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吕品昌 谭丹武|瓷都新语——“‘瓷的旅程’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述评

《美术》 美术杂志社
2024-09-04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当 代 美 术

Contemporary Art

瓷都新语

——“‘瓷的旅程’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述评

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教授|吕品昌

景德镇陶瓷大学博士生,九江学院副教授 |谭丹武


摘要:第二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以景德镇为地理中心,以“瓷的旅程”为展览主题,展现出当下国际陶瓷艺术的时代面貌。“双年展”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向全世界展示了城市文化、陶瓷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陶艺创作者以全新的艺术视角和极具个人化的创新风格,表现出他们对陶瓷材料本体语言的持续探索。在这场艺术盛宴中,新技术媒介、新青年、新精神以创新且独特的方式大放异彩,展现了陶瓷艺术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在全球文明演变的史诗篇章中,陶瓷文化随着人类文明跳动的脉搏跃然纸上,成为时代文明推进中的独特符号。从原始的土壤中萌发,经过水与火洗礼,陶瓷承袭文明演进记忆,蜕变为承载着文化、历史和情感的华美之物。窑火中萃取出的“瓷的精神”,以器入世,连接古今山海,消融时空距离,超越文字的约束,用“瓷语”向宇宙讲述人类辉煌文明的故事。


中国作为陶瓷的故土,所孕育出的陶瓷文化在世界陶瓷史上独树一帜,在人类文化发展和全球文明演变中谱写了卓越华章。回望传统,传承千年的陶瓷生态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身文明的自豪和认同,在一次次迭代中,傲立民族之林,为后代提供深厚的历史文脉根基。当代陶瓷艺术立足当下,紧握文化大繁荣的时代脉搏,充满生命活力,书写感知世界意义、中国价值的新篇章。


2021年,肩负着推动文化大繁荣、建立文化共同体的自觉与使命,沿着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新路子,第一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成功举办。“‘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聚焦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向世界输出中国陶瓷文化的外交名片,让世界看到中华民族在世界陶瓷文化繁荣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使命和决心。2023年12月15日,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为继续助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馆成功举办“‘瓷的旅程’——第二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展览延续着“瓷的精神”,开启了“瓷的旅程”。不同的民族基因、文化审美在“瓷的旅程”里,自由、平等地进行对话交流。本次双年展入围竞赛单元的256件作品,来自世界各国,作品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器皿、雕塑、绘画、装置、影像五大类。展览不仅展示了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个人风格,彰显了陶瓷材料的本体语言和艺术价值,还体现出城市文化、陶瓷文化、民族文化的开放姿态和包容胸怀的时代立意。


本次双年展通过对当下国际陶艺作品的全面展示,呈现出国际陶瓷艺术的新面貌,散发出鲜明的时代气息,体现出高水平、国际性的展览学术水准。透过作品,凝望当下陶艺人之创作新气象,又可洞见瓷之旅中蕴含的“多维包容”“本体探索”“未来创造”的展望。


一、多维包容


景德镇有着世界“瓷都”的美誉,它创造了悠久灿烂的陶瓷历史文化和千年窑火不断的传奇。随着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项目规划的落实,景德镇被委以搭建对外交流的文化平台、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新路子的重任,这一切都使窑火烧得更旺了。在践行重任的路上,世界性大展“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的成功举办,又一次多维度地对外展现出景德镇文化生态之城的开放包容和陶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万多名中外“景漂”人才在此逐梦,景德镇早已成为世界陶瓷爱好者的朝圣之地,也因此促成了“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在景德镇的生根、发芽、开花。


