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建构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综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当 代 美 术
Contemporary Art
建构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
——“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综述
浙江画院理论工作室副主任|王凯
摘要:“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30余位美术理论家、评论家及部分优秀论文作者,他们以创作理论研究为切入口,聚焦“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上、下)”“‘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入蜀方知画意浓成都美术专场”3大板块4个单元,开展深入探讨和交流。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即将举办,持续加强理论评论建设,承扬中国美术理论传统,探索美术创作规律,将有助于更好发挥美术创作凝心聚力的作用,为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贡献艺术力量。
论坛开幕式上,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辜学斌,四川省文联主席陈智林,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先后致辞;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平向成都市文联颁发论坛铭牌;范迪安、王平、陈智林、龚仁军、辜学斌、杨晓阳、彭天宇为论坛启幕。论坛开幕式由成都市文联党组成员刘国荣主持。
“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开幕式
范迪安在致辞中表示,在新时代美术发展历程中,“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是一个重要标志,更是美术理论建设的突出成果。论坛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聚焦中国美术创作实践的新现象和理论研究的新课题,开展深入探讨和交流,体现了广大美术理论工作者的理论自觉意识和有为追求。范迪安强调,进入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美术理论要有新思维、新定位。美术理论工作者要争取新作为、新成果。为此,范迪安对美术理论工作者提出: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二是要努力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三是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美术理论的话语体系。范迪安表示,我们要自觉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把握时代脉络,通感人民之心,让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建设相向并茂,为中国美术走向高峰作出更大贡献。
陈智林表示,成都是西南丝绸之路的明珠,四川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古往今来众多美术家来到这里,深受当地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的影响,催生出艺术创作发展的重要变化,对中国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极其深远的影响。“入蜀方知画意浓”,已经成为中国美术界、中国美术史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同样,也希望理论家到四川,在这里学术争鸣、高端对话,探讨美术思潮、碰撞学术观点、启迪艺术思想,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话语体系作出重要贡献,更期盼邀请全国的理论家关注四川美术,为四川美术理论建设带来更深厚的学术滋养和更前沿的指导思想。
辜学斌表示,本次论坛的举办既是美术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对成都关心支持的有力体现,更是推动绘画艺术研究阐释、创作交流、传播普及的务实举措,必将对四川和成都美术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衷心希望大家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建立起更加高效的对话合作渠道,加强思想交流、理论交流、技艺交流,共同推进中国美术事业蓬勃发展。同时,热切期望各位领导和专家艺术家对成都美术事业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支持,助力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出席活动的还有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各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各大美术院校、画院、艺术研究所的专家学者,部分省、市美术家协会代表,成都市文艺界代表,本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征稿评选优秀作者等。本次论坛会期两天,分为“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上半场)”“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下半场)”“‘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入蜀方知画意浓成都美术专场”3大板块4个单元,分别由郑工、于洋、杨大伟、黄宗贤主持。林木、黄河清、孟繁玮、张鹏、魏学峰、凌承纬、蒋文博、吴永强、唐林、陈荣、杨维民、陈明、邵亦扬、王凯、吴端涛、叶莹等众多国内知名美术理论家、评论家围绕论坛主题发表演讲,部分优秀论文作者及专注成都美术研究的知名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开展研讨、交流研究成果、畅谈感想收获。
