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士炼成系列:留学博士三年毕业,他们却从不熬夜




云里编者按

本期推送来自微信公众号“缪斯夫人”的一篇几位学者分享关于读博期间如何有效管理工作时间的文章,感谢该公号的支持和对话学者们的分享。


我们致力于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并为读者提供优质人文社科学术内容,包括我们的“国际学者访谈“和“博士是怎样炼成的”两个专题系列。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





原按语


在缪斯夫人曾经推送的《“写写写”的心得分享》中,钱岳博士撰文讲述了如何成为一个高效的写作者,收获了很好的读者反馈。在构思本期推送内容时,钱岳博士建议谈谈自己如何做到四年读完博士的。其实我四年读完博士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和我一年毕业的校友中,有三位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学业,其中两位还在博士期间分别去了剑桥大学和耶鲁大学访学。现在这三位同学都已在国内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就职,这一期缪斯夫人里,我分别采访了这三位同学,请他们分享自己在博士阶段的生活细节,供读者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博士阶段的学业规划与很多因素有关,三年博士毕业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科,也不适用于所有人。能否在短时间内取得博士学位与一个人的优秀程度也不完全相关。我很欣赏的一位传播学者 Jeong-Nam Kim,他的博士学习阶段就长达九年,九年间他修读了三倍于规定学分的课程,对相关学科理论及质化量化方法建立了深刻理解,在我看来也是很好的学习安排。这篇文章的目的仅仅是展示一种完成博士学业的方式,希望能对一部分计划快速完成学业的同学有些启发。



采访:吴舫


 三年毕业是目标明确还是顺其自然?



黄博士

按时毕业是属于我计划之中的事,因为从最实际的角度来说,过了三年正常学制,我们就没有奖学金和宿舍了。所以我当时主要是从现实的角度考虑,想要三年毕业。除了现实的压力之外,我也认为,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一直给自己延长期限,很容易无限制地拖下去。如果当时我给自己三年半或者四年的时间,我觉得我很可能会越拖越久。

-----------

孙博士

按时毕业是我计划中的事,我在开学第一天和导师聊天时就说我要三年毕业。我也没什么特别的动力,我没什么拖延症,觉得这好像也不是不能实现的目标,只要努力一下就可以,那就试试看咯。

-----------

李博士

按时毕业肯定不是计划中的事情啊,主要是受到了同侪压力。我从美国访学回来,意识到如果不能按时毕业,很可能要耽误一年半才能工作(包括办学位认证的时间),这个时间太久了,所以决定还是越早毕业越好。我按时毕业有一些运气成分吧,我的两个导师都很给力,我基本上是压着最后一天交的终稿,答辩时间本来要超过规定时间,但是学院给了延期。我能赶上毕业主要是因为导师对我论文的回馈和修改非常迅速及时,也是帮我助推了一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我们学校允许用中文写论文,我选择用中文写论文,基本上不存在语言问题,所以写作速度也会快一些。



 在试图三年毕业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挑战?




黄博士

我觉得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博士论文。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瓶颈,虽然可以和导师聊,但是涉及到具体操作的问题还是需要自己解决。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一时找不到可行的解决方案,人就会变得特别焦虑,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是否能够按时毕业。还有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心理障碍吧,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在写博士论文的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上午下午都在写论文,所以每天长时间的高强度做一件事情,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觉得特别厌烦。每当产生这种厌烦情绪时,我就要拼命跟自己作斗争,要拼命劝服自己再静下心来继续写论文。

-----------

孙博士

有啊,选题定不下来。我导师主要做信息传播技术和劳工研究,我一开始对劳工没什么兴趣,并不想写,但我对信息传播技术很感兴趣,我意识到我需要选一个自己的导师能够指导的题目,我就把自己的兴趣和导师的兴趣做了一个交叉,最后决定研究码农。

还有就是我英语不好,写东西不地道,导师会说我,我晚上也会哭。我觉得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遇到,只是我的问题严峻一点。我的导师经常批评我英语不地道,因为他的英语非常好,于是我就练咯。我有个本子,我会把好的句子抄下来,看人家是怎么写的,加上出国交流开会什么的,英语水平还是提高了很多。

-----------

李博士

最大的挑战应该还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篇质量比较高的论文。我从美国访学回来差不多已经写了十几万字,但是我想把在广州做的田野那部分加进来,所以回来之后又用了两个月把约五万字的那一章写出来了。但是后来由于时间有限,加上数据连贯性的问题,导师说或者拿掉这一章,或者花更多的时间修改,我为了按时毕业,就把这一章拿掉了。



 时间管理:你典型的一天是怎样呢?




