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文字整理;闲云 古诗词文欣赏 2021-07-31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张渠陶醉演唱《采薇》 

诗经·小雅·采薇

作者:佚名  朗诵:虹云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品读的是我个人特别喜欢,但又一直觉得多少可能被有些误读的《诗经·小雅》中的名作《采薇》。诗云: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mù)止。

靡(mǐ)室靡家,玁(xiǎn)狁(yǔn)之故。

不遑(huáng)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zài)饥载渴。

我戍(shù)未定,靡使归聘(pìn)。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táng)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chā)。

戎(róng)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

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j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yù)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如果要用白话勉强翻译一下,大概的意思应该是:


采豆苗呀采豆苗,苗苗已露芽尖尖。说要回家呀回家呀,可到了年末还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因为要和玁狁作战。没有时间安居,没有时间休息,都是为了要和玁狁作战。

 

采豆苗呀采豆苗,苗苗已是嫩又鲜。说回家呀说回家,心中如此闷又烦。忧闷的心啊,像烈火在燃烧,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方还不安定,没有人可以委托去打听家里的消息。

 

采豆苗呀采豆苗,苗苗已老硬又坚。说回家呀说回家,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哪有片刻安身。我心如此痛苦,如今也不能回家看。

 

你看那盛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呀。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是将帅们的战车啊。战车驾起,四匹雄马高又大。哪里能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之内已经多次打了胜仗了!

 

驾着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靠着它隐蔽遮挡。战马训练得已然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与鱼皮箭囊。精良的装备每天戒备,因为玁狁之难时刻在旁。

 

回想当初离开家乡,杨柳依依,随风飘荡。如今又在回乡路上,大雪纷纷,漫天飞扬。道路泥泞,如此难行,又渴又饥,走走停停。漫漫尘世,谁能知我?近乡情怯,我心哀伤。


 

这首诗比较长,我们不逐字逐句地解读。我一开始说,这是我个人特别喜欢,也一直觉得在历史中多少有些被误读的一首诗。我们重点来看看它被误读的地方。


一个是一个细节,就是采薇的“薇”,《诗经》里的杰作都来自于生活,尤其是《国风》中的名篇。而这首诗来自于《小雅》,但其实很多学者都认为她更适合像《国风》中的佳作。我每次吃饭的时候,尤其吃起南方人特别喜欢吃的一道菜,这道菜其实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叫豌豆苗,每次吃豌豆苗的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篇“采薇采薇”。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很多人一样,以为这个薇草就是我们常吃的豌豆苗。后来才发现,这里面其实有一个误区。


南宋赵彦卫(赵彦卫[约公元一一九五年前后在世],字景安,浚仪(今河南开封市)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初前后在世。魏王赵廷美七世孙。)在的《云麓漫钞》里头就解释,薇草就是巢菜,还十分肯定地说,汉东人以豌豆苗为菜(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说到巢菜:“汉东人以豌豆苗为菜,云蜀人以为漫头,号‘巢菜’。以坡诗求之,良不诬。今临安人目之曰豆菜,连角子卖,则知豌豆苗荚,即‘巢菜’也。”这里,赵彦卫搞错了两处,第一、他把豌豆苗,即豌豆尖搞成了巢菜,第二、他把四川人吃的小巢菜搞成了巢菜,即大巢菜。),号巢菜。但其实这是一个朦胧的、模糊的认识。还是陆游比较认真,他是浙江人,又长期在四川工作过,所以对巢菜了解的比较清楚。陆游在《老学庵游笔记》里就说过,巢菜其实分为两种,大巢菜和小巢菜。大巢菜也就是野豌豆,其实就是《采薇》中的薇菜。而我们平常所吃的豌豆,其实是到秦汉以后才传入中国的。当然了,不管是大巢菜还是小巢菜,其实都是豆科植物,只是大小不同,结不结果实而已。


有人可能会说,这么细掰,是不是有些无聊?欸,孔子他老人家就说,《诗经》的作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也就是说,《诗经》至少有植物学、动物学的教学功能。



另一种误读恐怕就更大一些,来自于对全篇的理解。这首诗所写的情境很容易理解,是写一个雪花纷纷的冬天,一位三千年前的战士,当然是退役的战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踽踽独行—— 孤零零地独自走着。形容非常孤独。踽(jǔ)踽:孤零的样子。),道路崎岖,他又饥又渴。当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登高望乡的情景,一幕幕又出现在他的眼前。


