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察与研究幼儿研修日志7——我为什么后来没有更新这个项目的推文了?

牛牛老师 超级早教专家 2021-05-25

本篇文章2750字左右,阅读本文大概花费您15分钟的时间。


见字如面的问候

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牛牛,很高兴用这样的形式与大家再次见面。见字如面,就像我同你们对面对坐在一起聊天一样,让我感觉到舒适、愉快。 


之前关注我微信公众号或私人朋友圈的老师都知道,我在杭州做“儿童观察、研究与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坊的研究,已有1年多。期间,我会在公众号针对工作坊的培训进程与内容进行了一些分享。2017年下半年,我停止了这个项目的推文更新。很多朋友来问我,“为什么?”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一个回复,顺便分享一点点关于幼儿园做科研、课程的一些自己的想法。有可能我的想法不成熟或极端,但也希望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来思考、探讨一些问题。



01April is finally coming知识产权未被尊重


我停止更新推文的主要原因,就是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产权”没有获得很好的尊重与保护。关于如何在幼儿园做儿童行为观察,如何推进这个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我在推文中会提及一些“实际”的内容。但是到后来,我获知有老师看了我的推文,直接“拿去”我的内容,写出一些小文章参加园内或区里的“论文评比”。甚至有幼儿园管理级别的同仁,也直接企图使用“拿来主义”的策略。

研究者在幼儿园做课题或者培训,两个经验:

1.不要不好意思,先和幼儿园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2.学术论文没有发表之前,尽量少在公开平台发布“干货”。



说句实话,刚开始知道这种事情的时候,我内心很气愤!我会想:“你看文献了吗?是你思辨的成果吗?你敲击那几串字符的时候看似毫不费力,你又怎能理解我看了不同作者的文献而进行梳理总结的不容易呢?”然后,也就释然了,安慰自己“你的东西不错,才会有人拿去,虽然方式方法没有很正确。”

最后,我就会问身边的朋友:“为什么幼儿园的一些老师会那么喜欢“写论文、做研究呢”?

朋友回答:“要生存啊!各种评比都很需要课题、论文啊!真的很要!”


然后,我就开始思考幼儿园的课题与课程的一些现象。



02April is finally coming幼儿园的课题与课程


  

  后来想了想,也许这只是一个现象的小角落,其中还有其他角落。


现在很多幼儿园的教师、管理者,尤其是公办类型,貌似都很“喜欢做研究、写论文”。当我仔细看几篇他们的论文或者园本课程,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从立题到概念界定,很少有老师进行了文献阅读与梳理。

我问:“你这概念是什么意思?理论基础是什么?”很多老师的回答无非是“不知道诶!没怎么看书,拍脑袋想的!”你们应该可以想象我的黑人问号脸,哈哈。 然后,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幼儿园教师和我说“你知道吗?我以前那种学术的论文写法并不讨喜,这样子写,我反而能够获奖!”我的黑人问号脸伴随着疑问“到底是谁在考评一线教师的论文?让我有一种,严谨学术研究的论文在幼儿教育系统中“不对胃口”的感觉。


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在“做自己的园本课程”,尤其是等级较高的园所。为什么?“区里有这样的要求!大家都在做!”这是一些园长给我的反馈。当然,也有幼儿园是真心在研发基于自己园所文化、特色的园本课程!现在走访的幼儿园逐年增多,有时候园长就会拿出园本课程,希望一起探讨。我一般会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的课程目的与课程目标是什么?”一般情况,对方会用比较闪亮的“Slogan”回答我,大概类似“发展自然教育,培养独立儿童”这类较宽泛的话语。然后,我的第二个问题是,“那么,落实大儿童学习发展层面,其具体是哪些课程目标呢?”(我希望对方能够结合《指南》的具体内容回答)一般情况,这个问题我很少能够获得对方的回答。随后,我的第三个问题是,“你们的课程内容是哪些?”一般情况,我会拿到很多他们“打磨”已久的集体教学的课例,鲜有配备的区角活动设计以及材料投放设计。


我就在想一个问题,一些幼儿园老师忙着做研究课题、写论文评比,但很少静下心来去阅读相关书籍,他们会写出研究报告,就像“真的做过这个研究,真的收集过数据一样。”课题中期考核的时候忐忐忑忑,课题结题的时候抓狂地“想象”,缺少“实锤”和“过程”。园长忙着进行园本课程设计,就像他们已经完全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与内涵一样,就像他们真的是“为了儿童发展而进行园本课程设计”一样。他们为什么这么做?甚至根本就没有“实地操作”过,不惜“拿用”别人的成果?有的人告诉我,“因为评职称需要”,也有的人和我说,“上面有要求”。反正,总归是有“由头”的,但大部分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儿童发展!


