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沪西:没有护身符的东洋工房

俞远明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前言:


9月27日我转发了由安远路899弄老居民俞远明先生创作的安远路899弄:一条小弄堂的大历史,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不少。关于安远路、长寿路一带老弄堂、老居民的故事,俞远明先生和向我介绍这个系列的荣德芳先生,以及很多热心的老居民,他们提供很多回忆和故事,由俞远明先生收集整理后在“美篇”中以“渔夫”的笔名进行系列连载,应该说这是一份珍贵而详实的记录。和我一样,所有读了这些图文的朋友都赞叹几位先生的耐心和执着,为他们的工作而感动。在我看来,一座城市的历史,和它的建筑和人是分不开的,建筑和人是有机的结合,如果没有人的故事,建筑本身将成为僵化的图纸和线条。人在其中的活动,才有了建筑鲜活的历史。无数建筑和人的历史串联在一起,才组成一座城市鲜活的历史。我也希望通过转发这些图文,唤起大家对建筑和历史的记忆,大家一起来讲述建筑的历史,人的历史,以及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历史——第一手的、鲜活的。


经作者授权,我再转一篇这个系列的第八篇:“没有护身符的洋房”。系原文发送,仅对个别我看到的笔误作了修正,并根据“老周望野眼”的排版对字号进行了调整。


以下为俞远明及沪西老邻居们的创作:



第八篇:没有护身符的东洋工房


引子

1、难忘昨夜星辰
2、一号户主陆绍云
3、BOSS们住过的房子
4、温馨的小套复式住宅
5、“悬浮”着的住宅
6、高级建材何处来
7、台阶、移门、壁橱、隔栅
8、打了折扣的幸福感

引子


对于上世纪1950至1960年代、就读人生第一座学校——安远路第二小学的同学来说,我们的共同家园是安远路、长寿路口一带的弄堂。

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那一带就是被各种纺织厂、机械厂密集包围着的特别的地块。


历史上,它被称为沪西工业区,与上海沪东杨树浦、山东胶州湾沿岸、天津海河两岸的以纺织业为主体的轻纺工业集聚地一起,构成了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其中的安远路899弄“华纺里”,曾被称为 “东洋工房”、“华纺第一职员宿舍”,是中国第一代白领和金领(工厂职员)集中居住的小区;

长寿路891弄“和丰里”,是中国第一代蓝领(纺织工人为主)集中居住的小区;

余姚路526弄(安远路825弄)“均泰里”,即今天的泰州路两侧,则是中国最早的私营工业园区之一。

如今,
这几处的居民大都搬迁了,
离开了故乡的怀抱。

故乡昔日的景象也湮灭了,
走出了曾经的存在。

只是在老邻居们魂牵梦绕的记忆中,
她无法磨灭!


上图是老899弄居民、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荣德芳在他家门口所画。

下图是现在的899弄口。

第八篇:没有护身符的东洋工房


上世纪的90年代,对于租住在安远路899弄的大部分居民来说,是个纠结的年代。

弄内18栋建于1928年前后的日式建筑,除了最东面的4栋三层楼公寓暂时保留,以及位于“西北边陲”的1栋平房已经先行动迁,其它13栋带花园住宅都面临动迁、拆建。

动迁的理由无疑是极具诱惑的:

“提高899弄内居民的居住‘成套率’”。


——这是一个居民日夜期盼、

无法拒绝的“改善居住条件”的机会。

两年后,

签约“回搬”的居民陆续搬回到899弄新“华纺小区”的六、七层楼无电梯“新住宅”内;


另一部分签约“拿现房”的居民此前已直接迁入宝山区大华、闵行区七宝静安新城等环线外新建住宅区。

22年后,

剩下的最东面4栋三层楼公寓也全部动迁完毕,

居民们也都陆续拿到了新房的钥匙。

按理说,每一家动迁户,都大体解决了“成套”的问题。


“辞旧迎新”的感觉应该很开心才是。

可是很多居民,

甚至包括移民到香港、澳门、北美、澳洲的老邻居,

却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从安远路899弄大门口(往南)见到的东洋工房花园住宅。(老899弄居民萧钢依据照片加工制作)】

老房子有什么可牵挂的呢?

曾经的那里,

难道还有胜过“拥挤的居住”的东西?

“我们从小就在‘东洋工房’里长大,这里所有‘房高’与‘楼距’之比都超过1:1.1,有的还达到1:1.3、1:1.4”,一位老邻居说。


“隆冬的白天阳光任性挥洒,盛夏的夜晚苍穹星河绵亘;加上自己栽种的花草树木、烂漫清纯的童真,那种场景,无论是回搬还是外迁的新居里都永不可能再现,怎不勾人怀念?”

勾人怀念的还有那18栋充满异国风味的“日本人设计、居住过”的建筑。


尽管它们受到建造时代的局限,

尽管中国居民在使用习惯上使它的一些功能打了折扣;


尽管多数人家因几户或几代人“同居一套”等原因,没能充分享受到它的诸多优越性……


但不排除老童鞋、老邻居们去回味当年居住在“外国人的房子”里的终身难忘的奇特感受。


1、难忘昨夜星辰


安远路899弄在50年代曾被称为“华纺第一宿舍”。

华纺是“华东纺织管理局”名字的缩写。


实际上这个名字是从1946年初“民国”的中纺建设公司命名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第一职员宿舍”的名字延用而来。


附近一带的中国人习惯称它“东洋工房”。

在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网站上,查到酱紫的记载:

这两个住宅小区,都曾经居住过日华纺的日籍员工。】


在1946年前,它叫“日华纺邦人社宅”,亦叫“曹家渡社宅”。


由日商“日华纺织株式会社”出资建造,供日华纺“曹家渡工场”(即解放后的国棉六厂、七厂)内的日籍职员及家属租住。

弄内18栋建于1928年的“和洋折衷”样式住宅(特征是混合现代主义的西洋风格建筑和传统的日本和风建筑双方的要素),


加上一座六层楼高的、8个立面的“帝冠”样式水塔(参见第7章),组成了全上海独一无二的“东洋工房”住宅小区。

1950年代位于“东洋工房”住宅群正中的南北通道(往南)。(老899弄居民拍摄,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1975~1976年,我参加了静安区余姚房管所所辖房屋租金测算工作,几乎跑遍了该所一千多户人家”,一位曾在房管部门工作过的童鞋说。


