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琳 袁小力|全球视野与文化自主性——“无问西东2023:中国当代艺术学术研究展”述评

《美术》 美术杂志社
2024-09-04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当 代 美 术

Contemporary Art

全球视野与文化自主性

——“无问西东2023:中国当代艺术学术研究展”述评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副馆长马琳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袁小力







摘  要:“无问西东2023”以“中国当代艺术学术研究展”为主题,通过52位国内外艺术家之间的作品交流,展示了东西方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本文通过论述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深入分析了该展的策展理念。从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视角,分析了展览叙事结构和对话的特征,通过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主性。


关键词:无问西东;中国当代艺术;文化自主性;美术交流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审视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议题。2023年12月2日,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无问西东2023:中国当代艺术学术研究展”(以下简称“无问西东2023”)在中华艺术宫开幕。作为一个学术品牌项目,本届展览聚焦于“中国当代艺术学术研究”,不仅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面貌,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与对话。本届展览特别强调了对话的桥梁作用,展览通过对话的方式,对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行深思。


一、交流互鉴:展览的策展理念


关于中西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百年前就有先贤进行讨论。1924年,在斯特拉斯堡举办的第一次中国美术展览会上,蔡元培在展览品征集启事的开篇就提道:“中国古代之美术,急待整理。东西两洋之美术思想,急待调和与研究。中国未来之新艺术,尤待创造。”中西学者共同关注的东西方文化调和论,不仅激发了蔡元培关于中西艺术调和的思想,而且已经影响到海外学艺者关于东西方艺术调和的理论思考。在他的影响下,中国不仅引入了西方的艺术理论和实践,同时也重视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和现代表达方式。


中国美术在步入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面临着来自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多重挑战,并积极适应这一时代变革。在创新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美术探索了独特的现代化道路。这一发展路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与全球艺术界的互动中,寻求与世界现代性的共鸣。潘公凯在对“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研究中指出:“现代性问题域的研究源自西方,是伴随着深刻的社会现代化变革而引发的全球自省性研究论域。西方强势文化作为这个互相关联的世界性巨变的原发推动力,对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传统的封闭性被打破,其自律性演进遭到阻截,中国美术在新的、变化着的社会情境中开始了现代性的历史建构。”西方推动了全球文化变革,打破了中国美术的传统封闭性,也阻碍了其自律性的演进,这种影响一方面带来中国美术新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问题和挑战,即文化自主性的丧失和对传统价值的重新评估。


瑞安·米切尔《地平线》陶瓷 

200cm×25cm×30cm 2023年


“西东之辩”发展至今已有百年,本次展览策展人张晓凌在策展前言中引用了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和鲁迅的观点来阐述这一主题。梁启超曾将“中西会通”生动地喻为“泰西文明”与“泰东文明”两文明的结婚——“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20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吾欲我同胞张灯置酒,迓轮俟门,三揖三让,以行亲迎之大典。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这段话表明了梁启超的态度,“中国文化不是‘嫁’而是‘娶’了西方文化,生育出来的孩子姓‘中’而非姓‘西’,也就是说,还是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借西方学说的资源,来改造传统文化,化育新生”。鲁迅则更进一步,认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主张在融合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民族文化,强调在全球思潮中保持文化独立性的同时,也要不断刷新传统,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这样的思想为“无问西东2023”展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使其成为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展示,更是一场文化和哲学的对话。这种对话不断地挑战和扩展对文化身份和创新的理解,体现了中西融合在当代社会中的持续价值和意义。


王小松《虢国夫人游春》综合材料

186cm×345cm 2022年


张晓凌认为,“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形成是在中与西、古与今复杂的体系性互动中完成的——它既是对西方现代性所具有的全球化价值部分移植的结果,又是传统文明资源现代性转换的结果,既是在救亡、启蒙经验上综合创造的结果,又是基于每个个体创造力的结果”。一部人类现代文化史,从根本上讲,就是一部跨国度、跨地域、跨民族的文化交流互鉴史。所谓西方现代性,并非像通常所理解的那样,仅仅是源于启蒙主义与工业革命的实践,而是一个跨文化的建构。这意味着西方的现代性本身就融合了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东方的元素,这一点正在被当下越来越多的欧美学者认识到。而中国美术的现代性,也并非单单是西方“冲击—反应”的结果,而是在西学启蒙与本土自觉双向互动中所生成的性格。这种双向互动不仅包括西方对中国的影响,还包括中国对其自身传统的自觉反思和再创造。正如郑工所提及:“中国的现代化当然不是西方化,或者说,不仅仅是西方化,还有本土化的问题。西方化与本土化关系着历史主体的确认、主体还是存在,问题是‘在谁的历史中谁是主体’。”“无问西东2023”策展理念的核心在于,探讨和展现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如何在西方现代性的冲击下寻找和建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表达。这种探索不仅限于艺术形式和技术的创新,还包括对传统价值的重新解读和文化自主性的追求。


