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阿拉伯史研究 | 李荣建

李荣建 中东观察员 2021-03-17

来源:本文内容综合自:

1.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阿拉伯史研究》,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学术年会,2008年10月,作者:李荣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2.《近30年来中国阿拉伯史研究综述》,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04期,作者: 李荣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方长明,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阿拉伯史研究进入活跃期。阿拉伯通史、断代史著作接连面世,地区国别史、专门史著作相继出版,阿拉伯史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下面从三个方面小结有关成果。


一 、阿拉伯史著作述要


近30年来,中国世界史学家编著的世界通史著作或教材中,均含有关于阿拉伯历史的章节,这里略而不论。此处仅提及中国阿拉伯史研究专家编撰、出版的一系列阿拉伯史著作、教材,其中,阿拉伯通史有:北京大学郭应德教授的《阿拉伯史纲610-19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西北大学彭树智教授主编的《阿拉伯国家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北京外国语大学纳忠教授的《阿拉伯通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第1版)、《阿拉伯通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99年1月第1版), 彭树智教授主编的《阿拉伯国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等。断代史著作有:郭应德教授的《阿拉伯中古史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杨灏城研究员的《埃及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杨灏城研究员等著的《纳赛尔和萨达特时代的埃及》(商务印书馆1997年7月第1版),内蒙古民族大学姜桂石教授主编的《战后中东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云南大学肖宪教授的《1945年以来的中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等。地区国别史著作有:彭树智教授主编的《二十世纪中东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13卷本《中东国家通史》(商务印书馆2000-2004年版),以及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姚大学、王泰主编的《中东通史简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等。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出版的成果也较多,其中有: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纳忠、史希同、朱凯的《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杨灏城主编的《宗教与世俗——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人民出版社200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蔡伟良教授的《灿烂的阿拉伯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北京大学孙承熙教授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纲》(昆仑出版社2001年), 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曲洪的《当代中东政治伊斯兰:观察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四川师范大学许晓光教授的《天方神韵:伊斯兰古典文明》(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吴云贵的《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钱学文研究员的《简明阿拉伯伊斯兰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李伟健的《伊斯兰文化与阿拉伯国家对外关系》(时事出版社2007年),以及武汉大学李荣建教授的《阿拉伯文化与西欧文艺复兴》(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等。


在专门史方面,研究领域涉及阿拉伯哲学史、阿拉伯国家政治经济史、阿拉伯国际关系史以及人物传记等方面。主要有:山东大学蔡德贵教授的《阿拉伯哲学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年9月第1版)、李振中、王家瑛教授主编的《阿拉伯哲学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年9月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京烈的《动荡中东的多视角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彤的《当代中东政治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王林聪的《中东国家民主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黄民兴的《沙特阿拉伯——一个产油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安和芬等的《海湾战争后的中东经济与政治》(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年)、刘竞等的《苏联中东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张士智等的《美国中东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左文华、肖宪的《当代中东国际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江淳等的《中阿关系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编《中东风云人物》(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编《阿拉伯新生代政治家》(时事出版社2004年)等。此外,还有上海外国语大学陈万里教授的《伊斯兰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宜久研究员主编的《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1版)等。此外,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非洲通史》编写组编写的《非洲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北京大学何芳川、宁骚教授主编的《非洲通史·古代卷》,华东师范大学艾周吕教授、北京大学郑家馨教授主编的《非洲通史·近代卷》,北京大学陆庭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彭坤元研究员主编的《非洲通史·现代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等非洲史著作、教材,均包含丰富多彩的阿拉伯史内容。

