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缅怀不可或缺的雷州半岛船工

陈充 四野子弟 2020-09-13

编者:今年适逢海南岛解放70周年,“四野子弟”特推出系列文章,供回顾和纪念!

本文来源于投稿,作者陈充,原标题《枪林弹雨何所惧?劈波斩浪闯过去》(湛江晚报,2019.12.27)

军队,是成长的大熔炉;

军营,是青春的集散地。

历史不遗忘,青春不散场。

若有感触,欢迎留言分享;

若有故事,欢迎邮件投稿。

记录在,记忆就在;

记录在传播,记忆就在传承。

分享信息,分享观点,只为了一起缅怀先人,铭记历史,启发思维。

1950年3月,解放海南的战役开始。解放军40、43军在州半岛船工舵手、民兵的帮助下,从3月5日到4月中下旬,分四批七次渡海登陆作战。

在数次帮助解放军渡海作战中,一大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船工舵手涌现。他们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上岛后被敌追杀也毫无怨言,他们心中确立了对共产党、解放军的信赖,锻造了无私奉献、同仇敌忾、勇敢无畏、信念坚定的船工精神。在解放海南战役中,南路共有115个船工、舵手英勇牺牲,共有400多名船工、舵手被评为“渡海功臣”,受到政务院和中南军政委员会的嘉奖,有200多人被记大功,他们中年纪最大的76岁,最小的13岁。其中“渡海特等功臣”王长英“渡海作战功臣”李富卿两人还光荣出席了1950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海康、徐闻两县举行的庆功会上,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分别向徐闻和海康赠送了“解放海南,功在徐闻”“解放海南,功在海康”和“有力支前胜利保证”的大锦旗。

无私奉献“不要金钱要奖章”

从1950年3月初开始,船工们得知部队即将打海南岛的消息后,纷纷向部队表示要参加战斗,争取立功。有一个连的24名船工集体跑到连部,对连长、指导员说:“我们保证把船开得快,舵掌得好,把大军送上海南岛!”船老大杨财真说:“我愿意把你们送到海南岛去。海南岛的港口我都熟,不怕黑天风浪大,保证把船开到你们指定的地点”。

128师383团2营的船工自发地挑战应战,要立战功。4连的船工说:“平时立功不出奇,战时立功才算英雄!”“如果遇到危险,我愿意牺牲我个人,也要保证你们的安全。”379团4连有5名船工,自己出钱买酒,请连干部吃饭,要求参战。其中一个名叫杨桂南的船工说:“我啥也不怕,你们发给我手榴弹,打海南岛那天,好一起打仗!”

船工送部队过海,本来是有奖金有报酬的,然而“不要金钱要奖章”成了船工们的响亮口号。

在激烈的渡海作战中,船工们践行诺言,冒着敌舰的炮火和敌机的轰炸扫射,英勇驾船领航,勇敢地把解放军送过大海,登陆时又和解放军一起冲锋陷阵。

第一次偷渡始于1950年3月5日,由40军118师352团的一个加强营的799名勇士组成“渡海先锋营”。参加这次偷渡的舵手是以林望炳为代表的徐闻放坡、许家寮、苞西、三塘等村的80多名船工,驾驶14艘船只。船工们虽是第一次参战,但非常沉着、机智、勇敢。

黎明船只将要靠岸时被敌机发现。敌机对渡海战士狂轰滥炸,三塘港船工陈刘保不幸中弹牺牲,多名船工受伤。舵手林望炳在与大军强行靠岸登陆时,左腿被敌人子弹击伤,鲜血染红了一片海水。解放军给他包扎时,他说:“我个人没关系,赶快登陆要紧!”部队同志登陆后,他忍着伤痛争抬伤员。次日14时,船工将渡海先锋营送上海南岛,在白马井一带冒着敌机、敌舰和地面密集的炮火抢滩登陆成功,林望炳又率领40多名舵工和掉队的战士冲破敌人重重封锁线和大部队会合。

同仇敌忾“过去受压迫,这回要报旧仇”

40军某部三营一艘船离岸不远时,帆绳被敌打断,船工杨某某,不顾敌人机枪扫射,勇敢地爬上桅杆将帆绳接驳好,船又扬起风帆前进。29号船全体船工在登陆时,不顾敌人严密的火力扫射,在没腰深的水中来往数次帮战士往岸上扛炮弹、扛粮食。船工莫得书登陆后拾起敌人丢下的冲锋枪随部队冲锋,说:“过去我受到敌人的压迫,这回我要报旧仇了”。

