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邱宇|自然与技术共建的生态感知——我的数字媒介艺术创作

《美术》 美术杂志社
2024-09-04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当 代 美 术

Contemporary Art

自然与技术共建的生态感知
——我的数字媒介艺术创作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讲师|邱宇
摘要:在当今,数字艺术不仅为人们带来了一场艺术的感官盛宴,更在技术的推动下,重塑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从而拓展了感知边界,深化了与万物的共情。本文基于笔者的创作实践,阐述了创作历程及背后的思考。在科技与艺术的交融点上,探索如何打开一个多维度的生命感知通道,在广阔的生态网络中孕育新的审美感知,进而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诗意。


关键词:数字艺术;技术媒介;生态感知


在玩具远不如今天丰富的童年时代,树叶或许是我们可以轻易获得的“玩具”之一。秋天随手在地上拾起树叶,就可以与其他同学展开“拔宝王”的游戏比赛。两人拉起交叉在一起的叶柄,相互角力,最终以一个人的叶柄断开结束。游戏的关键是,看谁能找到最强壮、韧性最好的树叶。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开始关注叶脉纹理结构,试图从它的结构特征中总结:什么样的叶子才是游戏中的王者。然而当我把树叶举起,透过阳光细细观察的时候,似乎被拉进了每个叶片的生命之中,进入另一个沉醉的想象世界。每个树叶在阳光下都可透出不一样的颜色和纹理特征,有时幻想着它上面的纹路是不是也在传达着某些神秘的信息。


邱宇《微·声》声音装置130cm×130cm×200cm 2021年
《微·声》这件作品就起源于笔者对曾经游戏中树叶筋脉纹理的想象。作品使用显微镜采集树叶纹理的微观影像,首先通过计算机把树叶纹路的显微图像处理成黑白的深度图像,这样树叶纹理就像黑胶唱片一样,唱片声音信息通常隐藏在刻录凹痕微小的深浅变化中,叶子的声音信息也隐藏于黑白深浅变化的纹理之中。显微镜实时采集植物的叶片信息,转化为不断变化的电子信号,不同的数据信息影响着合成算法的动态数值,例如频率、放大器、低频振荡器、包络等。数字组件由一个独特的方式相互结合,形成一个复杂的算法逻辑,算法把信息合成为不同频率和音色的声音,组成植物显微信息的“交响乐”,最后通过装置中间如同花朵般的喇叭矩阵播放出来。同时在装置上方显示屏中,人们可观测到相应植物显微的影像和信号数据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数字信号在不同单元中穿梭流动,因此决定它最终成形的声音,不是如物理乐器材料所带来的振动与共鸣,而是一种算法的组织模式。然而这个控制过程,形成了一种自主式的演进过程,在其中控制合成器的不是人类,而是树叶。也就是说,植物和算法才是声音真正的“创作者”。此时,树叶在技术媒介的搭载下,成为一位“歌者”,智能程序成为“喉咙”,演唱出铭写于叶片表面的生命乐谱。


在展览现场,人们会听到不同的树叶在计算机算法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声音和特征,有些悦耳疏朗,有些则显得不是那么和谐。如果植物也能听到声音,它会像人们一样去判断哪个声音更好听吗?人们心中的“美”又由谁来定义呢?从数学角度说,自然有它自己的“编码”,《微·声》更像是一个解码的过程,最小程度地去干预发出声音的效果。可以说,声音的产生源自自然纹理的数据影响,创作者只提供了一个让自然和数字合作的条件,而自然规律结合算法逻辑共同构成了声音系统,观众需要的只是去聆听隐藏在它们背后的独特“灵魂”。


有趣的是,《微·声》不仅呈现出不同叶片间的差异,在作品展出于不同城市和地域时,也会加入当地有特色的植物类型,叶片的“歌声”也就有了地域性,声音也和当地的土壤、阳光、温度、湿度等一切气候特征,发生了潜在关联。换句话说,作品中与算法合作的歌唱者不仅是树叶,同时也是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的现实环境。不同于以往展出,在此次“首届数字艺术展”的展厅环境中,作品恰恰与其后面玻璃幕墙外的植物交相辉映,校园中阳光下的树叶婆娑闪动,显微镜下的树叶在展开它的生命重奏。


显微技术用科学的方式拓展了人类认知,建立与微观植物世界亲密关系的可能。记得初中的一次自然课,老师拿来学校仅有的一台显微镜给大家讲解洋葱皮的细胞结构,之后每个学生都可以排队按次序到显微镜前观看,第一次通过显微镜目镜看到的微观世界让我大为震惊,改变了笔者对洋葱这一事物的日常认知。这也让我想到身边的那些技术媒介,不只是增强了人类感官的能力,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世界的另一种维度。


