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巍 麻敏|梁树年山水画中的“林泉之心”与自然情怀

《美术》 美术杂志社
2024-09-04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当 代 美 术

Contemporary Art

梁树年山水画中的“林泉之心”与自然情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站博士后|麻敏


摘要:梁树年的山水画继承了传统山水画“饱游饫看”式的创作方法,与传统的“师古人”之法一脉相承。梁树年的山水画脱胎于传统,融北宗之雄强、南宗之秀润于一体,形成了浑朴苍健的画风,构图平而实,笔力苍润雄劲,墨色酣畅淋漓,云雾幽幻灵秀,在注重“林泉之心”的同时,更重视物之性情和精神,通过内心的感悟,达于情景交融、物神相通的境界。


20世纪是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相融相渗的时代,中国画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发展的时期。梁树年(1911—2005)执着地坚守中国绘画的传统性和民族性,以古人为师,以中国文化为基础,诗、书、画、印相辅相成,其书法骨法用笔如锥画沙,在绘画中体现出书法用笔,做到了书画同源;在诗词创作中,可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山水画创作中,广师造化,采用了传统山水画中的观察方法与创作方式,重视笔墨与文化的发展与修养,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梁树年号豆村,北京人,堂号有“不大斋”“警退斋”等。18岁(1929)时,经徐瀛洲引荐拜名士祈崑为师,学习山水画。1936年,与白雪石、郭北栾等会聚北京东城煤渣胡同贤良寺,以自号“豆村”命名成立“豆村画社”,后常以雅集、精研画艺、广招门徒的方式切磋画艺。1937年“豆村画社”在秋展期间,适逢张大千进京。张大千参观展览,对梁树年画作赞赏有加,购买其两幅作品,并明确表达收其为徒的意愿。梁树年虽敬仰张大千画艺,但鉴于祁师健在,无意改换门庭,遂以婉转之辞以示谢意。1944年,祁先生辞世。1945年冬,正值张大千北上,梁树年遂拜张大千为师,成为大风堂弟子。拜师后,梁树年大开眼界,绘画技法不断精进。梁树年投师大风堂时,已有20余年学艺历程,且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拥有众多弟子。1964年起,梁树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他谦虚好学,在晚年时亦常怀念老师,梁树年敬师重友的情怀体现出他良好的文人修养。


梁树年《云涌疑连海》纸本设色

150cm×210cm 1972年全国政协礼堂


在画艺不断精进的过程中,梁树年对《石涛画语录》的精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其读到《四时章》时,他结合自己的绘画创作,坚定了创作时须审时度势,根据不同时间、不同风景对景写生抒发心意的创作思想,并积极向古人学习寄景于诗的经验。在此过程中,梁树年意识到,诗书画印对传统文化的表现各不相同,但所要表达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一个渗透和浸润的过程,并呈现出表现为主而非再现的美学特征。此外,《四时章》还强调画家观察体验自然山水的重要性,要求画家须抱有“林泉之心”,才能有所得。此中所谓“林泉之心”即指一种没有尘俗观念、虚静清澈的心境,是一种精神上的审美情怀、心灵的审美感受。梁树年在山水画创作中怀抱“林泉之心”,怡情山水、咏叹山水,得大自然之情趣。他认为,在注重“林泉”的同时,更须重视物的性情和灵性,通过内心的感悟,达到情景交融、物神相通的境界,此心境所表达出的山水境界才是真正的“林泉”。


梁树年在山水画创作中,所使用的观察方法和创作方式有其独特性。他继承了传统山水画“饱游饫看”式的方法,又结合了“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以及“澄怀味象”“应目会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传统中国画的创作理念,与山水画创作中的“应象”的观念一脉相承。同时,梁树年山水的“师造化”,主张不照抄自然,不是对自然的“再现”,而是借助自然从而画出自己心中的理想境界。