黄博士

现在回想我当时的生活状态就是老年人的作息。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不太一样,对于我来说,效率比较高的时间是上午半天,下午半天相对而言效率会低一点,晚上我是没办法做事情的。所以,我写博士论文的一天一般是这样安排的,我上午起得比较早,这样可以保证至少有三个小时的有效写作时间,其中当然也包括思考的时间,中午我会稍微休息一下,下午大概是两个半到三个小时工作时间,我通常会看看心情和状态(来安排时间),如果下午的状态还不错的话,可能会继续写论文,但是如果状态不是特别好,比如说脑子不是特别清楚的时候,我会做一些TA或者RA的工作。下午三小时工作之后,我回去海边跑步一小时,跑完步会吃晚饭,晚饭后基本就是放松时间了,然后十一点左右睡觉。到了写博士论文最后冲刺的那一段时间,我起得特别早,我平常七点起床,但是那一段时间为了把上午有效率的工作时间拉长,我会六点就起床,然后直接在宿舍写一个小时左右再出门去图书馆继续写。

-----------

孙博士

我觉得时间观念因人而异,我比较喜欢有条理的生活。我经常被大家称作一个老人,因为我并不熬夜,我博士这三年基本上一天夜都没有熬过。我生活非常规律,晚上十一点半睡觉,早晨六点半到七点起床,起床后做半小时到一小时瑜伽,没有课的话我会去图书馆,中午饭后午休一小时,然后赶两点的班车去图书馆,学习到五六点,之后我一般会去操场跑十圈,然后吃晚饭。饭后一般会干点活(TA或者RA工作),没有活就看美剧,或者看看书,整理一下笔记,十点半跟男朋友聊天一小时,然后睡觉。不过这说的是我没有课的时候,我有课的时候还是蛮惨的,我这人性格有点“贪婪”,我修了很多课,同时还在学西班牙语,有时候两门课间隔十分钟,我要从山腰的教室赶到山顶,经常很狼狈。

需要补充的是,我的论文一大半是在英国写完的,我在那边住宿条件非常好,那个hall很漂亮,非常安静,那时候脑子里想的真的只有论文这件事情,没有杂念,那段时间我的写作效率非常高。

-----------

李博士

我觉得我按时毕业这件事可能和时间管理没有什么关系,这一点和孙博士不太一样。我能按时毕业主要得益于在美国访学的三个月时间。我在耶鲁三个月,耶鲁的图书馆给了我很大帮助。我的研究是关于精神疾病和精神健康这一专业话语的形成,大量依赖历史的资料。耶鲁这方面的馆藏丰富,我能够快速找到这些资料,然后把它们变成我的数据。

还有就是,在耶鲁那三个月确实比较能静下心来写论文,我那三个月写出了差不多十万字。其实我真正写论文的时间主要就是在美国的三个月。我每天早上起床,坐班车去图书馆写论文,中午在图书馆门口的手推车上买一个快餐,吃完就回到图书馆继续写论文,六七点左右坐班车回家,然后去游泳或者打篮球。



 博士期间有没有比较遗憾的事呢?




黄博士

我觉得博士期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利用国际会议的机会去好好地走走看看。我记得最让我心痛的就是去年的国际传播学会,我当时机票都买好了,本来是想去开会顺便玩几天,可是当时正好毕业论文的进度卡住了,正好卡在开会那几天,加上那几天日本有地震,我想来想去还是放弃了这个机会,还白白浪费了往返机票。

-----------

孙博士

我其实本来觉得自己是一个挺综合的人,并不一定要做学术,做其他事应该也不错。我觉得遗憾的是,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学术,其他方面并没有做到让我自己满意。比方说,我可能很喜欢画画,但我就再也没有画过。我除了学术之外的其他方面就再也没有得到发展。

-----------

李博士

我在毕业之前一直在赶工(毕业论文),所以我基本荒废了求职,我毕业之后又花了近一年时间找工作,这个时间很长,以至于我一度觉得还不如不按时毕业,先把工作定下来再去论文答辩,这样能够更快地衔接,更好地过渡。另外,其实这么短的时间毕业,如果想在学术界工作,论文成果很可能是有问题的(不够多),所以我并不建议每个人都要按时毕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按时毕业这件事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好骄傲的。



 排遣压力的方式?




