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 (Peptide-Drug Conjugate),即多肽偶联药物,相比较目前热门的抗体 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ADC)[1],PDC分子量更小,不易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与抗体生产的复杂工艺过程相比,PDC更易合成与纯化,有效降低大规模生产的成本等优势,且生产更易标准化,其已逐步开始成为下一代靶向药物开发浪潮中的杰出候选者[2];针对ADC在临床使用中的挑战[3],PDC相比ADC具有更准确靶向性,更好的治疗窗口及安全性(见表一)。
表一 PDC与ADC的比较优势
基于药物发现、规模生产及临床优势,PDC技术已经在多方面取得进展,通过 AI设计及化学修饰且成药性更好的靶向多肽可以与蛋白质、多肽、抗体、核酸、小分子(抗肿瘤、免疫调节剂)、核素等偶联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显示出技术应用的无限想象力(见图一)。图一 PDC技术无限想象空间
目前,BigPharma Novartis,AZ,Roche等已经布局,多肽类的创新技术公司Peptidream、Bicycle等技术领先公司更是与制药大公司及其他相关技术领先企业展开在基因治疗、肿瘤化疗、肿瘤免疫等多方面合作(见表二),预示多肽靶向技术未来无限的想象空间。表二 全球近二年PDC相关交易与合作
从资本市场,Bicycle与Peptidream的市场表现看,其市值均呈现远超市场的增长(见图二、图三);特别是两家以领先技术平台为核心的公司的单一技术交易金额就超过公司市值(例如:Bicycle与Genetech技术交易额为17亿美元+Royality,同期Bicycle市值为16亿美元;Peptidream与武田技术交易额为 35亿美元+Royality,同期市值为30亿美元);这一点,值得中国国内创新技术公司深思。图二 Bicycle Therapeutica(Nasdaq:BYCY)的股价表现
图三 Peptidream(TSE:4587)的股价表现
PDC及多肽的发展目前大多处于临床阶段,面临着各种技术的挑战[4],从以上 PDC的技术特征及与当今快速发展的ADC的比较,尤其是合成生物学、靶蛋白晶体结构的进一步明确等技术进步的推动,预示PDC会进入更快发展阶段[5]。构建靶向多肽的技术平台也将使PDC的技术应用前景更加广阔[6]。1、从技术层面将扩展至偶联小分子、蛋白、RNA、抗体、核素等;2、从临床使用,几乎可以涵盖肿瘤、肿瘤免疫、抗感染、呼吸、罕见病等,体现了技术进步的临床价值。多肽偶联物(PDC)、新的递药系统创新技术等被列入近期国家九部委【“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这一方向的开发将获得政策支持。[1] 智肽生物,陈昌发.一文读懂全球已批准的14款ADC药物及偶联技术.生物制药小编,[2] 智肽生物,陈昌发.PDC无限想象空间:全球在研多肽偶联物(PDC)详细介绍(待发表)[3] 智肽生物,陈昌发.ADC药物面临的挑战.生物制药小编,2021.12.11.[4] 智肽生物,陈昌发.FDA对Oncopeptides多肽偶联物Pepaxto临床警示分析.生物制药小编,2021.9.28.[5] Peptide-Drug Conjugates with Different Linkers for Cancer Therapy. J Med Chem. 2021 Jan 14;64(1):216-232.[6] Peptides as a platform for targeted therapeutics for cancer: peptide–drug conjugates (PDCs). Chem. Soc. Rev., 2021, 50, 14801494.作者简介
…………董志超(智肽生物创始人、CEO)
曾任复星医药副总裁,张江创新研发基地总经理;曾在多家生物、化学、天然药物制药企业担任董事长、总经理(CEO)等职务,曾在第二军医大学从事8年教学科研工作。2021年8月成立智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多肽偶联物及活性多肽方向,公司已形成“新技术(AI+类器官芯片)+多肽递药系统创新技术平台”,拥有多项多肽小分子偶联物、多肽siRNA偶联物知识产权。
仅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文中图片、视频为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网络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13651980212。微信:27674131。邮箱:contact@drugtimes.cn)。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