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晶|妙造自然——黄铁山水彩画的艺术实践与文化意味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当 代 美 术
Contemporary Art
妙造自然
——黄铁山水彩画的艺术实践与文化意味
湖南美术馆三级美术师|黄晶晶
摘 要:黄铁山从一个山乡小镇青年,到湖南水彩画界的一面旗帜,进而迈向全国,成为中国水彩道路上的领军人物,离不开他多年来的探索和追求。本文从黄铁山的学艺历程出发,分别以自然的抒写、诗意的表达、人民的情怀三个方面,探讨其水彩的艺术追求与审美品格,以期呈现艺术家与自然、人民、时代密不可分的关系。
2023年9月,“湖南著名美术家推介工程——黄铁山艺术展”在湖南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是对黄铁山从艺七十载的回顾,展览分作品和文献两部分,按时间线索展开,展出作品250余件,创作时间跨度达70年。对黄铁山青年时代至今的艺术创作进行梳理和总结,完整地呈现其艺术风格的发展与演变。特别是首次公开展示的部分珍贵文献资料,既是中国水彩画事业发展的缩影,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湖南美术史的缩影。
黄铁山,1938年生于湖南省洞口县。1953年,15岁的黄铁山考入湖南省艺术师范学校(前身为华中艺术专科学校),师从王正德先生,开始水彩画写生与创作研究。1959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今湖北美术学院),受教于杨立光、魏正起、钱延康等名师。黄铁山从山乡小镇青年,到湖南水彩画界的一面旗帜,进而迈向全国,成为中国水彩道路上的领军人物,朝朝暮暮已过70年,至今86岁的黄铁山仍此情不改。
水彩画作为舶来画种,隶属西画体系,其绘画技法、审美品格必然有西方的艺术特色。在中西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中,黄铁山有着自身清晰的文化思辨和艺术主张。他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持西方水彩画法则和经验的同时,注重从中国传统水墨画中吸收养分,使其作品具有水墨画的含蓄婉约、蕴藉隽永的诗意特征。黄铁山努力平衡中国传统与外来艺术的关系,注重全面学养的积累,用融通的思想表达生活感受,锤炼艺术语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水彩画风格。
黄铁山《暮归》纸本水彩
83cm×110cm 2009年
一、自然的抒写
黄铁山的艺术观来源于自然,画面主要表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他曾自刻一方闲章“静悟造化”,激励自己到生活中去、到自然中去,并深信生活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从青年时代开始,黄铁山就把写生当作创作学习的重要功课。早在华中艺术专科学校读书时,他常随老师王正德先生在湘江边、渡口、学校周边等地直接面向自然写生,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毕业后入职湖南群众艺术馆工作,其间在农村工作8年,在此阶段创作的速写和水彩写生小稿不计其数。在画材极其匮乏和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他克服重重困难,利用可找到的一切材料来写生和创作,哪怕是方寸片纸。为了画出韶山全貌,他甚至在当地农人帮助下,开山辟路。为艺深入山中,又不为群峰障目,正是骨子里这种勇于探索、另辟蹊径的精神,成就了黄铁山“一览众山”的艺术面目。
黄铁山《柘溪水电站组画·电站晨雾》
纸本水彩 38cm×53cm 1962年
20世纪50年代,中国水彩画在写生中强调水和彩的结合,光感明亮,笔触轻松,为艺术反映现实注入了新鲜活力。吴冠中对此曾作过精辟的分析:“水彩,其特点就在‘水’和‘彩’。不发挥水的长处,它比不上油画和粉画的表现力;不发挥彩的特点,比之水墨画的神韵又见逊色。但它妙在水与彩的结合。”黄铁山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自然山川之美、时代变迁之状,通过早期作品《柘溪水电站组画》《株洲工业区写生》《炼钢小厂》等,可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和社会发展的前进动力,窥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缩影。
黄铁山坚守“美来自自然”的现实主义原则,常年坚持写生。为了出行方便,他自制绘画工具,一有时间便背着小画箱投入大自然。“为大自然传神写照”是黄铁山多年来艺术探索的不懈追求,他钟情于祖国大好河山,特别是湖南的三湘四水。洞庭湖区、苗家集市、边城小寨、江华林区、故乡小镇……南方的湿润与灵秀,在他笔下被不断书写与重构。
二、诗意的表达
