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朕|开启“可能世界”——“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述评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当 代 美 术
Contemporary Art
开启“可能世界”
——“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述评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AI中心常务副主任|于朕
摘要:数字技术以擎天架海之势塑造着人类社会和文明形态,并不断革新着艺术面貌与创作方式。数字艺术产生伊始,即以新媒体、新形态、新观念、新方法,受到艺术界、教育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迅速成为全球艺术体系的重要板块,在艺术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将从数字艺术、科技、经济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要点出发,结合本次大展的策展主题板块,展览作品的类别及数字艺术三大特征进行整体阐述。
关键词:中国数字艺术大展;新媒体;数码时代;技术赋能
“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继“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之后,人类正置身于第4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数码时代”。面对技术如此变化的世界,艺术何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论述与重要指示,推动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好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于2024年4月18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以“可能世界”为题,分为“太空史诗”“寰宇大观”“仿生格物”“无尽洞天”4个板块;从1.2万余件报名作品中最终遴选出210件参展作品,打破既有的学科界限,涵盖计算机图形(CG/Computer Graphic)绘画、数字影像、交互艺术、混合现实(AR、VR、MR)、人工智能生成式艺术(AIGC),以及其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艺术作品,这既是本次大展对数字艺术类别以及评审维度和评价标准的界定,也是对过去20年中国数字艺术创作、教育实践的集中梳理和展示。此次展览同时是一个极具时代性和前瞻性的学术平台,旨在系统展现中国艺术界最新的探索和最前沿的实验,彰显数字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以艺术与数字技术的跨界融合,激发中国美术界的探索意识与创新能量。
王雷 段雯锴 郑丹琪 王漪 刘幼春 张自歌 张心怡
Digilab实验《龙门》2分54秒
AIGC作品 尺寸可变 2023年
余春娜《一念无明生三细》交互艺术
400cm×400cm×400cm 2021年
数字时代,技术的迭代更新催生着新的生产关系,数字化是其形成过程的主导引擎。在全球范围内,数字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对数字工具的早期实验,如艾伦·卡普罗(Allan Kaprow)的作品《你好》(1969)就展示了互动性和多媒体性的可能。随后,艺术家哈罗德·科恩(Harold Co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造了“AARON”这一绘画软件,可看作人工智能技术的早期形式。
21世纪的数字艺术已经从早期的计算机艺术,演变为包含多种数字技术和媒体形式的艺术创作,如交互艺术、数字影像、虚拟现实和CG绘画等。更为重要的是,数字艺术超越了以往美术和当代艺术的范畴,为人类的艺术感受、艺术表达和艺术创造开辟了新的战略空间。
数字艺术诞生伊始,以其新媒体、新形态、新观念、新方法,受到艺术界、教育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迅速成为全球艺术体系的重要板块,在艺术史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数字经济与数字艺术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数字艺术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市场环境,而数字艺术的创新和应用又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多样化发展。然而,数字艺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都受益于数字科技的进步,这些进步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和平台,也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创新提供动力。随着数字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数字艺术和数字经济将继续以新的形式和应用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变化和机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在全国范围内数字艺术相关专业的院校、机构、企业为2000余所。中国数字艺术是当代最富探索精神和前沿意识的艺术领域,新世纪以来快速成长,发展已经持续了20余年,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一种艺术形态。
