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汇 | 【独家】日本城市史漫谈(七)
相关阅读
日本城市史漫谈 第三篇 日本城市近代化的开端——明治初年东京银座的改造
第七篇 日本民营电铁发展的功臣
小林一三
对于日本的企业家,中国人一般只知道松下幸之助、涩泽荣一等。而在日本,小林一三鼎鼎大名,几乎家喻户晓。
都市圈与城市带的形成离不开便捷的交通,日本能够形成三大都市圈,同发达的、成网络状的轻轨交通密不可分。轨道交通因为运量大、安全、经济、环保等因素,是都市圈以及城市带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最佳选择,同时可以降低交通污染。提起日本三大都市圈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交通体系,不能不提小林一三。他创造了日本民营城市轻轨交通的经营模式,也为京阪神地区的城市化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进入交通领域之前
小林一三(1873—1957),出生于今天日本山梨县韮崎市一个从事绢与酒批发业务的商人家庭,是家中的长子。小林家除经商之外,也经营土地,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小林一三是一个热爱文学的青年,其理想是当一个作家,1892年毕业于日本著名的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图1)。
随后,在岩下清周的推荐下,小林一三担任了阪鹤铁道(大阪到京都府福知山市)的监事(图3),因为三井物产是该公司的大股东。也就在这一年,日本掀起了干线铁路国有化的浪潮,阪鹤铁道也在国有化的序列之中。所以,这一工作显然是没有前途的。
二、创办阪急公司
1906年,原阪鹤铁道的主要人员决定另外组建铁道公司,专门从事大阪郊外短程轻轨的建设,由此产生了箕面有马电气株式会社(1918年更名为阪急公司),注册资金550万日元。随后取得了梅田—有马之间以及宝塚—西宫之间的铁路修筑权,然后将原阪鹤铁路的大阪—池田短程铁路的修建计划合并到了一起。这个公司在股票市场刚挂牌时情况良好,但是第二年就遭遇股市不景气,融资出现困难。
这个时候,已经成为北滨银行行长的岩下清周伸出了援助之手,同意为公司提供融资支持。
在岩下清周的坚持下,1907年,小林一三开始担任该公司的专务。为了更好地取得资金支持,岩下清周担任了该公司的首任社长,当然,公司的实际经营策划都由小林一三承担。除了北滨银行之外,小林一三也得到了来自故乡的甲州财团的支持,该财团的人员认购了无人认购的其余股票。在岩下清周的疏通下,三井物产预先赊给了公司所需要的施工机械、钢轨以及其他材料,约定在公司开始正式营业两年之内逐步偿还款项。岩下清周还极力鼓励小林一三借此机会,独立干一番事业。三井物产大阪分店的店长兼三井物产理事饭田义一、理事益田孝、理事岩原谦三等都对小林一三予以支持。
在各方的努力下,1910年3月10日,宝塚线和箕面支线(图4)开通了。其中本线梅田—宝塚之间线路长为24.9km,支线箕面—石桥之间长为4km,使用列车18辆,定员为82人。
图4 阪急公司箕面有马线上最早运行的电车
如同公司名称所示,该线路同以往的线路都不相同,即不是城际铁路,也不是市内电车,而是郊外电车,人们戏称其为“观光电车”,所以大部分业内人士都不看好其前景,公司的投资者对前景也颇担心。但是该线路也有其独特优越之处,沿线有枫叶、瀑布、温泉等优美风光,而且地域开阔,有利于居住。
小林一三深知本公司若想生存并发展起来,就不能走其他公司走过的老路。他认为只有从事多种经营、培养客源,才能给公司开辟出一条生存与发展的大道。为此,小林一三开始了日本民营铁路的多种经营战略,从房地产开发到动物园、温泉、少年歌剧团、棒球场和大型百货店的开设,以及终点站的综合建设等,形成了一整套前所未有的、引领日本乃至世界铁路经营潮流的全新战略,而且大获成功,使他领导的阪急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成为京阪神地区乃至全日本民营铁路经营的样板。
三、开展多种经营
小林一三首先着手的是铁路沿线的房地产开发,因为这个项目不仅可以培养客源,还可以带来丰厚的收益。在1907年10月以前,公司就开始秘密、快速地收购土地。当时沿线居民尚无意识,认为铁路建设是不可能的,所以地价很低,每坪(约3.3㎡)才1日元。
