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切莫看轻一粒米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朋友见面,最好就是边吃边聊。人的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唯有“吃”,人人喜欢,无人可以免俗。君不见那么多的微信群,一不留神,见解主张不一样的朋友很容易吵起来,但一说到哪里有好吃的,气氛立刻就和谐了。光明邨和王家沙的鲜肉月饼哪家强?醉蟹的时候究竟要不要剖开?完全可以见仁见智、求同存异。最近出来吃饭,大家都自觉响应号召厉行节约,颇有几位“吃惯用惯”的朋友不太习惯。对于浪费粮食,我一向是反对的,倒不是说觉悟有多高,只是从小家里吃饭已经做好了规矩,“光盘”是肯定的,饭粒落在桌上甚至地上,一定会捡起来吃了。吃饭不讲话是不可能的,但嘴里有东西时不讲话,是不难做到的。克勤克俭“做人家”,上海人本来就这样,果真有豪情壮志的话,去做就是了,何必和一杯酒一碗饭过不去呢?


生活新常态


说到克勤克俭,想起小时候家人经常说做人要“勤勤俭俭”。弹词皇帝严雪亭六十年代有一只开篇《一粒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小小一粒米开始展开想象: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可以省下多少多少斤,以此来鼓励人们节约每一颗粮食。因为是用数字说话,所以特别有说服力,正所谓“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比一般的说教来得有力。



一粒米 啥稀奇

 一粒米 哪罕好算大事体
大不可小算从古说

 一粒米个当中有大道理
你勿要看轻 一粒米

何妨拿把算盘来算仔细
有一位老贫农

想出一个好主意

为了使年轻的一代要珍惜一粒米
俚拿出一两米

叫小孙子 一粒 一粒搭我数仔细
共总是一千八百三十七粒半
一数数出仔个大问题
如果全国人民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

或者每人每天浪费 一粒米

一进一出数目大得邪邪气
我伲全国人口六亿五千万

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
一日天就是三万五千三百七十四斤

一年算起来

一千二百七十三万四千多斤米
拨勒五千人工厂当口粮吃

吃了七年还多一些些
如果拨勒农村里

一个生产小队当口粮吃
阿要几化日脚可以吃完俚

好吃一百六十年
阿爹吃到孙子手里

还朆吃完实梗一粒米
你说道阿稀奇来不稀奇
如果折合人民币拿来买机器
一粒米好换四十多部小型拖拉机
你说道,阿稀奇来不稀奇?!
一滴一滴水汇成东海阔
一粒一粒砂堆得泰山齐
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

可以堆得仓库高来白云低
劳动人民爱的是勤俭

恨的是浪费
深晓得一粒米来处是勿容易
抢收抢种多辛苦

车水耘耥勤积肥
点点汗珠粒粒米

故而珍惜用粮是大事体
我伲厉行节约

从小算来着手

勤俭建国覅忘记
请大家切莫看轻一粒米


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

可以堆得仓库高来白云低


广东话叫“讲数”,吴语里叫“讲斤头”,谈判的意思。一粒米,用严雪亭开篇来说“大不可小算”,用个成语叫积少成多。创作开篇“一粒米”的,是著名评弹作家陈灵犀先生,有意思的是他写了那么多传唱至今的经典弹词,却并非苏州人,而是位正宗的“老广”。陈灵犀广东潮州人,和李嘉诚是同乡。“灵犀”这个名字一看就是笔名,但他的原名也很“文艺”,叫“听潮”,是否故乡难忘的意思,待考。潮州人以精于算计闻名,陈灵犀早年曾在典当行工作过,所以他对数字敏感,也就正常了。能创作出“一粒米”这样的经典作品,情理之中。陈灵犀1928年和胡雄飞等人创办《社会日报》,成了沪上知名的洋场文人,因为文字上的争论,被鲁迅骂过。


陈灵犀(1902-1983)



我听书是比较注重细节的,我注意到《一粒米》开篇在数米粒的数量时,不同的录音,数字是有出入的。一两米是一千八百三十七粒半,这没问题。但换算成一天、一年,不同的版本数字并不相同。如今天发的音频版本,严雪亭大师唱的是三万五千三百七十四斤一年一千二百七十三万四千多斤。而在其他版本中,严雪亭也有唱成一天三万六千四百零三斤,一年一千二百九十六万多斤的。是陈灵犀没算准?还是严雪亭唱的时候记错了?开个玩笑啦。


漫画:猫双栖楼主陈听潮先生


1949年以后陈灵犀成了评弹作家,和陆澹安、朱寄庵、姚民哀、平襟亚等人齐名。和上述几位先生相比,陈灵犀先天略有不足,他的母语是潮州广东话,上海话也流利,但苏州话要靠学。当时陈灵犀已年过半百,但他和评弹艺人吃住在一起,下农村、去海岛,成为“评弹一支笔”。从他的作品中,可看出他对苏州方言的运用之灵活,哪里有一点“老广”的意思。除创作大量新开篇外,他还帮助蒋月泉整理传统书目,《玉蜻蜓》《白蛇》等都由他执笔。陈灵犀1983年去世,临终关照家人把他葬在苏州郊外,清明上坟只需拎只录音机,放些弹词唱段就可以。这位潮州“洋场才子”对苏州评弹的热爱,到了这个地步。


“光盘”


回到“光盘”的话题,小时候看格里高利·派克演的电影《百万英镑》,印象最深的就是影片开头那段吃饭的戏。一文不名的流浪汉带着张百万英镑支票到高档餐厅大快朵颐,因说好开信封的时间没到,内心惴惴不安,不管三七二十一,吃一顿再说。戏是真好,记得叫的是“来份火腿蛋,一份奶油汁肉饼,再来一大杯冰镇啤酒”。跑堂的很有节约意识,提醒这位亨利·亚当先生:“那可贵啊”,格里高利·派克标志性地挑了挑眉头:“要快”。菜吃好,再用面包把盘子里的汤汁都蘸了吃下去,然后吩咐:“照原样再来一份”……


老电影《百万英镑》剧照

请大家切莫看轻一粒米


最近我还写了

长寿的飞将军和他的部下们

乡下人白相跳舞场,看见一班烂污小姑娘……

昔日斜桥总会,今日广电大厦

“小囡面孔”沈一乐的命运悲喜剧

纪念呆派滑稽一代宗师“张伯伯”

看一朵花开的时间

“阿宝,侬好呀,长远不见……”

沪上首位“艳星”和她的“无聊炒作”

她的歌里满是上海的人间烟火:纪念永远的“金嗓子”周璇百年诞辰

南京东路先施公司旧址的一些细节

北京东路和筱丹桂之死相关的一些现场

九十年代的卢湾区,那时你在哪里?

走进九江路圣三一堂

如果这些东西你都用过……

百图追忆当年的老徐汇区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