“余姚所最好的房屋(砖木一等、煤卫齐全的新式里弄)就899弄‘东洋工房’,还有国毛一厂工房、康定路848弄康邨、818弄同康邨及胶州路自来水厂英国大班及中国老板的两幢别墅。”

“回想起来,老899弄是一个非常优美的小区,有单体、连体的别墅,有连列、连廊的成排住宅;


有水塔的独立供水设施,保证三层楼用水,

有较先进的排水排污系统;


很早就使用煤气烧饭,多数人家有抽水马桶;

还有游泳池等娱乐设施;


多数人家还有一个30至60平米的自家花园。

幸福指数很高呀!”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航空摄影图。】


另一位童鞋回忆说,我有个中学同学住江宁路安远路的日式宿舍,我去过她家,她告诉我是中纺第七宿舍。


“那里的房子比899弄的差远了,还不如中纺第二职员宿舍。我有个长辈住‘二宿’,我去玩过。”

“中纺第二职员宿舍”,说的是澳门路660弄。


这个位于普陀区的、被定为“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的社宅由另一家日资纺织企业“内外棉株式会社”于1921年所建。


但与安远路899弄“曹家渡社宅”相比,

无论从房屋的规格,私家庭院的面积,还是建筑间距的宽舒……都差了一截。

还是中纺公司那些纺织业的“老克勒”识货:


虽然在生产规模上,内外棉是上海日资纱厂老大,日华纺只能排第二;


但在社宅建设上,日华纺应排在老大,内外棉只能排老二。

可惜社宅建设的老大哥“中纺第一职员宿舍”,

却没有拿到“历史保护建筑”这块免于拆建的“护身符”。

左图: 澳门路660弄,门前院子非常狭小;右图:安远路899弄同等级住宅,楼房高大,南面还有60平米花园。】


1995年前后被动迁的基本上都是租住在“有自家花园”的住宅里的居民。


那块地皮面积18000平米(包括弄内最南端曾经的空地“菜园子”),而建筑面积却只有10000平米多(虽然还要加上菜园子少量建筑,略高于此数)!

上图黄线为1995年拆迁地块,地块中虚线以北为老华纺住宅区域;红线为2016年动迁地块,地块中虚线左侧为老华纺剩余住宅区域。可看出极低的容积率。】


走进“东洋工房”里,最大的感觉就是宽阔、干净、整齐、舒畅。

由于小区位置处于槟榔路(安远路)的南侧,小区的“大门口”只能开在小区最北侧。


整个小区18栋住宅都是朝正南方向横向排列,除了“西北边陲”那栋平房因北面贴墙,主立面只能朝南;


其他各栋房屋的主立面基本朝北(个别朝东或西),而将主卧室、起居室等尽可能地置于朝南位置。

小区内道路呈“三纵、七横”井字形铺设。
南北走向的3条主干道,将住宅分列成整齐的四列(见下图)。

“东洋工房”住宅分成整齐的四列。(此图按照40年代初的航拍图定位,力求还原成60年代初的布局,上北下南,可点击放大。老899弄居民俞远明制作)。】


宅区内的“三纵”是南北向干道,铺了沥青,装了路灯。


虽然弄内只有极少数(厂长级)住家有汽车,却在道路两侧建了高于路面10厘米的人行道。


而其中通往宅区南端“菜园子”的西干道的人行道全部是水泥“压花”,

与城市马路边的人行道没有大的区别(见下图)。

弄内西干道的人行道与马路边的人行道没有区别。(老899弄居民拍摄,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七横”,是东西向的、从干道通往每家门口的小路。


最早是红砖路(侧过来排成人字形),后来砖块破损,改成煤屑路、大方块水泥预制砖路,最终铺成了混凝土水泥路。

因为房子不高,除了高级花园住宅和东部4栋三层楼公寓楼高12米出头,其余都10米多点。


但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最小的也有11米,最宽的17米,普遍的都是13米(见下图)。


四列住宅(左南右北)的实际间距,在静安区绝无仅有。(此图根据老899弄居民萧洪绘制的小区原始资料中楼距数据与草图制作,可点击放大。感谢他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对于日本“原住民”离开后迁入东洋工房的中国居民来说,这种“别墅档次”的容积率固然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却也引来房地产老板的觊觎,为日后重建的楼宅容积率翻倍、回搬新房“难见星星”埋下了“祸种”。



2、一号户主陆绍云


与澳门路660弄房屋分成A、B、C、D、E等5个等级一样,安远路899弄东洋工房里的住宅也明显分为多个等级。


由于缺乏原始分级资料,只能根据居住其中的观察与体验感受,尝试将它们分为如下七个等级(见下表,可点击放大):

高级A 住宅 ——


要说东洋工房的建筑特色,得先从东洋工房最高等级住宅1号说起。

1号是整个住宅区里唯一的“独立花园住宅”,位于四列住宅的中西列、最北面一栋。


正门朝北,对着899弄大门口,楼宽约22米,进深12米,高约14米。

底层是50平米左右的彩色瓷砖铺设的大客厅、小客厅和餐厅,以及厨房、佣人房。楼上是铺设硬木地板的多间卧室,三楼是储藏室。

客厅外有50~80平米的椭圆形镶嵌黄铜条的粉色水磨石内阳台,以及精致的圆弧造型的花岗石护栏;


有台阶通往300平米的大花园。

花园东侧栽着一排高大的白杨,西侧栽着几棵高近8米的广玉兰。

为何1号的正门置于距小区进出口不远的“不安全”处?

一度引发人们好奇与猜疑。

实际上,这儿是全小区居中、最北的位置,设计师是按照中华文化里“人君南面”的等级序位传统,把大BOSS住宅置于此处。

由于北半球房屋都是南向,中华传统的“建筑风水”文化在考虑整个宅区布局时,“辈分高者”一般居正中、“坐北面南”位置;“辈分低者”都依等级,依次安排在“坐南面北”位置。


《易经·说卦传》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地位尊卑摆在那里,老大的楼址没得选。


但直接面对大门口也不好呀,万一“上访的”进来阻挡的也没有,不是太不安全了吗?


