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毅博|数字的诗意——我的动态机械装置创作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当 代 美 术
Contemporary Art
数字的诗意
——我的动态机械装置创作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讲师|许毅博
摘要:在动态机械装置《一》的构思与创作过程中,我经历了艺术工作者、教师、团队负责人的角色交叠;经历了作品走出课堂进入美术馆,再从美术馆进入公共空间的场景转换;经历了对科技艺术的认知从观念习作的产出到挑战权威,最终走向肩负社会责任的蜕变。在这样的摸索与前行中,在与同伴的探讨与争辩中,在与观众的游戏与引导中,在与资本的妥协与博弈中,我与团队的工作方法逐渐在现实的锤炼中被塑造,并成为推动科技艺术发展的一股“莽撞”力量。这股力量正来自创作中从未止歇的思考与实验,以及纵使艺术内驱力式微,团队仍旧携带着的那抹无惧无畏的诗意底色。
关键词:科技艺术;动态装置艺术;沉浸式艺术;交互艺术
2015年,我完成了在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媒体装置雕塑研究的第一个硕士学位并只身前往纽约,进入阿尔弗雷德艺术与设计学院开始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是电子交互艺术。原本以为鲁迅美术学院附中的4年,雕塑本科的5年,第一个研究生的3年会让我年长于其他美国同学,但事实上自己仍旧是最年轻的研究生。这使我非常好奇,后来在与大家熟络后才晓得,他们多数都在本科毕业后开始工作,再回到学校,要么是工作中发现某些技能需要完善,要么是为了利用美院创作的低廉材料费用及完善设备进行作品积累。这些缘由让我很认真地思考自己来这的目的,究竟是为了学位还是知识。恍惚间我选择了后者,正式开启了职业化的创作道路。
很快,在雕塑背景的加持下,我完成了大量的动态机械装置作品。其中《自愈功能:在地面飞行》是挑战最大的一次尝试。这是一次基本脱离数字技术的纯手工动态装置作品,它利用了偏心轮的自动化结构,将我自行翻制的几十根无名指腊质模型,围绕在一支机械脊椎的两侧进行阵列式的波浪往复运动。当时这种极具韵律感的仪式,将问题指向人与机械结合后的本体论边界问题,加剧了人工智能背景下传统价值观的颠覆,这也为作品《一》埋下了伏笔。
2017年回国后,我着手筹备组建工作室,随即联络了在纽约读书时作为交换生来到阿尔弗雷德学习并帮我一同完成大量作品的朋友肖珣,以及当时在国内读研的同学郭长明。组建科技艺术工作室相对更加复杂,对创作的热情,对问题的研究态度,对执着的严谨态度,对品牌与商务市场的判断决策力,对全新领域的学习决心等,都更加真实地影响着团队的生命周期。现在回看,当时的热血决定还是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因为这两位朋友至今仍在团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许毅博《自愈功能:在地面飞行》动态装置
2016年 纽约自愈功能主题个展
2018年,我开始在艺术工作者、教师、团队负责人3种不同角色间进行频繁转换。由于国内科技艺术领域经历了日本新媒体团队Teamlab的深度冲击,这让科技艺术领域的艺术家及教育者感受到作品完成度的巨大差距。Teamlab在佩斯北京画廊完成了沉浸式影像与装置首秀后,通过数字化将浮世绘艺术、建筑艺术、交互装置艺术等进行文化输出。每场展览都吸引数以十万计的客流人群,数字化将日本文化艺术与时代对接,引发世界对日本文化的重新观察。该作品在技术层面,流畅的交互体验,沉浸式影像的空间细节处理,装置部分的精良制作,无不远远超脱出独立艺术家个体工作能力的极限。
身为一名教师,这使我产生更多的焦虑。我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与创作,将在这种浪潮中被迫沦为纸上谈兵。由此,我将艺术创作所经历的场景进行关联,例如课堂、美术馆、公共空间三者的阶梯形关系。一方面,要关注科技艺术媒介的不断更迭;另一方面,要警惕学生在科技艺术作品生产中的缺陷。课堂中学生提出的创作思路,经过教师的引导会在思辨逻辑方面更加准确清晰,但作品产出停留在课堂习作。科技艺术不同于绘画笔触下的一气呵成,不同于雕塑触感中的洋洋洒洒。它更加讲究理性的逻辑、技术的应用、工艺的精湛以及作品展示的持久性。课堂习作往往不具备上述水准,学生在科技艺术作品创作时,经常遇到进入美术馆后无法正常运转、无法交互、系统识别误差大等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这个阶段需要解决作品的完整性,包含观念完整及技术完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创作训练后,学生如杂家一样可熟练调用不同媒介技术,并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使其顺利进入美术馆展出,但这只是完成了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公共空间的考验才最为残酷,因为当学生信心满满地指挥美术馆工作人员进行设备调试、软件启动、交互校对时,他还没有认清美术馆提供的服务在公共空间并不存在。所以经常会发现,进行科技艺术创作的学生兴致勃勃遇到作品被商业机构关注,但经过几轮沟通后铩羽而归。核心便在于科技艺术作品需要极其严苛的展示便捷性,方可应对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没有如美术馆运营人员般对作品的细心呵护。