熟悉涠洲地形的船工李玉男,在部队登陆时主动帮助三营长带路截击逃敌。袭击涠洲岛的胜利,增强了船工的信心。船工潘某正说:“这次打涠洲岛给了我许多经验,将来一定要参加打海南岛,争取立功获奖旗,不但要去,还要用我这只船把俘虏载回来!”伦世祥在攻打涠洲岛时立了一大功。后来他又驾船参加了解放海南岛战役,共荣立大功3次,小功2次,被誉为渡海作战“大英雄”,受奖“渡海英雄”锦旗1面、立功证章1枚,奖状5张,于1950年7月光荣出席广东省战斗模范大会。

1950年4月17日2时至6时,解放军在海南岛的临高角、林诗港、圣眼角、玉包港、雷公岛一带登陆。在靠岸登陆时,有20多名战士陷进岸边深潭,眼看就要没顶,船工邓长鸿、姚世竹、姚世福等不顾敌人机枪扫射,跳入深潭,救出这20多名解放军战士。登陆后,部分船工随军战斗,追击残敌,直至整个战役结束。

在4月16日大规模渡海作战中,从海南潜渡到南路支援解放军渡海的船工也表现得非常出色。当晚海南的黄华户与其他船工驾着船送解放军渡海,但船只航行了30里就碰上了浓雾,风也停了,船工和战士只能划橹摇桨前进,黄华户等船工驾驶的三艘船只与船队失去了联系。

天破晓将要靠岸时,船被敌人发现,密集的阻击火力向船上射来,敌舰也从侧翼向着三艘船开炮。炮火纷飞中,一颗炮弹落在一艘船上,几个战士和船工被炸伤了。黄华户拿出绳子,跳进海里,船工周振朝也跟着跳下,两人拼命拉着船前进。

密集的炮火在周围掀起了朵朵浪花。一块炮弹片擦伤了黄华户的右腿,他忍住伤痛仍用力拉船,一心要使战士们迅速登陆作战,抢占滩头阵地。

当战士冲向岸边时,敌人的飞机飞向岸边扫射和轰炸,受伤战士和船工坐的船靠不了岸,黄华户毅然决定将船划回海北,送伤员治疗后,再用船载运下一批解放军登陆。这时,他和其他船工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饭和休息了,仍忍受着伤痛、饥饿、疲劳,顶着风摇橹将伤员送回北岸。上岸时,他们已累得两腿发软,站立不稳了。当部队首长要颁发奖金给他们时,黄华户等船工婉拒不受,说:“大军帮助我们老百姓解放海南岛,比什么恩情都大!”

勇敢无畏“我若牺牲了你们掌舵,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船工在作战中也表现出勇敢无畏的精神。1950年3月10日,43军128师383团一个加强营(渡海先锋营)1007人在团长徐芳春和政治处主任刘庆祥的率领下,分乘由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船工分队王长英率领的21艘战船,从硇洲岛淡水港冒雨启航,直向海南岛驶去。

船队航行到琼州海峡东口主航道时,突然风雨大作,波涛翻滚,船在风浪中剧烈颠簸。当时王长英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虽然全身湿透,却没有半点倦意,他凭借高超的驾船技术和丰富的海上航行经验,紧紧把住船舵,协助指挥员指挥船队奋力前进。这时船队已被风浪冲散了,团长徐芳春和政治处主任刘庆祥所乘的船队与营长孙有礼和教导员王恩荣所乘的船队互相失去了联系。但是,各船船工仍然沉着地驾驶船只与狂风暴雨搏斗,10个多小时后,船队又继续前进,不久后被守敌发现。轻重机枪开火了,迫击炮弹击落在海上掀起了水柱。王长英他们与8条战船上的300多名战士一起在惊涛骇浪、枪林弹雨中毫无畏惧地用力划船前进,王长英稳稳地把着舵,严肃地对两位副舵手说:“不要慌,现在最要紧的是把舵掌稳,冲上岸去。我要是牺牲了,你们就马上把住舵,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一定要把大军送上海南岛”。战船在王长英等人的驾驶下冲破层层火网向彼岸前进。快靠岸时,300多名英勇的健儿跳下海,似潮水般涌上滩头。先锋营一部在赤水港成功登陆,王长英及船工们又忍住饥饿运送炮弹,抢救安置伤员。不久,王长英又奉命带领4名船工,从海南岛偷渡回雷州半岛,再次参加了渡海作战行动。