于是,设计者在1号门前设计了一个“三角花园”作为“屏风”,用花木屏蔽一下,让你绕着走。


既为老大解决了北面缺花园的“风水缺陷”,又提供了居住安全系数。

1 号的原始主人是谁?现在很难考证了。


据史料记载,当年来华发展的日本株式会社上层会长、社长,都住在租界的洋楼里。20年代日华纺的前二任总经理和田丰治、喜多又藏应该也是如此。


而工场长(厂长)一级的应该住在工场附近的“邦人社宅”里。

根据日本管理人员的级别,最后撤离“曹家渡工场”(日华纺3厂、4厂,后来的国棉六厂)的日籍工场长松本忠治,很可能长期居住过弄内1号(当时日华纺6、7厂即后来的国棉七厂无工场长)。


他于1946年初回国后,1号由中纺七厂厂长陆绍云家居住。

高级A是1号独栋花园住宅。(老899弄居民拍摄,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陆绍云是我国纺织工业史上一位知名人物,出生于上海川沙一个书香之家。


1914年毕业于上海龙门师范学校,1920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获纺织工业学士学位。

其年上海宝成纱厂(日华纺6、7厂,中纺七厂,国棉七厂的前身)厂主刘伯森赴日选聘纺织人才,陆绍云应聘于1921年回国,任宝成第一、第二纱厂工程师。

随后刘伯森在天津创办宝成第三纱厂,聘任陆绍云任总工程师、厂长。


他在宝成三厂历时11年,建树较多,显出他治理工厂的才能。

陆绍云26岁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27岁担任宝成纱厂(国棉七厂前身)工程师时,还是帅哥一枚。】


1937年抗战爆发,陆绍云赴武汉筹办药棉纱布厂,去重庆创办维昌纺织厂。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陆参与了当时国民政府对上海日资纺织企业的接收工作。


1947年受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之聘,任中纺七厂厂长兼总工程师。

此段时间住在899弄1号。

在中纺七厂,他主张中国纺织工业必须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设法增产棉花,改良棉质,解决纺织原料问题;还主张自行制造、改造旧设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培养一代技术人才。


对中纺七厂和国内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53岁时,陆绍云重回中纺七厂(早先的宝成纱厂)担任厂长兼总师,已是中国纺织界扛鼎人物。】

据说一次中纺七厂工人停工声援中纺六厂工人罢工,警察局派来飞行堡垒(即配有装甲防弹车的特种镇暴队)和大批军警,到厂里抓捕工人。陆绍云以厂长身份,与军警据理力争,证明被捕者都是好工人,出面保释,保护了罢工工人。

1988年,陆绍云逝世,享年94岁。
1997年,其子陆忠武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BOSS们住过的房子

1号东侧是2号、4号高级双拼花园住宅。

日本人居住年代,4号是日华纺工场内日籍员工就诊的诊所。

1946年中纺建设公司接管日华纺工场后,2号、4号由中纺七厂副厂长顾策芳一家居住。


左侧门牌4号,是日籍员工诊所。右侧门牌2号是住宅门都朝西。(老899弄居民胡东拍摄,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1954年,顾策芳与厂长陆绍云两人均上调到北京中国纺织部工作,家属同步迁徙。


1号、2号、4号便分配给中纺七厂的一般中、高级职员居住。当然也不会一号一户了。

50年代后期,1号楼下改成托儿所,篱笆拆除砌成了围墙。与同弄59号的安二小学附属幼儿园配套。


60年代安二小学附属幼儿园原址并入安二小学,1号底层和二层的部分房间又改成华纺托儿所加幼儿园。

把899弄最高级的厂长住宅与私人花园用于培育899弄新一代,这个必须点赞。

高级B 住宅 ——

包括2、4号,3、9号与5、7号,是3栋、共6套完整的三层楼“双拼花园住宅”。

以大门朝西的7号、9号为例,

进门上三级台阶,每级高约15厘米、深约30厘米,宽近1.8米,全部整条花岗石方料构筑;


阶梯的两侧,还各有宽40厘米的三角形的整块花岗石雕琢出的护栏,犹如两个滑梯一般。

弄内7号与5号门牌的高级B双拼花园住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创作)】


进门经过水泥地的玄关,就踏上一级高约15厘米的实木台阶,上面就是实木地板通道。

通道右侧(朝南)是一个约25平米左右的起居室客厅,铺彩色地砖,西墙有一大壁炉。


客厅朝南两扇落地玻璃门,铰链插销等五金件均为黄铜制作。


门外有6~8平米的、以透光厚玻璃为顶棚的、宽敞明亮的内阳台。


从阳台拾级而下,即步入130平米的大花园。

与这间起居室并排、同为朝南方向,辟有一间约25平方的餐厅(和室或工作室)。

走道左侧(朝北)依次有间储存室与7、8平米的浴室,再过去就是通往2楼的实木扶梯。

走道尽头是厨房,厨房西北角有保姆房。


厨房北侧有门通往(住宅北面的)约25平方的独用小花园,便于保姆工作、活动。

1946年日本高管返国后,由中纺六厂的几位高管在此居住。


解放后,3号由国棉六厂戚海民厂长租住、7号由邹春座副厂长租住。5号、9号都是高级工程师居住。


但之后这6套房子又都重新安排,“拆零”分配给了华东纺织管理局下属单位干部、职员居住。


一套房子(门牌)往往安排住进二、三户,厨卫浴室大多要合用。

最可惜偌大花园因为“共享”,反而不如一家一户的小花园经营到位。


又多次被里弄街道收缴辟为公共绿地,实际上成为“儿童乐园”,童鞋们斗鸡、打弹子的“竞技场”。

70年代初备战备荒,那儿因空间大,又成为挖防空洞首选地,弄得满院疮痍。

弄内7号与5号门牌的高级B双拼花园住宅,南与东立面。到了80年代,没有花园篱笆(栅栏)提供安保,居民只能封闭阳台求得安全(见此图东端底层阳台)。(老899弄居民萧钢依据照片绘制,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4、温馨的小套复式住宅


