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日报 | “世界文化之窗”第213期
散 文
树葬
子初(德国)
邻居好友泽普病逝,消息传来,身在万里之外北京的我和先生心中伤悲且遗憾不能参加他的葬礼,待数月后返回德国,欲前往村里墓地去祭拜泽普的时候,方才知道他的家人为他举办了树葬。
树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很好奇。在德国传统的殡葬方式业已延续了数百年,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然而,城市和社区的墓地承载量有限,不可能无限量地纳新,故而以每30年续费的方式来吐故。近年来在德国悄然兴起了新兴的殡葬方式,树葬便是其中之一,移风易俗,环保理念。那日,相约泽普妻子安卡一同去祭拜泽普,顺便也满足我的好奇心。
“这是给泽普准备的吗?树林里不让带鲜花哦。”看到我手中的鲜花,安卡立刻说。
我愕然,“不让带鲜花,难道空手去吗?”
“只能空着手去,为了环保啊,没办法。”她很坦然地说。
我们驱车来到50多公里外的一处山林,停好车便向树林深处走去。这一带远离村庄、地势较高、林木茂盛,是理想的树葬场所。越往树林深处走,高大的树干和茂密的枝叶越是遮天蔽日,使林中越发昏暗。
“前面就是了!”安卡说,身旁几棵树上挂了写满字的小牌子,她告诉我们这些树已经被人买下并且做了树葬。再往前走了十几米,她停下来指着一棵树说:“就是这棵树”,我们上前去细看它,其实它只是一棵再平常不过的树,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树上挂着的那块小牌子上写着:“布林德家族之树,泽普·布林德*1947年10月30日至2019年9月30日”,上方还有一块更小的牌子,写着“榆树2473号”,表示这片树林的名字和树的编号。站在树下,想着这就是泽普的墓地了,先生红了眼圈。
“泽普的骨灰盒就埋在这下面”,安卡指着离树两三米处的一块石头说,“摆这块石头是为做标记,旁边的这三块小石头是我和两个女儿克里斯蒂和特瑞莎的祭奠品,喏,这边三块小石头是三个孙辈尼可拉斯、乔尼和马特祭奠他们爷爷的。”那是树根处三块摞起的白石块,五六米远处的一块干树段下摆放了两块小石块,代表了两位女婿。
安卡弓着肥胖的身躯,弯腰逐个整理着这些小石块,又摆了摆那块干树段,然后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尘土,她正了正姿势,对着那棵树低头静默了一会儿,之后抬起头来说:“好了,我看过泽普了!”出乎意料地,她并没有悲悲切切,反而是一脸的开朗和豁达,倒是先生掏出纸巾转过身去拭泪。此时,安卡又低下头在地上找寻着什么。
“你在找什么?”我问道。
“哦,找两块小石头来代表你们俩。”她笑着说。
“我来找吧!”说罢我便在周围搜寻起来。
这一带除了满地的树叶和干树枝,还真是难觅小石子的踪影,大概都被别人捡了去摆在树下做祭品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两块极小的石子,安卡郑重其事地把它们摆在了七八米外一块干树枝下,嘴里还念念有词:“泽普,这是我们三十多年的好邻居和他妻子来看你了。”
安卡告诉我们,他们买下的这棵树,树龄并不很长,可以容纳十位家庭成员在此下葬,越是粗壮的大树价格越高,也可以容纳更多的人下葬。旁边一棵较大较粗的树,牌子上有七个人名和他们的生辰及祭日,树下有三块较大的石块并排排列着,而另一棵挂牌子的树旁边,摆放着一个用很多不同长度的树条和树枝精心拼成的树木造型,是一个人为的祭奠作品。环视四周,目光所及之处尽是类似的用石块或树枝做成的祭奠品,人们极尽能事地发挥想象力,就地取材,在这里金钱似乎失去了优势,现代文明也毫无用武之地。树葬这种殡葬形式移风易俗、返璞归真,更接近生命的本源。
