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名中医张发荣:经方治疗痤疮经验

传统医学
2024-08-29

欢迎关注【传统医学】

《传统医学》是您关注的中医药界的精品微信号

我们传播:中医药文化 | 医道 | 药道 | 人文 | 视听



▲张发荣 全国名中医(1935.7-)

张发荣,全国名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门诊青年患者面部痤疮者甚多,张发荣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之,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仁。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俗称“青春痘”。好发于颜面及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解


本方出自《伤寒论》第262条:“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翘)赤小豆汤主之。”有解表散邪、清热利湿退黄之效,主治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之病候。张发荣认为,原方中连轺,本是连翘之根,目前多用连翘代之,连翘根功在清热,而连翘清热尚可透表,配入此方更佳;梓白皮性寒入肺而清热,且其色白,与桑白皮相似,故多以此代之。张发荣用此方治疗痤疮时,常以连翘为君,其归肺、心经,外以解表透邪,内以清上焦之热,又可散结消肿。臣药两组:一组为助君药解表。麻黄开其表,助君药,使风寒湿邪从外而散,气畅而血行,与连翘相互制约,发汗之中有解热之功,不热不凉;与杏仁相配,宣降肺气,由内而外,缓开腠理、发散表邪,同时使肺气通调水道而又有利小便之功,使湿邪有出路,暗含“提壶揭盖”之意。邪去则机体气机通畅、水道通调,肤疾自愈。清代钱潢在《伤寒溯源集》云:“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也,皆开鬼门而泄汗,汗出则肌肉腠理之郁热湿邪皆去;(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减桂枝而不用者,恐助瘀热也。”


另一组为助君药清利湿热散结。桑白皮苦寒,归肺经,清泻肺之湿热;赤小豆旨在清热解毒利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同时可活血祛瘀通络。《神农本草经》载:“(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三味药物共同达到清泻上焦蕴结之湿热之效,同时赤小豆亦可以畅通血脉,配合连翘之散结消肿之功可消除痘瘢。佐以生姜、大枣,生姜既可助连翘、麻黄辛散解表,引药上达,又可和胃;大枣既可补血和营,又可健脾益气,两者配伍调和营卫,同时顾护脾胃,以防寒凉伤中。使药为生甘草,其有清热之力,亦可调和诸药。全方协同可外散表邪,内泻湿热,兼以散结和营。张发荣重用连翘,常为20~25g,轻用麻黄、杏仁、生姜等辛温之品,常在5~10g,因痤疮反反复复,病程较长,外在之风寒湿邪较内之湿热较轻,故用量较小,减其温性,用其发散之功,配伍后有去性存用之意。桑白皮、赤小豆多为15~25g。吴鞠通《温病条辨》载:“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故全方药量偏小。


▲麻黄


随证加减


痤疮的病机为湿热蕴结于上焦,兼感外邪。张发荣认为,不同体质之人其病机会有偏重或兼夹。临床加减变化灵活多样,常见加味有:如痤疮多布于额头,色红,肿痛明显,表明心火旺盛,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入黄连10g,竹叶15g以增加清心利湿之效;如痤疮表现为椭圆形丘疹,多布于颏部,红肿,伴有大便干结,表明肺内湿热较重,可加入地骨皮15g,芦根20g,合桑白皮有泻白散清泻肺热之意,或加黄芩10g;肺与大肠相表里,增加杏仁至12g润肠通便,泻脏以通腑,通腑以泻脏;如丘疹多布于两侧脸颊,表明在基础病机的基础上肝胆经有热,可加入栀子10g、牡丹皮10g通利三焦,清心肝热,凉心肝血;如痤疮表现为黑色粉刺、脓疱、脓肿和囊肿,表明热毒壅盛致成脓,或是痘痕明显难消,重用连翘25g、赤小豆25g以解毒排脓,加用白芷20g、皂角刺10g以排脓散结消肿。


典型医案


袁某,女,时年24岁,因额头及两颊满布红色痤疮约1周而就诊。自诉近来多次吃火锅烧烤后而发。症见丘疹直径约3~5mm,红肿明显,无脓点、渗液,饮食睡眠可,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微腻。