张时飞 《相簿》 瓷、综合材料

220cm×140cm×150cm 2023年


“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是一个开放交流的双向平台,一直秉承兼收并蓄、才能共谋发展的原则,为全世界陶艺人搭建开放、多维、包容的舞台。此次双年展除了主竞赛单元展览之外,同时通过系列特别展、平行展,以及高端学术论坛向参与者展现平台的真诚和胸怀。特别展“多元的世界——2023拉丁美洲当代陶瓷艺术邀请展”“张力——2023巴西当代陶瓷艺术邀请展”,平行展“物象的形态——2023国际当代陶瓷绘画提名展”“黏土与世界——2023国际优秀陶瓷电影展播”,以及“‘一带一路’国际陶瓷教育联盟理事会议暨国际陶瓷教育研讨会”“多维与未来——2023陶瓷文化艺术名家讲座”“活态的传承——2023中国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在传递陶瓷文化包容精神的同时,也让众人真正地感受到景德镇陶瓷生态文化景观的魅力,搭建出一个多维又立体、传统又新潮,且满足多方发展需求的国际文化双年展之城。


郑冬梅 《丝路瓷源》 瓷、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23年


陶瓷材料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它可以适应不同的形态和风格,从简约到复杂,从实用到艺术,从古风到现代。陶瓷艺术展现出多样包容的视觉表现形式。陶瓷艺术家的创作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器物制作工艺,而是关注各种不同艺术元素和技术手法的融合集成。他们基于陶瓷材料的特性进行创新、实验,重视个性化陶瓷文化艺术效果的多维呈现。来自德国的艺术家朵拉·瓦尔可依(Dora Varkonyi)的作品《永恒》(Timeless),用一种类似于古埃及正面律的人体造型风格,借用金缕玉衣式的块面分割,在每个小块面描绘具有民族异域风格的图案纹样,创作出一件具有多重文化身份属性的陶艺作品。来自美国的艺术家雷恩·马修·米切尔(Ryan Matthew Mitchell)作为“洋景漂”常年在中国进行创作,入选作品《接连不断》(Continously)以中国传统镇墓兽的形象作为创作素材,通过变化的黏土、流淌的釉色,来体现他作为外来者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吴咏梅的作品《裳》,流露着艺术感十足的设计智慧,3种不同的器物使用效果是对中国“百褶裙”文化内容的创新。


郭其林 梁成镇 《霜翎》瓷、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23年


通过“瓷的旅程”,让世界各地的个体会聚于相同的空间,这正是双年展多维且包容的展现。古丝绸之路陶瓷文化,透过双年展的舞台与世界不同审美需求、生活方式、物质文明之间进行平等、自由的对话,向世界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符号的魅力。此刻,陶瓷圆满地完成了作为一种独特艺术语言沟通世界、连接文明的外交使命。


徐识媛 《混合物6号》瓷 

58cm×29cm×27cm 2023年


二、本体探索


随着全球空间距离的缩短,以及文化和知识共享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很难在艺术作品之中区分作者的国别。而这也使得个体艺术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远,艺术自我的个体精神却得以显现。这种个体的精神,是一种文化的精神,也是一种“瓷”的精神。在艺术自我化的牵引下,陶艺人借助媒材进行思考、感受,探索陶瓷材料本体语言的价值。媒材成了创作者进行个体审美想象的特殊载体。如果说媒材是承载审美想象的物质材料,那么与陶瓷艺术相关的想象则是一场对材料本体语言价值的寻根、问索之旅。陶瓷材料的特殊工艺和材料属性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泥、釉、火作为陶瓷材料的重要原生要素,早已拥有一套复杂的工艺传统。它们在艺术创造中具有无限延展的可能性,更具有激发艺术家潜能的特质。现当代艺术家通过对材料的本体探索,不断地继承传统、挑战传统、创新传统、超越传统。