当我们步出这片山林时,一瞬间,一个念头闪现在我脑海,倘若这便是我将来归去的方式,就再好不过了。我心中豁然开朗,感到从未有过的释然和洒脱,脸上荡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小 说
变脸的小狗雷昂
小狗雷昂系列之一
红山玉(加拿大·魁北克)
新邻居迈克托我从我的花店里给他捎带回来三十几个百合种球。周日的早晨我在后院收拾马上要下架的豆角秧,他牵着他家的小狗雷昂过来询问怎样播种这些原长在荷兰的稀缺的品种种球。
小狗雷昂每次在自家草地上玩耍,只要看见我开门出来,它便使出浑身力量狂吠。迈克每次都要训斥它,每次雷昂都像孩童一样呜咽,而且十分不情愿地停下叫喊。
这次雷昂跟着主人迈克到我的门口来,雷昂不仅不叫,而且躲在迈克的身后,低眉顺眼,犹如一个怕犯错的孩子。
我不禁在想,小狗什么时候竟然也学会了人的处事方式?它又如何知道在自己的家里就可以随心所欲,吆三喝四,到了别人的地界就状如老鼠了呢?我始终不得其解。
迈克把狗绳拴在我门口的栏杆上,雷昂睁大了一只狗眼看着我,另一只眼睛紧紧闭合。它时不时地吐下舌头,但还是一言不发,看起来温顺而又谦和。此刻它很像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我把迈克领进我的后院,我指着阳台两侧的空地告诉迈克,这两边原来种的都是百合花。我用手比量着株距,又用铲子挖了一个示范的小土坑。
“哇,你家的院子设计的这么好,有花草,还有蔬菜。像一个城市里的田园一样。”迈克四下看着我的院子惊喜地说。
“我喜欢农村,经营我这个院子,就像看到了我的故乡。”我告诉迈克。
迈克了解了如何栽种百合种球后,便出了我家的门。雷昂跟着迈克走在我家的甬道上,雷昂还时不时地停下脚步,回头看看我,摇摇尾巴,然后再回头看看迈克的后背。迈克稍微一用力拉绳子,雷昂的小短腿才不得不加快速度努力追上迈克。
“迈克,如果你再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过来问我。”我再次叮嘱已经走回自家草地的迈克。迈克笑着说谢谢你了玛丽亚。然后他走过去要打开他前院的栅栏门,雷昂仍然在自家草地上玩耍。
正玩着一块骨头的雷昂听见我俩说话,极其迅速地扔了骨头,朝我再次使劲儿地叫起来。
“雷昂,你坐下。不能这样对玛丽亚叫!懂吗?”迈克温柔地呵斥着他的狗。可雷昂却使劲儿地拽着绳子努力朝我家这侧跑,边跑边叫。好像怕我把迈克抢走一样。我忽然间就想起三年前我家养的那条小狗快乐。快乐只在我家呆了几个月,就在一个夏天的早晨跟着我跑丢了。我印象里我能记得住好多事情,但是快乐跟我跑丢这件事反倒很模糊。
“它在救助中心的时候,是很安静的。我在那里见过它几次,发现它很可爱,才决定领养了它。”迈克跟我讲述着。“可能现在它比较认生吧。”
原来迈克是从宠物救助中心领养了雷昂。看着雷昂这个样子,我终于明白,受过创伤的雷昂或许早已经把迈克当作它唯一的依靠,我只希望雷昂能够尽快忘掉心里的伤痛。
我返回院子里除草,顺着和迈克家共用栅栏的缝隙间,我看见小狗雷昂偷偷地观察着我。只要我一抬头看它,它就快速地跑开。可是过了一会儿,我抬头看向栅栏,从缝隙间却仍然能看见它,它还在观察着我。我不知道这条叫雷昂的小狗为什么对我这样感兴趣。而且每次在门口碰见它,它还是和往常一样,对着我狂吠。迈克不得不一次次地训斥它,雷昂听话地摇摇尾巴,表示顺从的样子。但是嘴里却总是发出一两声低沉的呜咽声,像是跟迈克在争辩一样。
转眼间春天到来了,我那住校的儿子终于放春假回来。当他提着行李从车上下来,在草地上玩耍的雷昂忽然又不停地大叫起来。儿子站在车旁边,目不转睛地看了雷昂好半天。突然他俯身在我的耳边悄悄地跟我说了一句:“妈妈,它看起来怎么那么像咱家送走的那只小狗?你看它的耳朵!”
