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留守知青"颜木头"回沪记(崔玉宝)

作者:崔玉宝 知青情缘 2024-02-02





留守知青"颜木头"回沪记



作者:崔玉宝

 


   "颜木头",本名颜文忠。因长得壮实,为人又忠厚本分,便有了"木头"的绰号。"颜"字按照上海话的读法,有"呆"的意思,当然,颜文忠并不呆,实在而已。所以,"颜木头"的称谓虽非褒义,却也绝对不是贬义,这是可以肯定的。叫的时间长了,又变成了一个昵称。


   其实,中国人都一样,"颜木头",颜文忠,本来只是一个符号而已。不过,"颜木头"知道的人不多,而颜文忠的名字,但凡关心知青命运的,很多人可能听说过,或者在手机视频中看到过,按照现在时兴的说法,甚至还称得上网红。虽然是一种苦涩味道的网红。


   为了不忘历史,人们多喜欢翻老账,也就是将老早的故事重新编排翻新来说。知青题材便是其一。故而,早几年,报刋、电视,都有不少留守知青的报导。而云南留守知青,由于民族的多样性,特别是西双版纳傣族哈尼族一些少数民族神秘性的缘故,更能吸人眼球,讲得最多。就如叶辛,自己明明是贵州知青,写的却是云南西双版纳知青的孽债。凤凰网、新浪网也一样,做过若干云南留守知青的视频,社会传播广,影响大。


   在《一生知青一一走进云南留守知青》中,颜文忠就是被采访的对象之一。视频配文谓: 


   颜文忠,1968年时,为了一位喜爱的姑娘,毅然踏上了上山下乡的知青之路,从上海来到了西双版纳橄榄坝农场。然而此举并没能打动姑娘。1977年,他与一位山东姑娘结了婚,并有了爱情结晶。由于政策原因,已婚知青返城,配偶无法落户,有了孩子,返城更是难上加难。拖家带口的颜文忠只好留在了农场。后来,上海市出台政策,知青子女25周岁以前可有一人返城落户。2005年,他花掉一辈子的全部积蓄,为儿子在上海买了一套30平米的老房子,终于在上海有了家。儿子成亲后,由于家里面积太小,老俩口又一起回了云南农场。现在,他的户口已随儿子迁回了上海,未来,他希望儿子能分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好把他们老俩口接回上海,和儿孙团聚。


   除了文字,还配了若干照片,有儿子出生不久一家三口的合影,有正在打理自家的菜园的,还有一张貌似生病躺在病床上插管接受治疗的。总之,反映的都是无法叶落归根的无奈,以及现在生活的作孽,以此来搏取人们的关心同情。


   只是,貌似生病躺在病床插管接受治疗,其实是在做心电图体检。至于那张以手掩面,搭拉着"奶扑肉",老态龙钟男人的照片,则并非"颜木头"、颜文忠本人,纯为胡编乱造。


这是一张胡乱编的照片,绝非颜文忠本人。


   "颜木头"、颜文忠,我们是熟悉的。


   68年12月21日,我们同一天乘同一列火车奔赴云南当知青。当天晚上的新闻联播中,传来了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很有必要”的最新指示。下火车,坐汽车,再乘船顺澜沧江而下,风尘仆仆,历尽艰辛,来到了西双版纳橄榄坝农场,我分在二分场二队,颜文忠去了二分场三队。


   颜文忠还是幸运的,在队里没几年,就调到了农场医院,做过卫生员,当过事务长。那时,我也在医院工作。医院里有体力活,诸如上山砍竹子找柴火、打谷子背米等等。颜文忠身体好,有力气,大家都喜欢跟他一起劳动。平时有啥重生活也喜欢找他。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转眼间在农场快十年了,颜文忠还没有女朋友。农场副场长马会友的爱人赵衡君是个热心人,也很同情颜文忠,于想到了同为部队转业来农场同事亲戚家的小姑娘,一分场六队的张素珍,并亲自带着去相亲。

   那时虽说不少知青通过各种渠道离开农场,但未成风,颜文忠还是安心的,结婚生子,小家庭的日子还是蛮幸福蛮自在,比我们单身青年要强很多。


   无奈风云突变,在有了儿子的那一年,1978年下半年,开启了知青返城的大潮,至1979年,转瞬间,农场知青几乎走光。颜文忠因为妻为老职工子女,又有一子,不符合当时知青返城的政策,加之颜文忠家里兄弟姊妹多,住房也是个问题,只能望别人回城而兴叹,最终沦为了留守知青。


    知青问题是个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当年积重难返,一时难以顾及,久而久之,新的矛盾产生了,且有条件解决了,政府就会考虑。于是有了外地知青一个小孩可以回城落户的规定,颜文忠儿子的户口也就回到了上海,他的妹妹作为监护人。户口回来了,人依然在云南。