在阿拉伯文献和阿拉伯史著作翻译方面,中国翻译家翻译的《古兰经》全文通译本10多种相继面世。其中,北京大学马坚教授翻译的《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4月第1版)受到广泛赞誉。马坚先生还翻译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希提教授的《阿拉伯通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12月第1版),纳忠教授翻译了埃及著名历史学家艾哈迈德·爱敏教授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10月第1版),并与其同事合译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二至八册(商务印书馆1990年1月-2007年9月陆续出版),姚梓良先生翻译了美国学者费希尔的《中东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版),《中东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版),王怀德、周桢祥先生翻译了法国学者昂里·马塞的《伊斯兰教简史》(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版),马肇椿、马贤先生翻译了英国学者伯纳·路易(伯纳德·刘易斯)的《历史上的阿拉伯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1版),杨灏城先生等翻译了埃及学者穆罕默德·艾尼斯、赛义德·哈拉兹的《埃及近现代简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版),杨福吕、孙必干、张栋翻译了也门艾哈迈德·拉赫米中校等合著的《也门革命秘录》(商务印书馆1981年7月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宋岘先生翻译了中古阿拉伯学者伊本·胡尔达兹比赫的《道里邦国志》(中华书局1991年12月第1版),上海社会科学院潘光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朱威烈教授主编《阿拉伯非洲历史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台湾学者郑之书先生翻译了伯纳德·路易斯的《中东—激荡在辉煌的历史中》(中国友谊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马金鹏先生翻译了《伊本·白图泰游记》(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云南大学教授姚继德、沙德珍翻译了留法台湾学者张日铭教授的《唐代中国与大食穆斯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此外,《黄金草原》等阿拉伯史学名著也被译成中文出版。


二、阿拉伯史部分专题研究扫描


近30年来,我国阿拉伯史研究工作者刻苦钻研,勤奋著述,对从古到今的许多阿拉伯历史问题进行了探索。但限于篇幅,本文仅对研究相对比较集中的几个专题进行扫描。


1、原教旨主义研究


原教旨主义是我国阿拉伯史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已发表的重要论文有:杨灏城研究员的《从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看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世俗主义的关系》(《西亚非洲》1998年第5期),南开大学哈全安教授的《伊斯兰圣战思想探源》(《西亚非洲》2001年第3期),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建平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全球化》(《阿拉伯世界》2002年第2期)等。已出版的专著有:南京大学蔡佳禾教授的《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北京大学吴冰冰副教授的《什叶派现代伊斯兰主义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等。


2、阿拉伯现代化研究


阿拉伯现代化是我国学者近年来高度重视并且下大气力研究的焦点课题。已发表的重要论文有:杜红的《阿拉伯国家现代化历程的特点、问题及发展前景》(《阿拉伯世界》1996年第3期), 西北大学王铁铮教授的《关于中东国家现代化问题的思考》(《西亚非洲》2007年第2期),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钮松的《沙特阿拉伯王国的政治现代化》(《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南开大学博士生黄前明的《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发展道路与中东地区的现代化》(《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西北大学韩志斌的《利比亚早期现代化的两条道路之争》(《世界历史》2008年第2期)等。已出版的研究力作有:彭树智教授主编的《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 高鸿钧的《伊斯兰法:传统与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 张铭的《现代化视野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京烈研究员的《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德成研究员主编的《中东政治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毕健康研究员的《埃及现代化与政治稳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以及南开大学哈全安教授的《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等。


3、伊拉克战争研究


伊拉克战争是阿拉伯当代史重大历史事件之一, 自然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当代热点问题。研究伊拉克战争的重要论文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殷罡研究员的《伊拉克战争和战后重建的人文因素》(《世界经济论坛》2003年第3期),北京大学安维华教授的《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强势与弱势》(《西亚非洲》2003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京烈研究员的《伊拉克谁主沉浮》(《世界知识》2004年第1期),朱威烈教授的《伊拉克战争改变了什么?》(《解放日报》2004年3月20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李伟建研究员的《伊拉克教派冲突背后的宗教文化博弈及对地区形势影响》(《西亚非洲》2008年第3期),以及李荣建撰写的《伊拉克战争与国际局势》(《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等。已出版研究伊拉克战争专著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郭隆隆、潘光、金应忠主编的《美国对伊战争透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上海外国语大学汪波教授的《美国中东战略下的伊拉克战争与重建》(时事出版社2007年第1版)等。


4、阿拉伯城市研究


对阿拉伯城市的历史和功能进行研究,是我国阿拉伯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山西师范大学车效梅教授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并且撰写了专著《中东中世纪城市的产生、发展与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该书以开罗、伊斯坦布尔、德黑兰三大城市为基础,系统地论述了自7世纪伊斯兰城市创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中东城市发展史,并对中东伊斯兰城市的起源、类型、结构、社会功能,西方文明冲击下伊斯兰城市的嬗变与现代化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此外,孙培良、李荣建、赵培森、王泰等学者也分别在《世界历史》、《阿拉伯世界》等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阿拉伯城市的论文。