英格里德·勒登特《复苏的痕迹》

光刻、电脑印刷、木刻

87cm×130cm 2023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文杰《敦煌·春夏秋冬》绢本重彩

100cm×600cm 1999年


二、对话通融:展览叙事与呈现


“无问西东2023”不仅是一场艺术展览,也是一个通过艺术探索和反思文化身份的平台,通过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主性的重要性和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深远影响。这个历史性纬度构成了本次展览遴选作品的依据。展览邀请了52位来自全球的艺术家,试图通过展示这种跨文化互动中产生的艺术作品,来体现和探讨现代性的多维度和多层次性,从而让观众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艺术是如何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1.中国艺术家构建东西语境的互鉴与交融


在本次展览中,中国艺术家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媒介和表现手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他们的探索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将传统材料与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相结合,如奚阿兴、王文杰、胡伟、秦俭、韩天雍、李孝萱、周京新、王天德、蔡广斌、康青、白明、白砥、范勃、曲丰国、陈忠康、陈光辉、钱云可、花俊、丁蓓莉、薛鸣华、李戈晔和肖敏等艺术家的作品。二是将西方视角与中国当代意象融合,如景育民、庄小蔚、刘旭光、杨锋、吕品昌、殷小烽、陈琦、王小松、刘刚、张方白、杨守春、邱加、邓柯、王沁、潘文艳和李根等艺术家的创作。这种东西方的艺术融合不仅跨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也架构了一个沟通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桥梁。通过这些艺术作品,艺术家不仅展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尊重和继承,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全球文化交流、融合的积极参与和深入探索。这些作品反映了艺术家在全球文化语境中的自我定位和创新追求,充分体现了他们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独特视角和贡献。


具体来说,在传统材料与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融合创作中,如奚阿兴的水墨作品《大建筑》系列采用抽象的绘画语言来描述宏伟的空间结构,利用水墨独有的韵味创造出深度的视觉幻觉。王文杰在《敦煌·春夏秋冬》中运用油画刀技法调和水墨、丙烯和岩彩,呈现出一幅沙场点兵与驼铃叮当、凉州词曲与净土飞天的幻影,将东西方的离合转化为视觉体验。王天德的《庐茨三水图》通过香烫手法将山水与宣纸层层叠加,增添了作品的层次感和意蕴,同时将古代碑拓与现代山水画相结合,探讨古今之间、毁灭与创造的对话。花俊在《他山》中则借鉴园林艺术,省略中远景,打破传统绘画范式,创造出一种符合现代审美的个性化艺术表达。


芭芭拉·爱德斯坦《“自然·自在”No. 32》

纸本水墨、照片 76cm×224cm 2013年


在西方视角融合中国当代意象的创作中,张方白的《七鹰图》以抽象表现主义作为艺术起点,展现了他对中国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追求。王小松的《虢国夫人游春》从古代名画中提炼色彩,并通过抽象形式突破二维空间的局限,探索新的艺术表达。范勃在《复相·异变》中,通过多样的题材、媒介和文本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角色的转换。景育民的《镜像·维特鲁威人》则利用镜面不锈钢材料与具象雕塑结合,将原作的二维关系转化为三维空间,并融入中国当代意象,探讨东西方时空交错的文化对应关系。


这些作品不仅跨越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还深度融合了东西方的审美精神与艺术形式,展示了文化对话的深度和创新的视觉体验。通过对传统艺术形式的重新解读和创新,如将中国水墨画的技法与哲学观念融入现代视觉艺术,或将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思想与当代艺术实践结合,创作出既具深度又具有全球视野的艺术作品,促使观众思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找个体与集体身份的方式。


2.海外艺术家创作观念的跨文化对话与探究


展览邀请的国外艺术家来自不同的艺术院校,之前与上海美术学院也有不同程度的合作与交流。这些艺术家通过作品探索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搭建了跨文化对话的桥梁。他们的艺术创作不仅反映了对多元文化元素的深刻理解和吸收,而且展示了如何将这些元素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这种跨文化的艺术实践不仅丰富了艺术表达的维度,也增进了观众对全球文化多样性和互存性的认识,从而推动文化的交流与深入理解。


