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加快推进创新发展数字化转型

陈凯华 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 2023-03-28


文章来源:IDG Journey

作者:陈凯华,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数字化不但会促进创新发展经济体系内原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同时引入数据这一新的生产要素,会增加生产要素新组合,产生新的生产函数,将有助于创新的发生与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数字化发展,能为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提供持续动力。我们需要依靠数字技术的创新驱动,不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催生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科技革命带来数字化转型契机


当前,由数字技术等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由导入期转向拓展期,这也将为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能、新机遇。



第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将为科技创新提供资源和平台基础,不仅会促进数字技术的飞跃式发展,还将推动数字技术与其他技术交叉融合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科学和工程有机结合,推动了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研范式。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不断融合、叠加和迭代升级的过程中,为其他技术领域发展提供了高经济性、高可用性、高可靠性的技术底座,构建起一个数据驱动的平台化、生态化的基础设施群,使得技术迭代的频率更高、相互依赖性更强、整体功能演进的速度更快。


第二,新一轮科技革命助推产业创新发展,不仅促使数字产业化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还助力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指出,我国数字产业化总体实现稳步增长,2019年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规模达7.1万亿元,占GDP比重7.2%,同比增长11.1%。与此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链条改造的产业数字化进程在不断加速,推动了产业组织模式的变革,促进了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的产业资源配置优化,这一变革在产业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经济社会运行最根本特征。


第三,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社会创新发展,重塑教育、医疗、交通、环境、行政等发展动力和治理模式在教育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助力优质教育资源升级、共享,推动教育均等化,建立全新的教育治理模式。在医疗领域,新技术发展为医疗创新打开全新窗口,将有力推动整个医疗体系从检测、诊断、药物研发到医疗管理的整体变革。在交通领域,以全面、全量、实时的多源大数据为基础的“云-边-端”全栈技术融合创新,将不仅为当下精细化、智能化交通治理需求提供解决方案,还将赋能面向未来交通场景演进的全生命周期治理。在政府治理方面,政务大数据的整合、开放、共享,辅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将有助于构建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的高效人机协同治理体系。



数字化将重塑创新发展经济体系


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据作为一种核心生产要素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首先,数字化将扩容和优化创新生产要素体系。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这一意见使创新发展经济体系的要素构成发生重大变化。与传统生产要素不同,数据要素具有非竞争性、非稀缺性,而且数据要素的价值与数据的规模和丰富程度显著正相关,数据量越庞大,数据的价值也就越高。数字化可以显著节省人力、资本等其他要素的使用成本,降低要素供给和要素需求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使要素供求双方的精确匹配,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其次,数字化将促进创新发生与发展。数字化不但会促进创新发展经济体系内原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同时引入数据这一新的生产要素,会增加生产要素新组合,产生新的生产函数,将有助于创新的发生与发展。数据在流转和扩散过程中将会产生新的数据,使得数据要素表现出不断迭代、自我增值的特性,将进一步促进创新发生与发展。


再者,数字化将改变创新方式和动力。一是优化知识的生产过程。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动传统实验科学、理论推演、计算机模拟等科研范式向数据驱动的科研范式转变,同时,可实现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即时反馈给知识生产部门,使知识生产更好解决现实需求。二是增进不同创新要素、创新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改进创新体系内不同创新要素、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协同共生、创新导向的创新生态系统,有效促进创新技术的商业化和价值创造过程。



中国数字化转型的内外环境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主要国家和组织纷纷推进创新发展数字化战略,将其作为发展的优先事项进行战略布局,重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转型的良好软硬件条件有的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化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和布局。如2020年8月发布的《美国2022财年发展与创新预算的优先事项与跨领域行动备忘录》指出,美国将陆续针对未来数字技术加大资助力度,尤其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通信网络等领域;有的国家正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如欧盟从建立统一数字市场的角度出发,协调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有的国家正推动行政领域的数字化建设,加快数字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国外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为我国创新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范例。从国内环境看,我国数字化转型也有内生动力。


