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夜暴富,不是问题

陈东浩 妙小保 2021-09-15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妙小保


01

问题是,会暴雷


这段时间恒大理财处于暴雷的边缘,我也有客户陷入了产品到期无法赎回的窘境。


加之常年阴晴不定(主要是阴)的股市和愈加严苛的房产政策,大众可以投资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少。虽然银保监会时常发出一些警告,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品牌、大背书面前,是不愿意相信风险的。比如去年的中行原油宝、早些年各种漫天打广告的p2p理财、还有更早些的金赛银。


客观看待这个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投资者教育的缺失。事实上这不是我们国家的问题,全球都一样。比如华尔街之狼里的粉单股票,时至今日在美国也不缺市场(从纳斯达克退市的瑞幸,今天在粉单市场里也不缺交易);

另一方面,品牌和背书本来就符合我们正常的消费习惯。我们不可能买车得学会机械工程、买冰箱得晓得制冷原理、买牛羊肉得会念古兰经。市场经济环境里,品牌和背书是一种简化我们消费者选择困难症的一种再合理不过的手段。


然而艰难的事实是:金融产品确实不同于其他产品,甚至可以说,任何消费品只要带了投资属性,那就不是单看品牌和背书可以解决的问题。比如手表、房子、茶叶、甚至球鞋。抛开有钱难买我喜欢的不谈,当普通消费品附加了投资属性之后,那我们就必须得去学习研究,做个内行人。

不然就是韭菜。

更何况是只有投资属性的金融产品呢?



02

不拒绝暴富


我们不甘心自己的钱趴在银行里贬值,也不愿意付出太大的精力去交易市场里和机构斗法,我们订一个合理的小目标:资产稳步增值,不拒绝暴富的机会。


都听说过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很多朋友这支股票买点那只股票买点、理财买点、数字货币买点。事实上,他们还在一种篮子里。

所谓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些篮子的标签应该是:风险

理论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零风险的金融产品。只不过有些风险是我们可控的,有些风险则不是。比如外星人来袭小行星撞地球这种事,它确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金融风险,但是我们无法去控制它不发生。

而正常生活里的风险,是我们可控的。按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无限接近于零的低风险、低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与之对应的典型产品形态如下图所示:


这张图,有3个争议点。

第一个争议:有些朋友可能不同意银行储蓄的分级,现实很残忍。在包商银行拉开商业银行可以破产的序幕之后,如今我们去所有的银行办理业务都会看到这个标识:

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

https://www.boc.cn/custserv/dilogo/202011/t20201127_18693492.html


第二个争议:至于曾经事实上兜底保本的银行理财,也已经出现了多例亏损的情况。同时,根据2018年12月2号公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目前我们在某家商业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是归于该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而非该银行本身。

也就是说,以后(也就是现在),我们可以在银行渠道配置到更多丰富多样的理财产品——这句话大家细品,对于绝大多数还分不清预期年化收益和业绩比较基准、以及年化收益如何折算成实际收益、甚至不看底层资产是什么的我们而言,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窗口是大了还是小了?



03

增额终身寿,没有问题


三个争议:增额终身寿险何德何能,堪比国债无限接近于零风险?实话实说,增额终身寿这种险种只有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除港澳台)才可以达到如此低的风险等级。

原因不是什么品牌或背书,原因都写在我们的保险法里。

罗列法条没什么意义,我尽可能形象而准确的说一说。

以各类理财的暴雷为例,暴雷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无法按时兑付消费者的本金收益。那么对于增额终身寿的管理,在保险法中有一个词叫偿付充足率。咱们不用援引保险法里的准确释义,看名字大家都能理解是什么意思。而每家险司的偿付充足率,是每个季度都需要向社会尤其是向银保监会披露的。这是第一条防线。


第二条防线,叫保险保障基金。简单说来就是在大陆想开保险公司,得交这个份子钱,并由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管理。没事最好,出事了大家一起救。只要银保监会认为该险司出现了经营风险(尤其以偿付充足率不足为甚),那么保险保障基金就会出手接管。比如2008年9月接管新华、2018年接管安邦、2020年接管华夏和天安。

接管之后该安置的安置,该起诉的起诉,同时向社会招募新的股东参与。与此同时,最重要的是,保险消费者的保单及理赔不会收到任何影响。比如现在安邦已经更名为大家,原安邦的保单效力不受任何影响。


第三条防线,是所有收益写在合同里。不过要注意,市场上并非所有的增额终身寿险都这样。也有不少公司的增额终身寿险是分红型的,收益是不固定的——而保险销售人员往往会拿最高的演示收益当确定收益忽悠消费者。至于我所说的写在合同里的收益,它长这样:

在增额终身寿的保险合同里,现金价值就是写在合同里的保证收益。如果现金价值表和保险销售人员和你说的数对不上,这事儿就不太对。


基于以上3条防线,这就是增额终身寿险可以堪比国债无限接近于零风险的实力:既有白纸黑字的收益合同、又有偿付充足率的日常监管、再差还有保险保障基金的兜底。


同时,增额终身寿险还有非常不错的收益

以上图这款产品为例,我们可以把7年缴费期理解成7年封闭期。从第8年开始,现金价值开始复利增长。限于篇幅我这里只截取了10年,实际上它是终身增长,活多久长多久。当然了这个例子只是一个演示,缴费年限、额度都是可以更改的,也远远不局限于这一款产品。


然而它似乎有个问题。如上文所述,增额终身寿险是安全,收益是还行。可是我活着的时候,这钱好像我自己花不着?全给孩子存了?

那必须是能花着的。随时可以取,想取多少都行,一口气全取出来都没问题。进而它的应用范围就十分广泛。除了当作留给子女的资产传承,还可以:

▲当子女的教育金储备


▲当自己的养老金储备


▲当然也可以做QNM基金储备


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不可能三角,

增额终身寿做到了,也是目前唯一做到的金融产品。


最后回到我们那个合理的小目标:

资产稳步增值,不拒绝暴富的机会。

增额终身寿,就是拿来资产稳步增值的。

至于暴富,每年的投资支出扣掉增额终身寿的保费,剩下的钱,看你兴趣和爱好想投啥投啥吧。小赚怡情,大赚开心;小亏安心当股东,大亏也不止于影响生活。

不过无论如何咱还是少碰那些莫名其妙的理财产品。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更有可能白菜摊都被端掉的事,不值当。



人生值得all in,不值得拖家带口all in


重新理解增额终身寿:中长期现金资产配置的最佳选项


更高保证收益、更快见到回头钱、更灵活支取……这款教育金产品,值得您给孩子来一份


存钱要用对工具,而不是对抗人性


都2021年了,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增额终身寿当养老金?


个人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


年金类保险到底是不是理财?这本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