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匠心好食|知青村:玉米饼子致青春

2016-02-03 孙岩岩 好食记


这是食记君为您分享的第101期匠心内容;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haoshiji001关注。



念念不忘·郑州味儿


因为一个人,我们会爱上一座城。

因为一道美食,我们会在这城里扎根。

那一道道流传不衰的美食,

构成了这个城市独一无二的消费史。

沿着这清晰的脉络,

我们可以触摸到属于这个城市的温度。


从1月25日起,好食记推出“念念不忘·郑州味儿”系列。

让我们用岁月发酵的呈堂证供,为这个城市生生不息的美食做传。为我们记忆中相互陪伴的老日子做传。


系列之九『玉米饼子


提起玉米饼子,你可曾想起那口大铁锅?


大铁锅贴玉米饼子,记录了几代人的往事。


它是过去人饭碗中的稀罕物,也是当今人餐桌上的新鲜食。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1)


有一种怀旧风是父辈的追忆,有一种吃法是公社大锅饭。


80后的我,没有经历过那段难以理解的岁月,只能从父辈的只言片语和荧屏中,感受那些年的人和事。


六七十年代是父辈们的青春期。那时吃饭都是头等要事,吃不饱,哪有力气干活。


“那时候,玉米饼子可是好东西。”这是家中老父亲常常念叨的话。


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人大多喜欢忆苦思甜。不知从何时起,郑州市面开始出现怀旧饭店,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知青村。


宽敞的一楼大堂里,穿梭着身着红卫兵军装的服务员,菜单上具有历史印记的美食,分分钟将人带入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店内的店员让人有如回到那个红色的淳朴年代


来知青村,必点玉米饼子,这是来这里吃饭食客们的习惯。


知青村的玉米饼子有个特殊的名字——老鳖靠河沿。这名字是对大铁锅贴玉米饼子制作过程的形象比喻。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知青村的玉米饼子成了郑州人最爱的老吃食之一。



▲玉米饼子贴在铁锅一圈,中央是水,造型就像“老鳖靠河沿”


(2)


周二的傍晚,郑州花园路上陷入拥堵。花园路上的知青村饭店里热闹起来。


知青村酒店董事长周运友,50后人。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当过知青。每次回忆过去,红薯面、玉米饼子,都成了他心里磨不掉的印记。


当年,周运友作为回乡知青,在老家知青农场做过一段时间负责人。那年月,知青的日子和当地老百姓差不多,连基本温饱都难以解决。平日吃的最多的就是红薯面,以至于许多50后至今回忆起来,都对红薯面心有余悸。



▲现在较为吃香的红薯面、红薯馍在当时被人吃腻了


周运友说:“那时老百姓的主粮是红薯面,玉米面是非常稀有的。平日里每周能吃上几次玉米饼子就很不错了。”


玉米饼子,顾名思义,就是用玉米面和面,贴在铁锅壁上炕熟而成的一道美味。


周运友带领的知青农场,曾经因为大量种植玉米,农场里的知青们基本每天都能吃上两顿玉米饼子。在那个年代,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幸福。


文化大革命结束,知青陆续回家。知青农场没了,周运友却有了下海经商的念头。


1988年以知青村为名的酒店在驻马店出现;2002年,周运友和他的知青村来到了郑州。


无论是店面装修,还是餐单上的美食,这里的氛围都能神奇地把食客带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回忆里。


尤其是那块极具时代感的玉米饼子。



▲知青村大酒店和它的招牌美食--玉米饼子


(3)


知青村的玉米饼子是店里的招牌,后厨也专门划出了制作玉米饼子的独立操作区。


两口大铁锅,三个女厨师,一天马不停蹄地做饼子,还经常供不应求。


知青村的玉米饼子配料很特别,做出的饼子味道总跟别的酒店不一样。因为属于商业机密,后厨师傅不肯多说,只透露:这玉米面糊糊是玉米面、小米面等几种原料混合而成的。


和好的玉米面糊,需要等锅底的水沸腾,方能开始贴饼。做饼子,需要现做现团,然后迅速贴到铁锅壁上,再快速按压成形。


韩梅和李娇在知青村做玉米饼子已经整整12年了,技艺娴熟。每次贴饼,随手团出的面团,随便上称一称,都是1两半左右。做出的饼子,无论是大小、厚薄,还是形状,基本都相差无几。



▲在锅底加水前,就已经准备好面团,待水开,便迅速揪出一团贴到锅上


贴玉米饼子绝对是门技术活,一不小心,手就会碰到滚烫的铁锅壁上,烫伤手腕。在老师傅的手腕处,曾经烫伤的疤痕已经变成了黑色。


“因为玉米面糊是死面,需要现做现团饼,这样做出来的饼子口感才更好,更软润。刚开始做饼时,难免烧到手,时间久了,熟练了,基本就不会被烫伤了。”说起这些,韩梅显得很轻松。


老师傅手上的伤已成旧伤,刚学习几月的新师傅杨九媚手上却还挂着红色的新伤。



▲手腕处烫伤的痕迹已经变黑


三位厨师相互协作,麻利的团面,贴饼。


玉米饼出锅,一面焦黄,一面柔软,谷物清香的味道扑面而来。若再配上店内特制的辣椒酱,可谓口口生香。


这样一块小小的玉米饼子,足可以和山珍海味相媲美。


我们在餐桌上,评论一种美食如何好吃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制作师傅的付出。当有幸在知青村后厨,亲眼目睹小小玉米饼子制作过程后,再拿起这块饼,似乎更觉得珍贵。



▲食物只有带了制作者的温度和用心,才能真正称为美食


文|孙岩岩

编|张慧子 


『匠心地图,想去品尝美味的伙伴们看这里』

匠心地图

高记知青村大酒店

四川郑州市 金水区花园路与纬五路交叉口向南50米路东





『点击蓝色字样,查看往期系列』


匠心好食|牛头都烹了。马面,你怎么看?

匠心好食|姑娘,请坐上南瓜车,我已为你备好面

匠心好食|雪天,让我们与羊肉汤“狼狈为奸”

匠心好食|这世上,总有一些美食,像小太阳

匠心好食|三十年的功夫,河南人的一碗清真烩面

老字号|葛记焖饼:老葛常坛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均属原创,版权属于观素文化创意工作室。

欢迎转发朋友圈,欢迎提供美食线索。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投稿及商务合作,请留言微信后台或发邮箱:1572889817@qq.com

或者加微信zhzdym进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