“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是继“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上海”之后又一次全国美术理论评论界的盛会。本次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持续推进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发挥美术理论及美术评论在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提升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研究水平,强化当代美术理论建设及对艺术创作的推动与指导,挖掘和培养美术理论、美术评论人才。
一、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
“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上半场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工主持,下半场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于洋主持。
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展开探讨,聚焦“新时代美术发展”“中国式现代美术”“主题性创作”“历史画”等关键词。话题体系的构建,是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新时代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命题。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在题为《人民性美术作为中国式现代美术的话语灵魂》的发言中指出,中国式现代美术最鲜明的艺术特征就是既把人民作为艺术的受众者,也把人民作为表现者,并使两者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统一关系。他梳理了人民性在中国现代美术中的内涵演变与发展,指出人民性作为中国式现代美术话语的理论形态,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喜闻乐见”,二是注重民间美术的现代性转化,三是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创作方法而探索艺术多样表现形态的统一,四是紧紧围绕“人民性”所形成的艺术发展观。并且,尚辉认为这种现代性不是西方艺术的显著特征,而是中国式现代美术话语的灵魂与核心。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作了题为《主题创作理解与实践》的主题发言。他从主题创作的基本概念谈起,结合自身创作历程阐释了对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理解,提出中国油画要在时代精神表达中焕发新光彩,需要努力通过形象实现情感传递,在人物形象刻画中既注重保持现场写生直观感受,又要力求提升人物形象的精神性特征,让观众通过具体形象体验,最终实现精神共舞。从文化理念到思想情怀,再到语言本体,艺术绝非单纯的图式翻新,每一种视觉样式都应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表现艺术观念、情感体验、精神诉求和时代特征,因此,庞茂琨认为,主题性美术创作应当有三个面向,即: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创作主题、体现鲜明的政治立场以及个性创作语言再现主题性艺术叙事。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黄宗贤作了题为《新时代美术发展的基石与路标》的主题发言,从“百年美术精神创获”“新时代美术创作的景象”“值得反思的‘景观化’现象”和“中国美术如何面对新时代”4个层面,展开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理解。他还以全国美展为例,分析指出存在于当下美术创作中的现实生活景观化、图像资源挪用、艺术效果制作化、图式语言同质化等值得反思的问题。最后黄宗贤提出,必须将面向现代、面对世界、面向未来,将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当作新时代美术前行的路标,处理好主旋律与多样性、现实性与人文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关系。
四川大学教授林木的主题发言《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与中国现代艺术的建设》,通过发问中国现代美术话语体系建构问题,表达对当今中国美术教学和美术活动的担忧,他认为现代化、现代性以及当代艺术不必也不应该形成沿袭西方专用术语和概念的规定,中国当代艺术应该从中国文化和艺术传统中生根发芽,而其与世界其他民族艺术形式的区别与差异,才是位列国际当代艺术的价值所在。中国当代艺术应当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的场景与体验,可以借鉴外来艺术的营养,但绝不能自惭形秽,方是我们与“大国风范”相媲美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孟繁玮所作《新时代中国画学研究的学术建构与价值取向》的主题发言,梳理了中国画学的历史,指出自北宋时画学已是历史的实体性存在,并衍化为一种高标准的美术教育理念和理想化的人格养成方式,同时,画学也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代对中国画学的研究推进任重道远。她指出,当下提出守正创新,本质上是对文化创新又一次强烈的时代要求,需要我们在充分尊重历史事实与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探索中国美术发展创新之路。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杨维民在《谈当代中国工笔画之守正创新》的发言中指出,中国画的守正创新具体到今天的创作,就是工写相宜与工写当代。当代工笔画发展需要以中国古典绘画美学范式为粉本,构建自身语言及思想体系,以革故鼎新的态度解析前人粉本,拓展创作语言与思维的当代路径,创造当代工笔画于美术史中的“新粉本”。他还指出,观念实践和语言实践日趋多元的今天,确立中国工笔画在全球化语境中的本土身份,需要从“意象”这一东方特有的美学体系中,寻求源流与当下转换的可能。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陈明在《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叙事模式和路径》的发言中谈到,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叙事模式与表现路径,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格局。他从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图像叙事、宏大叙事、个体叙事、新媒体技术影响与图像叙事四个方面,揭示了美术创作的图像叙事并非依靠图像的简单复制与再现,更是要与精神形象紧密相连,而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主题性美术创作领域,令人担忧的是一成不变的表现方法和面貌,并非主题性美术创作本身。