在艺术创作上,黄铁山始终坚守两条根。一是源于英国等西方水彩艺术的法则和技艺;二是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滋养。如果恪守西方艺术的模式,亦步亦趋,不可能有中国面貌的水彩画;如果完全用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去表达水彩,又可能失去水彩画原有的属性。尤其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黄铁山孜孜不倦地探索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他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通过大量作品向人们展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面貌。
其一,他积极吸收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营养,追求山水画中的意境表达。黄铁山钟爱宋元山水,并身体力行地潜心临摹。他对风景意境的营造,更接近于韩拙《山水纯全集》“迷远、阔远、幽远”三远法。作品中的雾气、云烟,被诗意性地笼罩在整体的氛围当中,让人无限遐思沉湎。
水彩画的艺术语言与中国传统绘画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相似性,水彩以其透明性和流动性,传递出柔和、轻盈的视觉效果,且会带来“不确定性”,与中国画中的“写意”不谋而合。两者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方式可相互渗透、穿插。如《屈子祠写意》,仅从作品命名,便让人认为是一件国画山水的创作。这幅作品水色淋漓、气势磅礴,大块笔触与色彩相互碰撞。黄铁山在创作这幅画时深有体会,在《绘画技法与肌理》一书中写道:“《屈子祠写意》试图体现楚辞‘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的意境,不囿于对屈子祠的如实描写,而着重对屈原精神和气势的表现,用色力求单纯鲜明,只用楚文物中常用的朱红、黑、蓝三色泼写,组成浪漫陆离色彩斑斓的画面。”
其二,黄铁山在创作中主张“立万象于胸怀”,打通主观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内在关联。从“眼中之景”到“心中之景”,从“写实”到“再现”,其创作超越了客观现实的束缚,使本来无情之物溶解,将所描绘对象呈现出诗意性的视觉特征和情感特质。
黄铁山《洞庭渔光曲》纸本水彩
53cm×75cm 1994年
水彩画的创作手法对意境的营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如光影、颜色、笔触等,会传递不同的情感。如《故乡组画·古村》,整幅画被笼罩在凝重、模糊的意境之中,而从窗户中透出的暖黄灯光与画面形成强烈的色彩反差。这是记忆中远去的故乡,因岁月洗礼产生的沧桑与回忆的斑驳,跟现实中的故乡拉开了距离,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对远去故乡的失落和怀念。从直接对景写生,以水色、光影表现自然生活,到主观再提炼再创作,黄铁山实现了写生与创作的交融。他以简约的笔调、和谐的色彩,画出了心中所感、所思、所悟。
除了在意境上营造诗意的氛围外,黄铁山顺应自然之变,在其笔下,一年四季、一天四时,所有的时间性、季节性指向皆有所描绘。韶山的春、夏、秋、冬,洞庭湖的日出、日落等,特别是南方夏季最难表达的绿色,黄铁山敢于突破,迎难而上,形成了业界敬称的“黄铁山绿”。湖南的自然山川常年被大面积的绿色覆盖,春季大片的油菜花、漫山的茶树、田里的稻谷等,都经常出现在他的画面中。黄铁山的绿,不只是自然之绿,更是心灵之绿、精神之绿、诗意之绿,是一种厚重、深沉、力量、生命之绿。
王国维曾言,“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群山环抱、烟雨缭绕的山乡小镇青年,黄铁山对原始的、朴素的自然景观和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1978年,黄铁山参加农业学大寨工作团,在湘西工作了一年,带头和当地农民一起修路、修梯田等,和农民建立了深厚感情,他对农民怀有无限的“大爱”和“仁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黄铁山返回旧地,看到一个年迈的农妇陶醉在收成的喜悦之中,她那朴素、吃苦耐劳的形象让人既崇敬,又不禁感到心酸,因而孕育了画意,创作了《金色伴晚秋》这幅画。与同时代罗中立《父亲》、陈丹青《西藏组画》等作品相映生辉,是一幅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创作完美融合的经典之作。
黄铁山《山乡丧葬图》
纸本水彩 110cm×78cm 2023年
黄铁山同期的另一件作品《小院日当午》,表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苗寨农家妇女在庭院闲谈家事、缝纫新衣的场景,流露出和谐、宁静、悠闲的生活状态。《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彩》中如此写道:“1984年10月全国第6届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广州市举行,这是全国美展第一次分画种展览,它集中了全国优秀水彩、粉画作品200余幅,题材、风格多样,开始突破小品、即兴创作的局限,出现了一些主题鲜明的作品。如黄中羊的《儿时的歌》、胡钜湛的《第一代可可》、黄铁山的《金色伴晚秋》等,人物画得到了加强。”黄铁山将自己的艺术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时代特色和民族精神跃然纸上。古元曾说:“通过这些作品感,可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作者对人民生活的深情,艺术技巧很高。”
