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老南市的深处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同事老虞问我有没有兴趣跟随他到南市的老房子去看看,一开始我并未引起重视。老南市?什么地块?小南门?哈!小南门那一带我熟得很呢!有徐光启故居九间楼、王一亭的梓园、大名鼎鼎的书隐楼我也进去拍过照,还有啥花头?“花头”,老虞淡然一笑,“花头经浓得很,就问你去不去。”想想,老虞今年60了,还有三四个月退休,前一阵身体有点小状况,住院动手术后还在恢复期。“好吧,我跟你去看看。”就这样抽了个周末的午后,我跟着老虞出发了。


我和老虞的南市之旅相约动迁组碰头

隔壁就是小南门救火会旧址

(此图由老虞拍摄)


转个弯来到乔家路

人间烟火扑面而来


邵万生南货店工厂


建于1921年的懋德里

和紧邻的新工房


弄堂口的竹椅子


勤慎坊

题字的是沈恩孚


沈恩孚

(1864-1949)

胡厥文的丈人、潘光旦的娘舅

曾任同济大学校长


建于1926年的文盛坊


余庆里

我很好奇小广告是怎么贴上去的


明朝将领乔一琦旧居最乐堂遗址


乔家路上的代客加工小厨房


过街楼下


药局弄

原来是药王庙所在地


阳光征收

尽早签约

心系百姓


经过岁月磨洗

雕花依然精美


管道后的细节


乔家栅

上海老字号点心店来源于此

(此图由老虞拍摄)


走到这里,其实我们的“扫街”行动并无出奇之处。在乔家路上拍过照的朋友太多了,这里快要动迁的消息一出来,手捧旅行指南、一边走一边刷“百度”来这里的朋友不在少数。梓园不看了?最乐堂门口的旗杆石呢?老虞说:“那些都看过了,我们到深处去看看。”一个转弯,我们走进了光启南路。光启南路以徐光启名字命名,但这却是个新名字,直到1980年才因为和富民路同音而改名光启南路(北面还有条光启路),最早的名字叫县桥南街、太卿坊,后来长期叫阜民路。虽然“阜民路”的名字已经改了将近四十年了,老虞还是不习惯“光启南路”这个名字:“阜民路,不是静安区那个富民路。其实“阜”和“富”在上海话中的读音是有微妙差别的,如果是老上海人来读,不会搞错。“阜民路”和“富民路”成了同音字,想必是推广普通话的需要吧。



光启南路上的神秘文物

是徐光启“阁老坊”还是沈瑜“太卿坊”的遗物?

专家还没完全搞清楚


地上种了草

围了一圈不锈钢护栏


老上海建筑之阁老坊

(图片来自网络)


神秘文物发现时的状况

看上像一幢平房的烟囱

当然这家光启南路216号被拆掉了


勤耕小业

我特别喜欢这个名字


和勤耕小业的房主聊了一会儿

1923年用18根金条造起来的


小东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原建光中学,老虞的母校

老虞说的“建光中学”我听成了“继光中学”

其实不是虹口的百年老校

只是南市的一所普通中学


中华路幼儿园

原阜民路小学,又是老虞的母校


中华路幼儿园内有一幢民国建筑

大门紧闭只能远远看一眼


光启南路上的烟纸店


蕴经里


“这里原来是老虎灶”


“重金收购老房子”


我们要去的是老虞家的老房子:西唐家弄。据老虞介绍,西唐家弄原来的弄堂很宽,两旁有不少弄堂小厂,生活设施完备。虽然处于老城厢,本地人并不多,弄南居民多来自宁波,弄北是苏北人的天下。近年来老居民搬出去不少,租住进来的“新上海人”很多,但还有许多老上海人住在老弄堂里。动迁对他们来说,是改善居住条件的机遇,但动迁的学问很大,和动迁组怎么谈?要房子还是要钱?早走合算还是晚走合算?拿到动迁款以后买什么样的房子?诸多纠结。毕竟还住在这里的人,居住条件收入情况都是一般的,动迁也许是他们仅有的改善机会,怎么可能不纠结、怎么可能“爽爽气气”呢?……