《美术》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吴端涛在发言《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彰显》中指出,新时代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分别在美术家、美术创作、美术作品3个层面,彰显着鲜明的“人民性”价值内核,并具体呈现为新时代美术家的“人民性”自觉、“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视觉抒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3个理论命题。新时代以来,既有时代温度又有人性深度、生活厚度的作品,交织成具有时代感的主旋律,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无疑是创作中贯穿始终的主体价值。
重庆美术馆典藏部主任蔡峰的发言《从公路到铁路——青藏交通的图像策略与社会语义的变迁》,从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的图像入手,从涉藏交通的图式变化及历史语境,引入图像所反映出的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状况的变化,最终谈到涉藏交通美术图像的意义构建与价值生成。交通建设及其所带来的种种变化,被艺术家敏感捕捉到,并用美术创作图像再现,反映出艺术家对于社会现实与时代变迁的深度关注,创作与其他艺术媒介共同汇集为中国交通体系完善与西部地区发展的视觉图像。
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学院院长赵湘学的发言《红色历史图像表现——“党的一大”题材历史画创作与新中国写实油画》,通过对“党的一大”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油画作品与史实关系的分析,从历史事件与图像叙事、优化的写实与历史真实两个部分入手,论证了历史题材油画创作在中国美术史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这一类型作品所创造的写实风格和写意精神,体现出中国油画民族化的新气象,是中国油画的优势与特质。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李想的发言《浅析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中的劳动者形象(1979—2019)》,以第六届至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劳动者形象为研究对象,指出劳动者形象的不断演变创新,与时代、政治和文化的关系。她认为,在社会认知方面,劳动者形象塑造容易激发广大民众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在审美认知方面,塑造劳动者形象的优秀美术作品具有广泛的美术审美教育功能,塑造劳动者形象的价值与影响,在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副院长邵亦杨题为《当代性的追求——中国传统艺术如何复兴》的发言,从时间延展的维度,围绕中国传统艺术如何具备“当代性”展开思考。她认为,当代性是一个多元和多维的概念,并非一定要“此时发生”,而是一种超越时间的共鸣,这为传统的复兴提供了可能。她以徐冰的作品为例,分析其作品背后反映出的材料叙事和图像叙事的多元结构,及其背后存在的各种新可能,指出中国传统艺术的复兴关键,在于借助中国文化资源和基因的重组,进而吸引更多关注。
发言结束后,郑工对整个板块进行了系统评议。他指出,开放的现实语境为美术创作带来了许多可能,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图像时代的当下,如何看待并处理图像叙事与历史、与当下、与未来的关系,是谈论美术体系话语转型中面对的重要问题,而这种转型,也是话语学科建设需要面对的问题,其中还有思考分析的空间,尤其对于青年学者,更应当从问题出发,从话语体系时代建设出发开展研究。
二、“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
该板块由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杨大伟主持。在这一板块,专家学者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心,展开文明交流下的传统、多元共生美术、海外传播研究、传播与取鉴的探讨,呈现了当代理论学者的探寻精神和学术新成果,见微知著,绘织出千年丝路文化的无穷魅力。共建“一带一路”承载着各国人民对共同发展的追求,也为美术创作研究开掘新空间。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黄河清的发言《试论中国宋元绘画影响13—14世纪的意大利绘画》,以锡耶纳画派作品中的兰花指、《圣母升天》中的天使造型等为例,展示了中国宋元绘画如何对13世纪、14世纪意大利绘画产生影响,并列举了这一时期意大利绘画中出现的东方元素,如蒙古人、东方人形象以及龙凤图案等,指出正是宋代花鸟画的写真能力是其经波斯再到意大利,并最终影响到意大利绘画的基础和根本。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鹏作了《“一带一路”视野中多元共生美术交融与创造的逻辑探析——以洪水泉清真寺的美术资源为考察个案》的主题发言。他以青海省平安县洪水泉清真寺美术考察为个案研究,指出面对中华民族充裕多态的美术资源,需要打开认知界限、惯有思维和学科壁垒,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包容通融,并以此为逻辑基点书写建构中国“大美术史”。他认为,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文化带,是美术融合与创造的重要母体,而地域美术、民族美术资源的系统挖掘与开拓,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美术史研究与书写的关键支撑。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编审蒋文博以《“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的视觉性建构》为题,基于对“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的10年观察,提出了主题性美术创作“谁在观看”“观看什么”“为何观看”“如何观看”一系列问题。他从中外美术交流的视角,提出对“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的视觉性分析,可以从寻求美术作品本体分析的新途径、探索美术创作机制研究的新范式、建立美术生态系统观照新方法三方面入手。
