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番花信风•海棠】李清照道“海棠依旧”,张爱玲恨“海棠无香”
春分 一候海棠
一夜春风,海棠花开,春天翩跹而来。
从清晨微亮开始,一路颠簸。我们一行人踏着春的气息,期待着心灵的悸动……
近了,近了,那片海棠花终于被我们寻得,谁说人生不似少年游。
经过一个冬的隐忍,正是海棠花芳菲的季节,如期而至的满树红颜,正应了我对春的蠢蠢欲动之心。
光明图片/王现科
海棠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中国传统名花,因其花色娇艳,婀娜多姿而著称。
明代《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即: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习称“海棠四品”。
据考证,海棠最早见于《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此处木桃据考为木瓜海棠或贴梗海棠,这便是海棠有据可考的最早出处了。
书中较早使用海棠这一称谓要追溯到唐贞元年间,贾耽为相时著《百花谱》一书,誉海棠为“花中神仙”。
光明图片/王跃武
海棠花最美的就是其半开未开时,此时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未施粉黛便娇艳动人,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因其丰姿艳质、富贵风流,海棠花被称为“花贵妃”,又因其多生蜀地而称“蜀客”,甚至有人认为“梅花占于春前,牡丹殿于春后,骚人墨客注意焉。海棠一种,丰姿艳质,固不在二花之下”。
唐人李坤作《海棠诗》:
海边佳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
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
浅深芳萼通宵换,委积红英报晓开。
寄语春园百花道,莫争颜色泛金杯。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用“仙山”“阆苑”“蓬莱”等词凸显海棠的雍容高雅,寄语百花勿与海棠争奇斗艳。
这里有个故事不得不提一下,据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留下“海棠春睡”的典故,传承至今。
光明图片/瞿明斌
到宋时,海棠的声望与地位达到顶峰。
一代文豪苏东坡对海棠花寄寓了极大的情感,反复写诗著文,寄寓情怀。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的《黄州寒食帖》中写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在苏东坡眼里,海棠花如雪上搽了胭脂那样美丽,于是给它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解语花”,仿佛它能听懂人的痴语。
宋元丰二年(1079),苏东坡遭“乌台诗案”,流贬黄州时作《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等诗数首,其中《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云:“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作者惜其“幽独”,深赏其“嫣然一笑”与清新隽雅。
被贬黄州的第四年他写出了咏海棠的绝唱:“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东坡作为性情中人,对海棠的痴爱也是用情极深。时黄庭坚《跋所书苏轼海棠诗》云:“子瞻在黄州作《海棠诗》,古今绝唱也。”
光明图片/曹忠宏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被雨水打落了一地的海棠,平添了一分惜花伤春之情。
关于海棠诗最著名的还有一首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此诗中海棠小蕾深藏的形象让人回味无穷。
明朝的唐寅,咏海棠却是别出心裁,其《题海棠美人》: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棠花袅袅娜娜聘婷而至,略施粉黛便可让我将一颗真心相送。
绘图/白胖燕
海棠亦是《红楼梦》中最寄情的花,行文时处处不忘。《红楼梦》有一章写道大观园贾探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起诗社,他们第一次所作的诗题就是“咏白海棠”,因此称海棠诗社。诗社的成立初旨是:“宴集诗人於风庭月榭,醉飞吟盏於帘杏溪桃,作诗吟辞以显大观园众姊妹之文采不让桃李须眉。”可从侧面显见作者曹雪芹对于海棠这一意象的把握。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骨,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是因为怕人闻到心事,所以舍了香吗。
世俗喧嚣,海棠依旧不染纤尘,它们有的灿若金星,有的纤如红簪,这些小精灵在微风中调皮的起舞,颇有一种“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让世界是世界,我甘心是我的茧”的从容气度。
三月春盛,烟烟霞霞,行走在这杨花烟柳处,遇到绝色倾城的海棠花,我们一行人不禁羡慕起魏晋贤士或窗下切嗟以攻文,或林下逍遥以娱老的诗意人生。
撰文 | 陈奉金 编辑 | 李瑞阳 陈雪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二十四番花信风
春分: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 二候麦花 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 二候酴醿 三候楝花
(↑ 点蓝字,寻花期)
中华文化溯源
追问与寻觅 开启一段自我确证的旅程
中华文化溯源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光明日报记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