全诗共分六章。前三章都是以采薇起兴,但是起兴之中又兼有赋的手法。因为薇草可食,戍卒采薇充饥,所以这样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虽然是口头语、眼前景,却反映了戍边士卒生活的艰苦。当然从“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出薇草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和“岁亦莫止”、“岁亦阳止”在一起,预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战争的漫长。是什么让战士远离家乡,经历如此漫长的战争呢?是因为玁狁之患。玁狁,据学者考证,应该是北方匈奴的祖先。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这应该是周宣王时期,周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状况。但是战士对家人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生命流逝的伤感,就能说是简单的反战情绪吗?其实从四、五章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作为一个战士,同样又表现出了高昂的斗志。因为这场战争是保家卫国的战争,《汉书·匈奴传》就说,“懿王时”,应该是周懿王的时候,“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云云。所以这就是《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


这样一个战士,一方面有着浓郁的怀乡情节;另一方面,也有着强烈的战斗意识。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感,还有为国赴难的责任和担当。所以到第五章,就追述了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的气势也为之一振,前此的忧伤、思归之情转而变为激昂的战斗之情。甚至描写了自己精良的装备和冲锋陷阵的战斗场面,并反复点出战争的元凶是玁狁猖狂。这样一位战士,既恋家也识大局,并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所以有些人只依最后一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情怀表述,就把这首《采薇》定义为千古反战诗的典型。这种判断,我个人觉得是不能简单接受的。那么最后一章则被千古传颂的名句,它其中的情感和前面几章又是怎样的关系,又应该怎么理解呢?其实举一个例子,就能够看明这种感伤背后的情怀。



我个人生活在南京,每日走过旧时王、谢的堂前,眼前总会浮现出我个人特别喜欢的谢安、谢玄、谢道韫的形象。有一次,谢安问孩子们,他们最喜欢的《诗经》中的名句是什么?谢道韫就说,她最喜欢的是“吉甫作颂,穆如清风”。这个吉甫,又叫尹吉甫。学者考证,整部《诗经》诗经出现作者名字的有四个人,而尹吉甫出现四次。尹应该是他的官名,吉是他的族姓,甫应该是古代对美好、美丽男子的一种尊称。所以,又有学者考证他的本名应该叫兮甲。而尹吉甫其实就是周宣王时期,带领将士们和玁狁作战的民族英雄。如果对应《采薇》这篇,他应该就是坐在战车上的君子了,是统帅。


而谢道韫的弟弟——东晋王朝最英俊潇洒的军事天才谢玄却说,他最喜欢的就是《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谢安听闻之后,拊着谢玄的背,感慨啊!说“你和我是一类人啊”。谢道韫虽为女子,却有化成天下的志向,这非常不简单。但是谢玄才是真正的战士,而且他可谓是东晋王朝仅见的军事天才。


谢玄年轻时曾经比较“娘”,在叔叔谢安的精心调教下,最后终于成长为刚柔并济的男子汉。在谢安的支持下,面对北方少数民族强劲的攻势,谢玄在镇江和扬州一带组建北府兵。后来,他所组建的北府兵成为中国军事史上四大特种部队【秦锐士(秦国铁鹰锐士,是秦国军队中精英的精英。)、北府兵(中国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组建训练的军队。)、燕云十八骑(燕云十八骑是由罗艺领导的非常恐怖的王牌骑兵部队。总共由十八个人组成,他们身着寒衣,腰佩弯刀,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外身还披着黑色长披风,脚踏胡人马靴,马靴配有匕首,众人背负大弓,每人负箭十八只,同时都配有清一色的圆月弯刀。)、背嵬军(背嵬军是南宋岳飞统领的一支精锐骑兵部队。南宋时岳飞的岳家军是最为强大的,而他手下的"背嵬军"则是精锐中的精锐,这支部队代表了"岳家军"的精华所在。】之一。就是带领着这支神奇的北府兵,谢玄在公元383年获得了淝水之战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的胜利。甚至带兵北伐,一直打到黄河岸边,收复了北方中原绝大部分的失地。可是奸佞当道,对谢安叔侄造谣猜忌,谢安因此抑郁而终。谢玄少年丧父,完全是叔父谢安一手抚养长大,对于谢安的去世,他痛彻心扉。但紧接着不久,他的弟弟和他的孩子又连续夭折。而这个时候,他的一个小孙子出世了。所以谢玄甚至认为是这个小孙子命太硬,连续克掉了他的亲人。他就把这个小孙子送出去,送到别人家去养,长大了再把他接回来。所以他这个小孙子小名叫“克儿”,谢克儿,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谢灵运。