为了扩大公司影响、提高人气,1908年10月,在铁路尚在施工之际,小林一三在日本首次发行了他亲自执笔的列车刊物《最有希望的电车》(图5),说“本公司线路居住环境优良,老少咸宜。沿线有桃山、天王寺、天下茶屋、住吉、浜寺等风景名胜,溪流河水清澈纯洁,整个区域背山面水,冬天可以尽情享受温暖的阳光,夏天可以俯瞰大阪湾,感受拂面而来的海风。至于春天的山花、秋天的红叶……那就不用说了,事实胜于雄辩,欢迎大家前往考察观光”。
次年又发行了由他亲自撰写的房地产宣传手册——《什么样的土地适合居住?什么样的房屋宜于人居?》(图6,这两本宣传册由于是小林一三的得意之作,后来都被收录到了他的回忆录中)。他用极富煽惑力的文学语言,呼吁大阪市民到阪急电铁沿线的郊外居住,“现在大阪,到处是污水横流、黑烟笼罩,除船厂、心斋桥大道外,已经没有健康的宜居之所。今天的大阪,生10人,死11人。大家都热望到郊外去享受田园生活,但又苦于交通不便。现在,随着本线路的开通,大家可以梦想成真了。本公司在沿线开发了30万坪的住宅【这里略有夸张,实际上一开始只购买了20多万坪;由于销售火爆,公司后来又在沿线迅速购买了更多的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现在正值金秋之际,本公司沿线的住宅视野开阔、风光明媚、空气清新、稻浪翻滚,附近山麓遍布红叶,其艳丽远胜于二月的鲜花。这里,有森林、有池塘、有山地、有河流。附近坡地上长满了果木,住宅区周围遍布栽培的树苗花草”。
然后,小林一三又详细列出了从大阪市中心的梅田到每一站点所需要的时间,到最近的服部天总是11分钟,到最远的箕面是25分钟。他证明白天在大阪工作、晚上回到郊外居住没有任何不便。
在宣传册中,极力强调这批房地产的优越之处。他说“现在的大阪,到处是布满高墙的封闭式私人住宅以及简陋长屋,而本公司的住宅向阳通风、出入方便、开放自然,拥有开阔的前后院子,诸君在早晨时光可以在后院鸡鸣中自然醒来,在晚上可以安享前院的蟋蟀鸣叫,此外还可以品尝自己在院子里种植的蔬菜等”。
而且,他还强调“在沿线的住宅地,本公司都成套开发了各种服务设施,诸如商店、俱乐部、游乐场等,以方便居民”。
为了加快出售速度,小林一三首创分期付款法。例如在池田町开发的首批住房(图7),在100坪的占地面积中,建筑只占30~40坪,其余都是花园绿化,属于别墅型,总房价为2500~3000日元,首付2成就可以入住,以后每月支付24日元,分10年还清。这样的购房条件非常优惠,因而第一批约2700坪的房子上市之后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这样的业绩,使原本心情惴惴不安的投资者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前途信心大涨。
图7 阪急公司在池田町开发的住宅区平面图
此外公司还创办了电力公司,除了自用之外,也对沿线住宅区进行供电。随后,小林一三又在箕面、丰中、宝塚等地大量开发此类住宅地。
进入1920年代以后,随着京阪神地区城市化的加速,小林一三的房地产开发也以更大的规模展开。据不完全统计,小林一三开发的住宅区有:1921年的冈本,1923年的西宫、甲东园,1924年的西宫、仁川,1926年的伊丹、稻野,1929年的西宫北口、甲风园,1933年的养鸡村、伊丹,1933年的塚口,1935年的新伊丹,1937年的武库之庄等(图8—10)。除了自己开发之外,小林一三也邀请和鼓动其他房地产公司、府县政府以及市町村在沿线进行房地产开发,以提升沿线人气,增加客流量。因此,后来在阪急沿线兴起了十几座卫星城市。阪急私铁也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殖民开拓性的铁路,为京阪神地区的城市化立下了汗马功劳。
图8 截至1957年前阪急公司在沿线开发的房地产项目
图9 截至1980年阪急公司在沿线开发的房地产项目
图10 阪急公司开发的武库山住宅地鸟瞰
随后,小林一三开发了箕面动物园,采用的是开放式的公园。后来由于担心地震导致动物乱窜,才将动物迁入铁笼子。可是这样,同以往的动物园就没有什么不一样了。由于经济效益不佳,1915年小林毅然关闭了该动物园。
大阪位于关西平原,位于平原西北角的宝塚,自古以来即以优质温泉而闻名,但是温泉设施简陋,而且规模很小。1911年,小林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了温泉附近的大片河滩地,开发了宝塚新温泉,同时在温泉馆内设立了以室内游泳馆为核心的娱乐场。
尽管温泉的运营利润并不出众,但却给铁路带来了大量的客流,同时促进了沿线房地产的销售。开业一年内,客人达到45万人次,平均每天1200人次。这在当时是相当庞大的数字。