比较实惠的还是“中级C1”、“中级C2”、“中级C3”三种“联列式花园住宅”。


前者居住面积约90平方,后二者约80平方,都有一个60平米左右的“私家花园”。

中级C1 住宅——


是宽6.5米的2层复式住宅,位于弄内“中东列”北端,共2栋、10个门牌号。


这是非常完美的2代人居室。


底层有起居室与朝南的餐厅;

2楼有“2南1北”3个卧室。


第3层虽说是阁楼,却是一间朝南有门的“储藏室”,约10平方,朝南有排窗,采光充足,层高2米,可兼作儿童房或标准房间使用(当年日本人身材都不高)。

14号至24号(双号)中级C1联列式花园住宅,北立面。(老899弄居民荣德扬拍摄,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6号至24号(双号)中级C1联列式花园住宅平面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绘制)】

6号至24号(双号)中级C1联列式花园住宅剖面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绘制)】

中级C2 住宅 ——


是宽5.5米的2层加1个阁楼的联列式花园住宅,分别位于西列和中东列,共5栋。

每户都设有1个简单的无门储物阁楼,阁楼朝北,有老虎窗,层高仅1.9米,面积也只有5、6个平方米,虽勉强可住人,但夏天高温难耐。


中级C2联列式花园住宅高仿图,南立面。(老899弄居民萧钢依据照片绘制,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中级C3 住宅 ——


面积与中级C2相仿,只是没有阁楼。


共2栋,位于中东列最南端。

与弄内其他独立门户住宅门口的“雨篷”不同,这两排住宅添建了独特的方形拱门“门斗”。

相比雨篷,门斗具有更佳的分隔、挡风、御寒作用。

中级C3联列式花园住宅高仿图,北立面。(老899弄居民萧钢依据照片绘制,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中级C3与C2这两种等级的住宅加起来有46个门牌,占据了弄内最多的门牌号。


这是两代人温馨的居室。


底层有起居室,二楼有南北2个卧室,都是10~15厘米宽的美国花旗松地板。


有独立厨卫和一个60平米自家花园。

右侧的前2栋为西列的中级C2联列式花园住宅,最末栋为同步建造于1928年的安远路第二小学教学楼。左侧最近建筑为1号(有围墙),中间为9号,末栋为7号,后2栋都是高级B双拼花园住宅朝南方向。(老899弄居民拍摄,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中级C2联列式花园住宅平面图。一看这底层平面图,就知道是个小孩捉迷藏的好地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绘制)】

气场十足的中级C3联列式花园住宅北立面,每户门口建有非常讲究的拱形门斗。(老899弄居民拍摄,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普通D住宅 ——


是用钢筋水泥建的3层楼“外廊式公寓”,位于弄内“东列”,共3栋住宅楼,采用公寓式平面布局。


朝北面向走廊的是厨房与一间起居室兼餐厅,朝南是两间卧室,都有落地玻璃木门通外阳台。


两间卧室采用窄条木地板,中间有移门可打通,比“中级C2”布局更显温馨、合理。


“硬伤”在有厕所、没有抽水马桶,也无法拥有庭院。

普通 D 是钢筋水泥住宅,采用公寓式平面布局(老899弄居民萧钢依据照片绘制,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日式公寓楼的楼梯都设置于室外,相比楼内扶梯,室外梯安全性更高。(老899弄居民俞寿山拍摄,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三层楼公寓除了在西端设了室外主楼梯,在东端又设有一室外消防逃生梯——70年前设计的三层楼公寓即有今日的消防概念,不能不让人折服其设计理念之先进。(老899弄居民俞寿山拍摄,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普通D外廊式公寓。宽敞、明亮、避雨的北廊道亦是不同年龄童鞋们当年的活动与社交场所图中走廊上的室外水斗杂物为临时住户所设,并非原貌。(老899弄居民俞寿山拍摄,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普通D采用公寓式平面布局,将厨房挪到北面,南面两卧室;卧室之间用移门隔开,可灵活改变房间的功能,又方便进出,方便父母照料孩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绘制)】


普通E 住宅 ——


是用钢筋水泥建的三层楼“内廊式单身公寓”,位于弄内“东列”最北部、与水塔毗邻,共1栋住宅楼。


由于原先曾是单身公寓,在家庭使用时,扩大了公共厨房,缩减了公共浴室与厕所。


朝南房间都有阳台、地板,与“普通D”的朝南卧房一般,但没有了壁橱。


朝北的房间没有阳台。

普通E是内廊式单身公寓,位于弄内“东列”最北部、与水塔毗邻图为北立面。(此高仿图由老899弄居民萧钢依据照片绘制,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普通E经历过由外廊式公寓,转为内廊式单身公寓的平面布局改建。这是1928年楼房刚建成时的平面布局,与它南面的三栋三层楼外廊式公寓颇为相似。(此图中的房型图源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所绘普通D房型图)】

1946年中纺公司接收安远路899弄东洋工房时,此楼已经改造为内廊式单身公寓(具体何年改造不详)。中纺公司接收后仍将其作为单身公寓。

1950年解放后,单身宿舍被家庭居住取代。布局基本没动,但公共浴室厕所减少,公共厨房增加了。(此图源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所绘草图)】


“普通D”和“普通E”这两种建筑结构相同,建筑外部样式(长、宽、高)也非常相像。


由于历史遗留下了厨卫等“不成套”缺陷,若从“解决成套”的动迁目的出发,这4栋楼居民的动迁意愿最迫切。

可是1995年动迁时,反而将这4栋楼保留了下来。


一是因人口密度大,容积率上“油水”不足;

二是因为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对更为稳固。

因而在拆建了小区内14栋砖木日式建筑后,又“开恩”让它们延续了22年。     

899弄的门牌号分单、双设号,东列、中东列双号;中西列、西列为单号。

东列的这4栋“三层楼公寓”的门牌都是双号,排列却非常复杂。


每栋楼最小的双号归二楼与三楼“共享”,再用室号来区别,

而底层却依次按门户设号。

例如由北往南的第2栋“三层楼公寓”里,

每层6户;