梁树年《长青》纸本设色 190cm×160cm

1972年 钓鱼台国宾馆


构图平实是梁树年盛年时期作品的特点之一。“平”,即在整体结构上多一分平和正,少一分奇和险;“实”即所绘山水树木坚实有力,多以近距离取景而得名,因此“实”也有描绘实景之意。郭熙通过观察自然,总结出高远、深远、平远的构图方式。其中若将“三远”的观察方法进行画面创作时,应注意到高远的表现色彩较为清明,深远的赋色为重晦。但梁树年在平实的画面中则看出了于“平远”观望的山水中,也会有明晦的变化。他通过多年绘画经验的总结,认识到在画山水时须于临摹古人基础之上还原到自然中去,体会四时之景的不同和变化并不断总结,如此方可令自己的绘画处于进步的状态。


在梁树年的山水画中,强调构图之“实”,即近距离取景,对景物的精彩之处如林木、山石的刻画多细致入微地进行描绘。“实”在其山水画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树”的描绘,在传统山水画的学习中,画好树和山石,山水画才能画好。对于初学者,须练习树、石的用笔。梁树年在学习中,将自身对书法的理解运用到画面,同时兼顾了学习“墨”的表现。石涛曾说,“法之于何立,立之于一幅画,众人都有之根本,万象万物也都有其根源”。万象万物在进行表现时皆有其本源所在,比如画春天的嫩杨树时,笔法须挺而有力,树枝的疏密关系要处理得当,而杂树则适宜画面中近景的描绘和使用,树在土地中生长时较少露出根。而在山石多而少土的表现时,需要对根部进行细致的刻画,尤其是对于根须的精准表达。


梁树年在教学生作画或谈及创作体会时,总不忘告诉大家,笔下所画不仅仅是大自然,更是大自然容纳百川的气概和胸襟。在画树时,重要的还有树叶的表现,比如树的夹叶法,画杂树不宜全画夹叶,全画夹叶过于刻板。在点叶画法中加入几株夹叶,层次分明,在点叶画法中可见一斑。


梁树年《写生技法》纸本水墨 68cm×68cm

1988年 北京松石友画院


在梁树年的山水画中,对树的表达最典型的是松柏。松干如龙、柏干如绳是他表达树木时的真实写照,旨在画出松柏的精神气概。20世纪80年代后,他创作了大量以松树、黄山为主题的作品。他曾说,黄山的松树是其神气所在,我们应取其神不追求真,取其灵魂不追求真实,黄山既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可见梁树年对黄山的独特情怀,同时也说明了他笔下的黄山并非单纯的“写真”,更是生命的象征、物象与精神的完美结合。其中作品《长青》所呈现的正是松之灵魂,松的傲骨与贞洁呈现在眼前,松树枝干茁壮有力,盘绕如奔蛇,松针浓密尖细,在这里梁树年用白色的云气来衬托松针的浓色与稠密,松树傲然的生命力跃然纸上。


梁树年的山水画笔墨苍劲而强烈,讲究笔法,用笔之雄浑铸就了其笔墨的雄劲有力。从《吟松图》《峒关蒲雪》《观泉图》等早期作品的笔墨清劲秀润中,可看出梁树年山水笔墨有仿古痕迹,也有张大千用笔的痕迹,但同时掩盖了他身上那种如松般坚韧的性情。到了晚年,梁树年以苍劲朴拙、老辣放纵、虚无缥缈的用笔和墨色环抱其间,达到融会贯通,其山水画创作已经做到了从“师古人”到“师造化”的变迁。


在其山水画中,山石以勾、皴、擦等表现自然万物的形式,成就了具有典型特征的表达方式。山石虽名目繁多,但通过画家的观察实践,根据地域不同,会有形式各异的表达方式,在山石的表现中可分为土质山和石质山。对此明人唐志契说,


古人画大山,必山之轮廓向背并从,意已先定,然后皴之。其山脚下必不可无,亦必不可多。今人从碎石起手,积成大山者,多矣。虽古书云,崔嵬不崩,赖此峡崥。然以之论画最是病。古人大画中虽多细碎处,要之取势为主耳。


