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2004:杀死一只知更鸟

陈家琪 安斯本文化 2024-01-11

本文已收录在《三十年间有与无》,陈家琪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有删节。


《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是一部美国电影,2004年2月21日在周六的“佳片有约”中播出,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故事的大致情节是这样的: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一名白人女子出于性目的让黑人青年汤姆到她家来帮她干各种杂活,结果被这名女子的父亲发现,非说汤姆强暴并且殴打了他的女儿,于是将他告上法庭。在有充足理由反驳汤姆有罪的情况下(女儿右脸受伤,但汤姆左手残疾,只能使用右手),陪审团还是一致认定汤姆有罪,结果汤姆在企图越狱逃跑时被狱警击毙。


格利高里·派克主演为汤姆辩护的律师,获1963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知更鸟”是美国南部的一种小鸟,麻雀般大小,善模仿,所以字典上又称“反舌鸟”,喻其在模仿中有戏谑、嘲弄之意,声音极好听,对人类无任何害处。但就是这样一只可爱、可怜的“知更鸟”,被人用枪射杀了。


演得最好的是片中的一个小女孩(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通篇故事都是从她的回忆和叙述中缓缓流淌而出;她的目光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目光。影片之缓重,就如美国南部的小镇一样平静。但也就是在这样的平静下面,发生着如此蛮横无理的谋杀事件,而且是完全合法的谋杀。


种族歧视,在异我族类,必欲杀之而后快的可怕心理下,政权和法律就成为了凶手;用汉娜·阿伦特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种“国家罪”或“政治恶”,它超出了人们从贪婪、怨恨、报复,从对利益的追求、对权力的渴望来判断善恶的标准、来追究行凶者动机的习惯,使我们在这种罪与恶面前无所措手足。


在无所措手足的情况下,个人的政治“抉择”是可能的、必要的吗?这就是2月1号电影台播放的美国电影《抉择》所给予我们的启示:维尔汉姆·福特门格勒是世界著名的指挥家,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希特勒上台后,他既没有逃离德国,也没有参加地下反抗活动,更没有自杀,而是继续指挥他的乐队,企图以音乐向人们传递自由、正义、博爱的理念。这是他的真实想法吗?他在那样一个非常时期的抉择是对的吗?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位美军少校作为占领者对福特门格勒的审讯,那种口气和神态就如电影上的纳粹一样。


面对“国家罪”与“政治恶”,自己又毫无反抗能力,该怎么办?能怎么办?


福特门格勒1954年逝世,继任者即卡拉扬。


卡拉扬的名气远在福特门格勒之上,这是否与福特门格勒不幸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有关?


无所措手足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对群体而言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崩溃,它就明确体现在《杀死一只知更鸟》的12名陪审团成员身上。


也就是前几天,我才看了美国的另一部电影《12怒汉》,它讲的就是这12个陪审团成员是如何从浑浑噩噩中通过说理、论争,最后由只有一个人反对有罪判决到最后全部认为这个“据说被有人目击到的杀人犯”无罪的。


伴随着证据的不断提供,更重要的是良知的唤醒,是每个人都事实上在进行着的自己与自己的对话,终于使最后一个要坚决判决这名孩子有罪的人意识到了自己深埋于心底的个人的心理阴影。


据说以这部电影为蓝本,俄罗斯也拍了一部《13怒汉》,看得普京总统热泪盈眶。


陪审团的成员越广泛、越业余,也就越能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还存在普遍的

价值观念的标尺。


他们为什么总能拍出这样深刻的影片?是因为发生了如此深刻的事件吗?


2004:启蒙与当代法国哲学研讨会


也是在2月1号,河南漯河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杀人魔头杨新海死刑,立即执行。杨犯当庭表示不上诉。


当记者问他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时,他淡淡地说:杀了一点人。


一点人?


杨犯从1999年起,先后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地作案26起,杀死67人,伤10人,奸23人,使用的只是剪刀、绳子、砖头等最普通的作案工具。


在2号晚上的“东方娱乐频道”中,仍有记者想探究杨犯的作案心理。杨也依旧淡淡地说:很简单,一开始领不到工钱,后来仅仅因为偷了一个塑料盒就被判劳教,于是释放后就开始漫无目的地杀人,因为找不着要报复的对象。


由法国著名影星比诺什和奥特尤尔主演的法国电影《圣·皮埃尔的寡妇》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在一个充满同情、理解和爱的环境中,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杀人犯也会在等待断头机期间变得英勇无畏,敢爱敢恨。


我们无法判断人性的善恶,但“人性”这个词语毕竟标识着人身上的某种不同于“兽性”的东西;而这种东西,也一定会在“适宜于人性的环境中生长”。


所以问题不在争论人性的善恶,而在必须厘清什么才是“适宜于人性生长的环境”。


从那时起,从对“国家罪”、“政治恶”的关注起,我就把注意力从相对于个体人而言的善转向了相对于环境的、共同体而言的善,从康德转向了黑格尔,从道德转向了伦理,从对市场经济的赞美转向了关注于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关系。


这一年的5月底,我的妻子李少华因肝硬化正式离开了她心爱的工作岗位,开始住院治疗。一开始她不想住,因为她的父亲在49岁那一年也是因肝硬化而住院并死在医院里的。在这种情况下,她还是挺了过来,而且一天比一天好。

6月6号诺曼底登陆60周年,德国总理施罗德正式与会,此事标志着60年前的那一页彻底揭了过去


7月杨小凯逝世,10月,德里达逝世,11月,阿拉法特逝世。


11月9号,既是柏林墙倒塌的日子,也是当年那个发生在纳粹德国、因迫害犹太人而臭名昭著的“水晶之夜”的日子。


接着,就是陕西铜川煤矿的大灾难和更为可怕的印尼海啸,有十万人遇难。


而科学家则告诉我们,2029年4月13日,在一个黑色的星期五,一颗长400米,重1600兆吨的小行星有可能撞击地球,其威力相当于16亿吨黄色炸药。12月25号的《东方早报》用了一个很诗意、也很暧昧的标题来述说此事:《要命小行星25年后吻地球》。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只不过相当于一只知更鸟而已。


延伸阅读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2003:那一年,那些事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2002:经验之为经验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2001:“过去是不会死的,它甚至还没有过去”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2000:数字化与全球化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99:世纪末独白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97:“真小人”与“伪君子”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96:三十年前那一天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95:时有微凉不是风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94:钟声为谁而鸣?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93:“后”之情绪性体验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92:在乐观与悲观之间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91:“猛拍阑干思往事,一场春梦不分明”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90年的两个关键词:“祥和”与“足球是圆的”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8:边缘状态的自我意识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7:“让世界充满爱”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6:人有一千个灵魂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5:西西弗斯的神话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4:知的执着与思的迷惘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3:立誓忘却,却是忘而不却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2:上帝已死,我们再无托辞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1:“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80: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春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79:那渐渐远去的风声、雨声、读书声……

【陈家琪 •“三十年间有与无”】1978:寻找,但不知在寻找什么



编辑:野草

文章来自作者,微信公共平台所推送的文章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作人文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天圆地方,安于斯本,“安斯本学院”是一个致力于人文终身学习事业的平台,关注人文与科技、企业家精神的融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