在某些传统观念中,往往把“科技与文化”看作“自然”的相对面,但是面对今天这个复杂且纠缠的世界,不能也不应该在这两者间划出明确的界限。正如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在其著名的“盖娅假说”基础上,所提出了的新观点——“我们生活在赛博格与盖娅共同掌管的世界”,生物圈与科技圈共同构建起人类生活的世界,一个自然界和机器混交构成的巨大系统。在这个新形势下,该如何看待人与生态、科技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有意思的话题。


艺术家和科学家以各自的方式认知世界、解释世界。艺术创作者提出设想,用视觉或一切可感知的方式创造人类新的认知与体验,科学家则提出假设,用方程、公式去论证。无论艺术还是科技,问题开端都源于“假设”。“假如我们是一粒尘埃,会被风吹向何处”?是否可以想象风作为一种自然的力量,进入数字技术所构成的虚拟世界之中?在作品《将去何处》中,笔者使用一台气象仪在露台实时接收现实环境的风速风向变化,在虚拟的地球引擎中同样在风速仪的地理坐标上建立了虚拟的坐标点。当气象仪被风吹动的时候,地球引擎中的摄像机视角随风吹动而移动,观看影像的观众视角犹如一粒沙子被吹向空中,时而缓慢平稳地前行,时而加速飞向高空,时而落在某处原地打转,时而忽然转向飘向另一个方向。在一旁的小地图可看到摄像机所在的虚拟地球中的位置,并从地图上实时勾勒出“风”的路径。这像是一种物质能量闯入以巨大的技术手段所构建的另一种地球现实,跨越了自然与技术的世界,从一种虚拟进入另一种虚拟,从一种现实进入了另一种现实。


与作品《微·声》相同,笔者同样试图把“创作的权利”交给自然环境,而非人类事物。这种控制不来自创作者的控制,也不来自观众,就像是把控制和创作的权利交给了习以为常且并不在意的微风,从而形成一个由风来驱动和控制的地球影像游记,所到之处往往是打破人们对地球旧有印象的地球景观。曾有观众问道:“为什么在影像中我们很少看到城市,而更多是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其实这就是生活的现实,人类自认为是地球的拥有者,但当不再以一种目的性来看待数据地球的时候,成为一则由非人类力量控制的“地球游记”时才发现,惯以生活的城市只是地球中极小的一部分,人类也只是这个星球上无数共同生存的生命之一。


邱宇《微·声》声音装置130cm×130cm×200cm 2021年


这件作品在展示时,影像信息的加载速度会受到网速变化影响,在地球影像加载的过程中可看到带着数据编号的灰色方格子。这个加载过程也在提示着,其背后的数据流量和这个虚拟的世界一样受到物质世界的支持与制约。那么在地球引擎中“数据组成”的另一种地球现实,恰恰背后也需要真实地球的支撑。同时,数据库、能源以及硬件设备也影响着气候、土壤、海洋、生物等物质世界。所以推动这个“数据地球”的能量,不只是人类技术,更依托于地球上的能量。“软件是一个抽象化的过程,但我们需要考虑其底下的诗意和技术的物质性”。这个数据集合的地球,不仅是地球卫星影像的拼合,同时也在交织着金属、土壤、大气和能源,另一个技术媒介下地球物理的心理板块,隐匿于影像之下的物质图景,这也成为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另一个媒介与地质的时间之维。


在作品《振动的时间》中,笔者试图想象了两种时间的交叠。作品设置了一个巨大的如咖啡冰滴器般的装置。装置上方玻璃容器中的冰,会随着时间流逝一点点融化,一滴滴落下,每一滴融水落在金属盘的瞬间,置于金属盘下方的传感器都会采集水滴微小的声音,并触发声音程序,声音被捕捉并通过算法进行放大、调节和处理,看到装置中微小的水滴落下的同时,却听到了如冰川坍塌一样的巨大声响。