2层楼的6户,分别为54号1、3、5、7、9、11室;


3层楼6户,分别为54号21、23、25、27、29、31室;


然后再回到底层6户,分别是56号、58号、60号、62号、64号、66号。

“三层楼公寓”的门牌排列非常复杂。(此图由老899弄居民拍摄,感谢他为我们留下宝贵资料)】


而在第1栋“三层楼单身公寓”里,因为每层13间单身宿舍,南面8间,北面5间:

第二层的南面8间,依次为26号1、3、5、7、9、11、13、15室,

北面依次为26号2、6、8、10、12室;

第三层的南面8间,依次为26号21、23、25、27、29、31、33、35室,

北面依次为26号22、26、28、30、32室。

这种常常把第一次来这儿作客的“外头人”弄得头晕脑胀团团转的门牌设号,当初究竟是依据日本国内编号习惯,还是因某种原因有意为之?这还是个谜。

普通F 住宅 ——


是联排平房住宅(门牌为单号11号到21号),位于“西列”的“西北边陲”,贴围墙而建,共6间。

在早期的航空图中没有见到这排建筑,应建于1928年之后。


最早似乎是车库及与车库相关的司机与仓储、检修用房。


50年代早期15号、17号两个门牌是厂领导的小轿车车库,只住4户,到60年代后,车库也都住了人。

每家南面有30多平方的私家花园,宅门面南,入门须先经过花园门。


每户面积虽不大,但温馨实惠。


童鞋寿定震的父亲寿绳德一家就住在那里,他原来曾是中纺七厂陆绍云厂长的司机,后来自学成才,成为国棉七厂一名工程师。

普通F虽属改建,但家家都有小花园。】


住这一排的居民在80年代后期安远路沿街住房改造时就动迁了,是899弄里最早的动迁户。


5、“悬浮”着的住宅


“东洋工房”属于日本近代典型的“和洋折衷”风格建筑。


外观是简化的西方(英国)样式,内部平面布局和装饰具有日本传统建筑的特征。

东列4栋三层楼钢筋混凝土结构公寓,以钢筋水泥为承重框架,外立面为清水红砖墙,二层、三层为小鹅卵石贴面。

其它14栋里,除1栋“普通F”,都是三层与二层砖木结构建筑。


竖向承重结构为粘土砖墙,内部的分隔墙主要为粘土砖墙和板条筋分隔墙(木板條+灰泥牆),室内天花板也是“板条筋+灰泥”。


楼层为木搁栅、木地板楼面。
楼梯为木楼梯,木扶手木拦杆。

外立面处理为干粘鹅卵石,防雨,防干裂。


山墙都采用“悬山”,即屋面挑出山墙,可减少雨水淋湿外墙面。

前后檐也采用深挑檐防雨水。

高挑的人字形坡顶是东洋工房一大特色。(老899弄居民荣德扬拍摄,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然而,这种外部看上去与普通住宅无明显差别的东洋工房住宅,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却有一个其它住房都不同时具备的最大的特色:“上不及顶、下不着地”。

“上不及顶”,指的是它所有的房屋,都采用人字形架高坡顶。


屋面使用德式“春天瓦”铺设。东列三层楼公寓为灰瓦,其余为棕红色瓦。


因为是连列式住宅,屋顶每隔十来米筑一条南北向的、高出约30厘米的“封火墙”,万一失火时能延缓火势横向漫延,为隔壁房屋提供一定的安全。

东洋工房屋顶采用德式春天瓦铺设。房地局称其“平瓦”“洋瓦”,每三排约1米,瓦的上面有流水沟,后面有二个小脚,可以钩住挂瓦(木)条。因烧制的粘土不同,有红的黑的区别,功能一样。】


南方因为降水多,高温湿热,房屋采用人字形尖顶便于排水和散热,并非特殊设计。

但是东洋工房的“顶上功夫”却是与众不同。

首先,人字形角度大、撑得高。

东洋工房的14栋砖木结构住宅的坡顶都接近30~40度,1号和3、5、7、9号都超过45度。


即便东列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式结构的三层楼公寓,也给它特意加了个25度的坡顶。

其次,因为撑得高,就提供了额外的“搭阁楼”空间,弄内大部分砖木结构建筑都在坡形屋面的一侧辟建阁楼、开设“老虎窗”(见下图)。


由于阁楼较热,原设计主要用于“储物”,但仍有不少居住困难的居民将其作为卧室使用。

东洋工房人字形屋顶角度大、撑得高,“顶上功夫”与众不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绘制)】


再次,在14栋砖木结构建筑里,日本设计师基本都在山墙近顶端,给这个人字形坡顶的内部三角形空间设计了通风口。

通风口用木制百叶窗覆盖,防雨兼通风。


因为这里面的三角形空间是东西(或南北)贯通的,两端开设通气口,方便空气流通,使夏季的高温热空气散发得更快,起到良好的“自然空调”作用。

三角形屋顶的内里除去各户的阁楼房间,是一个贯通的无人空间。夜晚那儿也成了老鼠与它们的天敌黄鼠狼的追逐空间。


住2楼的常常听到天花板里鼠辈活动甚至奔跑追逐的声响。小时候听了总会汗毛竖起。


“这里面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呀?”一位童鞋回忆小时候曾经问祖母,“哦,不用怕,我们小时住的房子也有这种声音——滴答、滴答……那是老鼠在数钱。”


在每户阁楼层的内侧,还设计了一个检修口——约60厘米高、50厘米宽的一个小木门。


很多童鞋小时候一直不知道这扇小门的功能。

只是听大人叮咛,这扇门不能打开。


为什么呢?里面有什么呢?

大人没有细说。


一般都不住人的储物阁楼,最里面的墙壁上有一扇不能打开的小门,于是,小孩子莫名的恐惧油然而生。

直到春夏季里,见到房管所人员提着手电筒钻进去,从东到西仔细检查人字形坡顶内部木结构上有没有白蚂蚁巢,才对它的作用恍然大悟。


随着年岁的增长,胆子大的童鞋也会钻进去瞅瞅,手电筒一照,哇,里面的空间居然那么大!

