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吧,阿童木!

老周 老周望野眼 2020-02-27

有个前几年工作上认识的朋友,点头之交。一加微信,我对他刮目相看,没有别的原因,这位朋友的微信头像是铁臂阿童木。一问果然,他是阿童木的忠实粉丝。每个年龄的人都有自己的年龄密码,用现在的话说“暴露年龄”了,我这个年龄的人,大概没有人不知道、不喜欢铁臂阿童木的。今天是“铁臂阿童木”动画片在日本首映65周年的纪念日,当然要写几个字怀念自己的少年时光。



前两年铁臂阿童木翻拍成大电影公映,我看了以后大失所望。那部电影有点尴尬,要吸引年轻人呢,和钢铁侠、蜘蛛侠比差了点意思。要吸引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呢,光靠“阿童木”三个字是不够的,总觉得不过瘾。也许,阿童木根本就不应该翻拍,无论怎么拍,那种无知少年的懵懂是不可能再回来的,因为在我的记忆里,阿童木根本就是黑白的,没有颜色。



那是小学一年级的事吧,我们家买了台电视机,12寸的松下牌,当时叫“乐声”。为什么“National”叫“乐声”,我想了很多年不明白,直到中学时看到走私香港杂志上的广告才恍然大悟,原来“乐声”是“National”的粤语谐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家里有台电视机是不得了的事情,邻居家虽然也有电视机,但多是国产的,9寸的凯歌或飞跃。而我家这台电视机是原装日本货,因为搞不到电视机票,托了在外地当领导的亲戚批条子,千里迢迢坐火车拉回来的。电视机虽然体面,但看电视的机会并不多,会影响学习、会看坏眼睛……总之绝大多数时候电视机上都蒙着一块蕾丝花边的白布,上头还放一只玻璃花瓶。老人要看戏曲节目时,我会被打发到楼上做作业,听着电视机里隐隐传来“咿呀哇啦”的声音,看着本子上的语文数学题,那种感觉真是不好受。只有一个时间是名正言顺属于我的,那就是《铁臂阿童木》。



如今回想起来,我对铁臂阿童木的喜欢更多的是因为可以看电视,否则没办法解释为什么除了阿童木、茶水博士以及阿童木的妹妹以外,剧情我基本记不起来了。如果说真留下什么深刻的回忆,是阿童木遇到的困境以及后来阿童木竟然死了,又重新拼装起来。在阿童木之前,我只看过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在那个里头正面角色永远是坚定的、伟大的。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动摇的,那肯定是坏人。好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牺牲,要么胜利。但阿童木不一样,他会迟疑,会退缩,会失败,甚至会被毁灭。很多时候阿童木战胜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


八十年代国内出版的连环画《铁臂阿童木》。因为中国连环画和日本漫画的画面格式不同,手冢治虫不满意盗版阿童木对画面的裁剪,专门为正版的中国版连环画重新画了一遍


和阿童木一别经年,它成了我童年记忆里的一个符号,仅此而已。直到多年以后,我在书店里看到一本阿童木作者手冢治虫先生的儿子手冢真写的《我的父亲手冢治虫》(日语名:「父」手塚治虫の素顔),让我了解了更多关于阿童木和手冢治虫的故事。原来阿童木在日本的动漫历史上都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而手冢治虫和中国动漫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的父亲手冢治虫》中的照片


手冢治虫原名手冢治,11岁上迷上了昆虫采集,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了个“虫”字作为笔名。1943年,15岁的手冢治虫看了中国万氏兄弟的美术长片《铁扇公主》,大为倾倒,立志于创作成人动画。从十几岁投身动漫事业到61岁因胃癌去世,手冢治虫一生的事业就是画画,创作的漫画作品总量达到15万页之巨,巅峰时期曾经同时执笔13部漫画。经常只睡4个小时,一天作画50页。继“阿童木”之后在中国电视上播映的“森林大帝雷欧”也是手冢治虫的作品。儿子写父亲,多少有点仰视,但书里写的一些细节依然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写到手冢治虫对漫画中细节的重视,有一句名言:“云朵和阿童木的脸一样重要,因为它们都是作品的一部分”。他去世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拜托,请让我工作。”



“拜托,请让我工作”,手冢治虫(1928-1989)


万氏兄弟1940年创作的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仅比迪斯尼的《白雪公主》晚了三年,这部动画片深深地影响了手冢治虫,有意思的是《铁扇公主》的主题是号召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抗击象征日本帝国主义的牛魔王


手冢治虫五十年代的作品《我的孙悟空》


因着这样的精神,手冢治虫创作了无数动漫作品,开创了日本动漫的一个时代。几乎每一个后来的日本动漫画家多多少少都从手冢那里吸取养料。但手冢治虫在日本并非没有争议,他采取压低漫画价格的方式占领市场,因为他的江湖地位,后来的漫画家无法提高价格,造成日本动漫长期低成本运作,漫画师的待遇得不到提高。尽管如此,手冢治虫和他创造的阿童木等艺术形象依然深入人心,这不是钱的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手冢治虫多次来中国,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师们有很多交集和合作。那个年代中国的动画片水平仍然很高,在我看来比日本动漫更好看,因为中国的动漫反映的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中国人的精神,相比之下日本动漫中有很多我们理解不了、接受不了的文化。可惜中国动漫的时代很快成了过去,堂堂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据说后来成了日本和欧美动漫的代工厂,我的弟弟我的妹妹们,他们在和我相同的年龄读着不一样的读本,也许这一切的发生,也要从“阿童木”说起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18851y61n&width=500&height=375&auto=0《铁臂阿童木》主题歌,我特地找了中文演唱版,“来吧,阿童木,爱科学的好少年!”


最近我还写了

一百年前,上海滩花国评选大总统

尽管我们的手中空无一物

周军其人琐事二三

锡箔

关亡

“我唯一作给张国荣的歌,你在何地,送给他”

弹词皇帝看大门

我爱吃黄鳝

江北夫妻相骂

筱声咪孙明来自生活的笑声

周柏春说书

1948年上海滩的芸芸众生

不留胡子的马克思长什么样?

1945年上海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大闸蟹艰难度日?


IOS系统打赏专用:

欢迎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