1913年,小林受大阪三越百货店少年乐队演奏的启发,在游乐场创办了著名的宝塚少女合唱团。首期演出的三个剧本都大获成功,场场爆满。1914年前去观赏的民众多达19万人次,1918年,更激增至43万人。这自然给阪急电铁带来了大量的客流。小林还充分发挥他的文学天赋,亲自修改乃至撰写新的剧本,使文学天赋与企业经营相得益彰。1918年,经日本文部省批准,小林在宝塚成立了宝塚音乐歌剧学校(图11),并担任了首任校长;1924年修建了能够容纳4000人的大型剧场;1927年开始引进公演了欧美话剧《我的巴黎》,开启了日本新的话剧时代。
图11 宝塚音乐学校的早年演出(上)和建校100周年演出(下)
此外,小林还在宝塚兴办了植物园、动物园、科学游乐场、热带动物饲养场、昆虫馆、茶馆、交通馆、宝塚映画制作所等,其中的宝塚剧场(图12)和宝塚新艺剧场世界知名;还开设有第二剧场、大浴场、家族温泉、宝塚映画剧场、各种舞蹈学校等。这些设施占地面积多达3000多坪。在小林的努力下,宝塚演变为日本乃至世界知名的文化娱乐中心。小林一三还在东京成立了东京宝塚剧场,并与东宝映画在1943年实现了合并,后发展为驰名世界的东宝株式会社,成为日本电影业的象征。
图12 武库川畔的宝塚大剧场
1913年5月,小林又在阪急沿线修建了占地6000坪的丰中体育场。从1915年8月起,同大阪朝日新闻社合作,举办了第一届全日本中学优胜棒球大赛。以后每年春夏,这一比赛就固定在此地举行,这大大提高了阪急线路的人气。在丰中体育场完工的第二年,也就是1914年,小林就在体育场周边建造了五万多坪住宅,也采用了分期付款的方式,很快销售一空。全日本的中学生棒球赛在1917年转移到西宫鸣尾体育场,1924年又转移到阪神线新修的西宫甲子园体育场,1938年,阪急又修建了西宫球场等(图13)。
图13 阪急西宫球场
1929年阪急梅田百货商场的开设,将小林一三的多种经营活动推向了高潮。
1920年神户本线(大阪梅田—神户,30.3km)与伊丹支线(塚口—伊丹,2.9km)开通,次年西宝线(宝塚—西宫北口,7.7km)开通,1926年向南延伸到今津(1.9km)。随着这些新线投入使用,客流激增,阪急梅田站的每天客流量达十几万人(1960年代,客流量达到190万人次/天,图14)。小林发现很多乘客在梅田下车后,乘坐出租车或地铁前往市中心购物,从而萌发了在梅田终点站修建大型百货商场的想法。其实早在那以前,小林一三已经在1920年竣工的阪急大楼的二层开设了阪急直营的餐厅,1925年又开了一个直营的阪急超市,销售食品、日用品、杂货等。另外,在1920年大楼竣工之际,还招商引资,将本店设在东京、经营相当成功的白木屋请到大楼的一层开展营业。1929年在梅田阪急百货开业之前,小林一三在各家报纸上大做广告,开业当天邀请了很多名人参加开业仪式,并以沿线乘客为中心,进行了三天的庆祝活动。客人可以在餐厅里免费品尝各色食品,并获赠明信片和精致的洋点心。开业之后,营业额直线上升,半年后就超过了老牌商家白木屋。此后,随着需求量的扩大,阪急百货不断扩大营业面积,同时进行多样化的经营,开设饭店、邮局、免费健康诊所、免费婚姻介绍所等。在阪急的努力下,大阪市营地铁梅田站设到了阪急百货店的地下,这样一来,不仅方便了乘客的换乘,更大大增加了客源(图15,图16)。
图14 1961年的阪急梅田站
(1)阪急终点站•阪急17号街(2)阪急梅田站•阪急三号街(3)新阪急旅馆(4)阪急百货店(5)阪急运动大楼•阪急32号街(6)JR大阪站(7)阪急芝田町大楼(8)北阪急大楼(9)阪急写字楼(10)梅田体育乐园(11)阪急快餐店(高架下)(12)阪急古旧书城(13)阪急创意产业园(14)梅田包厢剧场(15)阪急综合办公楼(16)东阪急大楼(17)阪急航空大楼(18)东宝梅田会馆(19)立体电影院(20)新阪急大楼
图15 今日阪急梅田枢纽鸟瞰
图16 阪急百货梅田本店
由于阪急的开发经营,再加上阪神电铁的跟进,梅田由一片水稻田变成了繁荣的商业中心,迅速取代了天王寺地区成为大阪的门户。阪急百货也成为大阪最成功的百货店之一,并在全国各地开设分店。
另外,阪急还首创了铁路高架下的经营模式,神户的三宫、大阪梅田的几乎所有阪急电铁的高架下的空间都开设了形形色色的店铺,高架下的空间形成了繁荣的商业一条街(图17)。
图17 神户三宫阪急高架下商店一条街
四、小林理念的持续影响
小林一三虽然在1957年去世,但是公司在他的经营理念的指导下继续发展。今天的阪急集团下辖300多个子公司,涉足多个领域——运输业(电铁、巴士、出租车、汽车、航空、轮船、货运),建筑业(土木工程、不动产、园艺),批发和零售业(超市、百货;图18),住宿和餐饮业(旅馆、咖啡厅、茶馆)、旅游业(观光、游乐场、休闲地),文化娱乐业(体育馆、广播、电影、剧场)以及相关的各种服务,乃至制造业,等等。
图18 阪急仁川站以及站旁的大型超市