我使劲揉了揉眼睛,努力睁大眼睛看了半天正在狂叫着的雷昂,我浑身感到有些冷,身子不禁抖了抖。
一年前的那个早晨突然浮现在眼前。我躲在教堂后边,看着小狗快乐朝前边行走着的一个人疾步追去。
诗 歌
情感诗一组
夏婳(美国)
告别
当悲欢无法再相通
彼岸的我
只剩下朝着夕阳的叹息
曾经的故事里
是从不曾拥有主角的台词
离去的那刻
期待可以
在回忆的图画上
抹去我存在的那一笔……
无题
或者是海棠的火焰
点燃了我无望的思念
过去的岁月翻开
抖落风霜
跃出曾经的芬芳
若心也有四季轮回
那昔日的美丽
就是满载春天的灿烂
也承受秋来落英的泥土
往事顺着它
爬藤生长怒放
再寻找归途
循迹间
谢幕的你重又登上了舞台
主导着我的悲喜……
春夜
应该是那雨的铃铛
嘀嗒着我的无眠
窗外芭蕉的落寞疏影
起舞和着这敲打的点点滴滴
我倏地看见
你的样子
恣意丛生在夜的漆黑里
还有曾经的心愿
像孤独的路灯折射的光
越发清晰
也犹如你
去去来来
却从不曾远离
横竖都没跨出过我的心田
翻篇
所有的欢笑眼泪快乐悲伤
天空变了下颜色
就成了遥不可及的过去……
舍不得你给我们之间划上句号
可即便用长长的省略号
也到了最后一点的时候……
是谁将那琴弦拨响
让我仿佛黑夜看到了黎明
却终究迷失了方向
无奈
屋檐下 斑鸠低语
仿如你
轻唤 我的名字
牵念 走出来
顺着炊烟的痕迹
在天空里 翩翩起舞
回忆是遗忘生锈的锁
寻不见开启的钥匙
想抹去 心上厚厚的青苔
阳光很冷这一季不是春天……
唤你
就只想这样
轻声地唤你
在漆黑的夜
在慵懒的晨
用我最温柔的声音
捎上盈盈的笑意
而你无处可逃……
意外
对我来说你是意外
一个充满惊喜的意外
仿如暮秋走向寒冬
万物都在凋零
一转身
却发现你给的
春意盎然……
分别
是的
我会笑着说再见
平静地走出你的视线
我还会把你藏好
藏得犹如你不曾在生命里出现……
我的世界
我的世界很大很大
大到人来人往
却没有人知道在哪个角落驻足合适
我的世界很小很小
从来你一个宠爱的微笑
就点燃了整个天空……
想……
想为你写首歌
写下所有的非爱不可
再为你放飞心中的白鸽
翅膀飞扇处让思念串流成河……
随 笔
疫情下英伦真实生活
静好(英国)
宅家日记 Day 250
11月27日,星期五,晴天。下午,我们去林肯市中心,先生去银行办事,我就去林肯市自由市场看看。
相比英国的连锁超市,我更喜欢逛自由市场,因为这里的食物大都比较新鲜,而且有更多的亚洲食物,也更有活力。
首先来到一个水果和蔬菜摊位。因为上周我在这里买了一盒红提子,又大又甜,才2.5英镑,真是物美价廉。这次想再买,可是没有了。看到有新鲜板栗,我就拿起一袋,问摊主多少钱?他说:“4英镑。”这么大一袋,才4英镑,很便宜,我就买了一袋。可当我将板栗装入购物袋时,发现有几粒长了黑斑,就喃喃地说:“这包里有几粒发霉了。”摊主帅哥马上说:“你从散装的板栗里挑几颗吧。”我没出声,心想算了吧,如今疫情很严重,出来买东西的人很少,在如此冷清的环境里还坚持摆摊,确实不容易。
帅哥见我没回应,就自己拿来一个纸袋,从散装板栗里挑了十来颗给我,说:“这些就当补你那包里发霉的几粒。”我接过道了谢,为答谢他的友好,就又买了一些新鲜辣椒和白萝卜。
来到鱼摊,看到鱼头,我买了两个。在英国,有周五吃鱼的习惯,这一天的鱼通常是最新鲜的。因为,渔船出海作业,一般要一星期,通常会在周四或周五回來,而周末鱼市就休息了。
其实,不仅是在英国,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周五晚上吃鱼的传统,这样的习惯可追溯到宗教缘由。基督教有星期五禁戒食肉的规定,如罗马天主教、东正教、英国国教等,信徒都会在周五、也就是受难日 Good Friday 实行禁食;这是为纪念基督死亡日的忏悔。这项规定,在过去是必须严格遵守的,但现在已渐渐宽松,不过也演变成一种地域性的饮食习惯了。
随后是肉摊,没啥顾客,摊主满脸笑意地问:“女士想买什么?”我笑着答:“想买兔子。”摊主:“对不起,今年没有兔子。”我笑着回谢,没再追问:为什么今年没有兔子?大概是受疫情影响,英国也禁止出售野生动物了吧。
