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类保险到底是不是理财?这本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上周在票圈和一位友人聊起年金险的问题,有些意思。加上最近某些险司又搞起了恶臭的年金开门红,有必要写篇文章,聊一聊年金类保险。
年金类保险是什么
年金类保险的本质,就是这个复利公式。
年金是它,增额终身寿是它,银行定期储蓄也是它。
区别就是:
年金会在某个固定时间到期后逐年逐月给付
比如养老金和教育金;
增额终身寿以客户的寿命为到期时间
可以提前减保,用于教育,大病或养老的支出;
一直没有支取,就是份留给孩子的税后现金遗产。
银行定期储蓄不需要多介绍了
顺便说一句,国债不是复利。
为什么年金会被当成理财?
比如时下正值如火如荼的开门红,
或者去年的开门红,
或者不管什么时候的开门红。年金类产品永远是这段时间误导销售的重灾区。虚假宣传层出不穷,各种限期限售玩的溜起。很多不明就里买了产品的,大多还是存下的辛苦钱的我们的父母辈。
你说产品本身不合规吗?合规,都是银保监批复的产品。但是,合规不代表可以过度承诺收益、不代表可以用虚假的高利率做承诺、不代表销售过程中可以用理财的套路去忽悠。
股票市场也合规,耽误大家亏钱了吗?
年金类产品倒不会亏钱,亏的可能比钱更重要。
健康保障做足了吗?不知道,不管。
比没有更可怕的是,很多消费者还会觉得自己买了一份含有健康保障的保险。
“反正我这款产品收益高,不买就没了,过了这村没这店了。”
过了五六七八年,才发现每个月收到的到款短信远不如当时介绍的那么高,生了场大病住院以为可以报销,到头来发现只不过是一个住院津贴附加险。
保险都是骗人的。
从这个角度上讲一点毛病没有。
就像我们不能要求客户买车需要精通汽车设计原理,但是如果卖车的时候承诺它会飞还能潜水,就是骗人。在我们这个绝大多数人没有什么金融知识储备的国度,这种话术并不让人意外。汽车能不能飞好歹还能看它有没有翅膀,金融产品怎么看呢,不知道啊。跟风哄抢没少见,追涨杀跌是常态。比如有多少买银行理财支付宝理财产品的朋友,有几个人知道产品背后的资产到底是什么?
说回这个小标题,为什么年金会被当成理财?
首先,当理财作为动词时,这句没毛病。通过各种金融工具理财是每个家庭或个人都应该做的;
其次,当理财作为名词时,它指代的是类似于银行理财专区、支付宝理财页面的理财产品。
理财做动词时,看的是稳定性、收益性、安全性三者的和谐统一;
理财做名词时,据不完全观察,绝大多数人只看收益,并且只看往期收益。P2P暴雷、原油宝事件、银行理财开始亏损、还有7亏2平1赚的股票市场莫不如是。
把年金当理财产品去向客户推荐,这是一件双输的事情。
客户得到了虚假的承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保险行业继续背负着骗人和忽悠的骂名;
除了销售人员获得的一些蝇头小利,唯一的赢家就是保险公司。今年的财务数据又好看了。
年金险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绝不应该是一种理财产品。如果您正在考虑配置一份年金类保险,以下3点请注意查收:
1,用长期资金而非短期资金
在家庭财务规划中,有些钱是日常消费的,有些钱是急用顶事的,有些钱是做高风险投资获取超额回报的,还有一部分钱是趴在银行上不动的。每个家庭消费习惯和风险偏好的不同,比例随意,但是都得有。用于配置年金险的资金,就是趴在银行上不动的那部分钱。
它可能是小孩的教育支出储备,也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养老储备,这部分钱,通过配置教育金和养老金可以获得比银行储蓄更高的资金使用效率。
年金类保险,是家庭财务的防火墙。万一我们的人生发生了失业、大病、伤残甚至身故的意外,教育金可以保证小孩的受教育权不受影响,养老金也可以让我们拥有一个有尊严的晚年生活。不展开说了,可参见我之前写的文章:
2,看保证收益而非预期收益
什么是保证收益,什么是预期收益?
这里不说那么多复杂的。就看一条:现金价值表。
这张表在所有的年金类保单的第二页都会有。
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的数字,就是保险公司肯定要给你的钱;
除此之外,都是预期收益。
为什么买年金要看保证收益而非预期收益?
因为年金险是家庭财务的防火墙。进攻的责任,请交给股票基金证券黄金甚至茅台。
3,保险姓保
彷佛带着些怒气敲完了上面的字。作为一个保险经纪人,我对年金险没什么意见,对险司也没什么意见,对于将年金类保险用于家庭理财的行为更没有意见。我有意见的是那些把保险当理财推销的方式和手段,不仅让客户得不到保障,还坏了整个行业的名声。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