黄山 《人类文明闪耀时》瓷、木板

250cm×170cm×20cm 2023年


布鲁斯·泰勒(加拿大)《环绕》

瓷 30cm×44cm×45cm 2023年


苏珊·贝勒(美国)《沉积土地》

瓷 48cm×46cm×64cm 2023年


从本次双年展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当代陶艺人如何在深厚的艺术积淀中,继承传统又不固守传统的艺术创新。创作者在从不同角度对泥性、釉色、烧制手段进行再诠释、再探索,在求索、感悟材料本身的质感与温度中,尊重传统工艺和原材料,展现民族文化、地域特色、自然之美的同时,生成了此次双年展作品的主体创新内容。郅敏在《温度》中,以“火”为媒,探讨“万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物质状态,“科学化”地展现出“火”的强大创造力。在《塑写·日常》作品中,谭丹武通过材料的泥味和手工的痕迹,用最质朴直接的手法,将陶瓷创作拉回泥性的原点,作品以瓷为纸,以泥为笔,用“速写”的形式表现日常物件中所蕴含的线条和空间,弱化绘画、雕塑和创作之间的界线。黄山的作品《人类文明闪耀时》,通过陶瓷特有的卷泥片成形方式表现出泥性塑造的极限,以坑烧的特殊烧成方式,赋予作品斑驳、陈旧的历史厚重感。老木板的衬托,更与作品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的主题完美契合。


陶瓷作品的学术价值之一在于陶瓷本体语言材料、技法的纯粹性和特殊性。陶艺家使用纯粹的本体特征展现对生活和历史的认知,从中窥见陶瓷材料的敏感性和独特性。当代陶艺本体语言中泥釉火的探索,是陶艺家们一直在思考和挑战的课题,这个课题中有太多未知性、可能性、创造性值得艺术家去探索。


三、未来创造


“未来”是双年展所展示的重要关键词之一。不仅希望呈现当前世界陶瓷艺术的成就,更希望能从当下展望未来。在本次的双年展中,新技术介入拓宽陶瓷材料与科技、未来、环境、社会边界的研究,深入挖掘陶瓷艺术的深刻文化内涵及其与现代科技、未来可能性、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互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观众提供了陶瓷材料在未来艺术创作、发展的思考和想象空间;双年展中新青年的亮相,为展览注入了新的创作活力,让我们看到新一代陶艺人在传承与创新中对陶瓷工匠精神的成果转化;在他们向同行们描述的陶艺思想和前景中,我们看到了当下新青年的责任、担当和行业未来;透过双年展,我们看到新精神的延续,让陶瓷艺术紧贴社会需求、古为今用的创新理念让陶瓷艺术时刻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一同将陶瓷推向了崭新的未来。


(一)新技术媒介的介入


艺术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在技术的不断介入下,近些年陶瓷艺术演变出传统工艺、先进技术与创作思想相互交织的新风貌。新技术的介入是对陶瓷艺术的再创造,艺术家们借助3D打印技术、虚拟技术等阐述着他们对陶瓷在当下状态的解读,以及对未来陶瓷艺术方向的新洞察。双年展更加关注新技术媒介的运用,来自白俄罗斯艺术家汉娜·米娅德维德泽娃(Hanna Miadzvedzeva)的作品《复苏》(Recovery),使用3D打印技术,构建了一个无法用手工企及的镂空造型结构,以此创建出具有工业细致肌理感的器皿造型,表达了他对新技术在当代陶瓷领域的理解。郑冬梅的作品《丝路瓷源》,通过虚拟影像结合瓷的质感,辅以声光电的装置,使观众置身于她设定的场景之中,回望和思考海上丝绸之路精神。时子媛的作品《回响室》利用陶瓷“中空”的特性,利用现代的水能装置,使陶瓷互相碰撞,强调陶瓷特有的声音质感。孙铭瑞的作品《持续产生》,借助影像、灯光、电子产品,营造了一个具有神秘氛围感和对陶瓷重新解读的空间场域。岳立志的作品《溯源2》,通过磁悬浮的原理,在作品中安装特殊的装置,陶瓷作品不可思议地呈现出空中悬浮运动效果。


在此次双年展竞赛单元入选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当代艺术语境、多种材料形式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融入,还可以看到展览形式、观感和体验上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新技术的不断介入推动陶瓷艺术的历史进程,促进陶瓷艺术与当代社会、科学技术进行更为深入的对话交流,为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感悟技术带来便利和惊喜的同时,也要看到某些新技术的介入可能会让艺术家丢失实践的能力。我们不应该让陶瓷材料沦为技术的附庸,对于新技术的出现,艺术家更要发挥聪明才智,在不损害材料语言的前提下,展现新技术媒介和陶瓷的完美结合。


