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修行路上的快乐 | 吉祥尊者

吉祥尊者 欢喜觉悟 2019-05-04

提升的路程

通往涅槃这条路是要有信心才会继续走下去。有人想:“涅槃这东西太遥远了,万一它是错的,我怎么办?万一这个涅槃……”有些现代人会这样质疑。疑心重的人会想:“万一走下去后发现这个不是我所要的怎么办?”其实,在学佛的路上,我们并不是走到最后的顶峰成为阿罗汉之后才会快乐。我们一路上学佛,学一分就会有一分的快乐,学两分就会有两分的快乐。我们越了解苦,我们越不苦;越了解苦,我们越快乐。放下一分就有一分的清净;一分的清净带来一分的快乐。


整个修行、提升的路程是怎样的呢?举个例子:某一个人在开始时满脑子充满暴力思想,想要伤害人,要杀人,要做坏事。听闻佛法之后,他想:哦,佛法讲不可以杀人,不可以害人,不可以作奸犯科,做了会得到恶报。他就想办法压制自己的恶念。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他有太多能量,有想要作恶的心。于是他想:好,我去跳霹雳舞,让我发泄,让自己累到完全不能去想做坏事。于是他从一个很严重的恶走向一个比较轻微的恶。那终究还是恶,还是不善的心,因为疯狂跳舞的时候还是有一颗混乱的心。可是比起每天想着要杀人就好很多。之后他想:哎呀!这颗心仍是很混乱的,佛教里的师父说听这种剧烈疯狂的音乐是很不好的,我应该再调理一下我的心。他就去听轻音乐,那就是另一种进步。听轻音乐后,他想:哎呀!这还是有所执取,如果能够的话我要去守八戒。他就去守八戒。他享受守戒、布施、听法,享受读经的快乐。他的人生又走向另一个层次。此时他的善行带来真正清净的快乐。


然后他再进一步想:我要去禅修了。他就因此得到禅修的快乐。禅相开始出现的时候,他得到禅相的快乐。当他进入初禅的时候,他得到有喜有乐的快乐。然后慢慢地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提升,到后来连乐受也放掉,走向舍受。舍受是更殊胜的,虽然它不是乐受。有三禅和四禅经验的人,肯定会讲四禅比较殊胜,没有人会讲三禅比较殊胜。三禅的禅支是乐、一境性;四禅是舍、一境性。舍、一境性肯定是比乐、一境性还要殊胜,可是它并没有乐受。整个修行的路程是这样以一个取代之前的那个,以更高的一个取代较低的一个方式来提升。这样比较容易,也比较好。你没有打压自己、强迫自己,而是给自己一个更殊胜、更清净的快乐。


接下来是智慧的快乐。止禅的快乐还是建立在压制上,不要去看苦。观禅是用智慧去观照,去面对生命的真相、生命的苦相,心因此获得解放而得到快乐。因为看清了生命的无常、苦、无我,你会放下了恒常的妄想。生命本来就是有生灭;在快速的生灭无常之中,有一种逼迫的苦性和不圆满。你看清了,就会把不合理的期望放下,把对生灭因缘追求恒常快乐的妄想也放下。体证无我、看到无我的时候,私心、对自我的妄想也会放下。那颗心慢慢就会解放,它是自然的。这个放下是快乐。


因为无明,我们一直以为有一个“自我”。 我们不惜一切地满足自己的“自我”,以为这样可以得到快乐。这种“自我”的满足是建立在幻相上的,它眼前似乎使我们快乐,可是最终卻带给我们痛苦。反之,如果快乐是建立在生命的真相上,看清了无常、苦、无我之后,心得到解放,我们自然体证到安然和快乐。那种快乐不同,你越看清楚真相你就越快乐,它是别人夺不去的。如果蒙蔽自己不看生命的真相,你只能逃避得了一时。最终当我们面对生命的真相——无常、苦、无我的时候,还是得受苦。如果我们勇敢的面对,有善巧、有定力、有正念、有智慧地面对生命的真相,我们将得到任谁也夺不去的快乐。而且从此以后,生命里面所显现的一切,所出现的一切都在带给你这种智慧,这种内在的充实、法的力量。这个生命那时是最安稳的。



往期图文:


雷瓦达尊者 | 心领导世间

四界分别观的疗愈力量

《喜满禅心》此生我只为完成当年对佛陀许下的承诺(终)

菩萨道行者谈菩萨道

善心美德可以中止不善业并带来成功和健康

临死业--临终很难控制住自己的心念

菩萨内心的十六种倾向

菩萨的波罗蜜


     住于欢喜 走向觉悟      欢迎关注NandaBodh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