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要走,我们那渐行渐远的乡愁

2017-08-25 王玲玲 开明视点

“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是对生命源头的眺望和对文化母体的挂念,是一个人对于归属感的渴望,恰如游子剪不断的情怀和思念。

“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让人憧憬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新理念将日益融入城镇化建设。2013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城市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句简单的记得住乡愁,直抵人心,激起了无数人心中的涟漪,在广泛共鸣的同时也赋予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

  “乡愁”是什么?诗人余光中的散文《乡愁》中写到,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因为“乡愁”不是诗人的专有,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过的一种美好情愫,只有在乡愁中对历史、对过去才有一种更深更沉的思索。也只有在乡愁中才有那份脑际依稀的记忆、有那份心灵执着的传承。“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这些千古佳句的创作灵感与“乡愁”有着不可或缺的思想关联。因此“乡愁”是美好的,是心灵归属的家园。

  记得住乡愁的最好物证就是那些在城镇化进程中即将消失的古老的村镇,这些村镇经年历久,虽破败不堪,重修乏力,却能激起无数人的乡愁。它记录的是上辈人曾付出的努力和曾有过的辉煌,它的沧桑反而是在陈述着人类发展的历程,见证时代的缩影。在今后,它们依然具有其鉴赏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记得住乡愁,不仅仅是情感的冲动,更多的是由衷的自豪和对未来的砥砺。鉴古通今,回头看才能更好地向前走,正如诗人诺瓦利斯说的,“哲学就是一种怀着乡愁寻找家园的冲动”,所以保护好古村镇还有更深层次的精神价值所在。可是在匆匆忙忙的城镇化进程中,开发者的手下更多的是一种除旧革新的盲动,借着城镇化建设之名,修缮往往成为翻建。为了满足眼球的一时兴奋之需,新建筑、新景观比比皆是,可是哪里还有“桃花依旧笑春风”呢?这又怎能勾起乡愁的思绪?相反,油然而生的是一份失去“乡愁”的永恒惆怅。

  在当今的城镇化建设中,自然生态、文物保护总是敌不过城镇的规划,自然生态、文物、古民居被一步步“蚕食”。故乡没有老树、老房子,乡愁去哪儿找寻?没有自然生态、文物、古民居,若干年后我们还“记得住乡愁”吗?


  自然生态、文物、古民居具有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被破坏就无法还原。在城镇化的大拆大建中,越来越多的城镇,正变成“千城一面”,抛弃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不仅让城镇失去了个性,也让人们记不住乡愁。如今,已有不少的自然生态、古建筑、文物在冒进的城镇化建设中,成了永不复返的遗憾,我们绝不能在现代化的“陷阱”中迷失了方向,“城镇发展了,乡愁却没有了”。在城镇化过程中,更不能“一拆了之”,使“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届时悔之晚矣。

  “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是对生命源头的眺望和对文化母体的挂念,是一个人对于归属感的渴望,恰如游子剪不断的情怀和思念,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故乡有着最本己的东西和最美好的东西”。“乡愁”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是人类对青山绿水赋予的依托;“乡愁”是传统与现代的延续,是人类对自然改造和心灵建设的见证。所以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对乡村文化遗产的挖掘,是对父辈的传承,是对历史文明的负责,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一部分。

  城镇化建设“如何记住乡愁”这是一道善治的考题。窃以为,城镇化建设理当装得进传承文化、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这些因素。一个人性化、前瞻性的规划建设,唯有“记得住乡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规划、好建设。首先,在确定城市定位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规划。规划中应当顺应自然,尊重历史,融入文化,在城镇化改造中,保护好古村镇,保护好每一处“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其次,严格规划管理,确保规划落实到位。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第三,坚持以“人”为本,以地方特色为本,以改善村民生活为目的,借助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切实提高村民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不忘提升人民精神生活的质量。第四,形成村民自治,建立责任机制。形成自发保护的凝聚力,共同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约束机制。

  只有这样,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建设才能入民心、惠民生。

平潭综合实验区部分村落民居。

[本文原载《民主》杂志2015年2期。作者系民进福建省委会直属第三(平潭)支部主委]


推荐阅读

老北京的幽默,您懂么?

林徽因:一个春天的童话

周建人儿童作品中告诉我们的孩子吃嘛嘛香的秘诀

没有空调电冰箱,古代三伏天喝啥?

许广平三访鲁迅故乡

叶兆言:回味中的长江三鲜

长安,是一幕至今仍使人为之震撼的意象

赵丽宏笔下的中国屏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