张艺谋 王志鸥 何辉 张小伟 李思佳 江珊 孙贝蕊
陈柯予 林楠 李景岩 代中浩 李波 熊元昱 李旻 宋晨
苏晓丹 邱英花 沈俊花 康劲松 等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数字视效》
2分08秒 数字影像 尺寸可变 2022年
北京黑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2022年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火炬设计》1分33秒
交互艺术 直径1489cm 2022年
近年来,随着数字智能科技的日新月异、中国艺术教育的开放实践,它更加成为社会和公共文化领域最受瞩目的艺术现象——数字艺术在中国艺术界已然蔚为大观。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浪潮愈加澎湃激荡:虚拟、混合、增强、拓展……当数字技术与现实世界相碰撞,使得无尽的“可能”被激发和创造出来。
正是在这种背景与浪潮中,数字艺术正铿锵迈向当下艺术实践的中心地带,“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联动艺术、科技、产业、媒体等社会各界,以艺创、科创深度融通的新质生产力推动社会创新。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在大展开幕式上所言:“展览不仅能够进一步推动数字艺术在国内的发展,也能促进国际艺术交流与合作,为全球艺术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贡献中国力量,使得过去与未来,本土与世界建立更好的连接。”
“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以“可能世界”为题。现实世界由无数种“可能”交织而成,这些“可能”从过去而来,向未来而去。历史与现实的不断相融相湮,形成边际氤氲的幽阔海洋。人类纪蕴含的强大力量使这片海洋暗流涌动,世世代代的知识与技艺被封存在代表各种可能的漂流瓶中,随人类纪浪潮在现实中沉浮。当我们关心“现实(The Actual)是什么”时,“可能(The Possible)是什么”也涌入视线。伴随21世纪全球数字化科技浪潮而来的数字艺术,不断实现着现实的“可能”与可能的“现实”。
此次展览将在数字技术条件下,以艺术创造和设计创造为核心,专业性与社会性并重、实验性与应用性兼顾、前沿性与现实性并举,体现时代主题、注重文化引领与社会价值,通过高水平、高品格的数字艺术创作与展示,持续推动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追求当代时尚的社会创新,倡导中国审美标准,增强大众审美意识,推动乡村振兴,促进艺术与数字互为激发、人文与科技双向会通,开拓“艺术数字化”和“数字艺术化”协同并进的美术发展新格局,激发艺术创新驱动社会创新的美术发展新能量,高质量服务社会和新时代的发展。
母隽楠《大学生创业故事》3分11秒
数字影像 180cm×100cm×6 2018年
于朕、吉利创新中心、浙江绿色智行科创有限公司
《未来出行舱》8分48秒 混合现实 尺寸可变 2023年
“在二十一世纪,互联网是新的大航海,混合现实是又一次创世纪,人类正在重新开启‘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在数字智能时代,日益便捷的数字科技使创造成为每个人生命中的可能——让我们激发生命中的创造之潜能,成为可能世界的索隐者和贡献者!”
从“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的展览现场,观众可以感受到数字艺术的几个特点:
其一,数字艺术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现人文。无论高技派还是低技派,数字科技为艺术提供了更丰富、更新颖的工具箱。对艺术家们来说,数字智能技术不只是新工具、新材料,更是激发新想象、新动能的新媒介,创造新感觉、新美学的新方法。
寰宇大观板块生成式雕塑交互作品,张增增的《造物》引人注目。观者站在屏幕前,戴上脑电波意念控制器,便可用自己的实时脑电波在屏幕内塑造一个立体的三维雕塑,并通过3D打印终端输出雕塑。雕塑的形态、生成速度以及最终呈现的形态,皆受观者当时脑电波的变化影响,具有唯一性。此作品趣味探索了人类大脑直接创作雕塑的可能性,体现了数字技术对传统美术创作的赋能。
寰宇大观板块展出的另一件作品,费俊、许晨阳、刘正奎的《情绪几何4.0》,其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方向的费俊教授,是与代数几何数学家许晨阳和心理学家刘正奎进行跨学科合作的艺术实验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次展览呈现的是《情绪几何》4.0版本,观众与作品在交互台上互动的过程中,参与者的情绪会通过心率等生理数据采集设备记录,通过计算生成一个个因人而异的情绪化动态三维图形。
仿生格物板块的作品余春娜的《一念无明生三细》,题目出自《楞严经》中“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不觉生三细,仗境为缘长六粗”。作者试图探讨意识的本源与本体问题,从3种无法觉察控制的最基本意识波动,去解构意识层面上的“我”与“世界”的关系。这件作品通过视错觉,将单一的圆盘转动通过1秒25帧的闪光灯干预视觉,形成一种视错觉的裸眼3D动画效果,属于低技数字作品,稳定、安全、不易出错的特性使得其在数字文旅、展示上应用广泛。
胡特《九歌图》(局部)CG绘画
105.8cm×2804.6cm 尺寸可变 2021年
邱植涛《大闹天宫》CG绘画
29.6cm×85.7cm 2022年
MOREVFX墨境天合《〈流浪地球2〉视效花絮》
12分52秒 数字影像 尺寸可变 2023年
范献鑫《跌水、巨石、旋转的宇宙》
21分45秒 数字影像 尺寸可变 2023年
曹雨西《四时比邻 马德里》1分05秒
生成艺术 尺寸可变 2023年
其二,数字艺术超越学科界限,其跨界与“破圈儿”的特点不仅打通了美术、设计、影视、建筑等多个学科,而且融汇当代艺术、数字科技、智能制造,以及视听工业、流行文化等方方面面。