   叶落归根是中国人难以释怀的乡愁情节和不变的行为方式,何况还是大上海。颜文忠也想回来。于是,倾毕生积蓄,花了二十几万在浦东沪东新村买了一间三十平方米一室半的老公房,夫妻俩和儿子在上海一起生活了三年多。儿子大了,娶妻生子,一室半的房子难以容纳,不得已,老夫妻俩又回到了云南、版纳、橄榄坝,重新做起了留守知青。凤凰卫视、新浪网的采访,就是再回橄榄坝以后。

改革开放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云南农垦也在变。2008年开始,农场由原来的自成体系改为属地管理。这种改革的是非曲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而足。譬如农场原为县团级,与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市平级,改制后归景洪市管,降低了级别,成了科级单位,影响到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于另一部分人而言,是有好处的,譬如做老师的,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地方的工资水平较农场时要高很多,退休后体现得尤为显著。


   颜文忠1949年生人,2009退休时正好可以享受地方待遇。颜文忠还算聪明,以前考了个医师职称,虽医术一般,待遇却能享受,退休工资每月有6000多块,加上妻子的,两人每月有近9000元进账。


   这样的收入,在云南,在版纳,在橄榄坝,过上体面点的日子完全没有问题。然而,正如他对新浪网记者小姑娘讲的,人老了,还是想回上海,希望哪天儿子能分一间大点的房子,把他们老俩口接回去。


   上海的房价已是天价,即便高薪白领,靠自己买房也是天方夜谭。更何况颜文忠的儿子只是沪东造船厂的机车修理工,思茅彝族儿媳在公交车上当售票员,还有读中学的孙子需要抚养,买房完全没有可能。


   有困难,找政府。现时社会发展了,政府对留守知青也有政策,也有关心。

   当年买了沪东新村的房子后,颜文忠夫妻俩的户口就迁回了上海。上海这几年加大了保障房建设的力度,像颜文忠这样的情况,符合申请经适房的条件。两年前,颜文忠向政府递交了申请报告,一年后就批了下了,在浦东惠南镇不远处的听潮路,分到了一套高层中75平方米的两室一厅的房子。虽然要出钱买,而且离市区远了点,但是便宜,每平方米只有五千多元。今年,装修晾吹后已能入住,颜文忠夫妻俩于7月份回到了上海,终于住上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了却了整整50年漂泊在外叶落归根的心愿。

为了庆贺同乐,22号,颜文忠夫妻俩特邀当年曾经同事过的农场医院和一分场的知青战友前往聚餐。这天,正是台风"安比"登陆上海的日子,好在这台风仿佛一把利剑,直插崇明而去,面却不宽,虽有风雨,还是没能阻挡大家长途辗转前往助兴。


   颜文忠的日子总算是安定了下来,而且会越来越好。现在的收入在上海,吃用开销是没有问题的,况且还有增量收入。


   又要说到政府对曾经的知青之好,但凡户口在上海的,每月都有生活补贴,过年过节还会增加。现在,颜文忠夫妻俩就这块收入,每人每年就有三千多块。虽说不多,总归是政府的关心。


   回到上海,心里还有牵挂。颜文忠爱人张素珍就说,又不是我想来上海,是老头子想回来。上海什么都要钱,还是橄榄坝好。颜文忠也还记挂着橄榄坝的家,确切的说,是橄榄坝家里的房子,房子会不会漏雨,园子里草是不是长高了。


   西双版纳作为面向东南亚桥头堡的前沿,正在快速发展中。昆曼大通道的铁路、公路都穿橄榄坝而过。连接澜沧江两岸的大桥已经造好,今年就可开通,铁路也在加紧建设中。将来,在颜文忠家的边上,一分场的场部处,设有一座火车站。颜文忠说,现在版纳、橄榄坝的房价已经涨得很厉害了,以后住的地方肯定会拆迁搞建设,希望能有三、五十万的补偿。


   随着颜文忠返回上海终能定居,作为留守知青的名声也该划上一个句号了。不过,他比我们好。于我们而言,美丽的西双版纳,曾经有过一个家,而对颜文忠来说,美丽的西双版纳,依然有他一个家。


   吃饭这天,儿媳上夜班要睏觉,无法前来聚餐,一家四口还是其乐融融。



新居干净清爽,舒适宜人。



(来源:cuiyubao美篇)


作者简介


崔玉宝,1968年12月上山下乡赴云南西双版纳橄榄坝农场,长期在农场医院工作。1979年3月返城回沪,先后在黄浦区团委、黄浦区卫生局、黄浦区中心医院、黄浦区委党校,以及市委组织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委党校任职,直至2012年退休。知青一场,与云南、版纳、橄榄坝结下了毕生的情怀,念之、系之、忆之、记之,不负曾经的付出,充实如今的韶华。



作品荐读



知青时代的大塘往事(崔玉宝)解析知青大返城的若干动因(崔玉宝)

粉色的浪漫记忆 (崔玉宝)

美丽的西双版纳,曾经有我一个家(崔玉宝)打火机的旧时情结(崔玉宝)悼知青战友(崔玉宝)也说“知青精神”(崔玉宝)



本文 由《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推文不易,读完文章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和转发。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留守知青"颜木头"回沪记(崔玉宝)

作者:崔玉宝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