03April is finally coming幼儿园的研究与园本课程



我在想,当初设立“教师是儿童研究者”这个理念,无非是希望所有的教师能够有“研究儿童、发现儿童”理念与态度,最终实现教师的儿童观、课程观的转变以及“主动的专业发展”路径。幼儿园课程开发同理,一方面希望基于幼儿园文化,并不断丰富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一方面也是希望教师能够实现“专业自主、自信”,以儿童为起点,教师做自己课程的主人。但是呢,反观现在的这些论文、课题、课程,反而显得“看似主动、实则被动”的局面,教师们更多的是“为了课题而课题,为了园本课程而课程,并不是为了儿童而研究、课程开发。”出现了教师的研究与幼儿园的课程开发不严谨、忽视儿童、功利化等现象,这表明貌似并没有朝着我们所期待的局面去展开。


是不是所有老师都真的应该擅长、能够做课题?不擅长做课题的教师就不是高质量教师了?是不是有园本课程的幼儿园就真的质量高?


这些貌似曾经是“一定”的答案,在我看来,好像并没有那么让我很笃定。


我的儿童观察工作坊中,有一位教师,虽然她写论文的逻辑、研究方法都不是很擅长,但她是一位极其有“学习能力、钻研精神”的教师,同时她对待儿童有一种“发现、欣赏、支持”的眼光与态度。她在我的工作坊进行的是班级中一个攻击性儿童的观察与支持,虽然每次看她的论文,从概念界定、数据统计到论文都让我“脑壳疼”,但她对待儿童“不放弃”的态度,努力突破自己的学术瓶颈去解决“攻击性儿童”问题的信念,让我从心底里觉得她是一位“好老师”。不是很会写论文、做课题的老师,真的就不优秀吗?

“发表文章、课题研究”真的是“优秀幼儿园教师”的充分必要条件吗?我表示疑惑。

      如果是,如何去完善这个闭环?

      如果不是,如何改善教师评价、考核体制?


写在最后


当我们要求教师有课题、论文成果的时候我们是否在职前、在职培训中给予了质量合格的在职培训,帮助教师获得幼儿园教育研究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对其培训成果进行了的客观、严谨考核?


当我们要求幼儿园开发园本课程的时候我们是否针对管理层进行了“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专业培训,帮助他们知道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内容与基本理念?并对其培训结果进行了客观、严谨的考核?


有时候,总感觉整个学前教育系统内部有一种割裂、断层的感觉,互相并没有很Get到对方的点。

这种割裂、断层的感觉很容易让局外人觉得“你做得不够好。”但只有走进这个“局”,才发现各有各的不容易!也不知道是我的错觉还是怎么样?


 话题拉回来......


对,儿童观察与研究的工作坊,2018年我依旧在杭州西湖区,依旧作为一种公益行动,在两个公立幼教集团持续进行。(欢迎旁听)但,我近期不会更新此项目的推文了,因为知识产权没有获得尊重与保护的感觉,不是很舒服。也不知道为什么从自己的推文被“拿”讲到了幼儿园做课题与课程,但我自己居然觉得文章内容很连贯!哈哈!


再唠叨一嘴......


我真心希望一些幼儿园老师、园长,做儿童研究是为了儿童,做园本课程是为了儿童发展,少一些功利,少一些“假装做过”的态度。

你走过的路,是虚还是实,时间会说话。

我知道幼儿园的体制与制度有诸多无奈的之处,但做教师职业毕竟是个“良心活”,

选择与努力同样重要,我希望我们走向最后会让自己“心安”的选择。



【观察与研究幼儿项目研修日志回顾】

  1. 草根研究者走入幼儿园之——观察与研究幼儿研修活动日志(1)

  2. 草根研究者走入幼儿园之——观察与研究幼儿研修活动日志(2)

  3. 观察与研究幼儿研修活动日志(3)上

  4. 观察与研究幼儿研修活动日志(3)下

  5. 观察与研究幼儿研修活动日志(4)上

  6. 观察与研究幼儿研修日志(4)下

  7. 观察与研究幼儿研修日志(5) —— 临时取消的研修活动

  8. 观察与研究幼儿研修日志6(上)—— 学期末的全园集体案例分享活动

  9. 观察与研究幼儿的研修活动日志6(下)——新学期的期待


          为您寻找最适合的工作

           为您寻找最专业的人才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超级早教专家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