在寰宇大观板块中,引人瞩目的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创作团队的多组作品。由总导演张艺谋执导,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主任陈岩担任美术总监,视效总监王志鸥带领黑弓BLACKBOW作为视效总制作团队创作的混合现实作品《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作品历时3年精心打造,充分运用数字艺术与科技,展示了当代盛典如何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为视觉艺术的表现和体验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以及数字艺术和科技共同塑造当代及未来的视觉文化盛典的无限可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该板块作品胡特的《九歌图》曾荣获“ADC”100周年插画金奖、日本插画家协会年度大奖金奖、首届蔡志忠漫画奖年度创新之光等奖项。屈原以他宏伟的文笔写出了九歌,里面有爱情,有人生,有壮怀激烈,有婉转惆怅,是我国古人对山川江河的原始想象。该作即以古代长卷的方式,现代的CG渲染技术再现楚人的精神境界。邱植涛的《大闹天宫》将整个画面场景定格在如来的手掌心中,表现了悟空怒砸炼丹炉、托塔天王率众天兵天将围剿、智斗四大天王、分身术战三头六臂哪吒、七十二变战杨戬、勇斗哮天犬等场面,刻画细致入微,二者皆属于CG绘画类的佳作。
王乔、陈商引、张天昊、朱震岳、宋蒙萌、
范力丹、蔡柏嘉、庄欣楠、杨飞洋《宇宙黎明》
3分32秒 生成艺术 尺寸可变 2022年
深圳市衍复科技有限公司《天幕翱翔:
专业VR飞行模拟》虚拟现实 尺寸可变 2023年
深圳市衍复科技有限公司的《天幕翱翔:专业VR飞行模拟》是一套基于先进VR技术的模拟飞行体验设备。作品融合了现代科技与航空梦想,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飞行体验,展现飞行的自由、刺激与壮观,以及现代科技对于模拟体验的贡献。
其三,数字艺术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时空想象。从太空史诗到元宇宙,从未来科幻到数字考古……数字艺术渗透到古今中外一切主题领域。
在展览中,国家天文台的“深空”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航天文化,重新唤醒了中国人对星辰大海的欲望和热情;中国科学院国际大科学计划“DDE深时数字地球”开启了人们对行星历史和生命演化史的前沿探索,也促进了对人类世的深度反思。
王乔等合作的生成艺术作品《宇宙黎明》综合了多个开放数据项目,其中包括恒星光谱表和相关论文,对接近11万个恒星、6000个行星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根据恒星的绝对星等、光谱型、经赤纬、距离等数据,计算恒星的色相、亮度和球面坐标位置,最终实现一个等比微缩的数字宇宙,将人类目前已经公认和编号的天体进行可视化的呈现。参与者可以驾驶光帆飞行器,以第三人称漫游的形式,在数字宇宙中以接近光速穿梭(慢钟效应跃迁),观览宇宙样貌、寻找著名天体、了解天体知识。
郭帆执导的电影《流浪地球2》以提出计划将建造1万座行星发动机的时代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太阳危机”即将来袭,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万座行星发动机正在建造中,人类将面临末日灾难与生命存续的双重挑战故事。全片共3322个视效镜头,虚拟拍摄和动态预览总镜头为2114个,参与视效团队共67个,视效人员2300人。《流浪地球2》是迄今为止MOREVFX制作的最具挑战性的项目。MOREVFX不仅作为视效制作方参与项目,同时作为主创团队与导演并肩作战,与影片的命运紧密相连。
曾被视为遥不可及的宇宙现已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中国航天技术,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神舟”系列的飞行,再到“天问”探测任务,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这些科技壮举不仅是科学的进步,也催生了一系列视觉艺术作品。其中,文闻等人的《太空光源》作品是在国家大科学装置和中国太空基建的科学背景之下,以太空科幻为创作方向,以太空大科学装置为创作主题,利用上海光源——我国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这一前沿科学平台,进行科学与艺术的跨界探索。在“大科学时代”赋予设计学科更广阔的研究领域之下,深入探索“艺术、设计、科技”三者结合的创作空间。作品将实体互动装置、算法艺术与混合现实技术相结合,不仅展示了科技对艺术表达形式的革新,也推动了新质生产力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为未来科技与艺术的合作模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文闻 胡晓琛 陈天翼 顾文甲 方雨轩 郑毅恒 王嘉平
张庆磊 汪蕾《太空光源》交互艺术
250cm×250cm×200cm 2023年
靳军《描摹或共生:今日珍禽图》交互艺术 尺寸可变 2023年
孟松林《声体剧场》交互艺术 尺寸可变 2022年
丁琳《黎明世界》、吉碧璇《裂缝标本》等
虚拟时尚作品 仿生格物版块展览现场
张俊杰 陈海金《B&W&V》
交互艺术 尺寸可变 2022年
UFO媒体实验室《溢出》3分02秒
混合现实 尺寸可变 2022年
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MAA元宇宙艺术学院》
