖面上岛屿众多,好似芙蓉置于银盘之上。诗人在广阔天地间恣意想象,意欲遨游七十二峰,又将万顷太湖置于胸中。妙就妙在眼前磅礴的景象用了微缩的比喻,而胸中气象却夸张其辽阔雄伟,这是多么奇特的比照!远望水天相接的波涛中日升月落,感受春寒水冷中鱼龙潜隐,又仿佛听见了鸡犬之声,如入仙境。最后,顺势以春秋时代范蠡激流勇退、放舟太湖的故事收尾,表明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心境。

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全才。在画史上,他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诗文上,则是“吴中四才子”之一。他以画家的观察和想象,赋予了这首《太湖》诗独特的美感,诗风如画风,工笔古雅,恰似一幅山水画卷,抒发了诗人旷达飘逸的人生心境。在众多书写太湖的古诗词中,此诗堪称上乘之作。

文徵明一生仕途不顺,七次会试不中,最后仅得翰林院的一个闲职。告老还乡回到吴地之后,游山赏水,潜心书画,注重诗、书、画的结合,将文人意趣、生活雅致融入水墨江南。

太湖,神州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孕育着江南人文的重要基因,总是美得如诗如画。千百年来,这里发生了多少故事、沉淀了多少历史,这个蕴藉深厚之地,让人怎能不忆江南?


《江南文脉》诗词篇01 张继《枫桥夜泊》
《江南文脉》诗词篇02 杜牧《江南春》
《江南文脉》诗词篇03 张祜《题金陵渡》
《江南文脉》诗词篇04 皮日休《惠山听松庵》
《江南文脉》诗词篇 05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江南文脉》诗词篇 06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文脉》诗词篇 07 王安石《泊船瓜洲》
《江南文脉》诗词篇 08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江南文脉》诗词篇 09 苏轼《归宜兴留题竹西寺》
《江南文脉》诗词篇 10 杜荀鹤《送人游吴》

《江南文脉》诗词篇 11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江南文脉》诗词篇 12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江南文脉》诗词篇 13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江南文脉》诗词篇 14 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江南文脉》诗词篇 15 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江南文脉》诗词篇 16 汉乐府《江南》| 江南清如许

《江南文脉》诗词篇 17  范成大《田园四时杂兴》

《江南文脉》诗词篇 18  姚广孝《淮安览古》| 壮丽东南第一州

《江南文脉》诗词篇 19 李白《焦山望寥山》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