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赟冰|具身交互疗愈——《梦境可视化之脑机绘梦》创谈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当 代 美 术
Contemporary Art
具身交互疗愈
——《梦境可视化之脑机绘梦》创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陈赟冰
摘要:在数字智能时代,科技使得艺术创作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脑机接口携手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脑机交互艺术,正在重塑艺术表达的新维度,挑战了当代艺术的传统观念与哲学思考,以沉浸式的具身交互体验激发观众进行自我探索与互动表达,并将观众的参与视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梦境可视化之脑机绘梦》的创作初心、创作过程和创作意义展开讨论,以期为当下数字艺术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艺术;脑机交互;具身疗愈
脑机接口(BCI)是一种感知和利用大脑与机器之间通信活动的系统。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一直不乏艺术家进行脑机交互的尝试。在数字智能时代,随着便携式脑机设备的普及,已成为艺术家表达情感和创造力的重要工具,脑机交互使艺术创作回归更加个人化和原始性的艺术表达。
作为跨学科的艺术形态,数字艺术融合了现代科技与艺术创新,正不断打破艺术的传统界限、重塑审美体验。笔者以策展人的身份较早涉入数字艺术领域,策划过以影像艺术展、新媒体艺术展和科技艺术展为名的数字艺术展,也时常关注国内外科技艺术的发展及相关理论研究。
4年前,笔者中央美院博士毕业后到国内第一个交叉学科实验室——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做博士后。比起驾轻就熟的策展工作,当时的自己对科技艺术实践探索充满热情,特别是面对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和跨学科实践的日益紧密,频繁思考人类在这一变革中的角色,以及所面临的精神压力与消极情绪。如何镶嵌式地融合科技与艺术,而不是仅将科技手段作为表达观念的媒介?如何唤起观众个性化的感官体验与身体意义,甚至赋予数字化生存压力以有益的价值?在跨多模式场景的数字环境中,需要一种更新的视觉形式——观众主动与图像进行沟通以获得意义,建立多感官的具身交互,观众在交互中不仅创造意义等抽象概念,还能从融合了人、艺术与技术的作品中获得慰藉,调节身心状态。
之所以以“梦”作为创作切入口,是因为对梦的研究是一个广阔的交叉课题,涉及医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艺术学等学科,而且梦境与艺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一直在为梦境的研究提供独特的视角,比如对艺术史影响深远的超现实主义,就是以梦境作为艺术的灵感来源,并宣言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将梦境与现实进行统一。这也表明,通过凝缩、转移、象征等作用,梦境与绘画的运作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在结合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和艺术学等学科对梦境进一步研究后,笔者尝试了塑梦、控梦、织梦、绘梦等实验、设计和创作研究,最终将创作重心集中于绘梦——梦境可视化,希望帮助亚健康人群调节情绪,甚至是提高对意识交流障碍人群的理解与疗愈。
观众体验《梦境可视化之脑机绘梦》疗愈场景
脑机设备对笔者来说,首先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媒介,不仅是将技术媒介通过交互体验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创造一个情感空间以超越社会对技术强加的界限。这种交互体验和情感交流,无论个人对话还是群体共鸣,都能在主动检测或被动诱发的脑电波下得以探索情绪感受的维度,激发创造力的潜能。因此笔者也尝试过多人同时或多种的控制策略的方案,以扩展共享的情感空间和共创的艺术体验。“媒介是人体感觉器官的延伸”,但“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
视觉图像通过脑电数据视觉化的转换,鼓励观众观察和互动其脑电信号的视觉表征来获得理解,同时这种具身体验有助于观众保持集中的注意力,且更积极地通过身体感知与数字媒介和画面信息进行深入交互。
“把思维变成图像”是范迪安先生为《梦境可视化之脑机绘梦》的题词,是一个总结性的口号,但是简短的话语也回应着创作的过程。
确定梦境可视化的创作方向和对脑机媒介的选择后,我更加注重对神经科学、计算机和艺术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通过PSG多导睡眠设备进行以梦境情绪为核心的脑机睡眠实验,并重点截取REM梦境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平时所说的奇怪的梦,一般指快速眼动REM(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睡眠中发生的,这个时期的梦更生动、荒诞和情绪化,且在情绪处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早期实验的梦境情绪可视化,以中国水墨的抽象艺术风格进行表现,将被试者在REM梦境期的脑电数据转化为水墨氤氲的艺术效果。经过两年的梦境可视化实验,对脑电数据的分析以及算法设计研究,在技术上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不同需求的数据可视化生成与解析,在艺术上构建了绘画和动画两种形式且多元的视觉生成逻辑。在具体操作上,数据、情绪与画面的映射算法都应用了艺术学审美评判和心理学的效价指标,对情绪状态与视觉图形、色彩、动态的映射关系进行了严谨考量,使生成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可判断基本的情绪。在此基础上,将梦境疗愈理论与艺术心理学相结合,为自闭症患者开发出更具有针对性的疗愈方案。
在此届数字艺术展览中,重点是要为观众创建一个数字艺术情境并引导观众自行探索行为的意义。观众进行脑机交互绘画,轻松获取审美体验、了解情绪状态,进行自我美育和情绪调节。同时,脑机绘梦提供了一种通过隐喻传递潜意识情感的方法,鼓励观众交流可能未被发现或解释的东西,实现自然条件下对大脑状态的管理。另外,脑机交互绘画只是作品的一部分,包括观众交互体验的全部过程。观众在脑机互动中常常会进入反馈循环并积极寻求改变反馈的模式,进入“感知——运动”循环之中。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观众对自我认知的深化,还在改变了艺术呈现的同时改变了自我与作品的关系。