阪急虽然庞大,但是在管理方面却同战前的一些日本财阀不同,不是金字塔型的集权结构,而采用分权主义政策,这同小林一三的经营理念有关。他的理想是借企业经营,打造出以京阪神和宝塚为中心的新的关西文化圈。他在回忆录中说,由于早年的文学经历,进入企业界之后一直关注民众的想法和社会的动态,总是以大众为中心考虑问题,从而形成了大众本位主义的经营理念。另外,小林也认为,芸芸众生,每天都要消费,所以,以大众为本位从事企业经营,风险最小,最为安全。尽管不可能获得暴利,属于“日钱产业”,但是每天都会有稳定的进款。阪急的票价在京阪神地区是最低廉的,小林的“大众本位”经营理念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与东京不同,大阪自江户时代以来就是一个商都,本地人的势力强大,民众有很强的平等观念与自主意识,这也是小林一三大众本位主义经营理念形成的土壤(图19)。
图19 今日阪急线上运行的电车
小林一三成功地将企业活动同文化经营相结合,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既创造了庞大的阪急集团,也打造出了关西文化中心,而且他的经营手法和理念领先于时代潮流,是二战后大众文化时代到来的先声。
五、日本民营电铁经营的教科书
在小林一三领导阪急的多种经营战略大获成功之后,京阪神地区的其他电铁公司纷纷跟进,阪神、京阪、南海、近铁等公司都在本公司线路沿线展开多种经营,居住区、文化娱乐设施、大型超市等遍地开花,推动了京阪神地区的郊区化浪潮。
而东京都市圈由于地域较广阔,到1920年代才开始郊区化进程。1918年涩泽荣一受英国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影响,在东京成立了田园都市会社,在东京西南郊的调布购买土地,从事田园都市的建设。与霍华德不同的是,涩泽荣一的计划不是职住合一,而是职住分离,为此需要发达的交通设施,而轨道交通成为涩泽荣一的最佳选择。为了确保成功,涩泽荣一邀请小林一三负责电铁的建设与经营。小林一三原本答应,但是由于大阪方面的业务实在离不开他,只好临时推荐了他的好友五岛庆太出任。小林向五岛面授了从事电铁建设与经营的诀窍,五岛庆太不负所望,他在东京活用了小林一三的大众本位主义的多种经营的方法,青出于蓝,创建出了东京圈最为庞大的东急集团。东京圈的其他民营电铁公司,诸如西武、东武、小田急等都纷纷学习小林一三的经营理念,开始了多种经营,使私铁成为新城区的交通骨干,从而促进了东京都市圈的形成。
1980年以后,西方各国都因为城市公共交通长期亏损导致财政不堪重负,而日本的城市公交系统以民营电铁为主,独立运营、自负盈亏,因而西方各国政府纷纷派员来到日本进行考察,研究学习日本民营铁路经营的模式。一时间,小林一三创造的日本私铁经营模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的样板。目前中国都市圈的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也应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
小林一三为人谦和,没有架子,深受下属员工的尊重与爱戴。他是一个企业家,更是一个文化人。1940前后,他曾经出任第二届近卫内阁的商工大臣,由于反对军部搞统制经济,于1941年4月辞职。1957年1月,一代奇人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享年85岁(图20)。
图20 晚年的小林一三(1954年)
小林一三著有一部回忆录《逸翁自叙传——话说青春与阪急》,收在《小林一三全集》(7卷本)中。辽宁教育出版社于2010年翻译出版了小林一三的另外一部著作《我的生活方式》。
图21 位于大阪府池田町的小林一三的宅邸,现为小林一三纪念馆
(敬请期待下一篇:明治、大正年间日本城市市民的生活)
作者:姚传德,博士,苏州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亚洲史,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城市化、东亚现代化比较、中国近代化思潮。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四部:《日本近代城市发展研究(1868—1930)》《东亚现代化之路(中国台湾版)》《中国近代化思潮(1840—1900)——以东亚现代化为视角》《苏省辛亥年——国运十字路口的知识分子们》。
订阅号编辑:张祎娴
订阅号排版:赵大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