往年的11月中,林肯市中心会举行圣诞灯点亮仪式。因为疫情,林肯市政府决定:取消今年的圣诞灯点亮仪式和林肯圣诞市场,以确保参观和经营该市场的人员的安全。
每年林肯的圣诞节倒计时,从11月下旬开始,一般圣诞点灯活动安排在St Marks Shopping Centre, High Street 和 Waterside Shopping Centre举行。近年来,林肯大教堂的泛光灯LED系统也加入其中,超过500个光源,旨在突显大教堂错综复杂的石雕和哥特式特色,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增添额外的季节性亮点。
林肯圣诞市场始于1982年,是英国最老的圣诞市场,有200多个临时摊位,进行为期4天的交易。每年约有25万各国游客来此观光购物,是林肯市的著名盛事。
林肯圣诞集市,环绕着山间的城堡,夜晚望过去灯火辉煌。人们手握一杯热酒边聊边逛,便能感受到整个山间的温暖和身边的热情,有一种很温馨的味道,摊主和顾客都很友好。
在集市的某个角落,总有一小群人头戴圣诞帽,奏着圣诞音乐,唱着圣诞颂歌;路人驻足观看,看着看着就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唱起来。
不论是满街漂亮装饰的一派热闹,还是几个灯珠简单地点缀节日气氛;不论是一条街琳琅满目的圣诞木屋,还是几个摊位售卖的胡桃夹子圣诞烛台…都把寒冬中的英国,打扮得分外用心,人们穿梭其中,精心准备着属于自己的圣诞节。
点亮圣诞灯,是林肯每年夜晚最美的时候, 市中心的主要街道都挂满圣诞灯光,所有的记忆像电影上映般一幕幕从眼前划过……英国的冬天,伴随着冬令时来临,日益渐早的夜色,似乎就等着11月开始的圣诞灯光来点缀。当斑驳的圣诞彩灯点亮城市的夜空,当一个个富有节日气息的装饰摆满街旁的木质小屋,当每个人手中捧着一杯热乎乎的蛋奶酒……凛冬将至,进入圣诞季,是一年中最暖心的时光。
而今年,因为疫情,大型的公共圣诞庆祝活动都被取消。人们只能在自家房前屋后点亮圣诞灯,怀想往年的热闹。
报纸版面
征 稿
印尼雅加达《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的华文报纸,与美国洛杉矶《国际日报》同属一家。
“世界文化之窗”(B7版)面向海外华人征集纯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纪实、小说、杂文、文学评论等。
作品除署名外,还要标注国别和城市名,作者自我介绍,近照(头像)。
作者限于印尼、中国、东盟国家之外的其他非华语为母语的国家。
由于诸多不便,海外作者无稿费,不寄样报。见谅!
投稿请寄
755792341@qq.com
今日头版
《国际日报》APP
《国际日报》手机新闻网站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国际日报》手机电子版
报纸原版面呈现,具有放大阅读、浏览版面、按日期搜索、多种社交媒体转发等功能。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近期《国际日报》微信版 链接
文学副刊:世界文化之窗 链接
《巴厘之窗》为印尼《国际日报》唯一官方新闻公众平台,《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华文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随《国际日报》在印尼落地发行。印尼《国际日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均由熊德龙博士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