三、寻求数字艺术的疗愈价值
主张“身心一元论”的具身认知是讨论观众脑机交互体验的重要理论基础。梅洛·庞蒂区分了客观的身体和现象的身体,现象的身体超越了真实的身体,以强调互动和体验的重要性。脑机技术的发展为数字艺术与身体的融合提供了可能,这种融合在《梦境可视化之脑机绘梦》中得以体现,观众通过脑机交互情感的数字艺术疗愈,实现自我表达、情绪流通。有研究表明,将观众置于数字空间会导致态度、感知和认知的改变。本次数字艺术展览中,作品新添加了手势交互部分,观众通过更加自如的手势与带有自我情绪的数字作品再次互动,从而完成一场个性化的具身情感交互疗愈之旅。
“脑机绘梦”在日常中应用
《梦境可视化之脑机绘梦》通过创造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使个体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情感表达和视觉感受中。艺术创作和参与本就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观众通过“想象的感觉”赋予数字艺术作品丰富的情感和联想,而艺术作品的氛围则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认知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观众的身体不仅是感觉、思考和意识的发源地,其具身感知与交互行为在表达、存储和处理感官信息中也扮演着核心角色。在脑机交互情境中,观众自动无意识地调整自身的动作、姿态以及语言行为等,与环境媒介无缝对接,融合了感官、肢体、信息载体和环境等多种通道,实现了多种感官的交融。这一具身特性的多感官交互方式,在以艺术互动为核心的参与性视觉艺术疗愈中,使人与自身情绪之间的交互行为更加自然、流畅,也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解构、回溯和疗愈。
《梦境可视化之脑机绘梦》的具身疗愈还包括通过刺激感官、社会互动来刺激观众的自我表达和自我意识交流,提高观众通过脑机媒介交互和数字界面识别讲述自己的“故事”的能力。由于是创造性的艺术过程阐明自我意识,这种视觉反馈也可被治疗师当作一种潜在情绪评估工具。脑机绘梦的艺术疗愈并非局限于视觉刺激的创造,更在于意义的传递、隐喻的揭示以及个性化的体验与表达。它引导我们的意识回归真实世界和具身感知,使之成为既具体又充满精神的完整个体,这也正是艺术本身的美育功能。可以说,美育与疗愈在具身感知中实现了互构与共生。
结 语
在脑机交互艺术中,利用实时大脑活动并确保其呈现的真实性是一个复杂工作,但是让观众理解和信任更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问题。通常观众最多的问题是,如何证明设备真正获得了观众的脑电信号并真实地应用于作品的呈现,以及脑电数据如何驱动了艺术作品的变化,而不是将观众的参与当作了一场艺术“表演游戏”。观众的质疑无可厚非,毕竟作品中的算法、映射和交互设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脑机数据也存在不稳定性。而但这种主观性和不稳定性恰恰是脑机艺术的一个特殊机遇,因为它允许艺术家在意义创造中引入更多的可能性,甚至将数据的不稳定性转化为作品中的有趣参数,进而去创建艺术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梦境可视化之脑机绘梦》曾作为科技创新被官方媒体和科技媒体报道。事实上,目前脑机绘梦系统对数据和情感计算的精细度还有待提高,脑机设备在技术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尽管从艺术的角度讲,这种模糊性是探索未知之美的重要途径。当下,“新质生产力”成为数字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为科技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新路径与新思考。艺术家和科学家需要重新想象自己的发展边界和共享意义,以培养数字艺术中多模式和多学科话语发展的可能性。(注释从略 详参纸媒)
往期精选
杨晓玲|中国美协专家组赴黑龙江、吉林、辽宁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创作侧记
赵天宁|中国美协专家组赴安徽、湖北、湖南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创作侧记
吕品昌 谭丹武|瓷都新语——“‘瓷的旅程’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述评
石又文|现代美术教育的“源”与“流”——以上海美专湘籍学生为中心
张向辉 刘建理|木刻运动的推行机——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的木刻工场
姜永帅 王慧|图像的政治——以两本钱维城《平定准噶尔图》为中心
张显飞 岳艳娜|中法艺术交流之镜——以《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功图》铜版画为例
《 美 术 》
创 刊 于 1950 年
中 国 文 联 主 管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
CSSCI | 北大核心 | AMI核心
投 稿 信 箱
|专 题 研 究|
靳 浩
artmsyj@163.com
|当 代 美 术|
靳 浩(展览评介)
artmsyj@163.com
吴 端 涛(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靳 浩(现象观察)
artmsyj@163.com
|近 现 代 美 术|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古 代 美 术|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外 国 美 术|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文 萃 艺 荟|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国 际 标 准 刊 号
ISSN1003-1774
国 内 统 一 刊 号CN11-1311/J
订 阅 方 式邮 局 | 邮 发 代 号:2-170定 价 38.00元
编 辑 部010-65003278
010-65063281
发 行 部 010-65952481广 告 部 010-65003278欢 迎 订 阅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苑北里22号
中国文联5层
邮编 | 100029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施晓琴
三审:盛 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