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壤冷面

老周@ 老周望野眼 2020-02-26

最高司令官三言两语,平壤冷面红了。近年来随着韩剧的热播,韩国料理大行其道,部队锅、炸鸡啤酒……女孩子们可喜欢了。其实朝鲜半岛山地多耕地少,吃的方面并不考究。部队锅,韩国话叫“布袋机盖”,其来由是朝鲜战争结束后,饥饿的韩国贫民发现美军基地扔掉的午餐肉罐头里,剩余的肉不少。因为美国人多用大勺子吃午餐肉,边边角角刮不干净。就这点肉,加上泡菜煮一煮,补充一点营养。要不叫“部队”锅呢。部队锅的起源,和刘宝瑞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颇为相似,都是战乱年代贫苦人苦中作乐的美味,追根溯源,相当辛酸。


如今有些部队锅用料奢华,但午餐肉和泡菜两样基本食材是必备的,也是部队锅的“本味”,喜欢吃部队锅的朋友,想必是忆苦思甜吧(图片来自网络)


平壤冷面有何渊源我不得而知,也没机会尝,我只吃过延吉的朝鲜族冷面。看了报上的报道,我看延吉冷面和大红大紫的平壤冷面基本上差不多,面是荞麦面,汤是牛肉汤,再加牛肉、泡菜、黄瓜、鸡蛋,特色是有几片生梨作为点缀,颜色上更加丰富,口味上清凉爽口。朝韩料理吃起来有点“燥”,最后的主食如果来上这么一碗,清新解腻。据说好的平壤冷面里要有碎冰碴子,而我吃过的多数只有几块冰块漂浮,可见并不正宗。


平壤冷面(图片来自网络)


朝鲜冷面汤鲜味美,但有一样缺点,咬不动。荞麦面我吃过很多种,日本式是干挑的,装在竹制餐具上蘸酱油吃,口味相当不错。不知为何同样的品种,朝鲜荞麦面的骨子竟然这么“硬质”,牙口不好的朋友咬都咬不断。吃过几次朝鲜冷面,面都剩下不少,感觉如果全部吃下去,胃里一定翻江倒海。据说在朝鲜,相亲都要吃冷面,如果小伙子能把一碗面连汤带水吃完,说明这段姻缘有戏。想想也是,能消化这样一碗面的小伙子,人品、身体,肯定没问题。前一阵韩国开冬奥会,有位老同事到了平昌,因为工作忙,天天顿顿都是方便面果腹。有一天实在饿得眼冒金星,找了家馆子吃了碗冷面,不料回到驻地竟然上吐下泻起来。可见别人家的珍馐美馔,到了我们肚子里就未必“落胃”,吃东西还是适口者珍。


咬不大动(图片来自网络)


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喜欢自己家乡的面条,苏式面、刀削面、炸酱面、裤带面……即使是冷面,我看平壤冷面未必比得了上海的三丝冷面,请我去平壤不如请我去顺昌路盛兴点心店。但小小一碗面,上升到民族感情层面,那就不一样了。上海曾有几家朝鲜餐厅,可惜我没有尝试过。听说北京有家平壤玉流馆的分店,当然我也没吃过。今天看新闻,北京的玉流馆人满为患,大家都想尝个鲜。朝鲜人把平壤冷面看作民族骄傲,有一首歌就叫《平壤冷面数第一》,很好听。我喜欢听朝鲜歌曲,朝鲜人能歌善舞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听朝鲜歌曲总能让我想起小时候,现在不都流行怀旧嘛。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639qd15kq&width=500&height=375&auto=0

《平壤冷面数第一》歌词


最近我还写了

五爱中学美术老师陶冷月的风雨之楼和光影世界

十里洋场文坛奇人平襟亚其人其事

世界读书日|一本书一个故事

滇池路“安妮女王风”的修鞋铺

关于“教授”温格的几朵小浪花

“大块头”蒋云仙和《旧货摊》

东台路上“永不消逝的电波”

探访云南中路天蟾舞台隔壁隐藏的中央机关旧址

“窈窕风流杜十娘”背后的才子悲欢

关于F-1赛车的记忆碎片

湖心亭茶楼

弹词皇帝看大门

周柏春说书

1948年上海滩的芸芸众生

不留胡子的马克思长什么样?

1945年上海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大闸蟹艰难度日?


IOS系统打赏专用:

欢迎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