梁树年总结认为,画石有“五法”:一是勾(轮廓),二是皴(石头上的纹理),三是擦(石面上的不平处用干笔擦),四是点(石上的苔痕),五是染(用淡墨分出明暗面),以上五法不一定每画一石全都用上,也不一定按着次序去画,有时皴染兼备,有时皴擦兼施,有时只勾不皴,有时只皴擦而不染。总之“五法”不必死用,根据变化灵活而用,古人画石的皴法很多,都是从实地而来,我们也要到实地去求法。


梁树年解说了石头的五种画法,又补充说在画每一块石头时都要不变地遵循这五种方法,在山水画创作的实践时要根据所描绘的对象灵活运用,这里突出强调了写生的作用,“到实地去求法”。他还说,山是由石头组成的,和树的质感在表现时便要体现出不同之处,林木山石各有分配,如果重山叠嶂与单山片景,其树石的表现方式便会有所不同,偶然会有相同也要对其经营位置有所变化。


梁树年《黑山寨奇松》纸本设色 68cm×68cm

1992年 北京松石友画院


从梁树年的山水画作品中可看出,其作画中运用了勾、皴、擦、点、染等多种方法。且常常勾泼互用,多用湿笔。


写画需要好墨,写扇面与绢绫尤要紧。既有佳墨,又要得用墨之法。


梁树年认为,在画山水画时,画面中的墨色,黑处要不厌其黑,淡处也要不厌其淡,浓淡墨色须对比合理便可神采粲然。中国画是十分讲究笔墨的,不可单纯地理解为黑就是墨,墨中加水就变成淡色了,最终是笔墨浓淡兼施。这样就会由情趣而生成境界,总体概括画面中笔墨要讲究理法规范。同时章法不可不合理,古人所谓可居、可观、可游,须深刻体会。又说,画面中的云和水的画法有相同之处的,要注意运笔流畅。画水要有动的感觉,画云要有轻飘飘的感觉,云淡风轻就是如此。用勾云画法一半多在工笔山水中使用,如在纸地不白,还可填以白粉。写意画云常用留空法,这方法比较容易,而效果也不刻板。


1972年,梁树年第一次登黄山,并赋《登黄山》一首:


我来黄山雨连连,雨过黄山起云烟。有山无云少灵气,有云无山空荡荡。

山耶云耶相掩映,山云变幻景万千。天都没了莲花现,三岛蓬莱咫尺前。

苍茫四海波涛涌,驾鹤乘鸾我欲仙。天风吹下云烟散,东方红日正高悬。


黄山归来后,梁树年面壁饫游,创作了多幅有关黄山烟云的山水画创作,其中《黄山玉屏峰》便是其中之一。梁树年所画的黄山“取神取魂不取真”,并非实景写生所得,而是通过“饱游饫览”“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方式,将黄山的形态、气质映照于心,再笔随意生,行于纸上。其笔下的黄山,正因特有的气质而被人称为“梁氏黄山”。其中,《云涌疑连海》正是“梁氏黄山”的经典之作。画面着重表现山水画意境,采用高远、深远相结合的构图方式表现云海的涌动,博大雄浑的气势跃然纸上。画中云海的大色块和小笔触多用破墨法,在梁树年的山水画中破墨之处不难看到,在进行破墨时或是使用浓破淡,或是淡破浓,也有干破湿、湿破干,在画面山石或湿或半干或者半湿可用此方法。破墨得当使得画面墨光鲜显而变化丰富。


1996年金秋时节,恰逢梁树年85岁大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在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梁树年画展”。这是继1986年之后的第二个个展,梁树年以“自律”为题,填《水调歌头》一首:


少儿时期耽涂抹,想一蹴而就。学之,方知其中非易,十载而叹其不可得也。马瘦途长人老,渴望津头指引,恐水尽山贫,赖以精诚,不会无出头之日。 

遇困惑时,莫轻言放弃,耳濡目染。方家多似星斗,余玉借石攻。笔墨相承相继,诗境亦同画理,胸襟兼容并蓄,山川多丘壑,云过见高峰。


这首词用质朴无华的语言道出了画家一生治学从艺的艰辛历程,表达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奋进精神,以及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治艺的理想与追求。


