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年续篇|学术研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的博后新体验
本文是缪斯夫人一周年系列的读者投稿
撰文:黄清
责编:靳永爱
今天的分享者黄清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后,并没有立即入职高校,而是选择先回到母校做博士后。没有教学和行政的压力,她在半年内就完成了3篇英文论文。但是,当学术研究占据了她日常生活全部时间的将近1/3时,也难免会有崩溃的时候。那么,黄清是如何应对的?又是怎样将学术研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呢?
在同学们的眼里,我是一个幸运者。
在依山傍海的美丽校园里学习和生活了3年,去年我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取得博士学位顺利毕业。之后,摆在我面前的选择有两种:或直接入职做教师或先做博士后。我的同门吴舫博士去上海交通大学入职做了讲师,而我选择重新回到了浙江大学再做2年博士后。我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新闻学专业,随后经免试推荐留在母校读研。念完硕士后,我又申请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博士生,不但被录取,还获得了由香港政府提供的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Hong Kong PhD Fellowship Scheme)的高额资助。
现在我在浙大做学科博后也很幸运。学校和合作导师给了我不少生活津贴,让我过上了比一般“青椒”薪资更高的白领生活。尤为幸运的是,我的合作导师是浙大“求是”特聘教授吴飞老师,他德高望重,平易近人,给予我相当大的自主空间,让我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自由地开展研究。自去年11月份入站以来,博后的历程过了近半年了,我想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科研工作者的切身感受来谈一下自己将学术与生活结合起来的新体会。
图片来源:pexels
当学术研究成为每日功课时,就让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目前,我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进行独立研究。从博后出站入职晋升副高级职称(副研究员或副教授)所要求的科研成果来看,需要发表2-3篇SSCI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至少一个省部级及以上的课题、还要出版一本学术专著。所以,为了在两三年内达到上述要求,写论文、申报项目以及准备书稿就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主旋律。
为了更加有效地安排自己当前的学术研究,我沿用了读博期间的学习模式:从周一到周六每天坚持6个小时的阅读、思考和写作。为了提高效率,每天上午的时间段用来做难度较高的阅读和思考,下午就对上午的研究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周日处理一些其他的事务和休息一下。如此把科研和生活二元化,并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科研的确提高了工作效率。我在半年的时间内写了3篇英文论文(其中2篇已被SSCI期刊录用,另外1篇还在修改和审稿过程中),并完成了一个中国博后面上基金项目的申报(现已立项公示)。
然而,在取得这些比较显著的“业绩”之余,我并没有很快乐,幸福指数也不高,日渐消瘦、肩颈老是酸痛;有一段时间甚至陷入了一种无精打采、对做学术很厌烦的状态。我居家生活,父母很心疼我。妈妈替我打理了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琐事,好让我从杂务中“全身而退”做学问。父亲陪我散步时,经常与我谈禅宗、瑜伽中的精神修炼典故。他们都让我懂得生活的重要性,生活世界才是本真的世界。
图片来源:pexels
于是,我开始重新反思自己做学术研究的动机:如果只是将写论文和申报项目视为入职和晋升道路上的敲门砖,那么在达到了这些奋斗目标后是否还会非功利地将学术研究继续做下去?具体来讲,在论文写作中,从理论假设到数据验证、N次地玩转了这些套路之后,那又怎样?记得在中文大学读博时导师老是追问我们的那句话:“So what?”所谓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是真的吗?当然,通过做学术研究来达到体制内的时下要求并符合通行的学术研究范式也是必须的,但是否还能发现学术研究对于一个研究者及其生活世界的切身价值?或者说,当学术研究占据了一个研究者日常生活全部时间的将近1/3时,是否可以让它成为一种高效且快乐的生活方式、让学术研究内化为研究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学术研究的现实意义
也许是学术和生活的因缘际会,最近在读一些关于空间理论的书,书中提到了海德格尔对“空间”(locale/space)和“地方”(place)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对于一个人来说,一个空间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地方,必定是他或她经历了这个空间内的人、事、物,由陌生到熟悉,从而对他或她有了意义。换言之,“地方”可以理解为被赋予了意义的“空间”。引申开来讲,当学术研究的一个“空间”被赋予了生活意义之后,它就可能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地方”。于是,发现并赋予学术研究以生活的意义,也许可以让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意识到生活意义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之后,我反思了自己以往的学术研究经历。在博士期间,我主要研究组织的传播活动如何影响人们对组织的信任,尤其关注在风险传播语境中,机构信任的至关重要性。但由于自己对“组织”的抽象性认知以及缺乏对该研究选题的从业经验,学术研究之后仍然存有一种困惑:除了政策价值之外,我的研究对于每一个体的日常生活到底有何意义?
图片来源:pexels
现在,我开始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研究的意义。比如,有感于现代人日常生活的“低头-手机”样态,我开始关注移动技术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思考具有定位功能的移动App是如何塑造或改变人们在城市空间内的社会交往行为、从而产生人们对城市类似于家乡那样的地方感,在现代陌生人社会中找回传统熟人社会的亲切感。从自己的切身感受来看,我与男友身处两地,日常交流促使我饶有兴致地探究移动通讯技术如何克服俩人的“空间”距离,共同建构“地方”感以维系亲密关系的问题。这样的例子还有好多。总之,基于个体生活经验的学术研究让我能够真实地触摸到其背后的意义。
如今,当我发现了学术研究的生活意义后,我会乐此不彼地开始每一天的研究生活。尽管日常学术研究的作息模式很累人,在研究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瓶颈,但真切地相信了自己的研究有意义后,就如同过有意义的生活一般,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最后我想说的一句话:当笃信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具有生活意义后,就能快乐地在日常生活中做研究并在研究中过好每一天的生活。
黄清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
文化学院博士后
一周年系列文章:
钱岳|在加拿大当助理教授的第一年:如何管理时间、情绪和研究进度?
吴舫|我27岁博士毕业,顺利入职名牌高校,但“年轻有为”又能怎么样呢?
一周年续篇:
权威、严谨、客观
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
情感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