不过,阁楼里的这扇小门倒是真的给一些居民带来过恐惧。

“我家隔壁一年轻人曾经得过精神病,平时见到他都避之不及”,一位童鞋回忆道。


“不料有一天傍晚,他居然从我家阁楼里的小门钻进了我家,幸亏那天家里大人都在,把我们全家都吓了一大跳!”


原来,每1户的检修窗都可进入这栋房屋的“共享三角形空间”,各家的检修门还得“看紧些”才是!


然而60年代人都单纯懵懂,全社会都还没有“防盗门”意识。

到了文革期间,这扇小检修门给一些“受冲击”住户带来了更多的恐惧。


“记得1968年秋冬,我家来了一批红卫兵抄家,”一位母亲任中学校长的童鞋回忆道。


“进屋后到处翻找。家里没几件家具,它们就冲到阁楼翻找,见到那有扇小门,就打开钻进去搜查……


这天过后,我妈精神就受到了刺激,一发病就指着天花板,莫名地说,我听到上面有红卫兵在走动……

这种恐惧伴随着她的整整后半生。”

上下都有通风口是和洋折衷日式住宅的一大特色。(老899弄居民萧钢依据照片绘制,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下不着地”,是日式住宅的特殊结构。


住宅底层的起居室都是架空木搁栅结构(厨、卫仍为水泥地面),约架空50至70厘米不等。

这“架空空间”,主要作用是防潮,保持底层房间地板下部空气流通,使得底层房间地板(木隔栅)不致因地面潮气侵入而快速霉变、腐烂,因为日本人习惯在室内铺设“榻榻米”,经常睡地铺。

这一中国传统建筑里不常见的特殊结构,也经常引起来访的国人的好奇:房间下面怎么还有房间?是不是储藏室?


一些人看了抗日神剧脑洞大开:“那里是不是日本人的地下密室?”

还有人断言“899弄里有日本人的地牢!”


妖魔化传说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老邻居们闻之啼笑皆非。

我俩的地下密室?他们怎么知道的?


每个地下空间在外墙上都有1、2个通风口,并永久性地镶嵌上40×20厘米左右的镂花铸铁小方窗。


天长日久,有的住户的铸铁小窗锈蚀损坏、这种日式绝版玩意又没有配件可换,就只能让窗洞大开。


结果猫咪钻进钻出,居然在里面筑了猫窝。


直到听闻小猫咪在地板下传来声声“咪呜……”,才知道有“特殊邻居”住在他家地板下,随之便引来一波波小朋友围观、探视。

因为东洋工房属于租赁房,这个“架空空间”的保养,对于房管所来说是桩颇为头疼的事情。


一般在室内地板上有个检修口,上面的几块地板如电影《地道战》里地道的入口一般可以撬开;


然后检修员弓身钻入地板下面,蹲着检查地板背面及木搁栅有没有腐烂侵蚀,往往弄得一头蜘蛛网和灰尘从地板下面钻上来。

房屋检修员“上天入地”忙得不亦乐乎。】


在木材奇缺的60、70年代,一旦检修员发现木搁栅已经不堪重负,就会动员住户,你家地板不能用了,铺水泥吧。


51号里就改铺了水泥地,就不知当年房管所用了几包水泥才填满他家的“地下空间”的。

现在回想起来,为了服侍这“上不及顶、下不着地”的东洋“悬浮”工房,当年房管所维修员们付出的辛劳还真不少。


6、高级建材何处采来


一家属于“夕阳产业”的纺织企业,怎么会花这么多钱,去建一个廉价出租给本国员工(当然不是中国工人)的花园洋房住宅小区?


其实,在上世纪初,纺织业在全世界都是资本趋之若鹜的朝阳产业、摇钱树。


对于明治维新后经济与野心急遽膨胀的日本,以上海为中心的日本在华纺织业,与“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并重,被称为日本对华投资回报最丰厚的“双璧”。

那时候,除了烟草业,还没有哪个行业比得上纺织业?


就拿安远路上晚于东洋工房后7年、由金城银行出资建造的“金城里”来说,虽然同属于新式里弄住宅。房屋的气派、格局就明显拮据许多。

纺织业比金融业还牛B?

那年头,还真是这样。

金城里属于沪西知名度较高的新式里弄住宅,但楼距狭窄,只有天井,没有花园。】

建造东洋工房的年代,正是日华纺织株式会社在沪经营进入峰巅的年代,钱赚得多,出手自然也阔绰。


那些让今人见了都觉得奢侈的建材,在东洋工房中却是任性使用,随处可见。

高级石材 ——


东洋工房的基本建材是砖、木、石、灰、土,加上少量钢筋水泥(当时水泥、钢筋金贵,属于战略物资,民用很少),但所用建材的材质很讲究。

上海是冲积平原,没有花岗石也缺乏木材。


东洋工房大量使用断面20×40×150厘米以上的整条的花岗石作为门前的台阶及台阶的护栏(高级与中级C1住宅),木立柱的基石(20×20×20),甚至通往庭院的阳台踏步(阶石)。

东北红松——


木材采用长5至8米、宽30厘米左右的东北红松木方子作为栋梁(见下图),用硬度高、抗磨损力强,又不易变形的北美花旗松为地板。

人们在拆房现场见到,那些“年逾七旬”的横梁木方依然方方正正完整如初。


由于当年日本将东北作为殖民地,控制了大量东北的木材资源。


而日华纺的社长和田丰治、喜多又藏与满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猜想部分优质木材或许来自东北。