如果作品是动态装置,那么它需要伴随早8点空间对外开放后的通电启动,同时也要面对自动化结构能否经得起长年运转的严苛考验。如果作品是交互影像,那么它面临着在几十上百位游客不间断交互体验时,作品要确保交互逻辑准确,不会系统崩溃或服务器算力不足而导致的死机。这些看似作品的“工程质量”问题,其实饱含着科技艺术方向学生的创作智慧与艰苦实践。当学生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时,再一次回到了超学科系统中,他们要深刻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并带动不同领域的合作者进入他的思考体系,双方在科学与艺术中共情,在技术实验中产生思维交叠,这样才能最终完成作品生产工作。以主题性雕塑为例,由于技能领域的单一性,作品与项目的品质高地必然在美院的雕塑系统内产生。民间雕塑公司则缺乏系统的审美研究,导致作品生产水准低水平差。而当下科技艺术建立在“超学科”系统之上,由于对作品及项目产出时依赖更多维技能与知识系统混合,创作高地必然走向思维复合型团队,而非单一技能聚集的美院各专业。
回国后,我始终想把作品《自愈功能:在地面飞行》进行复刻并再创作,但由于工作繁忙,直到2019年才开始着手。也正是由于静止的几年间,我和团队参与了很多大型双年展并完成了众多公共空间项目;也正是不同国家的科技艺术团队所引发的那些我对整个行业的思考,导致我与工作室中程序员出身的同事就提出“艺术作品的审美标准是否可量化”进行了争论,最终达成一致,约定进行相关数据采集与调研。我们对美术馆中观众在作品前停留时长进行统计,对展览中观众移动端传播数据做分析,对公共项目中打卡人员做表格调研等等,尽可能遵循程序员般的科学调研精神。最终我们在媒体手段、视觉形式、观念内涵、商业模式、运营体验等多个角度,得出了一套品评标准。
在这套标准中,动态机械装置《一》应运而生。它采用隶书中“一”的文字造型作为动态装置的主体元素,通过自动化结构设计,数字编程逻辑对其进行阵列运动控制,作品由静到动再回归静止的过程对应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生万物,万物归一”的造物逻辑,同时也使其造型概念中“能指”与“所指”相互统一,将形式与概念相互统一。地面展台画面中呈现类似“云”与“海”的视觉元素,通过影像映射形成裸眼三维的视效,并被投射到方形极简展台之上,如同自然造物中提取出来的一块标本,为空间中动态装置主体进行烘托。墙面的圆形光影则被装置主体诗意且悠长的运动所打破,形成一丝东方的神秘色彩。整体作品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诗意与科技、自然与未来交叠在一个特定维度,达到一种体验上的细腻与平衡。后来它也如期所愿,参与了众多大型双年展,在众多公共空间中落地,并获得了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等奖项。
许毅博《一》动态机械装置 2021年
《一》这件作品,我与团队的关注点并不在作品本身,而是创造作品的一系列行为实验。它在对美术馆,公共空间的品评标准提出疑问,对当代艺术是否存在生产方法论进行回应。当再次回看它,从作品初衷概念到制作落地,团队中不同角色提供着各自对艺术的认知、怀疑、思辨、共情。而作品的产生仿佛被一股碰撞融合且懵懂的力量所推动向前。
在对《一》的创作与运营实验成功的背景下,团队开始尝试对艺术与科学提出更尖锐的问题,即如何通过准确的工作方法缝合科学与艺术间的缺口与不连续。我们发现在由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提出的Krebs Cycle of Creativity中,艺术、设计、工程和科学是4个相互关联、互为前后的环节。其发生的过程就像一个循环,逐步推动创新的发生。每一环节都为下一环节提供输入,并从上一环节接收输出,反之亦然。理解这种关联的重点在于,创新并非在单一环节中发生,而是在各环节间的动态转化中逐步形成的。我们不能仅专注科学或工程,而忽略了艺术和设计的价值,只有将这四个环节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推动创新,实现跨领域的融合。但在当下科技艺术的体系内,艺术与科学间出现了断层,当直面艺术为科学提供了何种能量时,时常语塞。它并未如艺术与设计、设计与工程、工程与科学间存在显而易见的转化与牵引关系。由此,在接下来的创作中,《一》的创作实验让我们将单一的创作实践进行延展,形成一种贯通式思维方法。这种方法一旦形成,创作就不再是个人的情感释放,它便需要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
许毅博《数字敦煌文化再生》
沉浸式展览策划 2021年 浙江德清
在2021年初,团队接到了2022北京冬奥会崇礼馆大型主题动态装置的创作工作。团队中有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员,有毕业后在国内知名大厂工作多年的程序员,有来自美院平面视觉专业的设计师,也有来自美院雕塑专业的艺术家。在这样的团队底色下,我们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前期设计工作,最终将冬奥会标识进行笔画拆解,进行空间立体化处理。并自主研发了32轴控制系统以及软件操作系统,利用该系统对冬奥会标识的分解笔画进行多轴向控制后,形成如高台跳雪、冰球、冰壶等运动项目典型造型。当然,最令我欣慰的是,我们将以艺术家团队为主体进行研发的自动化控制装置与软件控制系统,带到了日本机器人博览会中,并受到了生态灌溉企业的青睐,且展开全新的商务合作。这也是在创作《一》之后所形成的习惯,在这种习惯中,我们仿佛更加接近了缝合艺术与科学缺口的方法。