(二)新青年的亮相


陶瓷是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号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文化自信的大环境下,陶瓷文化引领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模式的能力初显。陶瓷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包容特性,吸引了很多艺术家的尝试和介入,更多人开始自发地走进陶瓷文化产区,去了解陶瓷历史,了解陶瓷文化。更多教育者关注到陶瓷的文化价值,为陶瓷行业带来了更多陶瓷爱好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陶瓷专业或者陶瓷课程,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喜欢上陶瓷。陶瓷文化有了大繁荣、大发展的趋势。


赵淋 《山海共生2》陶 尺寸可变 2023年


展览中涌现了不少陶艺新人的作品,他们虽然没有娴熟的技艺,但却有着对于时代的敏感度和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他们有思想、有理解,敢于展现自我。景蓝奖的获得者郭其林、梁成镇虽然专注于做艺术多年,却也是第一次参加大型陶瓷类的展览,作品《霜翎》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以创新性的青花工艺,木与瓷的榫卯结合,展现出植物的微观之美。本科刚刚毕业两年的徐子文作品《盆景·剧场》,在规整的传统器物之上,以一种看似随意的、不可控的釉色残缺肌理,创造出一个荒诞却具有寓意的剧场。此外,张时飞的《相簿》,何昕为的《巷》,磨焕健的《傲骨系列2》,美国艺术家丹·莫利纽克斯(Dan Molyneux)的《不再追寻》(No chaser),邱威尔的《那我们应该保持微笑吗?》,土耳其艺术家菲尔达·塔依欧格鲁·菲利兹(Ferda Tazeoglu Filiz)的《另一个宇宙》(Another universe),刘子晨的《无一物》,肖思航的《历史的沉积》,马千涵的《高崖上的土陶人家》等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均让人耳目一新。


维米尔·乌克西维克(塞尔维亚)《漂浮》

瓷 40cm×25cm×33cm 2023年


国际陶瓷文化的繁荣之花紧紧缠绕在人类蜕变的足迹中,而行业的未来则在新青年的创作思潮中不断地激荡出新的活力。青年是陶艺未来创造的主力军,也是陶瓷文化稳定、有序、持续迭代的重要力量。挖掘更多地陶艺青年力量,是举办“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的初衷和目的。我们相信在一代代的坚持和努力之下,陶瓷艺术的未来是光明、可期的。


(三)新精神的延续


两年前,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陶瓷艺术新道路的时代责任下,“瓷的精神”开启中国国际陶瓷双年展的新篇章,“丝路精神”上的中华陶瓷文化名片又一次被传递。“瓷的旅程”延续着“瓷的精神”之精神,双年展同样也希望在未来成为陶艺家们展示新成果的重要平台。


在一大批陶艺新青年亮相的同时,依然可以看到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不懈的陶艺家前辈,他们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中,构建起成熟的陶艺语言,但是他们并不执意在固有的经验中重复自己,而是在个人的艺术语言基础上不断地尝试突破,努力在新作品中展现他们的新思考。张锟的作品《画像》系列,以像素化的图像捕捉时代的人物状态,对照两次双年展的参展作品,明显可以看到作者从关注他者到关注自我的变化,试着在对自我的思考中找到创作的“本我”。较比上一次的作品《胡杨》向我们展示的传统青花技巧,卢伟本次展览的入选作品《起飞的老藤》虽然同样以青花入画、以植物为题,但是可以看到创作者希望在画面中追求更为自由和随性的审美变化。刘丹华一直坚持实验和探索瓷的可能性和外延性,《灰烬》系列的创作研究已持续多年,此次展览的作品《灰烬系列——白马啸西风》与上一次展览的作品《锦灰堆——起时》相比,在场域性和装置性的追求上更为极致,以宏大的视觉效果展现出对深厚传统文化精神的主题性思考。创作之路,贵在坚持,正是在一批批、一代代的陶艺创作者的坚持中,才造就了如今陶瓷艺术的盛世。艺术家在延续中成长,也能在延续中感受时代的进步,更能在延续中体验“旅程”的意义。