除了上述专题研究外,我国阿拉伯史研究工作者近年来对阿拉伯历史各个时期一些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其中,研究阿拉伯中古史的重要论文有:郭应德教授的《唐代中阿经济关系》(《阿拉伯世界》1994年第2期),北京大学郑家馨教授的《郑和下西洋时代西亚形势及与中国的关系》(《西亚非洲》2005年第2期),河南大学张倩红教授的《伊斯兰世界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交往》(《世界历史》2006第6期),以及李荣建撰写的《马穆鲁克王朝海外贸易衰落原因探析》(《阿拉伯世界》1990年第4期)等。研究阿拉伯近代史的重要论文有:北京大学包茂宏教授的《苏丹马赫迪运动成败原因分析》(《史学月刊》1995年第6期),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刘会清、内蒙古民族大学世界史研究所王泰的《试论埃及融入现代世界体系的过程及交往性特征》(《西亚非洲》2007年第9期),以及李荣建的《戴高乐对阿尔及利亚政策的演变》(《武汉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等。研究阿拉伯现代史的重要论文有:彭树智教授的《纳赛尔与阿拉伯世界》(《学术界》1988年第5期),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黄民兴教授的《伊拉克民族构建问题的根源及其影响》(《西亚非洲》2003年第6期),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陈天社的《全球化与穆巴拉克的治国方略》(《西亚非洲》2006年第2期),上海社会科学院潘光研究员的《浅析黎巴嫩内乱的历史根源》(《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第3期),以及李荣建撰写的《叙利亚与以色列冲突的由来和发展》(《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等。此外,出版的重要著作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国忠研究员等著的《八十年代中东内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杨灏城主编的《民族冲突与宗教争端—一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新华社尹崇敬研究员主编的《中东问题100年》(新华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哈全安教授的《阿拉伯封建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钱学文研究员的《当代沙特阿拉伯王国社会与文化》(上海文艺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上、中、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云南大学伍庆玲博士的《现代中东妇女问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北京大学陈建民教授主编的《埃及与中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王彤研究员主编的《当代中东政治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以及中国前驻也门、叙利亚大使时延春著的《中东枭雄》(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等。


三、学术活动


目前, 我国阿拉伯研究机构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云南大学西南亚研究所、武汉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等。这些研究机构及其研究人员, 分别举办了多场阿拉伯问题学术研讨会, 并与境外阿拉伯史专家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于1961年7月4日成立,原名亚非研究所。西亚非洲研究所是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所,研究领域包括中东、非洲73个国家和地区,以该地区和国家当代政治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为研究重点。同时开展对该地区历史、社会、文化、民族、宗教、法学等领域的研究。2000年11月14日,西亚非洲研究所与中国中东学会在北京大学联合召开“大国与中东关系”国际会议,着重探讨世界大国对中东的政策以及中东石油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002年8月1-4日,该所和中国中东学会在北京主办“东亚与中东:政治变革、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围绕中东政治发展趋势、伊斯兰的作用和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前景、大国在中东角逐的态势、下一步反恐斗争对中东国家可能产生的影响、中东国家对国际石油供应安全的影响,以及包括中、日、韩等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和与中东国家的关系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是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高校首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之一,原名伊斯兰国家研究所,1978年改为今名。研究所以中东历史研究为主,与现状研究相结合。1999年,该研究所列入教育部211工程立项。2004年10月23-25日,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和中国中东学会在西北大学联合举办了“中东与世界全球化进程”学术研讨会。2007年11月16-18日,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在西北大学召开了“中国与中东”学术研讨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其前身为中东文化研究所)于1980年9月成立,2000年被教育部评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11月23-25日,中东所举办了“全球化与中东”全国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对原教旨主义、经济全球化等问题进行了研讨。2002年10月30-31日,中东研究所和沙特阿拉伯王国驻华使馆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了“国际恐怖主义及其缘由”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年10月12-14日,中东所主办了“中东局势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阿以冲突与路线图计划、伊拉克战后重建、伊朗核问题和中东恐怖主义等”热点问题展开了探讨。2007年11月2-4日,中东研究所与美国亚洲文化学院(UACA)在上海联合举办了“冷战后中国中东政策与文明对话”国际研讨会,就中国与中东国家双边和多边关系研究、中国中东政策与中阿关系研究、中国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国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以及文明对话与和谐地区的理论研究等五个议题进行了研讨。