2022年元旦,我们将创作一年的《数字敦煌文化再生》大型沉浸式交互项目交付荣宝斋。在项目中我们回避掉大众对交互的固有认知,弱化科技在项目体验中的痕迹。在敦煌考察中,引导员带领我们进入敦煌洞窟时小心翼翼地使用弱光手电筒照射墙面,并对我们讲解千百年来中华文明之智慧的同时,也提出了敦煌石窟未来该如何留存的畅想。返回工作室后,团队内部商讨,决定通过空间红外定位技术将人们进入洞窟使用手电探索壁画与雕塑的情景进行还原。让观众进入沉浸式空间后会看到墙面斑驳灰暗的壁画,当拿起入口放置的手电筒道具照射墙面时,映出的光圈内部开始展现图画中的运动场景、文字以及流传千古的那些动人故事。在这个项目中,我坚持尽可能将科技元素隐藏在文化之后,让观众在惊喜之余尽可能感受到敦煌那带有原始味道的深邃之美。项目结束后,我们研发的空间定位交互系统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国内儿童研学与科普教育中,并被推向国际市场。
我的工作方法仿佛是水与不同种类盐块间的关系,水代表艺术,盐块代表不同的领域。若将它们置于某一个容器中充分搅动后,器皿中水与盐块物理意义上消失了,而出现了崭新的“物质”——盐水。我的工作方法需要彼此展平各自的知识图谱,让多学科成员间的知识能力溶解进这张二维图谱中,形成崭新的“一门科学”,而非“多门科学”。它是一种更为激进的思维方式,它不仅超越了学科间的界限,而且拒绝受到任何特定学科的限制。它的目标是摆脱传统学科分类,采用更开放、自由的思考方式,而不仅仅是不同学科的融合。这是一种对学科划分本身的质疑。它鼓励创造性地将不同领域的思想和方法结合在一起,以创造全新的方法论。
由此我们在过往的创作与项目中,非常重视超学科系统工作方法对科学应用的深度辐射,在艺术家社会关注与情感经验的共同作用下艺术生发出创造力,同时这种创造力不能仅为艺术家的“一意孤行”或“一厢情愿”,它必然将以点滴之势渗入情感,带动生活,推动社会科技创新,并以艺术家独特的思维逻辑使科学研究与创造更具有人文气质与灵动思辨。科技艺术的持续涌现需要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需要科技伦理及艺术思辨相互渗透,需要二维化不同学科及系统并消除人员的身份瓶颈与专业壁垒,需要艺术家的创造力的同时更需要其通过超学科工作方法对科学做出引导与贡献。我们得出的工作方法,究其根本是一种缜密且持续的研究状态及思维方式,由于它自身含带的科学研究属性,使其生命力可以持续更迭并为科技艺术创作带去永恒的生机。(注释从略 详参纸媒)
往期精选
杨晓玲|中国美协专家组赴黑龙江、吉林、辽宁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创作侧记
赵天宁|中国美协专家组赴安徽、湖北、湖南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创作侧记
吕品昌 谭丹武|瓷都新语——“‘瓷的旅程’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述评
石又文|现代美术教育的“源”与“流”——以上海美专湘籍学生为中心
张向辉 刘建理|木刻运动的推行机——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的木刻工场
姜永帅 王慧|图像的政治——以两本钱维城《平定准噶尔图》为中心
张显飞 岳艳娜|中法艺术交流之镜——以《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功图》铜版画为例
《 美 术 》
创 刊 于 1950 年
中 国 文 联 主 管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
CSSCI | 北大核心 | AMI核心
投 稿 信 箱
|专 题 研 究|
靳 浩
artmsyj@163.com
|当 代 美 术|
靳 浩(展览评介)
artmsyj@163.com
吴 端 涛(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靳 浩(现象观察)
artmsyj@163.com
|近 现 代 美 术|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古 代 美 术|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外 国 美 术|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文 萃 艺 荟|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国 际 标 准 刊 号
ISSN1003-1774
国 内 统 一 刊 号CN11-1311/J
订 阅 方 式邮 局 | 邮 发 代 号:2-170定 价 38.00元
编 辑 部010-65003278
010-65063281
发 行 部 010-65952481广 告 部 010-65003278欢 迎 订 阅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苑北里22号
中国文联5层
邮编 | 100029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施晓琴
三审:盛 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