浙江画院(浙江书法院)理论工作室副主任王凯在题为《鳞隐羽藏——互学互鉴下的丝绸之路与中华艺术》的发言中提出,借助于历史上3条丝绸之路,中国本土石窟、卷轴绘画、瓷器等美术门类的交流传播,体现出东西方文化语境的互学互鉴关系,丝绸之路文明带的漫延与中国本土近代重启的直接联系,更是印证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价值与意义。他指出,这种艺术体系交流的文脉,无论是从显性还是隐性的视角,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都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
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刘凡的发言为《16—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中国瓷器纹饰对墨西哥的影响》,从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的瓷器交易入手,通过梳理散落在中美洲博物馆的相关瓷器艺术品,在造型、纹饰、图案等角度,探讨了16世纪—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中国瓷器对墨西哥美术的推动,以及对墨西哥本土审美和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而探讨了日本美术作为传播媒介下,亚洲与南美洲美术间的关系。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教授张湸的《“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的学术理路与艺术特征——当代中国画海外传播研究》发言,结合自身海外推广的实例,认为“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是创作者表现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投影,是审美观念、艺术理解和创作灵感,以及各种美术手段与媒介的写照。中国当代艺术家应把握绘制中国精神为内核的时代名片,构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对外输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想象力、诠释力和创造力,进而展示特有的双向视觉文化价值。
武汉江河大学美术学院讲师梅婷以《丝绸之路上的传播与取鉴:波斯细密画对中国绘画的转译》为题,细致地梳理了中国绘画与波斯细密画的传播与吸收,以及两者的取鉴与融合。她提出,在新“一带一路”提炼创作中,波斯细密画与中国画相互转译,促进推动了丝绸之路视域下跨区域、跨民族和跨文化的艺术对话,丰富了艺术的内涵和多元化发展,同时也激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传承,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延伸和交流。
最后,学术评议人林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几千年的断续接连,推动了东西方的文明交流碰撞,我们带给了世界什么,从中又得到了哪些,都需要厘清、需要分析、需要定位,由此才能创造更多碰撞和发展。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美术工作者应当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从当下出发,依托这座东西文化桥梁反复回望前行。
三、入蜀方知画意浓成都美术专场
“入蜀方知画意浓成都美术专场”由黄宗贤主持,学者们围绕四川地域美术展开发言,结合20世纪以来四川美术创作的作者个体、历史与渊源、现状与特征、问题与展望展开讨论,多角度呈现了四川美术对于近代中国美术的价值与意义。
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在题为《张大千泼墨泼彩成因再探》的发言中,从董源青绿山水和传统没骨山水的传统谈起,重新阐释了近代四川籍中国画家张大千泼墨泼彩的艺术成因及演变,并认为张大千的泼墨泼彩是其成功结合当时流行的抽象绘画潮流所作出的伟大尝试,把中国古典艺术引向现在,同时在不断回归当中实现超越,也可看作中国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分水岭。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抗战美术研究中心主任凌承纬在《现实主义之于四川和重庆——从抗战美术史研究的角度》发言中提出,四川美术与重庆美术属于共同的地域美术范畴,不能用一般的地域性概念理解,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这部艺术史对战后中国美术,尤其是曾经为抗战大后方的四川和重庆美术发展有巨大影响,奠定四川现实主义主流美术的基础,并造就聚集了一批优秀创作者坚定传承、坚守信念,遵循中国新文化的方向不断开拓前行,从而铸就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吴永强的《四川美术:主题性创作的纪元与回归》发言,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四川美术史: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早期是主题性创作的兴盛时期,8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新潮美术冲击,进入新时代以来,主题性创作开始响亮回归,越来越多的四川美术家参与到主题性创作之中,唱响主旋律,兼容多样化,再次以强大的创作实力,赓续了四川美术主题性创作的传承文脉。四川美术主题性创作的历史纪元和新时代回归表明,主题性美术创作反映了历史的要求,符合新时代四川美术的发展方向。