上世纪初上海大量的砖木结构建筑对木材需求量极大,在城郊诞生了不少简易锯木厂。】

当年锯木厂的工人是酱紫“开木方”。】

当年上海鲜有卡车,都是用人力老虎塌车把木方拉往工地。】


7、台阶、移门、壁橱、隔栅


一位在日本长大,居住在洛杉矶的美国作家,归纳了日本传统民居的12个基本特征,完全适用于东洋工房。

1、用篱笆搭建围墙,并与邻居建立边界,保护各家的隐私。

2、用优质瓦片铺设屋顶,防雨渗漏。

3、采用深挑檐,即使下大雨,窗户也能打开,保持空气畅通。

4、关注阳光和风景。主房间朝南,全天候接受阳光照射。窗外景色不可或缺。虽然城市条件有限,但希望能看到花木。

5、住宅入口有阶梯差。入口是连接房屋外部和内部的中间区域。在这里脱掉鞋子,换上拖鞋和其他穿着物品,方能走进榻榻米房间。

日居特色之一是入门有台阶,供脱鞋、换鞋。(三层楼公寓“普通D级”房的内部效果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创作)】


6、底层朝南方向设计有“走廊边”(内阳台),成为连接房屋内、外部分的边界空间。主人在此可以全年捕捉自然风和自然光线,享受到良好的“小气候”。

7、滑动门。带有“虫笼”格子的推拉门,可用于遮雨窗,也可用于划分房屋内的空间,既保护隐私,也捕捉到光线。

木制的玻璃移门可调节室温,灵活改变房间功能又便于采光;大壁橱非常适合收纳。(中级C2房的内部效果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创作)】


8、珍重树木。日本住宅中使用的木材喜欢原色原纹,即使涂涂料,也不会把木纹覆盖掉。梁、柱、地板都如此。

9、榻榻米。由编织草做的榻榻米,是日式居屋里冬暖夏凉的地板。虽然价格不菲,但因为它上面不走鞋子,可以使用许多年。日式房间的面积,与榻榻米(标准)面积搭配成一定比例。

10、房间可多用途使用。被褥白天可折叠收纳进壁橱内,使房间白天成为客厅或餐厅,夜晚恢复为卧室。由于可灵活改变的空间和可移动的家具,即使在小房子里,家庭也可以舒适地生活。

11、日式浴池。日本人使用浴缸(浴盆)泡热水澡,在浴缸外使用不固定式的洗浴和手桶冲洗身体。

12、讲究住宅内部和外面的联系。与外部大自然的连接是日本房屋的设计最重视的要素。南北通风、轻易打开的拉门、拉窗,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结构。

台阶都是整块花岗石料。(老899弄居民俞寿山拍摄,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在东洋工房里,居民们还看到了更多的当年那个时代的先进设计。

透风的墙 ——


大部分高级、中级日式房屋的2楼,在朝南的移动式排窗下方,设置了“移动隔栅”。


本应是窗下南墙的这部分改成“移动隔栅”后,一经拉开,便使得这部分墙变成“透风的墙”,房间里顿时凉爽许多。

在空调尚未问世的盛夏之夜,拉开隔栅,再拉开南北卧室的移门,开启北窗,上海地区夜晚来自东海的凉爽的东南风,便朝着睡在榻榻米(或铺在地板上的凉席)上的人阵阵袭来,在袅袅蚊香的伴随下,一家人很快就舒服地进入梦乡。

当然,若南北房间住的不是一家人,就享受不到这种“穿堂风”了。

这种取自自然凉风的“建筑结构式空调”是非常巧妙的设计,在上海滩只有极少数同类日式工房里有此装置,既便宜又环保,某些方面甚至胜过空调机呢!


它理应在今天的现代住宅上得到借鉴与优化,可惜至今未在新住宅中见到(见下图)。

移动隔栅示意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绘制)】

壁炉取暖 ——


当然,因为是木制的移动隔栅,受当年的技术、材料、工艺所限,移动隔栅只有滑槽,没有滑轮,时间久了也易变形;


到了冬季,凛冽的寒风会从缝隙中进屋,使得朝南房间冬季保暖功能大打折扣。

设计者的应对方案除了在阳台与卧室之间加了一道可拆卸移门(夏季可卸下,但并非每款房型都有),就是使用烟道与壁炉。

东洋工房的每栋房屋都装了烟囱,设置了每家独用的烟道,供煤气和壁炉接入使用。


底层厨房间煤气灶的热气从烟道流经过底层和二层房间,即可带来温暖;加上2楼的壁炉点燃,冬天就舒服了。

每栋楼的楼顶都有烟囱。(老899弄居民萧钢依据照片绘制,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对于独家使用一套房子的两代人住户来说,这种日式住宅的优势更为充分。


例如二楼2个卧室中间的移门可以拉开,不仅夏季夜晚可让一家子都享受南北“穿堂风”,还可方便父母随时照料孩子。


又如公共空间的多功能,部分房屋在底层起居室门外,配置了1、2个地下储物室,而三层阁楼储物间,既可储物又可住人,非常实用。


这种造价不贵的、实惠的连体复式住宅,理应得到今日中国房产开发商的重视与借鉴,可惜没有。

中级C2房等房型的底层设计了高大的立式日杂橱,橱门前的地板上有个小门,下面空间可用来储物。(此效果图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创作)】


8、打了折扣的幸福感


综上所述,

当年居住在东洋工房的居民,实质上“享受”到的是全球纺织业处于朝阳产业的巅峰时期,并且由在华赚得盆满钵满的日资第二号纺织公司“日华纺株式会社”建造的、当年属于美轮美奂的花园住宅小区。

住在这样特色满满的“东洋工房“里,幸福感也应该满满的了吧?


然而,中国居民入住后,实际的居住感受上还是打了“很多、很多”的折扣。


从建筑功能上,解放后各家基本上都把壁炉、烟道、烟囱这一整套的取暖设施废弃了;


导致房屋原本俱备的“冬暖、夏凉”功能,被阉割成“冬寒、夏凉”的“跛脚鸭”。

在空调还未发明、买煤球都须用卡的年代,燃煤来源是个问题;


“烧不起”也是一个因素;


最重要的因素是“摒弃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极左意识在作祟。


——在电扇、沙发都忌讳的“前30年”社会氛围里,也只能“室内室外同此凉热”了。

50年代中,房管所人员还奉命爬上屋顶,专门把各家的烟囱用水泥封堵了,借口怕雨水灌进。


实际上房屋设计时早考虑过烟囱进水问题,况且之前的住户已经在风雨中使用了20多年;


担心雨水是假,割“资本主义”尾巴是真!