这件作品中,笔者想通过媒介技术的调节和转换,打开消费时间与地质时间相互交织的想象世界,在两种融化间建立时间体验上的关联。在商品世界中,大多数物品被贴上了价格的标签,生产时间与产品的价值有着亘古不变的关联。就像在咖啡馆,如果去品尝一杯冰滴咖啡,则需要付以更高的价格,因为其制作会消耗更多的劳动时间。面对地球气候在人类活动中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议题,需要重新想象时间与价值的关系体系,在美学和体验的过程中建立想象的叙事和物质的联系。犹如具有多重意义的时钟,人类感知游弋于多重时间的想象之中。在融化的时间中,既有商品的价值意义,又呈现了全球气候生态的紧迫之感。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依赖于开放性的感知世界,如大卫·阿布拉姆(David Abram)从现象学的角度展开关于感知与环境的论述,他写道“感性的恢复是对地球的重新发现”。需要通过培养对自然环境的感知,重新发现我们与自然环境的生态的相互联系:


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我们的技术和科技都根植于其中的感性世界……以这种方式培养我们的感官知觉,与被感知的事物建立一种共情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感知的是我自己的节奏和事物本身的节奏、它们自己的音调和质地之间的一种声调或同步。


在《微·声》《将去何处》和《振动的时间》这3件作品中,虽然都使用了传感器、算法、生成和交互技术,但是这些媒介技术更像是提供了自然与技术、虚拟与现实,或是游弋于不同时间维度的想象,以生成一种心理上的共情。笔者认为,艺术创作不只是提供了一个可供展示的作品,而是通过技术媒介提供了一个诗意化的想象空间。在特定条件的设置下,自然逻辑和数字算法逻辑能共同成为一个生命系统,从而呈现出充满诗意和想象的审美过程。由此可见,在艺术创作中,技术媒介与数字艺术不是用一种虚拟的方式把人类与现实割裂,而是在技术的能力下,加强了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通过艺术的表达和转换,以某种独特的方式产生对这个世界新的认知,展开更加广阔的感知空间。数字艺术创作,不仅呈现了一个视觉或听觉的感官盛宴,它更可提供一个思考的过程,展开想象去广泛联系的体验场域,在技术与艺术的交叉点,打开一个通往生命感知的多维通道,让人们冲破固有的认识系统,连接所有可能性,在巨大的生态网络中生成新的审美感知,去体验蕴藏在多重网络关系中的生态诗意。(注释从略 详参纸媒)








往期精选

《美术》2024年第5期目录&卷首语

杨晓玲|中国美协专家组赴黑龙江、吉林、辽宁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创作侧记

赵天宁|中国美协专家组赴安徽、湖北、湖南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创作侧记

张子康 刘希言|新世纪博物馆理论发展趋势

陈元幸子|碧波沧海万里春——张一尊和他的山水画创作

王巍 麻敏|梁树年山水画中的“林泉之心”与自然情怀

王璜生|重思与反思——新美术馆三题

王鲁湘|楚魂归来——易至群的新楚风绘画

耿祥龙|色与墨的交融——陆秀竞山水画的启示

万幸福|国家文化形象的自塑——以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为例

吕品昌 谭丹武|瓷都新语——“‘瓷的旅程’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述评

刘其让|奔走与救亡——“中华全国漫画作家协会”演变考

董裕乾|抗战与艺术的交织——西京金石书画学会考略

石又文|现代美术教育的“源”与“流”——以上海美专湘籍学生为中心

张向辉 刘建理|木刻运动的推行机——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的木刻工场

程国亮 黄佳美|南昌木刻研究会研究

姜永帅 王慧|图像的政治——以两本钱维城《平定准噶尔图》为中心

张显飞 岳艳娜|中法艺术交流之镜——以《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功图》铜版画为例

郑旋|美国民间艺术的现代叙事——以洛克菲勒夫人收藏为例

马双|可观察的世界——大卫·费布兰德的现实主义新探索




《 美 术 》

创 刊 于 1950 年

中 国 文 联 主 管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

CSSCI | 北大核心 | AMI核心



投 稿 信 箱

|专 题 研 究|

靳 浩

 artmsyj@163.com


|当 代 美 术|

靳 浩(展览评介)

 artmsyj@163.com

吴 端 涛(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靳 浩(现象观察)

artmsyj@163.com


|近 现 代 美 术|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古 代 美 术|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外 国 美 术|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文 萃 艺 荟|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国 际 标 准 刊 号

ISSN1003-1774

国 内 统 一 刊 号

CN11-1311/J

订 阅 方 式
邮 局  |  邮 发 代 号:2-170定 价 38.00元
编 辑 部010-65003278

010-65063281

发 行 部 010-65952481广 告 部 010-65003278欢  迎  订  阅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苑北里22号

中国文联5层

邮编 | 100029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施晓琴

三审:盛   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美术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