武汉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于2005年1月10日成立以来,相继举办了阿拉伯问题学术研讨会、武汉大学首届阿拉伯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10月18-20日)、卡扎菲著作学术研讨会 (2006年11月18-20日) 等, 对伊拉克战争、中国阿拉伯关系、美国“大中东计划”、卡扎菲思想等议题进行了研讨。此外, 该中心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于2008年5月组织学者代表团访问了利比亚,代表团访利期间与利比亚专家学者就中国利比亚关系、中国在非洲的作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其它重要学术会议还有:2005年4月21日,中国亚非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共同举办的“纪念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暨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回顾及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7月27-31日,中国中东学会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在通辽联合举办的主题为“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东现代化进程”研讨会。中国中东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于2007年8月24-27日在上海联合举办的“文明对话与中东发展”学术研讨会等。


此外, 我国还出版多种中东和阿拉伯问题学术刊物,其中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双月刊《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双月刊《世界历史》,西亚非洲所编辑、出版的双月刊《西亚非洲》,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半年刊《中东研究》,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云南国际问题研究所合办的学术季刊《亚洲论坛》等刊物,均发表了不少阿拉伯史研究论文。

四、对阿拉伯史研究的几点建议


回顾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阿拉伯史的研究历程, 我们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利于我国阿拉伯史的研究。


第一, 加强阿拉伯史的系统研究。


我国学者在阿拉伯通史、断代史、专题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很多研究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阿拉伯国家热点问题的研究上, 而忽视对阿拉伯史进行系统的研究。比如, 对于伊拉克战争的研究, 我国学者已发表了许多文章和著作, 但对于伊拉克政治史、经济史、国际关系史等的系统研究就比较缺失, 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后果。因此, 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将热点问题与系统研究相结合。


第二, 加强阿拉伯史的资料建设。


资料不足是制约阿拉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关于阿拉伯史方面的原始资料比较缺乏, 而现存的资料也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对阿拉伯问题的研究, 阿拉伯国家自身研究阿拉伯史的资料尤为匮乏, 应当采取措施引进一些重要的资料。


第三, 加强阿拉伯史研究队伍建设。


纳忠、郭应德等我国老一辈阿拉伯历史研究专家均年事已高, 或相继去世;杨灏城、史希同、黄运发等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二代阿拉伯史专家都已届花甲之年, 即将或已经退休;而目前我国从事阿拉伯历史教学、研究的中青年专家寥若晨星, 屈指可数。因此, 我国有关大学和研究机构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阿拉伯历史研究人才, 以补急需, 并逐渐满足这方面的需要。


第四, 加强国内阿拉伯史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目前, 我国虽设有若干家研究中东、阿拉伯和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机构, 但缺少一个协调全国阿拉伯史研究队伍和科研活动的组织。由于彼此缺乏了解, 疏于交流, 大家各自为战, 重复研究一些课题, 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有鉴于此, 应在合适的时候组建中国阿拉伯史研究会, 以便团结全国各地的阿拉伯史教学、研究工作者。


第五, 加强国际交流, 扩大我国阿拉伯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学术论坛既是交流学术成果, 又是进行思想、理论交锋的战场, 论坛上应有我国阿拉伯史专家的声音。因此, 我国有关部门宜继续酌情选派业务能力强、外语水平高的阿拉伯史专家出席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 以便加强与国外同行的联系与交流, 不断扩大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


参考文献:

[1]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编辑:《阿拉伯世界研究》。

[2]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编辑:《西亚非洲》。

延伸阅读

中国的中东研究: 1949~2010年

21世纪以来中国中东研究述评(2000-2016年)

改革开放30年中东史研究述评

中国的中东国际关系研究综述

中国对恐怖主义的研究述评

伊朗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研究述评

国外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概述(约1840-1999)

实用:中东研究专著国别版(一)

实用:中东研究专著国别版(二)

最全:中东研究专著(一)[收藏版]

最全:中东研究专著(二)[收藏版]

中国【中东】国别区域研究机构简介 | 列国格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