1948年时的西唐家弄还叫西唐家街


阳光正好

屋顶晒鞋



走到弄南的22弄

老虞手一指:我老家就在那里


回家啦


老虞一家早已搬出去住了

老房子租了出去


租客的职业


扶梯走上二楼

老虞当年的房间


当年从崇明刚回上海

老虞就住在这间房间的地板上

女儿也是这里出生的


老房子的火表


要拆了

拍张照留个纪念



对面弄堂22弄


告别老家,老虞要去看看老同学大文。大文和老虞同龄,但从2011年以后就没再出去工作了。老母亲中风以后,他不放心再离开老房子,每天除了去菜场,就呆在家里烧饭、看电视、陪老人。同学搞聚会,他只去过一次,还是老同学上门来硬拉了去的。“老人还有几年呢?再说吧”,说是这么说,大文自己也是老人了,因为牙周炎,牙齿掉了一半,“吃东西不方便,但装假牙么,想想好牙齿就这么拔掉也蛮可惜的……”其实南市的老房子多少有点像残存的老牙,不拔肯定不舒服,一拔了之呢,终究是疼的。这次动迁,大文家正好拦在线外,暂时不会动。“不去想他了,抽烟喝茶!”大文客气地拿出玻璃杯泡茶,敬上一支硬壳中华,可惜我已经戒烟了。老虞和老同学碰头,谈谈讲讲多是生活琐事,“再碰头哦!”匆匆告别大文。


大文家门背后的切菜刀


西唐家弄的水斗


谁家的搓板用到这个境界了?


未来画家的教材


既然有西唐家弄

自然有东唐家弄

东唐家弄灵济街口的老树


“老虎灶”老虞一路都在说老虎灶

他执意要来这里看看

灵济街84号,一家普通的烟杂店


这家烟杂店的柱子不普通

一看就有年头了


老房子的梁柱


烟杂店的门钩


烟杂店的主人明珍也是老虞的同学,父一辈子一辈,她们家在这里已经好几代了。老虞说这里是老虎灶,其实并不全面。灵济街84号民国时代是傅兴茶园,后改老虎灶。前几年电视台来采访过,但毕竟现在没有人泡开水了,明珍把老虎灶改成了烟杂店,政府帮他做了装修,还配了铝合金的柜台。烟草食品执照都有,明珍没什么后顾之忧,“阿拉个体户,就这么一家小门面,几代人都靠它吃的……”


民国时代的傅兴茶园


电线杆上斑驳的“灵济街”字样


火腿弄


大夫坊


文明楼组

南市区小南门街道

这个名字早已成为历史


德本坊一衖


德本坊二衖


鸿藻坊

鸿是博大的意思,藻意味着文采


庆余堂


安成里


巡道街上带有装饰主义风格的窗台


巡道街老房子的装饰


巡道烟杂店


现在叫顺意杂货店

店招是统一新做的


旧里新貌

文……文啥呢?


老虞毕竟小病初愈,走不快也走不了太多路。转了一圈,我们匆匆作别。也许在行家们看来,我们这次行走意义不大,没有发现什么了不起的文物,也没有太多故事可以讲。九间楼为什么不去看看?大夫坊有什么故事?太卿坊那些雕花是什么风格的?王一亭的梓园就这么走过去了?这些,我们一概没有研究。我们只是走到了南市的深处,走到了几个上海人的家里,聊了聊天坐了坐,看了看文献记录之外的上海人家。“老虞侬身体当心”,“谢谢一定当心,下趟有空再来!”好的,我一定再来,趁动迁条件还在谈,推土机还未启动之时。


最近我还写了

东台路边上老酒香

周璇歌曲里的人间烟火

滑稽宣卷

上海滩码头奇遇记

潮流滑稽刘春山口中的庙堂与江湖

百年中国女性形象变迁

我的名字叫解放军

谁是梅福基?

百年台湾路的毛毛雨

上海人谁不喜欢范志毅?

上海足球的光荣与梦想

关于申花队最初的记忆

1978年的上海

不留胡子的马克思长什么样?

1948年上海滩的芸芸众生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