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穿绷不是穿帮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这些年来普通话对上海话的影响极大,年轻一代上海人多不愿或不能再用上海话交流,即使有意愿说上海话,也很“洋泾浜”。很多生动而鲜活的方言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在特殊语境下才能被人提起。但普通话和上海话的交流绝非单向,上海话对普通话的影响也客观存在。今天说一个例子:普通话中常用的一个词“穿帮”,就来自上海话(江南方言),且由上海话转到普通话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错别字。



“阿有坏的棕绷修伐?阿有坏的藤绷修伐?”老上海的大街小巷,总有很多走街串巷的叫卖声,修棕绷、藤绷也是其中之一。现在的居家卧具多是西式的“席梦思”、弹簧床,甚至乳胶床、水床等等。以前的床无非两种:条件差点的睡木板床,条件好点的睡棕绷藤绷。棕绷和藤绷,顾名思义是由棕丝和藤丝编结而成的,先由硬木做成框架,不用洋钉而纯是榫卯结构,师傅一双巧手有乾坤,经过锯、刨、划墨线、打眼、凿孔等传统手艺固定框架,再拉棕丝,一根根穿梭编织,像编结也像织布,直到做成一张结构牢固、质地优良、弹性十足的棕绷床。棕绷和藤绷,好像棕绷用得更多一些。



师傅的手艺再高,棕绷的质量再好,也敌不过调皮小囡的一双腿。凡是睡过棕绷的小孩,没有人没在上头蹦过的。很多年以后,“蹦床”成了奥运会项目,中外运动员在一张网状的“床”上蹦跳翻跃,在空中玩出很多花样,看到那一幕我总要想起小时候的场景。棕绷虽然有弹性,但终究不比奥运会上用的蹦床那么结实,三下两下,棕绷就要穿了。这,就是“穿绷”一词的由来。


绷得紧紧的床上穿了个洞,当然不舒服。“穿绷”成为一种状态,露馅了,兜不住了。于是就有那些“阿有坏的棕绷修伐?阿有坏的藤绷修伐?”的师傅沿街叫喊,提醒人们:注意一下自己的卧具,看看哪里有没有穿绷。一旦穿绷,修理方法也简单,考究的仍用棕丝,一般的就用尼龙绳,穿一穿、补一补,仍然是一张富有弹性的好床。如果不加以重视,小洞变大洞,整张床就要塌陷了。



“绷”字在普通话中的发音是beng,和“帮”(bang)有一定的区别。在上海话中两个字也有微妙的区别,但在外乡人听来差不多。不睡棕绷的北方人老听上海人说“穿绷”、“穿绷”的,望文生义造出个“穿帮”的普通话词语来。经常用于影视剧中,比如说抗战题材的电视剧里的八路军战士端着一把AK47自动步枪,或者勾心斗角的宫廷剧里,皇帝的龙书案上赫然放着一台华为手机,这些叫“穿帮镜头”。



时间长了,上海人也忘了“穿帮”一词就是“穿绷”。因为大家都不睡棕绷了,不用那么警醒了,可以高枕无忧了,别说小孩,大人都可以随便跳随便蹦,不用再担心穿什么绷。街面上那些叫喊着“阿有坏的棕绷修伐?阿有坏的藤绷修伐”的老师傅。也消失了。


最近我还写了

“戆大”小考

上海老城的夜景永远不会让你失望

杨浦临青路的九十年代风情

清明时节的这一段平凉路

怕老婆的故事

四行仓库墙面上的另两行字

笑中有泪唱“逃难”

愚人节世相之几种

那一记耳光

怎奈痴儿痴女唤不醒……

乖乖,不得命啊!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