黄博士

我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过一些困难,当时甚至萌生了想要三年半毕业这个念头,但是后来还是咬紧牙关,很幸运地按时毕业了。我觉得派遣压力的方式有很多,第一个是定期做运动,第二个是社会支持,比如跟家人朋友聊聊天,这也是很好的解压方法。我当时是和好几个人一起(约在图书馆)写论文,大家处在同样的阶段,对彼此的状态可以感同身受,如果其中一个人遇到一些困难,也可以得到其他人的安慰。还有就是,我当时周一到周六好好干活,周日无论如何都要让自己放松,清空一下。基本上周日我都是不写论文的,会出去玩一天,或者做一些让自己轻松的事,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节奏,觉得生活有盼头,不会出现“从今天一直写到年底”的黑暗感。

-----------

孙博士

我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有时夜里醒来会非常想哭,我就会让自己哭一会儿,然后就想,这是我自己选的路,死也要走完,这样也就坚持下来了。其实我真的并没有觉得我有多大压力,不过压力还是会有,我排遣压力的第一个方法是写日记,虽然后来慢慢变成周记和月记,但我还是会写。第二个就是经常做运动,这也是一个方式。还有就是男朋友的支持也很重要,我不开心的事都会告诉他。



 如果有同学想按时毕业,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黄博士

正式进入博士论文写作阶段时,一定要把写论文当成一种习惯,或者说把它日常为一种惯例,哪怕有一天在忙别的事情,也要抽出时间写个三四百字,哪怕只写一百字,也比一个字都不写会好很多。形成这种惯性还是很重要的。当然,还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计划安排,需要设置长期的目标,也要有一个中期的可见的目标,这个计划可以相对于灵活,这样执行起来就不会那么揪心。

还有就是一定要劳逸结合。因为读博和做研究都是持久战,就像长跑一样。我觉得如果学弟学妹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一下长跑这个运动,长跑可以放松学习压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更重要的是,经常长跑的人对长跑的过程会有所领悟,这些领悟对读博士的过程乃至竟做研究都会有所启发。

-----------

孙博士

我的建议好像也没有什么用,我觉得重要的就是看你是不是想三年毕业,如果想,那就把时间规划好。很多人可能非常天马行空,很聪明,他们不想考虑太多,只想边走边看。但是我觉得,其实稍微想一下要不要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其实也挺好的,这样你不至于脚步凌乱匆忙。短期毕业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也不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觉得它就是你每天做的事情。只要踏踏实实把你每天该做好的事情做好,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真的不需要费太大力气。

-----------

李博士

其实不管几年毕业压力都很大,我觉得能不能按时毕业不仅靠勤奋,也要靠一些运气吧,包括导师的指导和监督,他能不能看过你的草稿之后及时给你反馈,及时指出问题让你高效地修改。





云里详情




“云里阅天下”公号是2020年夏季开办的为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新媒体平台。如往期推荐所示,我们已发表了一系列从留学申请和读博士到求职和学术界工作生活的原创内容以及精挑转发的人文和社科学术文章。如果读了有所收获,请点赞和点在看或留言!为便于和读者互动并直接分享学术信息,本公号已建多个“云里读者群”,有兴趣的读者可在文末给后台留言申请(请注明真实姓名、最高学历、现工作或学习单位简称。请放心,我们不会精选/公布该类留言)。








云里往期推荐


新书介绍 |《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

路虽远,行则将至:美国民族音乐学博士的炼成

郦菁:知识研究与历史社会学

“学者访谈”:张隆溪教授访谈录 || 从古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看马可·波罗来华

让地方社会的无声民众说话--王笛、刘文楠

我所了解的美国的社会 - 旅美学者伍国访谈录

毛尖|谢谢惠顾:谈《荞麦疯长》


“博士炼成系列”- 中年读博士:好奇心是研究的驱动力

“学者访谈”-北大教授漆永祥 谈 乾嘉考据学的得失

屈文生:从《天津条约》和《烟台条约》看外交谈判中的“翻译”









扫取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云里阅天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