为了御寒,有的家庭买来整块机制木板,封堵南窗下部的“隔栅移窗”。


到了80年代有了胶带纸,再用胶带纸密封。


后来有人干脆将其两面封死,达到了“因噎废食”的尴尬效果。


而在塑钢移窗问世前,“隔栅移窗”上部的“木制玻璃移窗”的空隙也是无法消除的,除非窗户不开、用石膏将缝隙堵死。

另一个思路就是使用取暖装置。


用不起电炉,

70年代用炭炉,80年代用煤气取暖器……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下下策”。

“1965年冬,父亲冷得吃不消,便买来一只小炭炉,弄来几块木炭,晚上放煤气灶上拷红,再用火钳钳到炭炉里”,然后把炭炉放到2楼的内阳台中,一位童鞋回忆到。


“父亲还算懂点科学,把窗户移开了半尺。结果到半夜全家一氧化碳中毒,父亲赶快把窗户全部打开,那种从死亡边上擦过、胸闷无比的感觉直到现在还没有忘记。”

比安远路899弄晚建了2年的日商公大纱厂邦人社宅(许昌路227弄,1930年建成),解决此问题的方式是在二楼朝南窗户外,再安装一个“落地大窗户”。


三九天关闭,三伏天敞开,隔栅功能依旧,这就科学实用多了(见下图)。

另一个“幸福感”的杀手是“不成套”。


在50年代,户主们的孩子还都在孕育、出生中,已经出生的也还小,房子居住矛盾还不算突出。


到60年代开始,原先居住的小孩已长大,搬进来的居民也逐年增多,矛盾开始显露并逐年恶化。

由于东洋工房的空间有一定的余地,房管所也是动了不少脑筋,游泳池东边曾有个124号独立小平房,原来是游泳池更衣室,后作为住房分给了居民李家租住。


又在水塔的四楼和储水、滤水池上,在第四栋三层楼住宅的东段,通过”挖潜改造“安排了4户“困难户”。

最大的改造,是在4号与2号这栋双拼花园住宅上,把原来的阁楼拆除,往上拔高了一层,安排了几户新住户。


而这项改造工程很多居民浑然不知。

左图为50年代的4号、2号,右图为80年代的4号、2号,你有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右图为老899弄居民胡东拍摄,感谢他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两张图片放在一起,就会发现两图中的房屋高低不同。】

原来,右图的房屋已经被“拔高”了一层。】


到了80年代,弄堂里的花园一块一块被楼房蚕食,先是长三角花园被四零工厂拿去盖了住宅。


后来食堂东面一块小花园也被房管所割去,悄悄盖了自家的职工住宅。


“这栋房子住户进出直接走安远路”,一位童鞋说,“他们霸占了咱的花园心虚。”

那也是没法子的事,因为产权不属于居民。居民只是“长期租赁户”而已。

到1995年动迁时,整个里弄维持租住“1户1套”房屋的居民只剩40来户,而小孩都已长大,分户早已开始。


而其他三、四百户居民,都是合租1套,根本无法获得或分享房屋的包括“穿堂风”等原有的各种功能。

实际上很多人家已经把壁橱当作了床,把阳台改成了厨房,把阁楼、廊道甚至坡形屋顶的三角形空间都改造成了居室。

“若按1995年拆迁前的‘72家房客’居住情况,实在也没什么幸福感,至多是怀旧而已”,一位童鞋感叹道。


“只有按照1945年之前日本居民居住时的标准(1户住1套),方可云‘达标’,毕竟时代在发展。”

是的,对于五、六十年前的、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老房子,对于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老童鞋、老邻居们能做的,至多也就是怀旧而已!

那蓝天上梦幻般的白云,

那脚边五色缤纷的花草,

那油葫芦蟋蟀竞歌的小园,

那发小捉迷藏、嬉戏的廊道,楼梯,墙角,

……

想起了一首老歌:

昨夜的星辰已坠落,

消失在遥远的银河;

爱是不变的星辰,

绝不会在银河中坠落!


· 本章完 ·


------------------------------------------------------


题头图片【梦中的899弄】,是老899弄70号萧钢童鞋17岁时的创作。


………………………………………


【 后记 】


1946年以前发生在899弄、和丰里、均泰里的故事,大多已经随着长辈们的离去而难以寻觅;

1950年前后出生的我们这一代,在迁徙、分离数十年之后,有幸借助微信社群,得以再次凝聚。

故乡的从前,是我们最关注的永恒的话题。

将其回忆、整理出来,不仅可以温馨、告慰我们自己,也可给我们的后代子孙留下永久的记忆。

这是《华纺里、和丰里、均泰里老邻居的集体回忆》系列文章的第八篇:《没有护身符的洋房》。

整个系列回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篇:
第一篇:梦中的家园
第二篇:西游曹家渡
第三篇:黑水苏州河
第四篇:弹街路的交响
第五篇:共和国工业的摇篮
第六篇:巍巍六厂(上、下篇)
第七篇:水塔的秘密
第八篇:没有护身符的洋房
第九篇:共和国第一代白领
第十篇:淘金均泰里
第十一篇:共和国第一代蓝领

老邻居们,

让我们一起用记忆的钥匙,

打开尘封的1950~1970年代899弄华纺里、和丰里、均泰里等弄堂的大门;


将当年发生在我们共同家园的故事、场景与画面,

回放给当下的自己,

赠送给年轻的读者,

趁我们还年轻!



2018年8月8日


(2020年8月修订)


最近我还写了

一则寻人启事,发自1945年的上海

每逢佳节倍撒度

张爱玲百岁生日的一点断想

峨嵋路?峨眉路?

安远路899弄:一条小弄堂的大历史

用上海闲话谈谈文学、诗歌,还有远方……

张爱玲和胡兰成合过影吗?

毛主席给他发香烟,他说:“我不会抽”

南京西路花园公寓:一个和临时房有关的故事

九一八: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请用上海闲话讲一声:欢喜侬

纪念吴贻弓,不妨看看他的博客“申江小吴”

九十年代的卢湾区,那时你在哪里?

走进九江路圣三一堂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