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变乱后的哈萨克斯坦:“纳托一体”的格局未变——来自驻哈一线的观察

宫卓识 欧亚新观察 2022-03-15

点击“欧亚新观察” 欧亚资讯一手掌握



1月12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来到劫后余生的阿拉木图视察,他说,“阿拉木图是我的故乡,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学习。我们目前的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这座城市复原”。阿拉木图这座中亚名城再次成为哈萨克斯坦的缩影,在骚乱事件中,这里遭受的洗劫最为严重,在未来重建中,也将是最具指标意义的城市。


“千彩之城”的黑暗时刻



近年来,阿拉木图一直主打“千彩之城”的品牌,本应绚丽多彩的城市在2022年伊始进入了黑暗时刻。


1月3日,针对共和国广场附近区域的网络管制开始。这也影响了距广场步行距离1.5公里的FORUM购物中心里的手机信号。该商业体属于库里巴耶夫,这栋五层的建筑是阿拉木图面积最大的购物中心。但在此后数日内的骚乱期间,这里并未遭到冲击和破坏。在市区,没有受损的纳扎尔巴耶夫家族产业和设施远不止这一处,无论是属于大女儿,还是属于二女婿。看来,暴徒在逞凶卖横之前拿到了攻略,知道哪些东西不能碰。


5日,骚乱发生后,托卡耶夫称,这一暴力事件将以“阿拉木图悲剧”的名称被载入历史,哈萨克斯坦正在进入“黑暗时刻”。当天,位于萨马尔-2小区67号楼一楼底商的Cartier、Viled、Van Cleef&Arpels、Tiffany&Co.等几家商铺遭到劫掠。形势稍平静后,住在这栋楼上的一位西方长相的男士拉着旅行箱,坐上了一辆001开头的红色牌照的丰田越野车。这是美国外交官要去机场。12日,美国驻哈大使馆发布消息,对哈方协助美国在哈公民和驻阿拉木图总领馆人员的撤离表示感谢。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美国人当时对阿拉木图事件的发展前景并不确定。尽管此次事件有“颜色革命”的意味,但其实美国人更害怕的是别人给他们一点颜色。


“纳托一体”的格局未变



托卡耶夫以“政变”定性事件,这说明两点。第一,以总统为代表的国家权力是骚乱的矛头所向。这一点也应该早就写在了攻略之中。第二,持矛者是内部人。


骚乱之中和大局已定之后,以塔斯马加姆别托夫为代表的老近卫军、体制内反对派、文化和体育等界别知名人士均以发表声明或者不添乱的方式支持托卡耶夫平定局面。实际上,托卡耶夫得到的最大支持来自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熟悉哈萨克斯坦政治格局的读者应该清楚,纳扎尔巴耶夫构建了一套复杂的权力制衡体系,无论是在担任总统之时,还是在卸任之后。托卡耶夫、马西莫夫、马明、库里巴耶夫……这些头面人物共同组成了错综复杂、相互制约的网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均适用于描述纳扎尔巴耶夫与其任命官员间的关系,后者完全依附于前者。网络中任何一股势力企图反对纳扎尔巴耶夫都极有可能遭到其他力量的反噬,托卡耶夫也不例外。所以,如果将此次事件解读为托卡耶夫借助集安组织或者其他力量夺取纳扎尔巴耶夫的权力,那么把事件定性的恐怕早有其人,绝轮不到托卡耶夫。其他势力固然不会指责托卡耶夫搞政变,但说他破坏宪法中有关首任总统权利的保护条款还是有章可循的。


指责纳扎尔巴耶夫家族腐败绝非无稽之谈。但纳扎尔巴耶夫并非穆巴拉克之辈,他对标的是凯末尔、李光耀。对于亲历苏联分崩离析并为保存这个联盟努力至最后一刻的纳扎尔巴耶夫来说,在延续家族统治和稳固自己的历史地位间做出选择并不难——后者是前者的前提。


越是有突发事件,纳扎尔巴耶夫的选择就会越决绝。在这种情况下,一是需要断腕精神和铁腕手段;二是需要一个合适的人出来解局,保证大船不翻。纳托组合满足了第一个条件,满足第二个条件的或许是马西莫夫。


马西莫夫之谜



原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马西莫夫因涉嫌叛国罪被收监两个月。


虽然对马西莫夫的出身一直众说纷纭,但他的确被外界列入过纳扎尔巴耶夫接班人之列。2016年,马西莫夫由总理一职转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按照笔者当时的判断,在接班人问题上,马西莫夫既是出局者,又是保局者。只是可能他自己没预料到自己保局的方式。


马西莫夫是骚乱事件牵扯出来的最高级别官员。严格地说,对事件的“政变”定义与对马西莫夫的“叛国”定罪并不完全相称。毫无疑问,马西莫夫已经承受了最严重的罪名,同拉哈特·阿利耶夫一样。但内行人都知道,马西莫夫仅为前台角色。逻辑有时候就是这样,从犯被判极刑,主谋反倒继续当着富家翁。担任过联合国副秘书长、为全球热点问题把过脉的托卡耶夫绝对深知交易的重要性。


整个阿拉木图事件充满了悬疑,大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味。把事件看作精密的政治算计太过阴谋论,但事件的解决肯定缺少不了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政治决断。


阿拉木图事件提前引爆了哈萨克斯坦权力交接进程中的定时炸弹,本应引爆它的是纳扎尔巴耶夫的永远离去。提前引爆,提前处置,这是历史给纳扎尔巴耶夫的一次机会,也是托卡耶夫的一次机会,更是哈萨克斯坦的一次机会。


(作者:宫卓识,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