时子媛 《回响室》 陶瓷、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21年


本次双年展以景德镇为地理中心,以“瓷的旅程”为主题,让观者踏上一段关于文化、时间、空间、心灵和未知的旅程。陶瓷艺术展览不再只是以展出结果为导向,而是以树立国内乃至全球陶瓷艺术发展的标志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双年展在行业内的号召力与影响力。此次双年展通过陶瓷实现了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目标输出,打开了陶瓷艺术传播与扩散的新思路。陶瓷是沟通世界的艺术桥梁,未来我们将以陶瓷的广泛接受度为基础,构建以中国为中心的陶瓷传播视域;依托于双年展展览的形式,以各国艺术家为根本,以全球空间为扩散传播区域,发展中国特色陶瓷艺术的新道路。


任何旅程都不会是独自行走,双年展的如期举办有赖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社会各界的倾力相助、高校的联合支持、艺术家们的积极参与,共同成就了今天的陶瓷盛宴。瓷旅未知、面对未知,秉承“本体探索、自由平等、多维包容”之心,敞开怀抱,在世界交流与逐梦的双年展舞台上讲好陶瓷文化的故事、走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新路子,让世界认识中国、感知中国。





































往期精选

《美术》2024年第4期目录&卷首语

杨萍 赵天宁|担负新使命 绘就新画卷 开创新局面——记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届主席团及领导班子成员寄语

夏小奇 田忠利|以美筑梦——炫动儿童图画书的“中国风”

靳浩|在大众美育中赓续文脉:“以美筑梦——‘儿童图画书创作100’作品展览”述评

贺戈箫|“城市·人物——2023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人物画教学与创作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述评

王炜|黄永玉——一个幽默的艺术灵魂

侯舒沥|现实主义的中继——刘国枢的油画探析

王凯|建构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综述

张利国|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尚荣 何政龙|王朝闻雕塑创作与雕塑美学中的对话性结构

曾维林 魏容|匠心独运——钱绍武的雕塑艺术

冯远|心灵契合、迁想与图式观照中的艺术精神——从王万成西藏人物画谈起

盛静|20世纪中国女性雕塑家的觉醒与表达

李凤志|会通与重构——滑田友雕塑语言的现代性探赜

胡吉宏|曾竹韶雕塑艺术的思想、实践与历史坐标

苏晓佳|“幻像板” ——广东新会博物馆藏《木美人》再研究

吴瑞林 霍云超|全球艺术史视野下的中国美人——《木美人》图像新解

王晓欧|旧世界与新世界——论博斯《人间乐园》三联画的主题意义

张园|神性在场与自我意识的觉醒——文艺复兴自画像研究



《 美 术 》

创 刊 于 1950 年

中 国 文 联 主 管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

CSSCI | 北大核心 | AMI核心




投 稿 信 箱

|专 题 研 究|

靳 浩

 artmsyj@163.com


|当 代 美 术|

靳 浩(展览评介)

 artmsyj@163.com

吴 端 涛(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靳 浩(现象观察)

artmsyj@163.com


|近 现 代 美 术|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古 代 美 术|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外 国 美 术|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文 萃 艺 荟|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国 际 标 准 刊 号

ISSN1003-1774

国 内 统 一 刊 号

CN11-1311/J

订 阅 方 式
邮 局  |  邮 发 代 号:2-170定 价 38.00元
编 辑 部010-65003278

010-65063281

发 行 部 010-65952481广 告 部 010-65003278欢  迎  订  阅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苑北里22号

中国文联5层

邮编 | 100029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施晓琴  

三审:盛   葳  

终审:张   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美术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