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9岁“上海小姐”走了,再听一次1948年的“繁华上海不夜城”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2-05-05

昨晚八点,收到好友朱栋梁发来的微信:“焦月娥老太太今天下午三点十九分走了”。栋梁兄是有心人,和很多老艺人结下深厚友谊,他和焦月娥老太太关系很好,是忘年交。我和焦月娥老太太也有一点交集,源于2018年在公众号上写的一篇1948年上海滩的芸芸众生文章最后用了焦月娥1948年录制的越剧片段“繁华上海不夜城”。因为年代久远,音频质量一般,但可以听到越剧在民国时代的状况,和现在能听到的越剧唱腔略有不同。更让人意外的是唱词,和人们刻板印象中哭哭啼啼的越剧完全不一样,更像是时代曲。没有想到的是,就在那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夜,收到一段珍贵留言,是焦月娥的女儿网名@桂夫人 发给我的。这才知道七十多年前的越剧明星焦月娥小姐还健在,当时已经95岁,住在靠近上海火车站的一家养老院,我还收到几张焦月娥老太太的照片。去年焦月娥老太太通过朱栋梁兄送我一本她从艺的纪念册,图文并茂,还签了字。当时和栋梁兄约好抽时间去探望老人,没想到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就此阴阳两隔,再也没有机会见面。


焦月娥

1924-2022

照片摄于2018年


照片中的焦月娥老师笑容慈祥,看上去和一位普通的上海外婆奶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不作介绍,谁知道她就是那位七十多年前那么时尚的角儿呢?根据相关资料,焦月娥1924年出生,浙江镇海人。1939年进上海中兴舞台科班学戏,工小生,师傅是男班小丑刘金招。1942年和罗云娥搭档演出,戏班命名为“双娥舞台”,1944年进入丹桂剧团,后又加入芳华、云华、先声、新生等剧团。1950年参加合作越剧团,和戚雅仙、徐天红等合作主演并拍摄越剧艺术影片《石榴红》。1951年组建合众越剧团,任团长领衔主演。文革中剧团解体,脱离了舞台生活。


民国戏曲旧照:焦月娥和竺水招


照片背面


因为时代变迁,焦月娥老人留下老照片不多,多收录于她98岁那年出的《上海小姐——焦月娥越剧影录》中。翻拍部分书中的照片和读者朋友分享。


上海小姐

焦月娥越剧影录


焦月娥老人的签名


青年焦月娥


中年焦月娥



口述当年


岁月留影


民国报纸的报道


1948年的老唱片


焦月娥扮演的贾宝玉


焦月娥和魏兰芳


焦月娥和戚雅仙主演《桃源艳迹》


晚年的焦月娥脾气随和心态好,所以人也长寿。她有很多学生,经常探望她,老人虽住养老院,但三个子女轮班看护不脱班,倒也不寂寞。我想焦月娥虽然艺术生涯不如同时期很多艺术家那样璀璨,但她同样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有学生和家人的陪伴,福寿安康,她何尝不是人生大赢家。


颐养天年的焦月娥


学生经常来看望她


焦月娥和女儿一起吃年夜饭


看着这些照片,再听焦老师1948年演唱的“繁华上海不夜城”,真是万般滋味在心头。人生的欢乐、悲伤、成功、挫折、幸福、痛楚……一切似乎都在老人的浅笑中。焦月娥老人,安息。



繁华上海不夜城

上海小姐多开心

十二点钟刚起身

梳妆打扮顶要紧

胭脂粉香水精

头发烫成飞机形

杨柳腰曲线形

时装大衣件件新

翡翠钻戒亮晶晶

外加是珍珠项链金别针

玻璃丝袜高跟鞋

走起路来一身轻

小姐的脾气十分怪

家中饭菜不欢迎

哪怕是鸡鸭鱼翅与海参

情愿到外面去吃点心

小姐恋爱称圣手

“达令”多得数勿清

吃咖啡到“沙利文”

跳茶舞要到“百乐门”

出进要坐吉普卡

五彩电影“大光明”

闲来无事打“罗松”

“十三勿搭”顶起劲

她是开口“hello”闭口“no”

忘记自家是中国人


最近我还写了

1978年的上海,还记得那年的国歌吗?

说说大肠面

“三届通才”朱瘦竹先生的多面人生

杨绛曾是女篮队员,市三女中老校长是队友兼同乡

“斜杠家族”严氏父子和百年《小朋友》杂志

Make Food,Not War!1985,上海 图片来自@老壶嚼早

台上沪剧明星,台下足球健将

在人民广场踢足球的“弄堂模子”

八仙桥青年会大楼:不应被遗忘的体育历史

图九已拆

空荡荡的寿宁路,当年红地毯铺满小龙虾

上海诡异路名之“松下路”


关注“老周望野眼”

扫描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