混合现实 尺寸可变 2023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阿里云云智能设计中心、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计算艺术研究所共同合作的混合现实作品《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首次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VR眼镜硬件坐标定位,背包移动化、全沉浸、交互式技术框架,在行走中实现VR沉浸游览“崇龙尚玉”红山遗址、“文明圣地”良渚遗址等10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考古遗址复原的线上展出,通过自由探访文明成果、亲身体验祖先生活,再现“中华何以五千年”的伟大辉煌。这类绚烂的“数字国潮”题材在CG绘画类别中“大神”级别的佳作屡见不鲜,其中《九歌图》《大闹天宫》以巨大画幅、超精的细节、繁复美学弥漫的画面得到CG绘画爱好者和观众的追捧。
田晓磊《孔雀》27秒 混合现实 尺寸可变 2023年
《溢出》是由UFO媒体实验室创作的一项沉浸式体验作品,以城市的各种管道系统为灵感,这些系统如生命体一般错综复杂,是城市运转的基础。作品将虚拟内容与现实世界的交互引入,试图将观众带入一个非物质内容溢出并流入现实的神奇景象中。
结 语
数字艺术是科技人文,是媒体技术所驱动的新创意的开启,它正在重塑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文化景观,开启感知与创造的全新维度。数字艺术大展生发出一段跨时空的回响,建立了一个关于可能世界的档案,用以收藏那些形态万千的世界幻想,共同探索数字维度的世界。通过这次展览,可以看出数字艺术不但建构起一种“人文科技双向会通”的创作新领域,而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视听体系和幻觉工业,其生产力和创造性张力远超出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的范畴。数字智能正在不断生产出新的应用场景,通过与艺术的耦合,它正在对我们的感官知觉和现实感觉进行新一轮开发与整合。
数字艺术超越既有的学科界限,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汇集人工智能、生物艺术、生态艺术、游戏艺术、混合现实、数字技术绘画、动画、影像等艺术类型,多维度、多视野分享图景化知识、思考与创作,对多学科、多门类不同视域进行联动展示;打破类别与面向的壁垒,启发思想、认知与视觉生产的共振。从肉身体验到机械生命,从数据生活到数字文旅,从太空史诗到无尽洞天,从未来科幻到数字考古……通过对文化图景的重新编码与数字化转向,展览呈现出艺术与数字科技的深度融合,其时空跨度与视野之宏大,勾画出美学经验、感受力与时空想象。每个艺术家都渴望创造出自己的世界,而艺术本身就是朝向可能世界的通道,而数字智能技术使这条通道变得越来越宽阔、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四通八达。21世纪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让人们在通往可能世界的路途中,无尽地创造、无穷地探索,以数字时代的艺术创造,开启更为丰富的世界、更加开放的未来。(注释从略 详参纸媒)
往期精选
杨晓玲|中国美协专家组赴黑龙江、吉林、辽宁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创作侧记
赵天宁|中国美协专家组赴安徽、湖北、湖南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创作侧记
吕品昌 谭丹武|瓷都新语——“‘瓷的旅程’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述评
石又文|现代美术教育的“源”与“流”——以上海美专湘籍学生为中心
张向辉 刘建理|木刻运动的推行机——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的木刻工场
姜永帅 王慧|图像的政治——以两本钱维城《平定准噶尔图》为中心
张显飞 岳艳娜|中法艺术交流之镜——以《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功图》铜版画为例
《 美 术 》
创 刊 于 1950 年
中 国 文 联 主 管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
CSSCI | 北大核心 | AMI核心
投 稿 信 箱
|专 题 研 究|
靳 浩
artmsyj@163.com
|当 代 美 术|
靳 浩(展览评介)
artmsyj@163.com
吴 端 涛(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靳 浩(现象观察)
artmsyj@163.com
|近 现 代 美 术|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古 代 美 术|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外 国 美 术|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文 萃 艺 荟|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国 际 标 准 刊 号
ISSN1003-1774
国 内 统 一 刊 号CN11-1311/J
订 阅 方 式邮 局 | 邮 发 代 号:2-170定 价 38.00元
编 辑 部010-65003278
010-65063281
发 行 部 010-65952481广 告 部 010-65003278欢 迎 订 阅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苑北里22号
中国文联5层
邮编 | 100029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施晓琴
三审:盛 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