诊断:(湿热蕴结型)痤疮。


▲杏仁


方药:麻黄5g,杏仁5g,连翘20g,桑白皮15g,赤小豆25g,栀子10g,黄连8g,生姜5g,大枣10g,生甘草5g。每天1剂,水煎服,每次100mL,餐后服,禁食辛辣、甘腻之品。3剂后复诊,面部痤疮症状明显改善,上方去黄连,加牡丹皮10g,继续服用3剂后痊愈。


按:张仲景创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本为治疗湿热郁遏于里而发黄的阳黄兼有表证者而设,张发荣临床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痤疮,其目的是通过诸药寒热并用,内外兼顾,以达到表里双解、湿热分消、内外和顺、营卫调和、肌肤濡润丰满之效。临床效果明显,在此与同仁分享,希望有所裨益。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精彩回顾


➤ 中药减肥经典方

中药情书,美哭了

➤ 中药功效七言记忆歌

中西医病名对照表一览!

➤ 睡前玩手机?小心手机肩!

➤ 高考加油!推荐几款实用药膳

➤ 中医临床最常用到的十大名方

➤ 520,中医人有自己的告白方式

➤ 特效冻疮方,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巧用黄芪,用量分三等,功效各不同

➤  中医常说的「发物」,到底是什么?

➤ 口腔溃疡最好的办法,就是引火下行

➤ 人民日报:中药“毒”性不等于有毒

➤ 人参与西洋参的区别,看这张对比表!

➤ 六步颈椎操,有效预防、缓解颈椎病!

常用300多种中成药使用说明!不要错过

➤ 藿香正气水妙用16招,今天总算知道了!

➤ 红薯紫薯白薯,功效各不同,千万别吃错

➤ 舌头出现这18种症状,就要警惕心生病了

➤ 饭后一个神奇小动作,吃再多也不怕胖了

一两陈皮一两金,陈皮在生活中可以这样用

朗朗上口,九种体质辨识简易歌诀,学起来

➤ 手上出现这6个变化,说明你的肝在“求救”

➤ 史上最全的舌诊图谱,附治疗方案,人手一份

医生口中的“清淡饮食”,竟是少放这种“调料

➤ 头痛、背痛、肩痛…身体8个止痛开关,哪痛按哪!

➤ 啤酒白酒到底能不能混着喝?常喝酒的人一定要看!

心肝脾肺肾最怕什么?已经帮你找齐了,还不来看看

体内上火了,别轻易服药,不管哪的火,吃它就可以!

黄菊散热 ,白菊明目……4类菊花功效不同,别喝错了

咳嗽,胃疼,三高……常见疾病坚持按这些穴位有良效

为什么有时小方小剂能治大病?谈谈处方与剂量的关系

➤ 5个健康小动作,胜过运动2小时!懒人必学的健康秘籍

每天这样拍手100次 ,弥补久坐伤害,快来给内脏按按摩

黄、紫、绿、红、白,不同颜色的蔬果各有营养,怎么吃?

➤ 9个良效养生穴,针对九种体质,每天按一按,疾病少一点

大方≠大处方!别让中医大方污名化,遣方用药还需因人而异

起床后口干、口苦、有异味?是身体的这3个地方需要“灭火”

“胖不起来”和“瘦不下去”之间,你只差这份中医调理清单

颈椎最怕吹、肠胃最怕凉:入夏身体最怕的5件事,不看太亏了

➤ 注意!头痛是身体在示警!头顶痛、偏头疼、前额痛怎么解决?

➤ 常听中医讲的“阴虚火旺”到底有什么症状?该吃什么调理呢?

晨起一件事,伤害身体!很多人每天都在做!现在停下还来得及!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不同的疾病应该采用怎样的煎服法?

为什么你的身上会无缘无故出现淤青?这4种情况最要命,一定注意

➤ 男性为何比女性寿命短?这些男女差异养生法,才是寿数过百的诀窍所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原作者供稿或专业医生推荐,一切解释归原着者所有,禁止抄袭和侵权。

⊙投稿信箱:980151516@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传统医学(QQ、微信号:980151516)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服务中医,期待支持!

《HAOYISHENG》为旗下超 100万读者诚邀广大医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980151516@qq.com,另如有版权争议或频道建议与需要均可在频道后台留言或直接加小编QQ(980151516)或者微信沟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统医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