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卒中日 | 4.5小时就能救人一命
医学指导:广东省人民医院 马桂贤 王硕
“突然口角脸歪
一侧胳膊抬不起来
说话口齿不清”
我的天!如果身边的人有了这些症状
那多半是中风了
医学术语叫做——脑卒中
脑卒中相当于身体的8级地震
早已超越癌症、心脏病等“大神”
只要使用FAST评分快速识别
以最快速度到达医院进行救治
4.5小时之内还是能救回一条命的
1
脑卒中——致死第一位“杀手”
乍一看这个病似乎有点陌生,但它另一个名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那就是:中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每时每刻发出无数指令,需要大量后勤补给才能正常工作。
卒中,就是脑部的补给——血液因为种种原因被中断,比如脑部血管忽然破裂,或者血管堵塞导致血液不能进入大脑,就会导致部分脑组织细胞供血不足,丧失指挥的功能,也就是神经功能出现了损害。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
正常脑组织在缺血3小时后就出现不可逆的变化,6小时后脑细胞出现坏死,可导致神志不清、四肢运动障碍的后遗症,同时可引起胃肠道出血、肺炎、肾功能衰竭,严重时可导致脑水肿,形成脑疝压迫生命中枢导致死亡。
马桂贤表示,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是国内的头号死因。“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60~70岁的患病人群最多;另一方面是这个病越来年轻化,我们接诊年龄最小的患者只有21岁。”
2
三成多脑卒中都赖高血压
王硕介绍,引发脑卒中的病因众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伴有房颤、动脉夹层(50岁以内)等。
人体的血管就像自来水管一样,管道内壁会结垢、生锈,使用时间长了更是如此。这些“杂质”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也就是动脉硬化。有动脉硬化不一定有斑块,但有斑块大多数有动脉硬化。
若斑块脱落,随血液流动,若堵在脑血管,就形成了缺血性脑卒中。
冠心病伴有房颤患者的心脏瓣膜容易发生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后可以堵塞脑血管。房颤患者终生的脑卒中风险为30%。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过量饮酒等高危因素,导致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垢”过多,加速了斑块的形成,其中34.6%的脑卒中归因于高血压。
如果再加上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天气寒冷等诱发因素的刺激,如疲劳、熬夜等,卒中真的离你不远了。马桂贤医生告诉小粤粤,医院经常会遇到划龙舟、打乒乓球等剧烈运动导致颈动脉夹层引发脑卒中的患者。
3
抓住血管排“堵”的黄金时间窗
既然脑卒中就是血管“塞车”或者破裂,所以治疗上就是“通血管”,把处于缺血边缘状态的组织重新救回来。主要有药物和手术两种手段。
在静脉内注射溶栓药物是目前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方式,能够使19%~40%的患者减少致残或死亡。
但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发病内4.5小时内。对大血管闭塞的容通率较低,对血栓长度>8mm的几乎无效。
如果发病超过4.5小时但在24小时内,或是大血管发生堵塞,则需要评估病人的状况包括坏死脑细胞的面积等,看看是否适合介入手术的方式取栓。
王硕介绍,脑卒中一定是突发的,但有点“慢热”,患者往往想不到。比如犯了心脏病,患者胸口又闷又痛无法忍受,会强烈要求去医院,但脑卒中来袭时,仅是手脚感到无力,或者意识不清,还以为是熬夜缺觉导致的,想当然认为睡一觉就好了,却错过了最佳溶栓时间,而且确切发病时间也不得而知。
4
FAST初步预测脑卒中
“时间就是大脑”,FAST评分是一种可以让普通人快速判断是否发生脑卒中的妙招。
F面部(Face):微笑,观察一侧面部是否没有表情、僵硬,或者眼睑、嘴角下垂。
A上肢(Arm):将双臂抬高平举,观察一侧手臂是否无力而下垂。
S言语(Speech):重复一个简单句子,辨别发音是否清晰及语句是否准确。
T时间(Time):当出现上述三种情况的任意一种时,脑卒中的可能性为72%。需要立即就医,并准确记录发病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送到医院前,一定不要自行乱吃药,因为普通人不懂得分辨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一旦是出血性脑卒中,乱吃活血的药,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尤其是老广们,格外信赖安宫牛黄丸,刚发病就要吃一颗,这可是万万不行的。
4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做颈动脉B超,如果发现有长度>1.4mm的血管斑块就要警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烟酒,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绝大多数人都能避免脑卒中的发生。
通讯员:张蓝溪
记者:曹思扬
编辑:赵莹
设计:林婷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健康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