从科技创新发展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看,在科技发展层面,我国迫切需要新的科研范式推进科技发展。传统基于单个主体、集中研发式的科技发展模式难以实现科技赶超。数字技术能够推动集中研发和网络化、分布式研发并行发展,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研发合作,有助于解决复杂科学问题,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科技管理层面,随着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效利用创新资源成为我国科技管理的迫切要求。通过构建数字监测平台,可以整合不同产业、区域、部门的科技信息,对科技发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提升科技管理效率。在科技成果转化层面,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始终不高,其重要原因在于科技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导致科技部门难以知晓产业部门的技术需求。通过构建数字科技服务平台,可实现科技部门与产业部门的信息对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从产业创新发展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看,目前我国产业创新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迫切需要数字化转型。一是我国多数行业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动力不足。我国传统行业企业大部分尚处于工业2.0阶段,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差距明显,迫切需要数字化转型来改造实现工业3.0,进而才能够进入网络化、智能化的工业4.0发展阶段。二是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国际竞争力。当前,我国较多制造业企业仍然处于机械化和电气化状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各项成本不断增高,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正逐步下降,迫切需要企业不断创新、提高生产运营效率,重塑竞争力。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的内在需求,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社会创新发展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看,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公平、效率、质量等问题可通过数字化转型解决。在教育方面,我国教育资源稀缺,且存在严重的分布不均衡、不充分问题,导致区域教育资源供需之间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优质教育跨区域、跨层次的升级与共享。在医疗方面,我国传统检测技术与医疗服务体系效率较低、质量欠佳,医疗资源与医疗水平在区域层面也存在显著差异,迫切需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提升医疗检测与服务水平,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医疗体系。在政府治理方面,我国政府部门行政壁垒多,存在数据共享难、业务协同难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数字化转型以协调部门间关系、提升行政效率和政务服务质量。



多措并举推动创新发展数字化转型


现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发展要从过去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需要利用好数据这一资源,多措并举推动创新发展数字化转型。除了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攻关,深入推进产业和社会创新发展的数字化转型,还要加强国家数字创新体系和数字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研究。


一方面,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攻关。一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5G、数据中心、软件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万物互联的数字基础设施供给体系,扩大数字经济的应用场景,构建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能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三元互动的新模式,在国家层面成立全区域、多层次、多部门、多方面的科技创新信息平台与多元开放的科技管理创新平台。通过构建国家科技创新大数据仓库、制定科技数据搜集和使用管理办法等方式,保证数据的科学搜集和有效整合。二是加强数字技术研发。加强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基础技术的研发,推动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标准制定,鼓励成立数字产业创新联盟,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维度为数字技术的研发创造良好环境。


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产业创新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一是引导数字产业健康发展。支持数字产业化发展,在平台建设、监管制度等方面实施差别化政策,培育一批数字龙头企业,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制定数字产业发展负面清单,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支持数字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改造生产和经营方式。二是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引导机械制造等实体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企业在研发设计、组织管理、产品生产、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改造,评选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以形成示范效应,打造数字化产业和区域集群。深入实施“互联网+”“大数据+”工程,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再者,深入推进社会创新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一是建立数字化公共卫生体系。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监测、追踪和分析作用,并深入应用于基因工程、新药研发等科技项目,建立全数字底座的公共卫生体系。二是建立数字化教育体系。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上网、上云,打破传统教育资源的时间性、空间性约束。推动数字技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为实施数字中国战略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建立数字化交通体系。推动构建数字化交通信息采集、传输和管理体系,推动全量数据平台建设与云端互联的交通感知网络建设,实现机器视觉、人机协同、自动调控的智能交通体系。四是建立数字化政府治理体系。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通政府、社会、个人间的信息共享渠道,建立“自下而上”的精准研判、高效服务的政府治理体系。


最后,加强国家数字创新体系和数字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研究。一是加强国家数字创新体系研究。从主体构成、知识特质、主体之间的联系等角度出发界定国家数字创新体系的内涵,包括数字科技创新体系、数字产业创新体系、数字社会创新体系等。在此基础上,围绕数字创新体系的结构、边界、功能等方面,分析数字创新体系与其他科技创新体系之间的差异及相互作用关系,思考如何将数字创新体系与其他科技创新体系融合,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二是加强数字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基于数字技术的融合型、自生长性等特征,研判数字科技创新需要的条件和政策环境,从创新要素、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绩效等层面建立评估数字科技创新政策的指标体系和框架,探索数字科技创新政策与其他科技创新政策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而构建我国数字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END 。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往期文章

数字经济周刊·第3期| 2021.02.15-02.21

数字经济周刊·第2期| 2021.02.07-02.14
数字经济周刊·第1期| 2021.02.01-02.07

兴盛优选:社区团购明星

“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正式稿简评
快手首轮投资人五源资本张斐:多数人惊叹算法威力,少数人理解网络结构 |捕手志

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长沙!长啥样?快看!

狠人张一鸣:字节跳动一路狂奔,每一步都深深打上了张一鸣的烙印

实践前沿|李子柒的成功绝非偶然,背后折射出什么现象?

评吕本富“增长的逻辑——竹节管理的哲学”立春演讲(吕晶华-美国卡耐基智库访问学者)

吕本富教授:以竹节哲学解读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

数字经济,“十四五”新引擎!

实践前沿 | “裂变先锋”拼多多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学术视界|数据的价值创造和经济价值测度

重磅发布|2021达摩院十大科技趋势(附报告全文)
《管理世界》| 商业模式创新如何塑造商业生态系统属性差异?——基于两家新创企业的跨案例纵向研究与理论模型构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