黄铁山《金色伴晚秋》纸本水彩
32cm×86cm 1984年中国美术馆
黄铁山认为,画好水彩画要处理的辩证关系,其中之一是生活和创作的关系。唯有真实生动的生活原型、真诚深刻的感受体验、真挚质朴的艺术表现,才能创作出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读他的画首先扑面而来的是强烈的生活气息和作者的真情实感。董其昌在《画诀》中提出,“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鄞鄂”。黄铁山多年来一直坚持写生,切实做到“行万里路”,足迹遍布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也描绘过很多异域风景和人物,但是他更热衷于描绘湖南的乡土风情,特别是故乡的人和事。他曾说:“名山大川对我来说似乎总是陌生的美人,我热衷于默默地画我深爱的乡土风情。”其创作依托于故乡人民朴素温情的生活情境、鲜明的地域特色、悠久的历史文化、多民族的风俗人情等,这些成了他用之不竭的创作源头。
特定地域、特定文化和土壤,孕育出独特的视觉语言。黄铁山从对自然万物的认识,到对人间百态的思考、文化风俗的感受,升华到艺术的表达,并生发其独特的审美意义。从《苗寨婚嫁图》和《山乡丧葬图》,可看到黄铁山在描绘地方风俗文化主题时,观看角度让人惊讶与感动,富有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非常打动人。葬礼主题绘画在当今少有人描绘,但黄铁山描绘的葬礼静穆、深沉。一行人行走在瀑布的急流声中,踏声而来,虽是无声的静默,但是身后瀑布的流水声好像在代替这一行人发声,自然的颂歌与无声的哭泣相互交织。和法国库尔贝的写实主义代表作《奥尔南的葬礼》不同,该作以纪实的形式,描绘了人们真实而平凡的生活场景,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俗。而黄铁山的《山乡丧葬图》,人物以点景式方式出现,不仅反映出山村少数民族的葬礼风俗,还拓展了水彩画的表现主题。
纵观黄铁山不同时期的绘画创作,劳动人民一直是他关注并热衷表现的对象,从早期作品《金色伴晚秋》《小院日当午》,到近年来创作的《暮归》(见封面)以及《云南门前》《捞虾》《大山·母亲》等,都是从最普通的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汲取艺术灵感,用画笔塑造了无数个典型的普通大众形象。黄铁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其大量作品反映了生活的广度和艺术的高度,在主题思想、图式风格、形式语言等方面做了革新性的探索。
结 语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的第一代画家、新时代中国水彩画的领军人物,黄铁山始终坚持“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湖湘深厚的历史人文之美、山河壮丽之姿,深深滋养了黄铁山的创作才情。他追随时代、心系人民,在探索绘画语言方面,形成了具有民族精神与内在意蕴的个人风格。他常常感怀祖国对他的培养,作为一名老党员,始终肩负着责任感与使命感,创作从未脱离人民,始终为人民传神写照、为时代立言留影。黄铁山中西融合的艺术创新、关注人民的大众视角、反映时代的主题创作、真挚质朴的艺术表现,已充分展现出其在20世纪后半叶对中国水彩画作出的探索和贡献。(注释从略 详参纸媒)
往期精选
郑达 文敏婕|人工智能艺术的实践——基于《未知时空的光泽》的创作思考
陈履生|“漓江画派”的启示:写在“壮美广西——漓江画派二十年作品展”之际
丁澜翔|从“固定之写生”到“全体之写生”——俞剑华写生旅行中的跨媒介视觉生产
孙丹妮|写生与谋生——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行艺术家的“生计”问题及其他
投 稿 信 箱
|专 题 研 究|
靳 浩
artmsyj@163.com
|当 代 美 术|
靳 浩(展览评介)
artmsyj@163.com
吴 端 涛(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靳 浩(现象观察)
artmsyj@163.com
|近 现 代 美 术|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古 代 美 术|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外 国 美 术|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文 萃 艺 荟|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施晓琴
三审:盛 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