为加速解放海南岛,15兵团以邓华司令为首的渡海前线指挥部,组织40、43军的8个团、约2.5万人渡海大军,于4月16日分乘410多艘木、机帆船,在徐闻南部海面起渡正面向海南岛进军。23时许,敌人发现我军强渡,集中在岛上的飞机、兵舰进行阻击、拦截,船工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弹雨,紧紧把住舵,在部队首长的指挥下,有力地配合部队歼敌。海康县船工李富卿驾驶的船受敌舰三次拦阻,但他凭着熟练的航海技术与敌斗智斗勇,驾船逼近敌舰,使敌舰无法发挥其优势火力,重武器变成“哑巴”,船上的解放军则集中轻重机枪、冲锋枪,手榴弹,向敌舰袭击,一艘敌舰被击伤,其余敌舰也招架不住,只好逃跑,船工驾驶的木帆船紧追不舍至海口岸附近,成为用木头船战胜现代化兵舰的典型战斗。海南岛战役结束后李富卿被评为“渡海作战特等功臣”,他驾驶的战船被授予“李富卿英雄船”荣誉称号。

信念坚定 牺牲前还不忘用脚掌舵

1950年3月31日,43军127师加强团3733人分乘460多名船工驾驶的88艘木帆船,在徐闻的柳尾港与博赊港一带扬帆起航。航行途中与3艘敌军舰遭遇,舵手驾驶着9艘打敌舰的护航木船勇猛地向敌舰冲击,掩护主力船队前进,不幸两艘被敌舰击中,船上的船工和解放军指战员全部光荣牺牲。徐闻县白龙乡青安村舵手包振伦驾驶的指挥船在敌舰的炮击下,船上的船工大多牺牲,只剩他一人掌舵。他也受伤,战士们为他包扎好后,他又咬紧牙关,忍受疼痛,坚持把渡海战士送上岸,包振祥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牺牲时双手紧紧握住舵把。

4月1日,43军加强团在海口以东塔市一带登陆,杀退阻敌后与琼纵及先前登陆的部队胜利会师。但追赶敌舰的几艘木帆船约两个连的解放军战士和船工在海口的白沙门登陆时遭到敌人一个师主力及空军的攻击,30多名船工与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同敌人展开殊死战斗,一直战斗至弹尽粮绝,除12名战士和船工泅水突围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船工队长符炎同志在坡田附近不幸受伤,但他始终不肯退下火线,依然和队指导员欧龙腾坚持护送18名重伤战士撤退,后受到43军和127师的通报表扬,被评为“渡海作战特等功臣”。3月6日将43军的渡海先锋营送上海南岛后的王长英按党的指示又率4名领航船工潜回东海岛,与支前司令部一起动员组织150艘船和300多名船工,于3月31日再度领航摇橹送数千名解放军渡海作战,又一次胜利地完成了艰巨的任务。王长英两次率领船工帮助解放军登陆海南岛获得成功,海南岛战役结束后,王长英被授予“渡海作战特等功臣”。

在4月16日的大规模渡海作战中,五十多岁的老船工包振祥,面对着洒在甲板上的弹雨毫无惧色,稳稳地掌着舵,驾驶着木船在敌炮火下前进,并且鼓励他的同伴:“不要怕!”船离岸边只有两百米了,敌人的一颗子弹从他的腹部穿过。这位老船工不动声色地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实在坚持不住了,才慢慢地倒下去,仍然用两条腿夹着舵,保持船的航向直驶海岸,这只战船就是在他遗体的操纵下登陆的,最后一个离船的解放军同志,走到他身旁才发现他已经牺牲了。

声明:资料来源于投稿,版权归作者所有。

至德功将,军旅漂泊,自强不息,惟朴惟慈。

时光匆匆,往事渐渐模糊……

大时代下,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小历史。

欢迎推荐资料,欢迎分享故事、感悟。

想看留言的,可以往下拉拉,如果看不到或者看不过瘾,欢迎留言。

投稿:siyezidi@126.com


【推荐文章】


历史,总应有不同的角度,有容乃大。毛主席说:“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如果发现不同的观点,敬请理性分析论证,避免感性宣泄攻击。自己说话,也让别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这,才是自信该有的样子。

  点击“在看”,让更多的人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