梁树年一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做到认真教学,悉心教导,校内学生如此,校外弟子亦如此,可谓桃李满天下。梁树年曾对弟子说,他每天有3件事。一是检查自己,回顾自己每天的生活,有无错事;二是为人谋而不忠乎?全心全意地为人办事,没有一点虚假。守不守信誉;三是谨慎,谨慎地办事情。说这些话时他已93岁高龄,弟子杨永安曾说:


梁老是一位可敬可佩的老师,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画龙点睛的点拨,给我们又上了一堂生动地人生大课。在我们面前,恩师银须飘然,仙风道骨,宛若一颗千年古松,苍翠挺拔,屹立在那云蒸霞蔚的高山上,让我们叹为观止,让我们敬仰……


梁树年一生淡泊名利,为人至真至纯,从艺至精致广,德艺双馨。安贫守道是他的所思所想,他的思想、为人,以及在绘画艺术中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心灵和精神财富。


20世纪是东西方艺术文化碰撞冲突、兼容并蓄、相容相渗的时代,在中国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和过渡的时期,梁树年执着地坚持中国绘画的民族性、自主性,深师古人,自身全面发展,并推广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创作理念。在中国山水画传统基础之上,他广师造化,坚持传统绘画的观察方法和创作方法,重视笔墨的全面修养,锐意出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成为20世纪中国画坛当之无愧的山水画大家。(注释从略 详参纸媒)







往期精选

《美术》2024年第4期目录&卷首语

杨萍 赵天宁|担负新使命 绘就新画卷 开创新局面——记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届主席团及领导班子成员寄语

夏小奇 田忠利|以美筑梦——炫动儿童图画书的“中国风”

靳浩|在大众美育中赓续文脉:“以美筑梦——‘儿童图画书创作100’作品展览”述评

贺戈箫|“城市·人物——2023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人物画教学与创作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述评

王炜|黄永玉——一个幽默的艺术灵魂

侯舒沥|现实主义的中继——刘国枢的油画探析

王凯|建构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综述

张利国|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尚荣 何政龙|王朝闻雕塑创作与雕塑美学中的对话性结构

曾维林 魏容|匠心独运——钱绍武的雕塑艺术

冯远|心灵契合、迁想与图式观照中的艺术精神——从王万成西藏人物画谈起

盛静|20世纪中国女性雕塑家的觉醒与表达

李凤志|会通与重构——滑田友雕塑语言的现代性探赜

胡吉宏|曾竹韶雕塑艺术的思想、实践与历史坐标

苏晓佳|“幻像板” ——广东新会博物馆藏《木美人》再研究

吴瑞林 霍云超|全球艺术史视野下的中国美人——《木美人》图像新解

王晓欧|旧世界与新世界——论博斯《人间乐园》三联画的主题意义

张园|神性在场与自我意识的觉醒——文艺复兴自画像研究



《 美 术 》

创 刊 于 1950 年

中 国 文 联 主 管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

CSSCI | 北大核心 | AMI核心



投 稿 信 箱

|专 题 研 究|

靳 浩

 artmsyj@163.com


|当 代 美 术|

靳 浩(展览评介)

 artmsyj@163.com

吴 端 涛(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靳 浩(现象观察)

artmsyj@163.com


|近 现 代 美 术|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古 代 美 术|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外 国 美 术|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文 萃 艺 荟|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国 际 标 准 刊 号

ISSN1003-1774

国 内 统 一 刊 号

CN11-1311/J

订 阅 方 式
邮 局  |  邮 发 代 号:2-170定 价 38.00元
编 辑 部010-65003278

010-65063281

发 行 部 010-65952481广 告 部 010-65003278欢  迎  订  阅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苑北里22号

中国文联5层

邮编 | 100029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施晓琴  

三审:盛   葳  

终审:张   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美术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