谢玄是一个极深情的人。他在外带兵打仗的时候,别人都是给家里寄信。他的妻子爱吃鱼,闲暇之时,谢玄作为三军主帅,就到河边去钓鱼,亲手钓上来的鱼,要亲手烹制好,腌制好,然后放在一个精美的锦匣之中,让手下快马寄回家中。让妻子,让家人在千里之外吃到这个战士、这个元帅、这个将军亲手烹制的鱼。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莫过于此了。



在奸佞当道,小人掣肘之下,本来可以收复大好河山的谢玄,每日都会想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所以他一则是为避嫌,二则为亲情,主动让出兵权。坚决要像那个千年前那个老兵一样,回到家乡、回到亲人的身旁。在谢玄的坚持下,他终于交出了兵权,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亲人的身旁。就在公元388年的那个春天,在他亲手挽救了东晋王朝,使东南半壁江山得以保存的淝水之战后的第五年,年仅46岁的谢玄,那个军事天才的谢玄,那个一往深情的谢玄,在会稽老家病逝。


我想这样一个深情的军事天才,胸中自然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也有对家人、对亲人深深爱恋的深情缱绻。他是一个元帅,是一个将军,是一个军事天才,但更是一个老兵。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在于深深地爱,对家国,对天下,对亲人。所以每次在路上,尤其是回乡的路上,我的眼前仿佛都能看到那些老兵的身影,戚继光、岳飞、谢玄,还有三千年前那位采薇的老兵,他们在轻轻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沁园春·雪》毛泽东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苏轼
《西江月·梅花》苏轼 |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苏轼
《江城子·大雪》苏轼 | 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菩萨蛮·雪花飞暖融香颊》苏轼
《浣溪沙·雪里餐毡例姓苏》苏轼
《行香子·携手江村》苏轼 | 梅雪飘裙, 情何限、处处消魂
《雪夜独宿柏仙庵 》苏轼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李清照

《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
《问刘十九》白居易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天净沙·冬》白朴 |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子夜吴歌•冬歌》李白 |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江雪》柳宗元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终南望余雪》祖咏
《夜雪》白居易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除夜有怀》崔涂 |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寿阳曲·江天暮雪》马致远
《对雪》杜甫 |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人月圆·雪中游虎丘》张可久 | 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刘著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纳兰容若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纳兰容若
经典咏流传:纳兰容若《长相思·山一程》
名家朗诵:徐涛朗诵杜牧《雪中书怀》
《踏莎行·雪似梅花》吕本中 |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王旭 |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大德歌·冬景》关汉卿
《大德歌·冬》关汉卿 | 雪纷纷,掩重门
《对雪》高骈 |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清平乐·画堂晨起》李白 |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蟾宫曲·雪》薛昂夫
《十二月十五夜》袁枚 |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卜算子·雪江晴月》董以宁 | 唯一一首倒着读变成另一首词
《清平乐·雪》孙道绚
《长相思令·烟霏霏》吴淑姬
《咏雪》吴均 |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古从军行》李颀
《塞上听吹笛》高适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北风行》李白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王维
《少室雪晴送王宁》李颀
《暗香·旧时月色 》姜夔 | 清空骚雅 才子篇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经典咏流传: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雪梅》卢梅坡
《雪晴晚望》贾岛 |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观猎 》王维 |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江神子·暗香横路雪垂垂》辛弃疾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李白 |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名家朗诵:任志宏朗诵《湖心亭看雪》
名家朗诵:湖心亭看雪(朗诵:林如)
千古名篇:谢惠连《雪赋》
《雪》海子
《济南的冬天》老舍
《江南的冬景》郁达夫
名家朗诵:雅坤朗诵鲁迅《雪》
名家朗诵:张家声朗诵余秋雨《阳关雪》
名家朗诵:雅坤朗诵俞平伯《雪晚归船》
《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
听,雪落下的声音
《第一场雪》峻青 | 康辉、肖玉朗诵
《冬日里的风景》贾平凹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