花俊《他山》纸本水墨

503cm×965cm 2023年


具体作品如比利时艺术家英格里德·勒登特(Ingrid Ledent)的《复苏的痕迹》系列作品以时间的过程为基本主题探讨重复与变革。美国艺术家杰米·摩根(Jeremy Morgan)的《在高处》利用光影与色彩打造抽象的视觉隐喻。日本艺术家秋本贵透(Takayuki Akimoto)在《结束》作品则通过传统材料探索油画的物质性。芭芭拉·爱德斯坦(Barbara Edelstein)的《“自然·自在”No.32》将东西方元素相融合,通过摄影与水墨对话的方式探索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而瑞安·米切尔(Ryan Mitchell)的《地平线》则是通过雕刻与印刷的方式探索材料表现的潜力。与此同时,日本艺术家保科丰巳,意大利艺术家宋钢、弗朗西斯卡·布鲁内蒂(Francesca Brunetti),美国艺术家任敏、布莱恩·迈克尔·里(Brian Michael Reed)等艺术家也展出了基于个人研究和探索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艺术家个人的风格,而且是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之间对话的深刻体现,展现了当代艺术界在跨文化交流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活跃精神。


3.数字时代下的新媒介与新方法


在某种意义上,“无问西东”也可以解读为“无问新旧”。在新技术革命与艺术不断交织的时代,全球艺术界共同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传统艺术将何去何从?是艺术史的终结,还是新艺术史的开端?张晓凌认为,尽管AI的能力强大,它仍无法触及艺术的核心价值——那些构成超越性精神体系的心性、情感、神韵、道理、生命意识与哲思。这些深层次的人文和哲学要素是人类艺术作品独特价值的核心,也是技术无法完全复制或取代的。可以说,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当下创作现状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在全球文化语境中寻求定位的一次尝试,反映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复杂互动和融合。


奚阿兴《大建筑之三》纸本设色

70cm×138cm 2023年


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艺术家通过新媒介和互动体验,搭建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沟通桥梁,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对话以及参与感。这种实践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也拓宽了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使艺术作品能够更深刻地反映和探索当代社会及文化的复杂性。如林俊廷的互动影像声音装置《响》以《溪山行旅图》为创作对象,通过声音作为波的概念,让我们在回声中感知远处的存在,建立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心灵共鸣。蒋飞的《海上破晓,古今交错》则通过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探索历史与现代的连接,丰富了作品的叙事和互动性。宋钢的《算力》利用水墨和人工智能技术,探讨了技术如何赋予人类新的能力。武小川的《我在乡村搞艺术》通过新媒体全面记录乡村艺术节的现场,对新时代的艺术乡建进行反思。郑靖的《牧光计划2022—2023》则结合历史、自然与文化视角,通过艺术与科技探索人类与环境的深层联系。通过运用新技术,这些作品不仅挑战了艺术的边界,同时也引发了关于艺术与观众互动方式的讨论,进一步推动在高度数字化和技术化的现代社会中,思考艺术的角色和意义。这种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仅开辟了新的创作领域,也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和视角,丰富了他们的感知世界。


蒋飞《海上破晓,古今交错》

虚拟现实 尺寸可变 2023年


三、无问西东:

展览的跨文化对话


在“无问西东2023”中,展览构建了一个视觉和概念上的对话场景。这种跨文化对话不仅体现在展览布局和作品的选择上,也体现在艺术家各异的创作背景和表达方式中。通过这样的对话,展开了一场关于如何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进行表达和创作的深入讨论。


如在展览的首个区域,把保科丰巳的《黑雨》和韩天雍的《观沧海》以并置对话的方式进行展出,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多维的对话空间。这些作品虽然各自独立,但通过共同的媒介相互呼应,形成了视觉和主题上的共鸣。保科丰巳的《黑雨》以其强烈的情感和象征深度,探讨了灾难后恐惧与希望之间的紧张关系。韩天雍的《观沧海》通过书法艺术连接古典与现代,展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力量。这两件作品虽然主题和表现形式各异,但都利用了视觉艺术的共同媒介(如水墨、书法等)来表达各自的思想和感情。这种媒介的共通性使得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作品能够在视觉和主题上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观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知。通过并置展出的方式,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到两种艺术风格的对比与交融,从而更容易捕捉到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