四川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叶莹题为《二十世纪巴蜀地域纪游写生山水画研究》的发言中指出,20世纪的纪游写生中国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其中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两个时期最具代表性。这两个阶段的全国性纪游写生活动,艺术家们共同选择了巴蜀地域为表现主题,从技法图式、主题意象两个方面,进行了山水画现代转型的探索,背后无疑与巴蜀自然人文密不可分。她通过研究这两个时期(以外地画家入蜀为主)的纪游写生山水画的探索成果,反观近代中国山水画的演进历程,论证了地域性美术史研究对中国现代美术史书写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荣的发言《艺术个性化与地域性相融对成都美术发展的影响——陈子庄现象浅思》,以陈子庄的艺术历程为例,通过研究陈子庄艺术及其现象,从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双重关系作出解读,探索中国当下画坛艺术家个性发展与地域性艺术生态形成之关系,及其对于地区美术发展的积极意义和启示。最后提出,伟大的时代诞生伟大的艺术,艺术历史的梳理与呈现,人才的挖掘和发现,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与风清气正的艺术生态的形成,方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再创辉煌,再攀高峰。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唐林的发言《古代四川绘画在日本的流布与影响研究——以蜀僧法常的花鸟画为例》,以南宋蜀僧法常的作品为例,对古代中国绘画在日本的流布与影响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法常的绘画传到日本后,开启了日本禅画的历史,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经典案例,而文化的意义在于对美的追求与向往,通过作品了解作品背后的地域以及地域下的文化环境,更是重要的内在推动。
成都市美术馆策展人曹筝琪娜的发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城市艺术展——以成都双年展与“公园城市”理念的双向建构为例》,从“公园城市”理念对成都市美术馆的建构、“公园城市”理念影响下成都双年展的变化,以及成都双年展对城市的赋能为例,探讨了成都双年展与“公园城市”理念的双向建构,并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城市艺术展,正在生态价值、美学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等诸多方面开展探索,并坚定地走出中国道路,提供中国答卷。
黄宗贤在评议中指出,地域美术背后是国家美术的体现与缩影,针对性的问题意识,也呈现了在中国大美术背景下的地域美术特色,而互补性的观照关系,将研究对象置于特定历史和时代地域中去审视,是以小见大研究方式的凸显。
专家发言完毕后,王平对本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取得的成果表示了肯定。他表示,本次论坛围绕“中国美术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这一主题展开,针对新时代中国美术历史演进、新时代主题性创作规律探究以及新时代中国画守正创新发展的研究,对中西美术传播借鉴融合进行了跨区域、跨民族、跨文化的关注,呈现了研究的开放性和自信态度,体现出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的格局。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更多的是关注当下美术创作火热的实践与创作问题,2024年即将迎来全国美展,希望借助全国美术高峰论坛的机会,发挥美术理论和美术评论的作用,尤其是强化当代美术理论建设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本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作理论研究为切入口,美术理论研究的大步迈进,反映出理论工作者着眼国家发展大局的文化定位,体现出在历史研究、当代评论和理论建构方面的文化自信。持续加强理论评论建设,承扬中国美术理论传统,探索美术创作规律,将有助于更好发挥美术创作凝心聚力的作用,为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贡献艺术的力量。
往期精选
马立新 杨冬妮|身份、产权、竞争力——理解 AI绘画的三个基本维度
代大权|“盛世印迹——2023·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版画)”述评
王鹏杰|从现场出发——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创作
王恒立|渊源有自 多向生发——湖北美术学院的当代具象油画创作
王进 王薇睎|桥本关雪与海派画家交游考——兼论20世纪20年代中日画坛对石涛的再认识
商桦|中国绘画在苏联——以20世纪中期两次展览的苏方评论为视点
吴晶莹|且听游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主德国来华展览中的“人民性”话语
孙媛媛|民族图像与国家认同——东正教圣像画对20世纪初俄罗斯先锋派艺术的影响
《 美 术 》
创 刊 于 1950 年
中 国 文 联 主 管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
CSSCI | 北大核心 | AMI核心
投 稿 信 箱
|专 题 研 究|
靳 浩
artmsyj@163.com
|当 代 美 术|
靳 浩(展览评介)
artmsyj@163.com
吴 端 涛(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靳 浩(现象观察)
artmsyj@163.com
|近 现 代 美 术|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古 代 美 术|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外 国 美 术|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文 萃 艺 荟|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国 际 标 准 刊 号
ISSN1003-1774
国 内 统 一 刊 号CN11-1311/J
订 阅 方 式邮 局 | 邮 发 代 号:2-170定 价 38.00元
编 辑 部010-65003278
010-65063281
发 行 部 010-65952481广 告 部 010-65003278欢 迎 订 阅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苑北里22号
中国文联5层
邮编 | 100029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张 玉
三审:盛 葳
终审:张 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