李戈晔的《游离》与弗朗西斯卡的《柏拉图洞穴的蘑菇》则通过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深刻的艺术表达,共同探讨人类存在的核心议题。李戈晔通过描绘水元素与人的孤立状态,展示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孤独感。水在这里既是现实世界的元素,也是精神象征,反映了个体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自我认知的过程。弗朗西斯卡则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诠释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她所创造的地下世界中的真菌和微生物,强调了深入自然界和探索女性角色的重要性。这两件作品的对话在于通过女性艺术家的独特视角,提出了对个体与社会、自然与文化的深层次思考。  


在展览中,陶瓷作为一种古老而多样的艺术媒介,成为中外艺术家间创新对话与文化交融的载体。这些艺术家通过独特的技术和哲学观点,探讨了形式、过程、文化身份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关系。白明的作品《器·形式与过程》运用传统的注浆工艺,重新塑造和装饰陶瓷,使每件作品都展现出独特的“表情”,表达了创作过程的重要性。康青的《开放的空间》以植物为主题,探索物质和时间的抽象概念,通过具体的自然形象,引发关于时间流逝和自然循环的思考。瑞安·米切尔的《地平线》则从全球化视角出发,通过黏土这一传统材料,回顾了东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交流,同时探讨自然界与人类理念之间的对话,展示了文化和历史的交叉点。这些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探讨了深层的文化和哲学问题,如时间的抽象性、历史的连续性和断裂以及文化身份的构建。


作品之间的对话并不仅仅是表面的视觉交流,更是深层次的哲学和文化探讨。艺术家通过作品探索形式、过程、文化身份等主题,这些作品的并置使得这些探索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得以更加深入地展开,激发观众对于历史连续性和文化多样性的思考。同时,艺术作品的并置对话形式能够激发观众的参与感,使他们成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通过比较和关联不同作品,观众不仅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积极地在艺术作品间建立联系,从而在思想和情感上与作品产生更深的互动和共鸣,更加深化“无问西东2023”的展览主题。


结 语


“无问西东2023:中国当代艺术学术研究展”呈现了东西方之间、艺术与技术之间以及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复杂对话。这不仅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更凸显了中国当代艺术在与全球文化互鉴与融通中的重要性;同时,展览为探索艺术创新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深化了公众对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理解。通过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并置,构建了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平台,使观众能够在视觉和概念上进行深入的对话和比较。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互动性不仅加深了观众对不同文化理解的复杂性,也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正如展览总策划曾成钢在展览前言中所述,通过本次展览,期待能够引发更多对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艺术发展的关注与思考,同时为上海美术学院的国际学术交流和社会大美育开辟崭新的可能性。(注释从略 详参纸媒)


































往期精选

《美术》2024年第7期目录&卷首语

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

刘晋晋|睡狮形象的起源、演变与语义

段晓东|“时代群像——中国水彩人物画展览”中的人民叙事

黄晶晶|妙造自然——黄铁山水彩画的艺术实践与文化意味

吴端涛|水彩的地缘性——对“全国水彩名家暨北海水彩画家作品展”的理论思考

王汉英|谈“艺术真实”在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的运用

张旖文 武金勇|人工智能艺术的现实、前景与美学思考

秦嗣德|当代水墨的意象表达——我的创作思考

邓锋|陈师曾北京时期画学思想的“会通”与“适变”

王怀志 邵军|胡佩衡“古法写生”论再议

薛良|疏影留香——于非闇对北京画院初期发展的贡献

王成国|从民族遗产出发——潘絜兹“新国画”转向探赜

李啸非|茶室幻景——莱凯厅中国版画研究

黎晟 王颖|版本、沿袭与功用——《孔子圣迹图》的东亚传播研究

潘桑柔|青金石与“中国风”——13世纪至14世纪西亚和中国陶瓷中的蓝色趣味

吴若明|蓝色郁金香——17世纪上半叶克拉克瓷“外国花卉”的图像交融




投 稿 信 箱

|专 题 研 究|

靳 浩

 artmsyj@163.com


|当 代 美 术|

施 晓 琴(展览评介)

 artmsyj@163.com

靳 浩(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靳 浩(现象观察)

artmsyj@163.com


|近 现 代 美 术|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古 代 美 术|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外 国 美 术|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文 萃 艺 荟|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施晓琴  

三审:盛   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美术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